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布局 「1+3+5+10+N」 創新生態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圖為物奇科技在重慶的負責人熊飛向記者介紹情況。 劉賢 攝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布局 「1+3+5+10+N」 創新生態

中新網重慶7月10日電 (記者 劉賢)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的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簡稱「數據谷」)布局「1+3+5+10+N」創新生態,將以數據為驅動,構建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記者一行近日探訪數據谷。這裡環境清幽,樓宇林立。據悉,數據谷預計2020年全面建成投用。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約50億元,建成投用了一期數據核心區、仙桃國際學院版塊等商務樓宇35萬平方米,在建樓宇140萬平方米。規劃設計由北京澤碧克格魯、義大利波捷特、香港何周禮建築設計事務所等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完成,並先後斬獲「設計影響中國建築設計一等獎」、「法國MIPIM坎城國際地產節」大獎等行業重磅獎項。

當地政府介紹,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以數據為資源基礎和創新內核,布局「1+3+5+10+N」大數據產業創新生態圈。

「1」即數據源,數據谷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已建成國家發改委大數據中心重慶分中心、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西部分中心,匯聚政務類、產業類和消費類數據12.5億條以上。

「3」即物聯網、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慧三個關鍵性技術。

「5」即重點發展智能汽車、智能終端、生命健康、航空產業、數字城鄉等5大核心產業 。

「10」即建立10個開放共享平臺。目前智能樣機生產平臺、全套3D列印平臺、智能汽車協同創新平臺、外觀設計平臺等5個平臺已投用建成。軟體系統開發平臺、先進計算平臺等有望年內籤約落地,生態圈會員制有望年內試運營。

「N」即形成N個企業集群。

截至目前,數據谷先後引入高通、ARM、中科創達、物奇科技、華大基因等科技企業70餘家、從業人員2000餘人,園區實現產值約82億元。

重慶物奇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11月29日在數據谷成立,公司主營業務是集成電路設計、半導體晶片解決方案及銷售。其創始團隊主要是來自高通等公司的人才,如原創銳訊和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鄭建生、原高通工程副總裁尹光明等。

該公司總部在重慶,同時在上海和美國還有研發中心。在重慶的負責人熊飛稱,正是看中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的產業布局,才選擇落戶這裡。公司已量產HZ3011電力線載波通信(終端)等晶片,下一步研究應用於手機人臉解鎖等領域的智聯網終端人工智慧晶片。他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給公司帶來非常好的機會。中國智能電網技術比較領先,可以向中亞、西亞等國家輸出。公司產品可以隨之推廣到國外去。

相關焦點

  • 重慶芯超醫學檢驗所落戶渝北仙桃數據谷(組圖)
    (原標題:重慶芯超醫學檢驗所落戶渝北仙桃數據谷(組圖))   樊代明作報告
  • 快去仙桃數據谷體驗「智慧生活的一天」
    中新(重慶)大數據智能化成果展示促進中心啟動試運行日前,作為全市集中展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信息通信領域合作成果的展廳——中新(重慶)大數據智能化成果展示促進中心在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試運行中新(重慶)大數據智能化成果展示促進中心大門(效果圖)據悉,展示促進中心位於仙桃國際大數據谷A11棟一層,總面積約900平方米,是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信息通信領域合作示範點的重要公共性平臺
  • 渝北科技創新指數連續三年名列重慶第一
    2020年,全區科技創新工作將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和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著力育主體、建平臺、強技術、優環境,打造開放協同、優勢互補的創新生態,力爭全社會R&D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保持在3.5%以上。
  •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創新」成為最強旋律
    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專題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在講到科技創新時,總書記特別強調,支持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有助於促進成渝兩地相向發展、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 重慶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圍繞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建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等研發創新平臺,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大科學工程、國家級實驗室,以平臺升級吸引要素聚合,以要素聚合催生創新裂變,進一步增強重慶高新區的原始創新能力,將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創新驅動的新引擎。
  • 重慶高新區布局矽基光電子技術:早布局緊扣未來晶片發展方向
    這個入駐園區僅僅1年半的創新平臺,順利搭建了國內領先的8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還計劃建設國際領先水平的12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電子製造業從無到有是重慶的「老故事」,也是重慶轉型升級的「新起點」。
  •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落戶璧山,重慶進入「高新頻道」
    3、4月,成渝兩地在成都共話發展藍圖,謀雙城合作,終達成實質合作協議,重慶向西,成都向東,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近日,重慶第二國際機場預選場地落地璧山的消息更是引爆全城關注。截止目前,已有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浪潮集團西部運營總部、鯤鵬計算機產業生態重慶中心(房價、戶型圖)紛紛落址重慶科學城。5月12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建立,川渝地區20所高校加入。科學城享有得天獨厚的科技創新資源,除了科學城核心區的14所高校外,另外增加13所高校也將參與到科學城建設中,重慶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全國高校聚集於此,充盈區域內科創產業人才需求。
  • 「老故事」變「新起點」 重慶高新區布局矽基光電子技術
    這個入駐園區僅僅1年半的創新平臺,順利搭建了國內領先的8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還計劃建設國際領先水平的12英寸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 電子製造業從無到有是重慶的「老故事」,也是重慶轉型升級的「新起點」。
  • 傳染病疫苗與抗體研發、發展「線上醫療」……未來5年重慶這樣布局...
    4月30日,重慶市政府發布《重慶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國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努力將重慶打造成國家醫學名城、西部醫療高地、國家重要醫藥基地和國際知名康養勝地。
  • 中大獲單筆10億元捐贈、中大國際創新谷揭牌、中大學子在全國大學...
    原標題:中大獲單筆10億元捐贈、中大國際創新谷揭牌、中大學子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喜獲佳績…… | 資訊速遞 校園新聞、科研資訊,我們與你一同分享。 打開網頁了解更多 http://news2.sysu.edu.cn/news01/153404.htm 06 中大國際創新谷揚帆起航,打造創新創業高端平臺
  • 重慶雲谷:大數據產業跑出加速度
    ,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該產業園卻按下「快捷鍵」,跑出了「加速度」,1至10月,園區共新籤約77個招商引資項目,其中48個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投產運營,投產率62.3%。  中關村智酷人才創新實踐中心項目,投資1.5億元,構建數位化產業人才培育及產業服務生態系統,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7億元,已於今年10月投入運營。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院,投資1000萬元,園區研究院實驗室建成投用,智能化蠶桑協同創新發展示範基地同步啟動建設,現已完成蠶絲蛋白面膜等產品實現成果轉化,實現年產值2億元。
  • 重慶主城成交10宗地,你知道都在哪裡嗎?預判會是這些產品
    分區C44-1-1、C56、D05-1、D05-3、D05-4地塊重慶悅來興城資產經營管理面積:203畝 建築規模:20.35萬方 容積率:1.5性質:二類居住用地、商業商務用地 商住比:6.1:3.9樓面地價:5901
  • 創新驅動生態發展 用「大數據」記錄生態足跡
    人民網貴陽電 7月8日,中瑞對話分論壇--「生態決策創新、良好湖泊合作」論壇舉行,來自瑞士、美國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和貴州、四川環保界的專家,圍繞生態決策創新、良好湖泊合作等話題展開了探討。瑞士聯邦環保署原署長、洛桑理工大學教授布魯諾·奧布勒在演講中說,人口在不斷的增長,人類對資源的消耗在不斷增加,而當前我們已經在過度消耗地球的資源,給地球造成了過大壓力,這樣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走創新之路。生態決策重中之重的是新產品、新技術、新的消費者行為,以及新的市場類型。
  • 兩江奔騰②|創新之谷 兩江協同創新區的蝴蝶效應
    年輕的重慶兩江新區,也順勢而為演化出了自己的「蝴蝶風暴」——以創新為「蝶翼」並形成勢能的兩江協同創新區。兩江協同創新區,正按照產業、人才、生活、生態「4個協同」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建設,目前已吸引國內外三十家科研院所入駐,部分科技成果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
  • 備戰科創板·重慶種子⑥|物奇科技去年設立資本平臺,豬八戒網等...
    物奇科技去年設立資本平臺物奇科技官網顯示,成立於2016年11月,位於重慶渝北區仙桃數據谷。「作為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我們相信物聯網的「奇點」已經到來,我們致力於提供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領域高度整合的晶片解決方案,主攻物聯網通訊、安全、終端智能市場。公司分別在重慶、上海和美國擁有研發中心。」
  • 2020重慶西交通「聚」變,高新區生態宜居核心腹地加速突圍
    19號線是縱向貫穿高新區宜居生態核心腹地所在的西部槽谷(北碚-江津)的重要軌道,遠期規劃至2035年,引領西部片區城市發展,支撐西部片區獨立新城建設。19號線(陶家至西彭段)的到來,對於高新區宜居生態核心腹地而言,將是重磅利好。
  • 重慶這個區縣將首通「軌道線」,半小時內可達主城!江津未來可期
    要聚焦科學主題「鑄魂」,在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科學設施、科學機構、科技人才、科技企業等方面持續用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空間體系。要面向未來發展「築城」,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強化功能配套,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要儘快啟動科學大道、科學公園、科學會堂等重大項目,推動科學城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 中國聲谷再添生力軍 廬陽大數據產業園前來報到
    近日,合肥廬陽區收到國家工信部安徽省政府共同推進安徽智能語音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中國聲谷·廬陽大數據產業園有關事項的復函》,同意設立「中國聲谷
  • 壩光國際生物谷已累計完成投資177.5億元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熱點,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形勢下,加快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搶佔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已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共識。記者18日從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上獲悉,位於大鵬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以下簡稱「壩光國際生物谷」)已累計完成投資17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