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於我國和尼泊爾的邊境地區,珠峰北部在我國境內南部在尼泊爾境內,總海拔高度8844.43米,是地球上的最高峰。無論是官方還是個人愛好者,人類已經多次徵服珠峰順利登頂,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5000人曾經登頂過珠峰,當然對於70億人口的物種來說,5000人其實很少了。
海拔越高溫度越低,一年四季在一座山上完美體現這是很常見的事情。
而像珠峰這樣的高峰,其表面上會覆蓋常年不融化的積雪,珠峰上有什麼?其實就是一片冰天雪地的場景,放眼望去全是雪白。但是科學家卻在那裡發現了本不應該存在的東西,這種狀況令人擔憂。
根據《Cell:One Earth》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科學家在珠峰雪樣中發現了塑料微粒的存在。2019年一支登山隊前往珠峰,他們收集了珠峰上的雪以及溪流樣本,來自普利茅斯大學的科研團隊,對這些樣本進行了研究分析,在其中發現了塑料微粒的存在,這些樣本採集自8440米高的地方,已經快要接近山頂。而在珠峰大本營等人員密集度較高的地方發現塑料微粒的濃度最高。
珠峰就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在這種極端環境中發現人類「製造」的塑料微粒並不是好事情。
來自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Imogen Napper表事情,這些塑料微粒主要成分是丙烯酸、尼龍和聚丙烯等,這些都是登山服以及登山設備常用的材料,因此科學家猜測這些塑料微粒大概率上是在登山運動中形成的。
人類活動影響範圍之大令人汗顏,此前科學家就在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塑料微粒的存在,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大範圍的傾倒於海洋中,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塑料雖然無法完全被分解,但是都分裂成微粒狀,最後都深入海洋地步。
科學家認為海洋中的塑料微粒潛在危機很大,一些低級海洋生物吃會把塑料微粒吃進肚子,最終導致塑料微粒進入海洋生態系統,從食物鏈的底端一直傳播到頂級掠食者。
因為人類製造的塑料產品很難被自然降解,而生物體也無法對其進行消化,那麼這些塑料微粒只會越加積攢,數量越多,並且按照規律,越是食物鏈頂頂級的獵食者,身體內積攢的塑料微粒就會越多。
珠峰上沒有完整的食物鏈食物網,因為環境太過於惡劣,生物無法生存,但是這些塑料可能會一直留存在那裡。
青藏高原地區被稱為亞洲水塔,那裡是亞洲主要河流的起源地,如長江、黃河、恆河、印度河和湄公河等,這也是亞洲幾十億人依賴的水源,是文明的搖籃。如果被塑料微粒汙染,那麼結果會很可憐。
當然,珠峰上的塑料微粒到不回直接進入重要河流,主要是這一發現挺令人吃驚的,畢竟那裡並不是人類經常活動的區域,只是短暫的停留,但依然留下了人類活動的痕跡。那麼可想而知,人類的聚集區城市,塑料微粒的威脅又會有多大?設想一下,挺令人害怕的。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