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昌起義,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歷史影響,什麼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中華民國的建立的等等等等,都是在他的基礎上建立的,這在中國來說具有劃時代或者是裡程碑式的意義。對於它的過程,很多人可能還處在背誦教科書的記憶當中,什麼孫中山,黃興,同盟會,革命黨等等等等,可當我仔細看了那段歷史之後發現,這武昌起義跟我們心目中的這幾個光環人物沒什麼聯繫,整個過程甚至都有點兒荒謬甚至是不可思議,怎麼回事呢?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
在武昌起義之前,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已經大大小小地搞了很多次起義了,可由於規模以及實力等方面跟不上,這些起義都先後宣告失敗,大清對於這樣不安分的人當然不能輕易放過,下令全國通緝,孫中山沒辦法,只好流亡海外,在日本繼續遙控指揮自己手下的革命黨。
而國內的革命黨基本上就是黃興,宋教仁倆人在領導,而除同盟會之外的其他派系也都時不常地鬧一下子,規模都不大,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到了1911年5月份的時候,一件事的發生讓各個地方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那就是「保路運動」。
當時的清政府早已是國庫空虛,又是打仗又是賠錢的早就給折騰光了,現在各地又鬧革命黨,清政府沒辦法,只好拿鐵路做抵押,從四國銀行借款,於是在1911年5月9日宣布鐵路收歸國有。這樣一來可把當地群眾給氣壞了:鐵路收歸國有我們沒得說,畢竟鐵路關係到國家命脈,只要你給適當的補償就可以了。
可沒想到清政府不但沒給錢,還轉手就把鐵路賣給了外國人,這一下子可把老百姓氣壞了,紛紛起來反對,其中鬧得最狠的是四川,很多地方都發生了起義。四川當地的清兵扛不住了,趕緊向中央告急,清政府見狀馬上下令:「就近調湖北的清兵前去鎮壓!」
這樣一來四川是消停了,可湖北那邊又空虛了,很多湖北當地的革命黨就瞅準了機會,趕緊策划起義。
最先謀划起義的是湖北當地的兩個革命黨團體,叫文學社和共進會,他們本來想聯合起來共同起義,可在組合的時候出問題了,因為他們都想自己說了算,為了避免在起義以前在內部發生火併,他們決定找到當時的革命黨的老大哥——同盟會來主持這事,黃興,宋教仁一聽說這事馬上贊成,就說你們做好準備,到時候我們來領導起義,領導權一下子歸了同盟會,這倆小團體雖然心裡不樂意,可畢竟人家胳膊粗力氣大, 沒辦大,只好俯首聽命。
確定了領導權之後,他們開始找人,首先就跟湖北當地的軍隊拉起了手,部隊裡面有很多軍人接受過新式教育,思想特別開放,對於腐朽的清政府也是看不下眼了,一聽說要革命,立馬就爽快地答應了,正規軍參加革命,那可是很大程度上給革命黨注入了新鮮血液,這些人的底氣一下子就足了。
接下來就是籌措經費,孫中山之前領導過很多次革命,結果沒搞成,把錢也都給花的差不多了;說讓當地百姓募捐吧,那陣兒老百姓都被壓迫夠嗆,哪兒來那麼多閒錢搞革命?沒辦法,為了籌集經費,革命黨人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武昌當地有個姓劉的,一心想當官,可他的本事又不夠,沒辦法,只好想著拿錢去買官,革命黨人聽說這事,很快就找到了她,對她大加讚揚:「聽說您毛筆字寫得好,您來幫我們寫幾個傳單!」那姓劉的一開始莫名其妙,後來一聽說別人都誇他,馬上到那高位置上下不來了,拿起筆刷刷點點就寫了起來。
等他寫完等著別人誇的時候,革命黨卻突然變了臉:「你看,這話可都是你寫的,我們要拿這個告官去,你就完了!」那姓劉的一聽這個嚇得腿都哆嗦:「那那那那怎麼辦?」革命黨這時候說實話了:「趕緊把你那五千兩銀子拿出來,要不然就告你!」姓劉的沒辦法,只好把錢都拿出來,順便安慰自己一句:「就當是破財免災吧!」就這麼的,革命黨的經費總算是湊齊了。
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就剩下定日子這一項了,剛開始定的是1911年10月6號,可真到那一天的時候卻發現黃興,宋教仁等人沒來,這些革命黨群龍無首,只好罷了。而這兩位老大哥之所以沒來,原因竟然是因為孫中山反對。他的理由很簡單:湖北離北京太近,一有點兒動靜北京過來一股兵就把你給滅了;要幹就在廣州幹,成了,以廣州為根據地接著幹,敗了,可以順海就跑。黃興宋教仁見孫中山這麼說,只好罷了。所以,這武昌起義的成功跟孫中山以及他的同盟會沒什麼關係。
這邊沒整成可是沒整成,消息可是一點點兒散出去了,沒過幾天,武昌城內的湖廣總督瑞澈就知道這事了,把他嚇了一大跳,趕緊打發密探在城裡訪查,而且為了以防萬一,把軍人的槍枝都給繳了,這樣一來,很多人受不了了,不斷地找文學社,共進會的人商量,最後決定自己幹。
時間定在10月16號,然後為了解決武器方面的問題,他們自己研製炸藥。結果沒想到研製炸藥的過程中給整爆炸了,這一下子動靜可不小,巡捕房的人紛紛跑出來調查,革命黨人趕緊逃竄,這一慌,就把起義的花名冊,宣傳材料等等全都給落下了。湖廣總督一看這名冊勃然大怒:「給我抓!」
這樣一來部隊的人徹底受不了了,這一下子死定了,其中一個叫金兆龍的小隊長直接吵嚷起來:「老這麼擔驚受怕,還不如跟他們拼了!」這一嗓子引起了衛隊長的注意,馬上進來吼道:「嚷什麼,你就是革命黨吧!」眼看著金兆龍要死於非命,他的好朋友 受不了了,再加上身邊人的起鬨,一咬牙一跺腳, 開槍把衛隊長給打死了,這算是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
往後的事就好說了,本來就是情緒積攢到臨界點了,現在有人領頭,剩下的人操傢伙就上,先攻佔了楚望臺軍械庫,把兵器拿到手,然後攻下都督府,沒幾天佔領武漢三鎮,然後就是革命的浪潮席捲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