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能燃燒是因為加了"膠"?常吃還會致鉛中毒?真相在此-粉絲,燃燒...

2020-12-07 快科技

粉絲,這種食物的發明,絕對凝集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上到火鍋粉絲煲螞蟻上樹,下到蒜蓉扇貝上湯娃娃菜,沒有粉絲是沒有靈魂的。

粉絲本來是用來吃的,但卻被玩出了別的「花樣」,比如燒著玩「粉絲燃燒實驗」。

能燃燒的東西,我們首先會想到石油、煤、木頭、酒精等不可食用的物質。所以當看到粉絲被點燃,就莫名恐慌。有人就說粉絲中含添加劑,也有說粉絲中含「膠」,還有說粉絲是塑料做的。

吃了這麼多年真的在吃假粉絲?今天就來看看真相如何

能燃燒的粉絲真的含「膠」?

燃燒,其實是一種可燃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發光和快速放熱的氧化反應。

這些可燃物本質都是由碳元素(C)和氫元素(H)組成的化合物。

而粉絲一般由紅薯、豌豆、綠豆等原料製成,其主要成分就是「澱粉物質」,從生物化學方向分析,其本身就是由碳(C)氫(H)等元素組成的有機物,所以是「可燃物」。

當粉絲在空氣中點燃,很容易就會達到「著火點」。當反應滿足物質燃燒的三大條件——可燃性物、氧氣、燃點溫度時,就會燃燒。

而且,粉絲燃燒的表面積相對有限,一般很難充分燃燒,所以留下「炭黑」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粉絲被點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和添加劑、塑料、膠等都無關。

還有哪些食物能點燃?

一種物質是否容易燃燒,其根本取決於含水量和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有些含水量比較高,例如蔬菜、水果等,含水量高達80%左右,自然很難燃燒。

但是對於粉絲、掛麵等食物來說,組成成分基本全是澱粉,其加工成型後含水量很低,再加上形態蓬鬆,與空氣接觸面積較大,所以很容易點燃。

所以,除了粉絲,像麵條、腐竹、餅乾等食品同樣也可以被點燃。

因此,也常有人以為它們被點燃是因為含添加劑,其實都是謠言,並不可信。

吃粉絲、粉條容易導致「鉛中毒」?

很多人說粉絲、粉條這類食物由於特殊的加工生產工藝會導致重金屬鉛超標。

從原理來看,粉絲粉條是由澱粉作為原料加工出來的食物。這類食物水分含量本身很低,相對而言保存日期很長,但在粉絲、粉條的生產加工過程中並不會接觸到鉛,說其超標實屬不靠譜。

吃粉絲、粉條應注意什麼

為了消費者偏向選擇自己生產出的粉絲、粉條,很多不良商家會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違規超量使用硫磺燻蒸(國標中明確標註「只限於燻蒸」,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在0.1-0.4g/kg之間),來刻意提高粉絲粉條的白度。

因此,從粉絲、粉條的營養評分和安全評分來看,並不建議大家常吃。一方面營養物質相對單一,另一方面常吃容易增加安全問題的發生風險。

所以,「淺嘗輒止」才是基本原則。

如何挑選好的粉絲?

1、認準購買場所

購買粉絲首先要選對地方,認準正規、知名廠家生產的粉絲,或者到超市、正規農貿市場購買,以便買到放心的產品。

2、關注「包裝」和「標籤信息」

看粉絲外包裝是否完整結實,是否存在漏氣的現象;食品標籤上的廠名、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等基本內容是否完整,是否過期變質。

3、從感官上判斷

以從外觀、手感上進行判斷,優質的粉絲看起來更有光澤,呈半透明狀態,無雜質和碎絲,粗細均勻且不存在異味。

綜上所述,粉絲能燃燒是正常的,粉絲、粉條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也不會接觸到鉛,千萬別被謠言蒙蔽了。

- THE END -

#食品安全#粉絲

原文連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朝暉

相關焦點

  • 粉絲能燃燒是因為加了"膠"?真相在此...
    上到火鍋粉絲煲螞蟻上樹,下到蒜蓉扇貝上湯娃娃菜,沒有粉絲是沒有靈魂的。粉絲本來是用來吃的,但卻被玩出了別的「花樣」,比如燒著玩「粉絲燃燒實驗」。能燃燒的東西,我們首先會想到石油、煤、木頭、酒精等不可食用的物質。所以當看到粉絲被點燃,就莫名恐慌。有人就說粉絲中含添加劑,也有說粉絲中含「膠」,還有說粉絲是塑料做的。吃了這麼多年真的在吃假粉絲?
  • 能燃燒的粉絲是塑料做的?真相是這樣的
    近日,在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是說一位女性消費者「手撕龍口粉絲」,說這個粉絲居然可以用打火機點著,而且越燒越旺,更聲稱能燃燒的龍口粉絲是「讓人不敢吃的」、「塑料做的」等。那麼,龍口粉絲是不是真的能夠燃燒呢?粉幹、麵條等,是不是也能燃燒呢?為了驗證「燃燒法」的可靠性,昨天中午,記者從市場上買來了3種不同品牌的龍口粉絲,以及1種粉幹、1種掛麵和1種番薯粉。  實驗開始,實驗人員首先依次將龍口粉絲、粉幹、掛麵、番薯粉點燃,結果都能燃燒。
  • 揭秘:會燃燒的粉絲是塑料做的?
    這個「粉絲是塑料做的」視頻得到了大量的轉發,很多網友表示「再也不敢吃粉絲了」。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真正的粉絲會燃燒嗎?正常粉絲含有大量的澱粉與蛋白質,這些有機物是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的。因此,我們不能以單單以能不能燃燒來區分粉絲與塑料。如果僅僅從燃燒來判斷,那麼人的頭髮也是可以燃燒的,難道人的頭髮也是塑料做的嗎?當然,從現實情況來看,全國各地有很多的粉絲生產企業,出產的粉絲千差萬別,不排除可能有個別企業生產的粉絲為了顏色好看等目的可能會使用一些化學添加劑。
  • 會燃燒的粉絲是塑料做的?真相揭秘:顯色法更精準
    ­  近日,在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在這個視頻中,一位女性消費者說某品牌的粉絲居然可以用打火機點著,而且越燒越旺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音,女子介紹說:「這些粉絲燃燒得這麼快……都是塑料做的」、「粘在筆上甩都甩不掉,好的粉絲一掐就斷,這個怎麼掐都掐不斷」。­  這個「粉絲是塑料做的」視頻得到了大量的轉發,很多網友表示「再也不敢吃粉絲了」。
  • 你常吃的粉條煮不爛、扯不斷,是因為加了膠?專家:這是造謠!
    有網友在網上問了這樣一件事:他說在超市買的土豆粉、芋頭粉,長時間燉都燉不爛,他懷疑含膠,就沒敢吃,都倒了。那就延伸出一個問題:各種粉絲粉條到底該如何挑選和鑑別呢?還有網友說,粉條不僅煮不爛,而且還能點燃。
  • 點了就著的粉絲是塑料做的?真相是這樣的
    視頻中,消費者用打火機點著了粉絲,而且越燒越旺,並稱這種燃燒的粉絲「讓人不敢吃」、「塑料做的」。粉絲燃燒是因為含有塑料嗎?1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市場上選購了7款粉絲和6款塑料製品進行對比實驗。告訴你「塑料」粉絲的真相。
  • 燃燒的麵條到底有沒有毒?
    2月23日,河南一家媒體接到投訴,反映市場上不少賣麵條的,在麵條裡摻加食用膠,買回家的溼麵條能用火點著燃燒。當地記者通過3天的暗訪,在鄭州10多家農貿市場和麵條店,發現有在麵條裡摻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添加劑的現象。  記者還分別購買了5種麵條,用打火機點燃,證實溼麵條真的可以燃燒,而且不人為熄滅,長長的麵條可全部燒完。燃燒麵條會散發出皮毛燒焦的氣味,很刺鼻。
  • 假面騎士01:粉絲自創過渡形態金屬簇蝗蟲和燃燒獵鷹 帥氣度爆表
    假面騎士01對於過渡形態金屬簇蝗蟲的登場,可以說讓人相當的期待,可惜除了那張印在大褲衩子上的周邊圖之外,一直沒有具體的形象,近日就有粉絲自創過渡形態金屬簇蝗蟲和燃燒獵鷹,帥氣度可謂爆表,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抖音燃燒的陀螺儀是機長嗎 燃燒的陀螺儀真名個人資料照片
    最近有一個網紅「燃燒的陀螺儀」讓很多網友非常關注,大家都很好奇這位「燃燒的陀螺儀」究竟是誰呢?他的真名叫什麼?下面一起來了解吧!抖音燃燒的陀螺儀是誰抖音新晉網紅「燃燒的陀螺儀」是南航的一位飛行員(不是機長來著),網傳他的真名叫做宋金澤,但該消息還沒有得到證實。
  • 抖音燃燒的陀螺儀是富二代嗎怎麼火的 機長爸爸媽媽是幹什麼的
    抖音燃燒的陀螺儀是誰:  抖音網紅一枚,本職工作是飛行員。  最近很多人被抖音一個叫「燃燒的陀螺儀」的用戶給吸引,因為從事的是駕駛飛機工作,被粉絲親切的稱為「機長」。  雖然視頻裡從未露臉,但是燃燒的陀螺儀可是沒少秀手,纖長的手指,完美的手型簡直是手控黨的福音。
  • 網傳可燃燒的麵條有毒 實驗發現幾乎所有麵條都可燃
    「添加了食用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添加劑的麵條,看起來好看,吃起來筋道。但你吃這樣一碗麵,就等於吃掉一隻塑膠袋。建議:吃麵之前先拿火燒燒看,以免誤食塑膠袋。」  這樣一條不過百字的「微博」,在一個小時內被轉發3000多次,很多人把「可燃的麵條」和「塑膠袋」划起了等號。  可燃麵條真的有問題嗎?昨天,記者對這條微博消息的真實性進行了求證。
  • 「龍口粉絲」製作時摻氨水 長沙超市仍熱賣(圖)
    在聽到記者問知不知道龍口粉絲已被央視曝光,據說吃了對身體有害的情況時,這些店主都搖頭表示不知道:「龍口粉絲是知名品牌,大家幾乎天天都在吃,怎麼可能會有毒呢。」   「問題粉絲」超市熱賣   11時30分許,新一佳開福店。在二樓的一個粉絲貨架上,龍口粉絲同樣是主角。
  • 專家也有假 甘肅徽縣鉛中毒事件真相一再被隱瞞
    「他才懶得管什麼叫鉛中毒呢!」其父周永傑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這位小男孩因為第一個被檢測出「鉛超標」而成了新聞人物,而也因這次「偶然事件」揭開了全村人多年遭受鉛汙染的事實。  令人遺憾的是,截止到昨天為止,當地這家被認定是汙染源的冶煉廠尚未給1800多名村民們任何解釋,更未表達自己的歉意。而因為企業與當地相關部門的迴避與輕視,真相直至最近才被群眾一點點掌握。
  • 燃燒需要氧氣,地底沒有氧氣巖漿靠什麼燃燒?真相顛覆你的認知
    燃燒,大家一定不陌生,家裡的煤氣灶、蠟燭以及打火機都是離不開燃燒的,而當我們要滅火時通常就是用隔絕氧氣與降低溫度兩種方法。那為什麼要隔絕氧氣呢?很簡單,因為燃燒需要助燃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氧氣,一旦沒有氧氣,上面這些燃燒就不能進行。
  • 常吃外賣導致鉛中毒?專家:預防鉛中毒牢記這幾點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劉孝誼)前不久,外賣小哥一日三餐吃外賣被查出鉛中毒的新聞讓人心驚——不良外賣商家用重金屬超標的「地溝油」和工業色素加工食物,其中鉛汙染物的含量遠遠超過衛生標準,甚至外賣中所帶的一次性竹筷也能檢測出鉛,這些都是導致外賣小哥鉛中毒的罪魁禍首
  • 抖音燃燒的陀螺儀叫什麼名字 燃燒的陀螺儀個人資料身高年齡介紹
    燃燒的陀螺儀是誰?抖音燃燒的陀螺儀有女朋友嗎?燃燒的陀螺儀是單身嗎?燃燒的陀螺儀真人叫什麼名字?網紅燃燒的陀螺儀個人資料身高年齡微博照片介紹了解一下。  燃燒的陀螺儀叫什麼名字  網傳叫宋金澤,目前沒有得到證實。目前已知的是燃燒的陀螺儀是南航飛行員,微博抖音同名,家底殷實,應該是富二代,自身條件相當不錯。
  • vlog拍成大片,「燃燒的陀螺儀」的儀式感你看懂了嗎?
    因此,當這類無營養的內容達到一定體量時,與之相對的內容風格就迎來了市場,儀式感類內容能受到抖音用戶的追捧,正是的當下的這種內容環境下決定的。在「燃燒的陀螺儀」的視頻中,日常洗漱、一頓早餐、一束花、一次回家的經歷……這些日常瑣事,都能賦予生活儀式感。vlog本身記錄生活的功能屬性,決定了它的強儀式感特徵。而「燃燒的陀螺儀」本人在剪輯方面的設計,賦予了內容更強的觀賞性。
  • 從歐陽娜娜到燃燒的陀螺儀,vlog出圈用了幾步?
    燃燒的陀螺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刺蝟公社 | 刺蝟君 「恭喜陀哥,優秀!」「我哥賽高!」距離vlogger「燃燒的陀螺儀」獲得金秒獎「最佳短視頻」的消息傳出已過了四五個小時,仍有不少粉絲自發地在「燃燒的陀螺儀」微博超話中表達著自己的祝賀。
  • 鉛中毒的危害以及益生菌的可能保護作用
    因為身體內的毒性重金屬元素很難自然排出,環境暴露會導致體內鉛的累積,雖然,我不敢肯定地說我的血鉛含量的下降是補充益生菌的功勞,但是這一年在其它方面並沒有特別的改變,所以我相信益生菌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於是,我查閱了一些益生菌與鉛中毒相關的研究,這些研究告訴我益生菌似乎確實具有緩解鉛中毒的潛力。
  • 蒜蓉粉絲蒸蝦,蒜香濃鬱,鮮香十足,孩子常吃營養又長高個
    蒜蓉粉絲蒸蝦,蒜香濃鬱,鮮香十足,孩子常吃營養又長高個 說到大蒜一定是炒菜時必不可少的食材與調味品,大蒜辛辣獨特的味道總是可以給菜餚增添不同口味,近幾年蒜蓉經常出現在燒烤店中,一般都會搭配扇貝、小海鮮、大蝦、茄子等食材,無論怎樣搭配都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味道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蒜香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