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兩句讓人洩氣的話:
「五常大米的市場需求,十分旺盛!」
「消費者想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難上加難!」
恐怕,這兩句話能夠簡短概括如今五常大米的行業現狀,以及眾多消費者的深藏心聲。
民以食為天,人以食之味。
每個人的生活當中,都需要米飯作為主食進行點綴。古時候由於交通不便,基本上是南米北面,可後來隨著快遞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基本上米飯就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最必不可少的主食了。
大米好不好,是決定一碗白米飯是否美味的最重要標準。
要是全國範圍內最知名的,應該還是東北地區的大米,尤其是五常大米。
看看這麼一句話:
「太多人吃過東北大米卻沒吃過五常大米,太多人吃過五常大米卻又沒吃過五常大米!」
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很好理解的,五常本來就屬於黑龍江,而黑龍江屬於東北三省,所以五常大米就包含在東北大米這個範疇內。
這句話的後半句看似是病句,卻又是事實。因為太多人都買過包裝上印有五常大米字樣的米,但卻並不明確,裡面裝的米,到底是不是五常大米。而要細究這個問題,那可真的太複雜了。
不少人應該都聽說過,根據官方數據調查顯示,五常大米的年產量在105萬噸左右,但市場上的銷售量卻高達1100多萬噸,產銷比足足將近1:10,幾乎市面上90%的五常大米均是假貨。
那麼既然這樣,到底怎麼樣才能買到純正的五常大米,就成了不少追求品質生活消費者的首要問題了。
五常大米歷史及美譽
作為稻米的原產地,我國的種植歷史起碼在七千年以上了,而五常大米的歷史,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唐初渤海國時期,當時五常境內就已經有人在種植水稻了。
中國本地雖然品種眾多,但只有三塊地方能產出品質好的大米,那就是響水大米,江灣大米和五常大米。但由於響水大米和江灣大米兩者都只能具體到某個村屯,產量太少,無法達到量產。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唯一能量產的好大米,就是五常大米。
清朝時期,由於皇室貴族的青睞,讓五常大米的名氣一再流傳來開。
乾隆十年,清政府指派了上千戶的親族旗人到五常當地戍邊。
道光十五年,吉林將軍富俊徵集部分朝鮮人在五常一帶引河水種水稻,所收穫的稻子用石碾子碾成大米,封為貢米,轉送京城,供皇室享用。
鹹豐四年,清政府在當地設立了五個甲社,並且以「三綱五常」中的「五常」命名,後成立五常府。
其中流傳甚廣的一個故事,是關於慈禧太后的。慈禧太后是出了名的食不厭精、一頓飯通常要準備上百道菜餚,口味十分挑剔。可就是這樣精緻的慈禧太后,卻在第一次吃到五常大米後,就對五常大米讚不絕口,說出「非此米不可進食」的話來。
可以說,五常大米素有「千年水稻,百年貢米」的美譽。
我們接下來明確,什麼是五常大米。
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
目前,五常市政府、五常當地農民、五常本地人和相關質檢部門等承認的五常大米,只有五優稻4號。這個品種是最優品種,俗稱「稻花香2號」。
如果說袁隆平解決了中國人民填飽肚子的問題,那麼田永太則解決了米飯口感的問題。
自從田永太及其團隊培育並研發出稻花香品種後,就成為了五常大米的代表品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哪怕不吃菜餚,不吃魚肉,仍舊能捧著五常大米製成的大米飯幹吃上兩碗。
國內其實有很多非常好的大米,品質和口感也不輸五常大米,但我們前面說過,是不能量產的。比如響水大米、江灣大米,種植區域小,產量低,只能具體到某個村或屯子,為了做大市場,當地進行了品牌稀釋,所以現在市面上正宗的江灣大米和響水大米,幾乎是見不到了。
五常大米之所以能夠擁有享譽全國的口碑,主要歸功於五優稻4號,歸功於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水質、年積溫等各種因素,而只有產在五常的稻花香2號,才能稱為正宗的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什麼味道
要說五常大米,可能沒嘗過正宗的朋友們,都不知道什麼味兒。
香味濃是五常稻花香最大的特點,但這些年,由於年景、收成和種子退化,稻花香也不似從前擁有那麼濃鬱的香氣。而由於人們對大米口感的要求甚高,就不再執著香氣了。
五常大米外形上是細長粒,一邊粗一邊細,有一個類似於月牙的小缺口,部分米粒上有明顯的白節子。
蒸出來的大米飯一層油亮,口感綿軟卻不失彈性,是很難形容的一種口感。
米飯入口,有明顯的軟糯感,牙齒咬下去,又不失彈性。
怎樣辨別真假五常大米?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消費者都比較關注的,但卻是無法衡量的。作為業內人士說一句,現在的造假手段早就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甚至連業內人士都無法僅憑肉眼斷言。因此,憑藉外觀的辨別方法僅供參考。
1、形狀
稻花香是比較修長的,比長粒香的矮胖要長一些,比龍洋系列要稍微難看一些,沒那麼晶瑩剔透。米粒是淡淡的乳白色,並不是很透亮的,米粒均勻,呈現長形,假的稻花香常見為青白色。
2、腹白
稻花香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帶有腹白,米粒上有非透明的白點。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稻花香大米上都有腹白,腹白的多少要根據當年的年節,不過一般50%以上的米粒中都是有腹白的。可以嘗試用手揉搓,碎了掉渣的,有可能是黑心糧商拆入其他未成熟的大米。由於生長期不夠,所以米粒上有白粒,但容易碎。
3、香氣
五常大米是含有天然香精的,也就是我們說指的香味。一般打開袋子就能聞到淡淡的自然香味,生米粒咀嚼,嘴裡會有淡淡米香味。煮飯之後的飯香更加濃鬱,可以說是滿屋飄香。但蒸好米飯後,香味會逐漸減退,主要吃的是個口感。
如果香味刺鼻,就跟人抹了過多香水的感覺一樣,那麼你可能不幸中招,買到了勾兌過的香精米。正常稻花香大米味道清香,有一種天然的竹子味,搓完後手上留有香味,但米粒香減弱的,就是勾兌了香精。
4、口感
五常大米做好的大米飯口感極佳,吃起來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豔麗,剩飯不回生,空碗不掛碗,是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們米飯的首選,適合所有人群,尤其適合腎臟和腸胃比較嬌弱的老人孩子長期食用。
多少了解五常大米知識的人,肯定知道這麼一句:
「空碗不掛碗,剩飯不回生。」
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大米中的直鏈澱粉含量不同,以質檢上來說,只有直鏈澱粉含量在15%—20%之間的,才稱得上是五常大米。
以20%為界限,含量高於20%的大米,數值越高,彈性就越差,煮出來的米飯就越硬。低於20%的,數值越低,大米就越軟糯。
只有在15—20%之間的直鏈澱粉含量,才能夠維持好的口感,這也是五常大米的一個理化指標。
基本上出名的大米品種,五常大米、盤錦大米等等,都是超過15%,低於20%的直鏈澱粉含量。
如何買到純正的五常大米
老祖宗說一分錢一分貨,還是有些道理的。
不少消費者搶購五六塊錢一斤所謂的五常大米,我要說您一句貪小便宜吃虧,您也別不服氣。
為啥?我來給您算一筆成本帳
這是2020年11月份,大約是新米下來一個月後,哈爾濱五常市稻花香2號稻穀的市場行情價格。
上面顯示,稻花香稻穀的價格是2.79元/斤。稻穀的意思就是,還沒有脫殼完成,僅僅是收割下來之後的水稻價格。不同地區的收割價格有些差距,有些地區甚至一度超過3元/斤。
那麼我們就按照3元/斤的水稻來算,裸米的價格就是6元/斤。
五常大米還沒離開五常的裸米價格就已經在6元/斤了,可想而知,你買到的59元/10斤所謂的某某品牌的五常大米,到底是不是假貨。從價格層面上,就能窺見真假五常大米一二了。
裸米6元/斤,加工費0.25/斤,人工費0.15元/斤,就算合作快遞0.9元/斤,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可以肯定地說,網絡埠上低於10元/斤的五常大米肯定是假貨。
可能有人會說,我買的五常大米,那是搞活動時候的促銷價,所以才便宜,才買一贈一,才比原價便宜那麼多錢。
那您可以關注一下,這家店鋪是不是隔三差五就搞活動,是不是促銷來促銷去,價格總是波動不大?
賠本賺吆喝誰都會,如果一個大米價格總是在59元、65元十斤還包郵,並且說自家促銷的話,肯定就是有貓膩的了。
商家殺入線上,一般都要有運營費用。如果是外包團隊,那麼一年費用會在十萬元左右,如果是自建的團隊,可能費用更貴,要在十五萬左右。可能還要花點錢做推廣,上幾個廣告等等。
而且,商家要給自己留存至少10—15%的利潤,畢竟還要有人工費。也就是說,80元/10斤的五常大米,可能店家賣出去一袋連10塊錢都賺不上,那肯定是無法盈利的。
你想少花錢吃好大米,平臺壓糧商,糧商壓糧企,害苦的還是農民和消費者。
為了生存,人家糧企去別地搞點大米產胡進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糧商有門路從中糧搞到陳骨子,對你而言反到算是幸事。稻穀是會呼吸的,雖然不如新谷磨出來的大米香甜,但起碼是稻花香。
現實情況是,農民忙活了一整年,終於盼來了米販子。可沒成想,米販子早就跟收購商通好氣了,收購商說,你看河西那兒的稻子多便宜,你不便宜賣給我那就留著自個兒吃吧。於是,農民第二年開春,去種子培育基地就少買點稻花香種子,再買些其他種子,再用些自己留下的去年收穫的稻種...
真正的做大米的,黑龍江龍頭企業,他們早就放棄國內市場了,轉投國外市場做了個風生水起。為啥?
因為國內市場多半都是中小企業的互相廝殺,為了生存下來,不少糧企造假摻假,勾兌香精米和陳米。就是為了降低成本,降低價格,以獲得價格優勢。
有句話講得好,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或許,想要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個比較靠譜的路子就在這句話裡吧。
不過,找農戶也要找資質合格的農戶,找有質檢報告的,看看稻子是否有農藥殘留,是否有重金屬超標的現象。買之前多問問,多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在吹噱頭,是不是真的不懂裝懂,最後再品嘗口感。
文章結尾,打個廣告,不喜勿噴。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