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目標用戶開展系統的產品調研,也是直接獲取用戶反饋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大公司,產品調研的工作是以用戶調研人員為主導,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人員配合的形式進行的;在小公司,這項工作則通常由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人員自主完成。常見的調研方式有:
(1)與用戶的面對面訪問調研人員營造了輕鬆的交流氛圍,與用戶進行了面對面的訪問(您可以降低查找周圍同事和朋友的標準),向用戶詢問自己想知道的產品相關情況。
(2)觀察用戶的實際操作。調研人員邀請用戶使用該產品並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務。在此過程中,將觀察用戶的實際產品使用情況,並詳細記錄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當然,如果您想避免由於調研者在身邊而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調研者還可以讓用戶獨立完成操作任務而不會受到任何幹擾,並且調研者可以在用戶的計算機上進行預定義。安裝監視軟體以觀察用戶的實際操作。此方法通常用於產品可用性測試中,以評估產品可用性並幫助產品人員發現產品中的問題。
(3)讓用戶填寫問卷。問卷通常是電子版本。調查人員可以使用某些軟體來快速製作此類調查表。前兩種調研方法的成本很高,因此調研範圍不能太大,只能用於定性調研。而第三種調研方法沒有這個問題,可以用於定量調研。儘管定性調查的樣本量並不大,但是可用性大師Jakob Nielsen對可用性測試中理想測試對象數的調研表明,只有5個用戶可以找到所有產品問題的85%,而15個用戶可以找到幾乎所有問題。
因此,定性調研在幫助我們獲得直接反饋信息方面仍然非常有效,例如「當用戶使用我們的視頻站點時,許多人認為視頻播放不流暢。」產品經理可以基於此結論直接改進產品,也可以使用此信息來完成定量調查問卷,從而使定量調查更具針對性和參考性,最終得出更廣泛,更深入的結論,例如「用戶在使用我們的視頻網站時,有60%的人認為視頻播放不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