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物理教科書上怎麼找不到楊振寧的理論?

2020-12-06 刁博

楊振寧是上個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可以說是當今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可是對於他的偉大,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畢竟在絕大多數人所學過的物理教科書中看不到有哪一條物理規律是楊振寧發現的,所以當有人說楊振寧偉大時,總有一些人反駁說不知他做出了什麼。

中學階段所學的物理課程涉及到的只是300多年前的牛頓力學及一百年以前的電磁學、光學、熱學、原子物理學等,並且還是非常基礎的知識。即使學完了物理系本科階段的課程,也很少能看到一百年以內、八十年以內的理論。物理系本科階段學到的專業課程也基本是基礎內容,像麥克斯韋方程組在一百多年前就出現了;相對論誕生也超過了100年,量子力學的建立距今也差不多有一百年了。楊振寧的理論主要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完成的,他的理論沒有出現在物理系本科階段的教科書上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楊振寧的理論讓人覺得有些高深,舉個簡單的例子,他能夠在1957年拿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因為發現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宇稱不守恆的發現距今已超過60年,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宇稱不守恆是什麼意思?更何況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弱相互作用是什麼。畢竟像宇稱、弱相互作用這樣的概念在中學階段並沒有介紹,能夠進入大學物理系學習的畢竟是少數。

不了解的人認識不到楊振寧的偉大,只有了解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楊振寧的偉大。楊振寧最偉大的貢獻是給出了楊-米爾斯場,在該理論的框架下愛因斯坦致力於要完成的統一幾種相互作用得到了部分實現,並且建立起的標準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4年,在楊-米爾斯理論發表50周年時,楊振寧獲得了鮑爾獎,授獎詞中稱讚楊振寧的工作排在了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統一幾種相互作用力、研究基本粒子,這可以說是最根本的物理學。這樣根本的研究能出現在中學階段、大學本科階段的物理教科書中嗎?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在物理學的地位那麼高,為何沒有出現在教科書中?
    楊振寧老先生是上世紀後期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有開創性的成果,但是因其理論比較高深,所以九年義務教科書上沒有任何提及,即便是大學物理系的教科書也少有提及,如果你繼續在物理學領域耕耘,到了研究生、博士生階段才算正式接觸楊振寧的理論。
  • 楊振寧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和愛因斯坦、牛頓並列,活著的教科書
    楊振寧是1945年手持中華民國的護照離開中國,拿著庚子賠款前往美國留學。後來師從氫彈之父泰勒。博士畢業後就在美國搞理論物理的研究。1971年,楊振寧從報紙上看到中國剛剛從美國禁止去的國家中被去掉,他就擺脫重重困難,毅然決然回到國內。當時FBI找上門警告過他,但他還是回來了。
  • 中國近代中學物理教科書中的量子理論
    翻開近代中國的教育史,早在20世紀初,在西學東漸的影響下,各種科學理論一起湧入了中國,而量子理論作為最新的物理理論也已經慢慢出現在了中學物理教科書中。出現清末教科書    1900年,普朗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中理論與實驗的矛盾,提出能量子的觀念,揭開了量子物理的面紗。
  • 實驗物理是楊振寧的弱項,他決定另闢蹊徑,最後獲得了成功
    首先是實驗有趣,接下來思想和行為都極其活躍,而作為首次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楊振寧的物理學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實驗物理的高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為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題名
    時隔19年,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石溪大學榮休教授楊振寧再度為安徽大學題詞。據安徽大學官網7月3日消息,近日,楊振寧先生為「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題名。此前,楊振寧曾於2001年光臨安徽大學並為該校徽學研究中心題詞。
  • 怎麼找物理大統一理論?
    2020-11-22 11:08:59 來源: 百科星座 舉報   怎麼找物理大統一理論
  • 在三四十年代,楊振寧沒學過物理,僅靠自修便考上了西南聯大
    受到家風薰陶楊振寧,自小就展現出聰慧的一面,4歲識千字,16歲被西南聯大物理系錄取,20歲就已經大學畢業。西南聯合大學是動蕩時期多所著名高校南遷昆明合併創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名師薈萃的物理系涵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所有優質師資力量。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王竹溪、周培源都曾在此任教。
  • 在三四十年代,楊振寧沒學過物理,僅靠自修便考上了西南聯大
    受到家風薰陶楊振寧,自小就展現出聰慧的一面,4歲識千字,16歲被西南聯大物理系錄取,20歲就已經大學畢業。 西南聯合大學是動蕩時期多所著名高校南遷昆明合併創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名師薈萃的物理系涵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所有優質師資力量。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王竹溪、周培源都曾在此任教。
  • 牛頓的理論無處不在,愛因斯坦讓您定位更加精確,楊振寧幹了啥?
    牛頓理論讓衛星上了天,相對論讓GPS精確定位,那楊振寧的理論有哪些實際的應用?其實楊振寧在2016年發表的關於CEPC(大型環形電子對撞機)反對意見中就有說明,對於高能粒子物理的研究,也就是楊振寧主要研究方向對人類生活並沒有直接利用價值,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更大的用處!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還有研究高能粒子物理?讓牛頓經典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揮到極致就可以了嘛......
  • 楊振寧講(經典)數學笑話兼論數學和物理的關係
    1969年, 楊振寧察覺物理上的規範場理論和數學上的纖維叢理論可能有關係, 就把著名拓撲學家Steenrod著的「The Topology of Fibre Bundles纖維叢的拓撲)」一書拿來讀, 結果是一無所獲。原因是該書從頭至尾都是定義、定理、推論式的純粹抽象演繹, 生動活潑的實際背景淹沒在形式邏輯的海洋之中, 使人摸不著頭腦。
  • 為什麼說楊振寧先生牢牢地站在了現代物理的C位?
    楊振寧先生的歷史地位,放眼物理學的歷史,可以排在前20,甚至是10-15行列。下面的這張圖可以看出,楊振寧牢牢的站在了現代物理學家的C位。你們知道這張照片中都是誰嗎?都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咖。由此可知,在世界上楊先生的名譽和聲望有多高。
  • 國寶級學者——楊振寧
    楊振寧先生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裡程碑性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 楊振寧清華開講大一物理
    本報記者宋蕾攝   9月13日,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為大一新生講了一節普通物理的課程。楊振寧認為在清華教課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他對在清華教課抱有很大的希望。  「要學物理,還要學微積分、英語」  當天上午,上課前,楊振寧先生面對來自清華物理系和基礎科學班大學一年級的130多張稚氣面孔,不時將十指尖合在一起,輕輕託住下巴,一如上個世紀50年代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思考時的神態———82歲的他開始了為清華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的教學生涯。
  • 楊振寧和李政道分道揚鑣,楊振寧評價:政道和我的差距在這點上
    這個宇稱不守恆理論非常厲害,因為大家都知道,諾獎頒獎有一個準則,那就是先讓子彈飛二十年,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得了諾獎的科學家,他們所獲獎的成就幾乎都是二十年前獲得的。 而宇稱不守恆理論發表的時間上,距離獲獎的時間非常短,這也說明了宇稱不守恆理論對於科學界的重要性。
  • 楊振寧:若費曼出生在中國,可能會變成瘋子
    費曼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也認識了楊振寧,兩人有很多共同的話題,由於兩人成長經歷不同,但都拿到了諾貝爾獎,楊振寧這才認為,費曼若是出生在中國,可能會得神經病。
  • 楊-米爾斯理論說了啥?為啥說這是楊振寧超越他諾獎的貢獻(上)
    楊-米爾斯理論是啥?上學的時候老師肯定沒講過,去百度上搜,搜出來結果更是一頭霧水,那都是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得懂的東西。隱隱約約能感覺到楊振寧先生好像做了什麼非常了不起的工作,但是要具體說他做了啥,在科學上有啥意義,就迷糊了。
  • 物理之神楊振寧:少小離家老大回
    但是,我們關注的卻不是他在物理上的貢獻,我們更多人關注的是:楊振寧在82歲時娶了他的28歲的學生翁帆;以及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楊振寧並沒有選擇回國,而他的摯友鄧稼先卻毅然回到了祖國,並為中國的核事業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有哪些貢獻?
    作為當今世界的物理學大師,楊振寧在理論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在世第一 楊振寧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著名的楊-米爾斯理論,鄧稼先將其盛讚為可比肩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 楊振寧的理論有多強大,能和愛因斯坦和牛頓比
    我們對愛因斯坦和牛頓的敬仰,從小上學學他們的理論就可知道。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的貢獻可不比這兩位偉人差,他是楊振寧。規範場理論給我們的思想引向另一個方向,是微觀世界的一扇門,這個理論十分漂亮。楊振寧的學習之路很平坦,順利考上大學出國留學,在國外的知識學習中,他不斷努力,和李政道一同發表文章研究物理學,因為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外爾與楊振寧——物理的真與數學的美
    外爾上世紀50年代初在普林斯頓大學作了一系列有關對稱的演講,後來寫成一本名為《對稱》的科普小書,廣受讀者歡迎。規範理論的誕生,便與外爾追求「對稱統一美」的工作有關。 將這個概念用到物理上,即物理理論中的某種內在對稱,可以被描述為規範理論中的「規範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