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to-be-done:這樣打造用戶真正使用的產品

2020-11-27 前瞻網

作者|洪杉  來源|紅杉匯(ID: Sequoiacap)

 [ 編者按 ] 在之前的很多期[紅杉匯內參]裡,我們都分享過關於為用戶打造真正有價值產品的重要性,提醒創始人要避免主觀臆斷、做只是自己喜歡的產品。

如果你已經就此轉變了認知,現在,要介紹一個實用的思維框架,幫你真正去做到。

這就是JTBD(job-to-be-done,想要達成之事),它就是要迫使開發者或者設計者去思考產品實際會為用戶帶來的使用結果,而不是只考慮產品有什麼、有多少功能。這一框架曾被包括Instagram和Facebook產品負責人在內的許多人使用。直覺和信念在打造早期產品的過程中極為重要,但將其與傾聽用戶的意見結合起來可以增加你做對的機會。

特別提醒的是,JTBD不是只做一次就好,要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依據新的信息再重新審視它——JTBD是一個需要定期更新的框架,是一個越用越有用的框架。

 內參

用這個輕量級JTBD框架

打造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

編譯:洪杉

在創業最初的那個朦朧的「從0到1」構建階段,想法還沒有得到驗證,產品仍處於最初的萌芽階段。創始團隊的工作就是把一個大的、顛覆性的願景中複雜的未知因素提煉成清晰的、可操作的步驟,在每一步都能增加產品與市場契合點的機會。這種專注於不確定性同時又追求打造有價值產品的具體步驟的做法,是創業必經的一步。

但許多創始人也曾親身感受過打造產品時未能解決明確問題所帶來的痛苦。其實不難發現問題所在——由於對目標客戶的實際問題不夠了解,以至於擺在眼前要做的事情很多,卻弄不清楚首要解決和專注的是什麼,我們只是假裝以為自己很了解目標客戶而已。

在確定早期產品和市場推廣策略的優先級時,建議就是:確保你所打造的產品能夠讓人真正覺得有價值。它需要你對用戶以及他們的期望和動機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而不是選擇最容易做的——僅根據未經驗證的假設來運作。如果不在前期做好準備,你就有可能在產品匹配市場時規劃出錯誤的路線,直到面對艱難的留存率或與高用戶流失率作鬥爭時,才反應過來。

關於如何避免這個陷阱,以及更好地進行早期客戶開發,這裡介紹由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裡斯坦森提出的思維框架:JTBD(job-to-be-done,想要達成之事)。

為什麼你不能隨興發揮?

你是否發現你的團隊在剛開始的時候,無法就產品最重要的東西達成一致?或者說,你們付出了努力,將一些你們都為之興奮的東西推向了市場,卻沒有得到用戶的關注?從本質來講,你其實可以輕易打造出一個產品,但如果想要讓你的產品更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對用戶更有助益,你需要有更嚴謹的方法。

以下是產品開發團隊在早期和後期都會遇到的三個常見問題,它們表明一個好的框架可能會很有幫助:

1. 你過於依賴自己的眼光了。你並沒有真正聽取用戶的意見,你只是在做一些你認為人們想要的東西。這是確認性偏見在起作用——人類傾向於選擇與我們已經存在的信念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不一致的信息。

2. 你更在意技術挑戰帶來的興奮感,而不是你的用戶。通常情況下,工程師和設計團隊可能會因為某個特定項目是個新的挑戰而感到興奮,但僅僅因為它是新的和有趣的,並不意味著人們會真正使用它。這往往是硬體團隊更常見的陷阱之一。

3. 你無法清晰表述你的價值主張,而團隊成員也沒有對此達成一致。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產品人員認為價值主張是X,營銷人員認為是Y,工程師認為是Z,當你們沒有真正同理去看待用戶面臨的問題時,往往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使得如何使產品特性與市場需求相一致變得更困難。

無論你是在大公司內部進行創新的產品經理,還是在初創公司建立一個全新的早期產品,JTBD框架都能為你提供更好的、更深層的對於目標消費群體的洞察。而它的終極核心價值就在於,提供了一種方法來收集信息,了解你的用戶是誰,以及他們的動機和期望是什麼。作為創始人或產品負責人,你的職責便只是決定要如何將強大的直覺與強大的信息搜集結合起來,更好地決策和分配資源,最終出打造產品最核心的功能。

雖然JTBD在製造實物商品的行業中已經使用了30年,但在軟體圈中的應用還相對較新。JTBD理論的核心在於,理解客戶的行為以及他們做出選擇的潛在理由。

其理念是,創新者通過解決消費者的痛點並滿足他們未被滿足的期望而贏得市場。這一理論認為,人們在試圖達成某些「事情」的過程中,會「採用」某一特定的產品或服務來幫助達成所希望達成之事。如果某個產品或服務不能很好地提供幫助,他們就可能「棄用」該產品或服務。

打造更優質的產品,

從一份好的JTBD產品說明開始

JTBD產品說明的作用,是簡明扼要地描述出某一特定產品或服務是如何適用於某一用戶的生活場景,幫助他們達成以前無法實現的特定任務、目標或結果的。而一份好的聲明,可以清晰地表述出當下所缺的是什麼,以及產品開發者可以專注於哪些方面來創新。這是該框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份好的、簡潔的JTBD產品說明能精確捕捉用戶當下面臨問題的內在動機、觸發因素和背景。從聚焦產品需求文檔(PRD)或產品規格,到確定你的渠道和營銷信息,它將是你整個產品以及制定市場推廣計劃的基礎。

尤其是,在事項優先級上達成共識後,可以讓你的團隊在解決首要問題時目標更清晰。

在對人們希望達成某事的背景以及他們可能會「採用」的替代方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後,對於自身產品的競爭力也會有更深的理解。

動筆之前,要先理解以下幾個原則:

● 用戶「想要達成之事」不完全等同於你的使命、願景或目標。

● 用戶「想要達成之事」側重的是用戶的基本需求,而非你的產品功能。

● 用戶「想要達成之事」需要闡明用戶作為消費者的潛在動機和痛點,而不是你的商業目標。

重要的是,此處描述的「想要達成之事」應該突出前景廣闊而需求未被滿足的具體的市場機會——這個市場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

基本的JTBD產品說明框架要具體到用戶在當下所處的使用背景、想要達成之事的難點、想要實現的目標以及期望的結果。

以下是常被Facebook和Instagram產品團隊拿來用的JBTD產品說明模板:

● 當我……(情境)

● 但……(困難)

● 幫我……(目標)

● 以便……(結果)

清楚這些原則及最終要達到的結果後,請依照以下四步收集填寫JTBD模板所需的所有信息:

1. 先從明確定義你的受眾開始。想一想,能幫助你在腦中形成清晰的用戶畫像的典型特徵有哪些。要是缺乏清晰的受眾定義,可能會導致你的信息範圍太寬泛,甚至是從錯誤的對象中收集信息。

2. 做好市場調查。儘可能多地了解用戶行為:他們目前正在使用什麼來解決這個特定的問題,以及他們在用戶體驗中感到最痛苦的地方是什麼。測試所有與你正在構建的產品相關的產品,或者用戶為了達成這一事情而自創的組合型解決方案是什麼。對於他們「採用」或「棄用」哪些替代產品來達成所願,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你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3. 與用戶交流。通過調查和訪談,獲得第一手資料,了解(與你正在構建的東西有關的)用戶的思維方式和決策過程。更具體地說,要試著:

▨ 了解潛在的動機和背景:他們希望做什麼?是情感上的還是功能上的需求?原先是什麼狀況,情境如何?

▨ 了解困難和痛點所在:是什麼阻礙了他們達成這件事?

▨ 了解他們目前「採用」和「棄用」的是什麼產品和服務:他們目前是怎麼做的,或者說是在用什麼自創的組合方案來達成所願?以及什麼產品和服務因為不能滿足而被棄用?

無論你使用的是調查還是訪談,都要仔細斟酌問題的措辭,避免把人們的回答引向一個特定的答案。

理解更深層的背景和潛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因為用戶在預測自己想要什麼方面是出了名的糟糕。

4. 確定優先次序。用戶想要達成的事情多種多樣,你的產品要有針對性和側重點。可以通過訪談和調查,請用戶對這些事情的重要性進行排序,詢問目前這些事情在用什麼方式來達成、具體使用情況如何等,通過了解這些,可以幫助你縮小工作範圍,更好地確定市場上有哪些機會需求量最大、缺口最大,以便你可以把握住這些機會。

可參考以下這一框架:

嘗試通過上面的步驟來寫出JTBD產品說明的初稿,然後通過調查或訪談進行第二輪測試,向用戶提問,了解這些想要達成的事項對他們的重要程度,更精準定義你的JTBD。吸收新的信息來完善它,同時重新審視自己的核心假設,校準自己的直覺。

JTBD生動的真實案例

Discord(一款適用於遊戲玩家一體化語音和文字聊天的即時通信軟體)

▨ 核心受眾:最初是PC遊戲玩家

▨ 動機:在玩遊戲的時候同步交流,找到其他人,組織足夠的人進行遊戲

▨ 難點:玩遊戲時無法分心打字;怎樣找到其他與你有相同遊戲興趣和技術水平的人

▨ 他們正採用(或棄用)什麼產品:其他社交媒體、消息應用

Discord的JTBD產品說明:當我想玩一局我最喜歡的遊戲,不知道周圍有沒有人能一起玩時,請幫我安全地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玩家,讓我可以輕鬆享受我最喜歡的多人遊戲。所以需要的是以下這樣一些功能:比如讓用戶可以輕鬆找到玩伴,並在遊戲過程中可以輕鬆地從文字聊天切換到語音聊天。

Peloton(互動健身平臺)

▨ 核心受眾:高端人群、以健身為主的超級媽媽(或爸爸)

▨ 動機:為了保持健康(或感覺良好和保持理智)而鍛鍊,它同時也是一種社交體驗,想要快速但有效的鍛鍊,要求多樣性和可靠性

▨ 難點:很難抽空去健身房或去上課(因為要照顧孩子)

▨ 他們正採用(或棄用)什麼產品:健身房或工作室,其他家用健身器材,戶外運動

Peloton的JTBD產品說明:當我想以某種方式鍛鍊,但又沒辦法親自去喜歡的工作室時,請幫我找到一個既方便又讓人有動力的室內鍛鍊方案。所以想要的是像教練帶領一般的體驗,最好還有排行榜和隊友互相鼓勵等輕度社交激勵,以及最重要的,一輛實體自行車,這些都是重要價值核心的組成部分。

Tuned(Facebook推出的情侶/夫妻專用社交App)

▨ 核心受眾:千禧一代,在一起6個月以上的伴侶

▨ 動機:為他們的關係提供一個私人空間,希望向伴侶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慶祝共同的回憶

▨ 難點:通過數字工具進行表達時情緒無法完全傳達,溝通不暢

▨ 他們正採用(或棄用)什麼產品:其他數字通信工具

Tuned的JTBD產品說明:當我想感受到與伴侶的聯繫,但又沒有特別的方式來分享我的感受時,請幫助我更好地表達情感,從而加強我們的關係。所以需要的是以下這樣一些功能:能提供更廣泛的情感共享功能(比如分享心情、貼紙、賀卡),能感受到與伴侶更深層次連接,而不是出於實用策略所做的任務管理(比如記錄雜貨採購清單)等。

然後呢?創業公司如何將JTBD付諸實踐?

JTBD產品說明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一次性地嘗試後就期望它適用於公司的整個生命周期。很多團隊都會做一次JTBD,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沒有再依據新的信息重新審視它。事實上,JTBD是一個需要定期更新的框架,貫穿所有階段,如果使用得當,它能持續給公司帶來指引,明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將JTBD融入到產品組織中?下面是一些更具體的將JTBD框架融入產品開發的每個階段的建議。

1. 創意生成。換個表述:將「想要達成什麼事情」轉換成「我們怎樣才可以」,這樣可以幫助你清晰地表達出你的產品應該解決的問題。

2. 確定功能的優先級。根據JTBD產品說明,進行頭腦風暴,確定為了實現這一價值主張可以做出哪些功能。如果你有多個重要的JTBD,可以考慮優先級排序,在某段時間內——比如一個季度或是一個衝刺階段——優先實現某個功能。

3. 價值主張測試。從JTBD產品說明中,提煉兩到三個你認為的最重要的價值主張,採用某種方法快速驗證一下,什麼最能打動用戶。

4. 進入市場規劃。根據不同的渠道,你可以將JTBD的情感向和功能向融入推廣計劃中,以創建營銷內容。

5. 分析客戶數據和反饋。一旦上線,你就走上了產品匹配市場的道路,很可能會狂熱地關注參與度指標、留存率數據,還會使用像PMF(產品市場匹配度)調查這樣的指標。利用這些數據組合來了解用戶行為、繪製用戶畫像,並證實(或證偽)關於用戶如何在你的產品中找到價值的假設。

上述的每個階段中,你都可以隨時回顧JTBD產品說明,從而幫助產品、技術、設計、營銷、研究和所有跨職能團隊明晰用戶是誰,以及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得到的共識可以讓你在決策時更好地權衡利弊——比如在產品規劃中優先打造哪些功能,或者投資哪些獲客渠道等。

記住,使用JTBD框架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最好的產品團隊會不斷完善對用戶的理解,明晰什麼問題是最重要的,並在這個過程中提高直覺判斷力。

歸根結底,打造人們喜愛的產品需要好奇心、深入傾聽和尋求真相的精神,以確保你認為應該解決的問題是真正的痛點。以開放的心態和系統化的方法來進行這項工作,是在你自己的產品組織中灌輸並強化這種思維方式的關鍵。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紅杉匯(ID: Sequoiacap),編譯:洪杉

本文來源紅杉匯,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到底是用job?career?還是work?
    今天,我將教你如何正確使用每一個詞,以及如何搭配使用這些詞(典型短語)。JOB (Noun)A job is a regular and official activity that you do, and receive money (a salary) for your activity.
  • 用99個有力的單詞和短語來代替Good Job
    Well done 做得好56. I’m speechless! 我無言以對!57. Great work 幹得好58. How creative 如何創新59. Keep it up! 堅持下去!That’s the way to do it 就是這樣71. Couldn’t have done it better myself 我自己做得再好不過了72. Tremendous job 工作繁重73. What a creative idea! 多麼有創意!
  • 踩坑oracle dbms_job簡單使用
    /declare job number; begin sys.dbms_job.submit(job, 'job_truncateState;', sysdate, 'TRUNC(sysdate)+1+12/(24)'); endcommit;/commit;細節說明
  • 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job和work有什麼區別?|商務英語
    When someone is looking for a job,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job hunt」 or 「job search.」
  • 如何參加職場面試 2 How to Interview for a Job Part 2
    Interviewing for a job can be a huge source of stress and anxiety.為找一份新工作去面試,讓人感到有壓力而且非常焦慮。And if you're interviewing for a job in a non-native language, the stress can be even higher.而且,如果你需要使用非母語去面試一份工作,壓力可能會更大。In this video you'll see me interview for a job.
  • 讓內容運營滲透產品,真正由表及裡的打造產品性格
    二.價值PM和RD的職責是把產品打造出來,但並不一定會有用戶使用。這時需要運營人員推動產品和用戶建立連接,用渠道推廣的方式讓更多用戶了解和使用產品,這是拉新;用內容、用戶、活動等方式,給予更多使用產品的理由,這是活躍和留存。所以,運營的價值是連接用戶和產品,在兩者之間建立紐帶,讓用戶了解和使用產品,也讓產品向用戶傳遞價值。
  • 如何參加職場面試 1 How to Interview for a Job Part 1
    Interviewing for a new job can be a huge source of stress and anxiety. And if you're interviewing for a job in a non-native language, the stress can be even higher.
  • 產品用戶使用調研的三種最有效方法!
    對目標用戶開展系統的產品調研,也是直接獲取用戶反饋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大公司,產品調研的工作是以用戶調研人員為主導,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人員配合的形式進行的;在小公司,這項工作則通常由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人員自主完成。
  • 佩蒂股份:為中國用戶打造養寵「新標佩」
    但伴隨日益增多的養寵需求,寵物養護品牌混雜,難以分辨,好產品難找,卻成了擺在大量養寵人群面前的現實問題。 為此,作為「中國寵物行業第一股」的佩蒂股份(股票代碼:300673),於3月13日在北京鳥巢宣布正式啟動其品牌運營業務,並依託其豐富的國際市場經驗及高品質的全球產品,為中國用戶提供基於「科學養寵」理念打造的系列產品和服務,成為中國養寵的「新標佩」。
  • 網頁內容的用戶體驗,紅色藥丸和藍色藥丸,哪一顆能打造超級產品
    選擇哪種戰略方式,決定了企業在市場內的地位,想要打造超級產品取決於產品內容有多深和多寬。網頁和手機應用,雖然不能像報紙一樣能夠摺疊,卻能將最重要的信息顯示在顯眼的位置上。總有一些企業希望用戶能夠一眼看到全部的內容,我們稱這種產品主頁體驗叫做「藍色藥丸」。
  • 【創業者來稿】產品上線後第一課:一米市集以用戶旅程為中心的數據...
    去年年中,我加入了Matilda創立的一米市集,協助打造用戶體驗。前半段的時間,我們特地組了一個六人小組,一起度過了由0到1打造產品的過程(參考連結: 有這麼多生鮮電商,為什麼我們開張了)圖:一米市集產品開發流程現在,產品上線是上線了
  • 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我本身就是用戶,我可以代表他們,我的需求就是他們的需求目標。觀點三:只需要做充分的調研分析就可以了,比如需求調研,產品使用調研,多找找目標用戶,多讓他們提一些反饋意見,根據反饋來做修改即可。觀點四:不要總是順著用戶的意思去做產品。產品設計的核心是產品經理的想法,而不是用戶的看法。
  • 丁香醫生產品分析:針對用戶需求,完善現有功能
    未來網際網路醫療類產品的戰場,除了表現在對用戶的爭奪,對專業醫生和醫院的爭奪也是一大重點.(4)兩微一端的全方位打造,目前丁香醫生已經擁有全網3500w+粉絲,是醫療健康領域第一大微信號,也是知乎第一大機構號,雄厚的用戶基礎和知名度都提升了APP的拉新、留存與轉化。(5)騰訊戰略投資,資金充足,並且產品有微信正規分享通道。
  • 打造品牌的超級符號,讓用戶對你的品牌「上癮」!
    在激烈的消費市場中,隨著產品的可替代性越來越高,很多企業都想往品牌的方向發展,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要麼面對同質化的產品,自身產品優勢不突出;要麼產品無法讓消費者印象深刻,成為忠實用戶。 之所以這樣,是企業在做品牌之前,缺少一套品牌符號。
  • 馬雲的螞蟻森林4年了,當初帶領用戶打造的森林,沒想到變成這樣
    馬雲是中國的優秀企業家,他所創立的阿里巴巴成為了商業巨頭,在他成功之後,他沒有忘記他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當中國的沙漠化越來越嚴重,中國政府也在治理中國沙漠化土地時,馬雲也就加入了治理中國沙漠化土地的行業當中,也帶動了很多人參與沙漠治理,這個帶動就在他的螞蟻森林,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馬雲的」螞蟻森林「4年了,當初帶領支付寶用戶打造的森林
  • 評價產品好壞的兩個維度:產品的使用和演變
    好的產品,要能夠同時滿足用戶和公司的目標,二者缺一不可。同樣,在評價一款產品的好壞時,也可以通過分析它是否滿足了用戶和公司目標的角度出發,對應的就是產品的使用和演變兩個維度。 一、產品的使用 在產品的使用上,就是要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某一個時間節點上,讓用戶感覺到在產品功能上是有用的,在用戶體驗上是易用的,在用戶情感上是愛用的。
  • 艾永亮超級產品:用戶洞察的背後含義,先了解什麼是用戶需求
    不知道企業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雖然我們有把自家產品進行不斷地迭代,但用戶需求總是不被滿足,這時候只能對產品進行加法,不知不覺產品使用起來也會越來越麻煩,那麼到底是哪裡出現問題了?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企業缺少用戶洞察,找到用戶需求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產品進行迭代。
  • 你知道be done for是什麼意思嗎?
    說到done這個單詞,你想到了什麼?是do的過去分詞嗎?對,單詞done是do的過去分詞。但是,done除了是do的過去分詞,還有其它意思。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done的用法。首先,done這個單詞可以做形容詞。
  • 產品經理與用戶的關係,是我懂你
    那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產品?不管是產品經理還是開發團隊,都需要跟用戶之間建立起一種關係。我們做線上產品,很少有機會能走到線下跟用戶接觸和交流。希望有一個平臺,能夠讓產品經理跟用戶產生更多的碰撞,更多的去吸收用戶的一些吐槽或建議。產品經理需要建立起聯繫用戶的工作習慣。做多少調查,看多少用戶反饋,然後把用戶的反饋集中到產品上,這才是產品的價值所在。
  • 產品與用戶的雙向選擇,群體用戶心理在網際網路產品和運營的應用
    蘋果的iPhone很多人愛,最開始他針對的就是高端人群,領先時代的科技理念,簡潔優雅的設計,連廣告詞都充滿逼格,意味著只有相同品味的用戶,才會花費高昂的價格來購買iPhone。當iPhone成為大眾流行品時,使用iPhone甚至成為了表明身份、價值觀的一種行為,在郵件或者微博的尾巴上加上一段:發自最新款的iPhone,成為時髦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