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調研究竟有什麼用?

2020-12-0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調研,這對產品經理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工作內容了,作為產品經理一定要學會做產品調研。本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析了為什麼要做產品調研,指出了功能調研和產品調研到底有什麼區別,並且總結了產品調研應該怎麼去做。

「堅持長期有效的調研,是提升產品感的有效方式,避免臨時抱佛腳的窘境。」

產品調研重不重要?幾乎每個從業1-3年的產品經理都會遇到的問題。人人都說知彼知己方可百戰百勝,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有80%的產品經理很少重視產品調研。

不可置否,儘管各個產品流派都在強調產品調研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產品調研這項工作往往就會被忽略。

各種因由,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歸根到底還是在大多數產品經理心中對於產品調研,覺得是個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事情。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為什麼要去做產品調研?

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場景:

競爭對手上新的功能了,我們要評估一下,要不要跟進;要上新的功能,之前沒有經驗,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有什麼是可以參考的;日常聯繫自己對產品的分析和判斷能力。這三個場景幾乎我們都會遇到,然後也會用一些方法去處理這些問題。而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產品調研。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做產品調研呢?

第一點:競品上線新功能之後,我們去調研的時候,一般需要考慮用戶有哪些、用戶分別是怎麼使用的、在使用過程中滿足了用戶什麼樣的需求以及用戶得到了什麼好處。

其次,我們還要看一下數據表現,也就是功能的使用情況。這裡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產品的業務類型選著合適的數據指標。功能的數據表現主要看覆蓋率、打開率、成交量等等。

一般特別精確的內部數據我們是拿不到的,我們只需要關注公開資料中的相關數據即可。

最後,需要思考對於自己的產品有什麼意義。調研產品是為了給設計產品做決策提供依據,所以要結合自己的產品去思考要不要抄,能不能抄,給出自己的結論。

第二點:我們自己的產品準備上新功能的時候,一般會去借鑑其他產品的功能。那麼針對這一類調研,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有以下幾點:

在調研之前,我們一定要思考自己產品的目標用戶、還有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以及了解自己產品目前的現狀。搞清楚為什麼要做迭代,做迭代主要是希望達成什麼目的?然後最好帶著目的去做功能點的具體調研。

我們在選擇調研產品時,要儘可能的去調研國內外優秀的產品,譬如行業領先水平的產品,或者周圍用戶都在使用,口碑很好的產品。

具體在分析時,可以去關注,對方產品功能的核心關鍵點是什麼,他們的功能邏輯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背後可能滿足的用戶場景是啥?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調研幾款產品時,通常來說相同點都是關鍵點,差異點都是亮點。

最後,通過梳理功能邏輯,給出自己的結論。

第三點:為了個人學習和積累,我們要先明確都有哪些功能點,在這些功能點中,哪個是最關鍵的。

與之對應的用戶場景需求是否都被滿足了,產品的底層邏輯和流程是怎樣的,其中的亮點有哪些,最後,數據表現如何,是否跟我們的分析相符。

其實上面的的三種情況僅僅是我們在做產品調研中比較初級的功能點的調研,當我們產品經理比較豐富的時候,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產品是,我們就不能僅僅考慮功能的本身了。

我們的視野要更開闊一些,來關注獨立產品的設計。

二、功能調研和產品調研到底有什麼區別?

那麼,功能調研和產品調研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在我看來這兩者都是目的性明確的調研,注重產品底層的邏輯流程和產品是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的。

而不同之處在於,功能調研注重的是業務流程的梳理,交互體驗和功能中的突出亮點;產品調研則注重功能的迭代過程、產品結構以及運營邏輯。

簡單一點來說,可以把功能調研,理解成是點的調研,而產品調研,是面的調研。功能調研更傾向於在單點進行深入,而產品調研,更注重調研的深度和廣度。

三、產品調研如何做?

產品調研怎麼來做呢?在講產品調研之前啊,先給大家介紹一個「黑白盒子」理論,所謂黑白盒子理論就是一套產品分析的方法。

所謂黑箱,套用測試裡面的定義,就是不去考察產品內部的線路、流程和設計思路,而是直接按照他的交付預期去測試。

比如這個產品就是讓100個人站上去不會垮,他的黑箱測試就是讓100個人站上去,看看會不會垮,如果不會就成功了。至於裡面是水泥做的還是塑膠做的,統統不管。

所謂白箱,就是看產品裡面的設計邏輯、線路結構、流程等細節是否符合設計方案,我們套用這裡理論進而推導出了一個產品調研模型:

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第一點:用戶場景需求,什麼樣的用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場景)會使用產品或者功能,來解決什麼問題。

我們要明確「用戶、場景、需求」是怎麼被滿足的,這點特別重要。

假設我們有個功能特別棒、特別酷,但是呢?如果功能跟用戶的使用場景沒有關聯,對用戶需求解決沒有幫助,儘管這個功能很好,但是對產品而言也是個無用功能。

第二點:產品邏輯,就是產品是怎麼運轉的,都有哪些用戶,用戶和用戶之前是如何發生了聯繫,產生的數據是如何流轉的,用戶和數據是在哪個頁面匯合的。

這裡我們可以具體到幾個工具:產品業務邏輯圖、產品業務流程圖、產品功能結構圖、產品頁面流程等。

第三點:關鍵頁面與交互,這一點相對容易一些,我們都下載使用過不少產品,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多留意一些好的互動設計,遇見不好的交互也可以多思考,什麼樣的方式更適合。

第四點:了解產品的迭代路線。

一款產品爆紅一定是有發展歷程的,所以要關注產品的迭代與發展,通過分析產品的迭代路徑,可以知道哪個功能點的優先級會高一些;然後再結合這個產品的數據,還有用戶的反饋,幫助我們判斷用戶的喜好,然後我們以後在設計產品時,可以少走彎路。

第五點:前面我們看了用戶需求、產品邏輯、頁面交互、迭代路徑等等,基本上就把產品分析的很透徹了。再下來有個很關鍵的點,判斷產品好不好,還要看一下他的數據表現怎麼樣。

產品表現我們主要看兩個指標,數據表現和用戶表現。儘量看產品本身公開、有用的數據,比如用戶的評論數、評論內容、產品內的內容相關數據,數量、用戶點讚評論轉發等。

第六點:運營路徑與關鍵運營點,通過我們得到的數據去復盤運營路徑與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幫助我們避免踩坑。得到數據後,我們可以簡單復盤一下。

四、總結

最後我們回到最初的目的來看,我們為什麼要做產品調研?

在我看來,無非兩個東西:

提升所謂的產品感,我們的產品感好的話,設計起產品來就會更加順手一點;提升工作效率,當我們要做個一事情的時候,有前人經驗和案例可以參考。對於提升產品感,理解行業新趨勢,並獲得和同行交流的談資。

通常每半年都會有新的產品形式,要思考新的趨勢跟自己產品的結合;此外,你體驗和思考的多了,也可以幫助自己積累談資,跟圈子裡的同行交流時有話可談。

第二種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抄時選擇性的抄,知道哪些該抄、哪些不該抄,需要結合產品本身及當前形勢判斷的。

歸根結底,所謂的產品調研其實就是讓我們去認識產品、還原產品、創造產品。

認識產品:就是充分理解產品,怎麼理解產品,我們通過體驗、使用產品,通過產品的數據表現、版本迭代,去理解他的運營動作,看看他的官方動作或者其他人的調研報告來深入理解。

還原產品:就是對產品的分析和歸納,我們首先要看到產品背後的功能結構和流程,這是必須要理解的,否者我們只是產品的一個用戶而已。

版本迭代的過程,整個產品是怎麼演變過來的,我們要站在對方產品經理的角度去理解產品設計迭代的邏輯的;再然後我們梳理出運營大事件的時間軸,最後呢通過前面三個,我們得出一個產品增長曲線。

通過增長曲線我們就可以看出產品增長背後的理由,它是由功能帶動的呢?還是由運營帶動的呢?還是因為市場的問題?當我們從多個角度來看待產品增長的時候呢,眼光也會更加透徹了。

再然後就是創造產品:在調研部分的創造是比較粗糙的,這裡我們只要確定,別人做的什麼、是不適合我們、抄不抄、抄哪個。

最後,我們所有東西都要做嗎?也不是,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基於我們的目的,基於目的去分析產品,這樣產出的報告也會非常的聚焦,可讀性非常強。

這就是我對產品調研的理解,最後用一句雞湯來作為結束:堅持長期有效的調研,是提升產品感的有效方式,避免臨時抱佛腳的窘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由 @kiwi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進行產品設計調研分析
    設計調研的目的是為了能有效的指導設計活動開展和產生積極的結果。通俗點說,就是要弄清楚人們想要什麼,然後通過設計來給予他們。調研形式針對產品所處的階段,設計調研通常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已有產品」和「全新產品」。針對「已有產品」,通過調研找出產品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改進,提升產品體驗。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論產品經理如何做市場調研
    二、市場調研的基本方法及其特點市場調研,是指為了提高產品開發的成功率、提高銷售決策質量、解決存在於產品銷售中的問題或組織根據特定的決策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收集、統計資料及報告調研結果的工作過程。按照市場調查的手法技術性,市場調查有下列四種手法:定性研究:最常被使用的調研方法。
  • 旗艦機「標配」的NFC功能究竟有什麼用?網友:3大功能最有用
    旗艦機「標配」的NFC功能究竟有什麼用?網友:3大功能最有用現在市面上,我們能夠看到非常多的電子產品,而說要說起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產品,那一定就是手機了,手機可以說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出門在外,我們什麼都可以不帶,但是絕對不能不帶手機。
  • 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
    enjoy~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產品市場調研或產品市場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但這兩者具體有何分別,各有什麼作用,各有哪些重要元素。做為一個野路子產品經理&創業者,以前一直沒有重視這塊,我汗顏。不談調研目的的報告都是耍流氓,報告只是形式,達到目的才是關鍵。調研的目的是什麼?報告給誰看?我再加入兩個不得不談的相關報告,產品體驗報告、行業市場競報。
  • 保利發展控股丨產品力究竟是什麼「力」?
    對更好生活的追求,貫穿於整個城市的發展史,也成為不斷推動產品力進化的原動力。01封面文章產品力究竟是什麼「力」?如何讓人們生活得更幸福是產品研發的原點。從前端來看,產品研發承載著客戶以及其他部門的需求;從後端來看,產品與客戶近距離接觸,直接承載著客戶的生活質量與口碑。就好比做菜,『不知道秘方最重要的一味,就做不出這道菜。』產品的競爭力恰恰在於這秘方中的特別一味。不止存在於概念,不止是一種想像,而在於沉澱。」正是這種產品力背後的實力與用心,讓更多的客戶感受到好用與高品質。「未來,產品會越來越重要。
  • 產品用戶使用調研的三種最有效方法!
    對目標用戶開展系統的產品調研,也是直接獲取用戶反饋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大公司,產品調研的工作是以用戶調研人員為主導,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人員配合的形式進行的;在小公司,這項工作則通常由產品經理和產品運營人員自主完成。
  • 假定你不是賈伯斯,怎麼做好用戶調研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什麼情況下你可以不需要用戶調研和採訪。Emmett最被人熟知的產品是JustinTV, 這是一個24小時播放真人秀的視屏網站,網站最初只有一個直播頻道,播出另一創始人Justin Kan的生活,並實時發布在網站上。
  • 【調研快報】多氟多接待國泰君安調研
    調研主要內容一、公司的業務及營收佔比情況?公司業務分三個板塊:一是鋁用氟化鹽,包括無水氟化鋁、高分子比冰晶石等;二是新材料,包括六氟磷酸鋰及多功能鋰鹽如雙氟磺醯亞胺鋰、二氟草酸磷酸鋰、雙乙二酸硼酸鋰,電子級矽烷,熔噴布,以電子級氫氟酸為代表的電子級化學品等;三是動力鋰電池,主要產品為三元軟包動力鋰電池。
  • ABS防抱死系統究竟有什麼用?
    為了有效的緩解這一情況,許多廠商在生產汽車時,也非常注重它的安全性,由於現在市面上大部分汽車都是自動擋汽車,並且很多汽車都安裝有防抱死系統。那麼,這個系統究竟是什麼呢?它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作用。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究竟什麼是ABS防抱死系統。相信有車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們在判斷一輛汽車制動性的好壞時,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確認的。
  • 機構調研:雲海金屬的空調微通道扁管產品間接提供給特斯拉
    近期,雲海金屬就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空調微通道扁管是通過其他客戶提供給特斯拉的,通過三花提供給特斯拉的是另外一種鋁擠壓件。具體調研問答如下:問:請簡單介紹下公司情況?答:公司主要生產鎂合金、鋁合金、金屬鍶、中間合金、擠壓鑄造件等產品。
  • 【調研快報】嘉欣絲綢接待國海證券調研
    問題二:繭絲綢供應鏈企業融資需求大的原因是什麼?在功能性服裝和生物醫學產品等應用上優勢較為明顯,目前處於產品測試階段,後期將根據測試情況不斷提升和改良,逐步走向市場。問題四:在仿生絲領域其他國家有哪些研究成果?與超絲公司研究的仿生絲有什麼差異?答:海外有公司將蜘蛛基因用在轉基因老鼠/山羊上(在這些動物的基因中植入蜘蛛蛋白的DNA),轉基因繁殖成本很高,轉基因動物受到很多法律的限制,不同蛋白的分離難度高。
  • 產品規劃藍Roadmap長什麼樣子?
    編輯導語:產品規劃藍圖通常可以稱之為「Roadmap」,它既能表達出產品未來成功的樣子,又能看出在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通過哪些步驟一步步讓產品走向成功的。那麼,Roadmap究竟長什麼樣子呢?我們跟著本文作者的腳步,一起去看一看。一、什麼是Roadmap?1.
  • 一文看懂|市場調研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調研避坑指南全在這
    提到「市場調研」,很多做產品或營銷的朋友可能會比較熟悉,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卻很容易出現調研效率低、成本高、調研結果與實際不符等問題。怎麼辦?倍市得根據多年數據洞察和客戶體驗管理經驗,總結髮現,市場調研的目的通常有以下3個方面:識別和界定市場營銷機會;產生、改進和評價營銷活動;監控營銷過程和營銷績效;
  • 蘋果把Siri加入二代AirPods,耳內AI究竟有什麼用
    無線是關鍵,智能耳機究竟比智能音箱強在哪?在弄明白耳內AI的概念之前,我們又要回到同樣的老問題上:利用藍牙/WiFi等手段讓設備從有線變為無線,就能稱之為智能產品了嗎?在科幻小說裡的AR隱形眼鏡被發明出來之前,恐怕很難有產品可以超越智能耳機當前的優勢。隨身隨行,住在耳朵裡的AI究竟有什麼用?說了這麼多智能耳機存在的意義,可智能耳機究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 產品才是硬實力 2016鍵盤市場調研報告
    品牌的影響力主導著消費者的選擇,結合各項數據分析,旗下產品的曝光頻率對其品牌的關注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雷柏與血手幽靈在國內極有資歷的外設廠商,線上線下渠道之廣,其產品也具有極高性價比。除普通消費者的零售外,網吧、企業的批量採購等也對這兩個品牌非常青睞,因此二者始終是這類消費群體的關注重點。    櫻桃在2016年動作頻繁,雖然旗下在售產品屈指可數,但品牌在整個行業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 B端的靈活用研方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針對B端產品,它的用戶調研需要結合什麼特色進行呢?其中又有什麼步驟與注意事項呢?本文將為你揭曉。目前,在市面上、實際工作中,大家已經了解和使用過很多用研的方法,很多都是面向市場的C端產品的用研具體實施步驟,針對B端產品用研會可以有靈活調整空間。兩者有哪些不同?會有哪些靈活調整的地方呢?
  • 都在說數位化,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麼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究竟是什麼意思?今天赤焰信息就與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零售商家的軌跡通常分為三個步驟:建立消費者資料庫 - 消費者精細化營銷 - 實現品牌營收增長。而為了實現這樣一種發展模型,傳統零售商的線下零售場景通常是這樣的:依靠線下門店銷售情況、傳統市場調研等方式獲得相關數據;通過新產品、新系列研發搶佔細分人群市場;通過營銷活動及廣告,線下門店等渠道觸達消費者。
  • 【調研快報】星帥爾接待民生證券調研
    調研主要內容一、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陸群峰簡要介紹公司基本情況非常感謝徐昊研究員對公司的調研、指導。星帥爾主要產品為各種類型的熱保護器、起動器,主要應用於冰箱、冷櫃、空調、製冷飲水機等領域的製冷壓縮機以及帶烘乾功能的洗衣機上。
  • 亞馬遜產品調研的8大方法
    拜託,多用點心去調研一下,認認真真看完這8個調研方法。 在說之前,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的一些標準,當然我不能保證100%適用於所有商家,Stephen也有不全面的地方,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歡迎交流。 1. 平均產品價格在10美元至50美元之間 2. 每天至少銷售10件以上的產品 3.
  • 【調研快報】南華儀器接待民生信託等18家機構調研
    環境監測的產品的下遊客戶包括汽車維修廠(烤漆房)、家具廠、印刷廠等。今年開始產生銷售,今後應該有較大的提升空間。18、國五向國六檢測設備的升級是否會帶來市場集中的進一步提升?是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用紅外法測量氮氧化物(NOx)的NHA-509汽車排放氣體測試儀,怎麼看檢測設備未來行業的競爭格局?答:在用車排放標準檢測設備的升級會帶來市場集中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