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理論讓衛星上了天,相對論應用於GPS,楊振寧的理論有啥用?
對於牛頓的大名,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作為經典物理學的開創者,他發現的那些物理學理論不僅推動了科學界的發展,也被廣泛地應用於生活。就比如說牛頓力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與它息息相關,甚至它還推動了衛星的發展。
而與牛頓相同的是,身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愛因斯坦創作的相對論也影響非常深遠。甚至牛頓力學無法適用的領域,也可以通過相對論來得到證實。同樣的,除了理論依據以外,相對論在實際中的應用也有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應用就是導航衛星的時鐘校準。
可能有一些人知道,根據狹義相對論來說,導航衛星相對於地表的運動速度是會快一些的。因為導航衛星距離地心比較遠,所受到的引力也相對來說會弱,因此上面的原子鐘每天會走快45秒。雖然說這個時間差看似非常小,但把它乘以光速之後,其誤差會達到11.39公裡。
而相比起以上兩位科學巨擘,我國的楊振寧大師也不遜色多少。被譽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20位物理學家之一,楊振寧在科學界所做出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巨大的。但想必很多人都很好奇,這位大師創作的理論在生活中又有什麼應用呢?
了解過的人可能知道,楊振寧大師的研究屬於理論物理學。無論是他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定律,還是電磁力和弱核力的規範場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都非常有限。目前,這些理論最大的貢獻還是指導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哦!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