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一口噴火古井,考古專家冒險深入,結果卻發現3萬件國寶

2020-11-30 騰訊網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80%是水,人在缺水有飯吃的條件下,最多只能活5-7天,但只要有水喝,一個月不進食也不會死。換句話來說,只要7天不進食或者3天不喝水,就會面臨死亡威脅。所以說,人類的發展史,其實是「水」的探索史,河流的沿岸,往往有人類活動的蹤跡。不過這一切,在人類學會打井之後,卻發生了些許變化。

水井的出現,使人類得以脫離河流的範疇,可以在稍遠一點的地方,利用地下豐富的水資源生活。史書記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水井是在浙江餘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中發現的,距今大約有5700餘年。然而,這口古井卻設計得十分精巧,怎麼看都是「進化」後的產物,於是專家大膽推斷,恐怕最原始的水井,還要比這口井早上許多年。

裡耶鎮,位於湖南省武陵山地區,1982年5月,裡耶鎮的一群村民施工挖土時,發現地表有些異樣。不一會,他們就從土裡挖出了大量石斧、石片、紅泥陶器等物件,村民感覺不對勁,於是便將這件事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考古專家勘探後發現,這些古物都是戰國時期的,如果判斷無誤的話,裡耶鎮的地下應該是一處戰國古城遺址。

不過,雖然考古隊對那裡不斷進行過探索,但基於技術落後等原因,考古工作一直沒有太大進展,發現的文物也零零散散,沒什麼劃時代的重大發現。然而,在2002 年4 月,考古工作卻迎來了轉機。當時,湖南省重點工程碗米坡水電站在裡耶鎮開工建設,考慮到那裡曾有文物出土,於是考古隊便被派來配合相應工作。

考古隊來了之後,立即對裡耶鎮一帶進行搶救性挖掘,爭取多挖掘些文物資源。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裡耶鎮地處武陵山區,古人若想在這裡生存下去,勢必要打井採擷地下水,所以這裡至今仍留許多水井,但大多數都荒廢了。然而,當考古人員處理完一層厚厚的青苔後,卻意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方形水井。

詭異的是,當考古人員對這口古井進行挖掘時,不但聞到了一股臭氣,而且井中也突然噴出了一陣「怪火」,嚇了在場眾人一大跳,好一會之後,怪火才慢慢熄滅。後來,專家對古井進行了考察,這才發現「噴火」的奧秘。原來,由於古井內部封閉了兩千餘年,期間產生了大量的沼氣沉積,沼氣一經釋放,接觸到空氣便會自燃,最終導致古井「噴火」現象的發生。

雖然考古專家無法確認井內是否還留有沼氣,但是工作還是要完成的,於是他們冒險深入井中,繼續向下挖掘。20天之後,專家在井底發現了3萬多件竹簡,上面大致記載著秦朝時期洞庭湖遷陵縣的檔案。在這些秦簡中,專家發現了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打破了西方世界1600年前的發現記錄,改寫了世界的數學發展史。可以說,裡耶秦簡足以稱得上是繼秦陵兵馬俑之後,另一個偉大奇蹟。

相關焦點

  • 湖南出現一口噴火古井,專家冒險挖掘20天,有重大發現
    經過長時間勘察幾經對比,考古專家意外發現陶俑墓穴的位置,這給考古研究發現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如今,湖南出現的一口噴火古井,專家冒險挖掘20天,有重大發現,在古井中發現3萬餘件重要古物,這一發現使得考古研究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 農民挖出一口古井,發現兩個銅罐,專家100元收走,如今價值30億
    突然趙根旺發現了一口塞滿泥土的古井口,在古井裡有一個像水壺一樣的銅罐子。孫本立聽到後趕緊過來幫忙,一起將這個水壺抬了出來。挖出水壺後,孫本立又挖出了一個香爐一樣的銅罐子。隨後,孫本立端著「水壺」快速往家裡跑去,趙根旺抱著「香爐」緊跟在後。
  • 老宅挖出古井一口,拿出兩個銅罐,如今價值30億
    剛把鏟子挖下去這次他挖到一個堅硬的物體,他仔細看了看好像是以前的一口古井。就是這樣一口古井孫本立後來在這裡發現了驚天的秘密。到底這口古井裡還隱藏著什麼價值連城的東西呢?小編跟大家述說老宅挖出古井,拿出兩銅罐,如今價值三十億元的故事。謝謝各位關注!到底是什麼銅罐就能值這麼多錢?
  • 考古專家有一「神尿」,意外尿出史前國寶,卻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文/玉濁清考古專家有一「神尿」,意外尿出了史前國寶,卻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在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同時這也是歷史留下來的痕跡,想必在眾多文化遺址當中,大家對紅山牛和梁遺址都不會陌生,而在挖掘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考古專家對此也十分的重視!
  • 三峽大壩的考古重大發現,7000年前的「怪物」石刻重見天日
    我們都知道,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三峽大壩的建成造就了無數中國百姓的生活,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前,長江沿岸的居民時常要因為洪水而搬遷,但是古代這一塊地區卻存在著十分悠久的文明,所以在每一次三峽大壩工程修建之前,考古專家們都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卻有考古價值的機會
  • 湖南省博物館有11件頂級國寶,可惜《國家寶藏》只提到1件|圖集
    在我們國家上億件文物裡,只有極少數由於太過珍貴,或者太容易損壞,被評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永遠不得出國巡展。進入「禁出國」名單的文物都是國寶中的超級國寶,總共只有195件/套。>(動物紋卣同樣是越人土著的傑作)除了皿方罍,《國家寶藏》介紹的三件湖南國寶裡,還有哪一件不屬於頂級文物?
  • 專家稱荊州存700餘口戰國古井 或因引水工程廢棄
    專家稱荊州存700餘口戰國古井 或因引水工程廢棄 2012年11月05日 15:46 來源:荊楚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專家仔細勘測未發現寶物,農民隨手挖出國寶,其價值無法估量
    專家仔細勘測未發現寶物,農民隨手挖出國寶,其價值無法估量。1966年的時候,河北省易縣的村民們十分的忙碌,但是他們十分的開心,因為他們正在修建新的房子。所以專家們為了保護燕下都遺址中的文物,便不允許農民們私自翻修房屋,以免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當時考古專家們正好挖掘到易水南岸,但是他們帶著設備勘測了很久,並沒有在這裡發現任何的文物,於是專家們失望的離開了。沒想到的是,當考古專家們離開了之後,附近的村民卻挖出了極為稀有的國寶。
  • 老宅挖出一口古井,取出兩個銅罐,專家收走,如今價值卻30億
    我們現在也經常看到報導,在什麼地方有人發現了什麼文物,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可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些發現寶物的地方都是一些農村,所以一些喜歡收藏的人就回去農村尋找寶物。今天所要分享的事情就發生在一個農村裡。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民孫本利扛著鋤頭走到了老宅哪裡。家裡準備蓋新房子,於是他今天必須挖好一個裝石灰的大坑。
  • 還有1000萬件國寶,何時可以回家?
    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除了赫赫有名的獸首銅像,我們流失海外的國寶還有多少?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統計,中國出境文物總量約164萬件,分布在47個國家的200餘家博物館。為了促成洽購,6家湖南企業慷慨出資,湖南收藏家譚國斌和湖南廣電、省博的專家組成了8人團飛赴紐約,行前,他們確定了3套方案。第一選擇是洽購。跟佳士得方面溝通,企業出錢,湖南省博物館進行洽購的相關事宜,儘量在2000萬美元左右拿下。
  • 考古人員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發現屈原時代墓葬
    中新網常德6月13日電 「我們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驚喜地發現了與屈原同時代的一批墓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13日在常德表示,屈原在頃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遷江南,到公元前278年秦國佔領楚國郢都的這18年,屈原一直都在沅湘一帶。之後的數年,他也應該是在這一帶徘徊。
  • 十大考古新發現,期待一個誠意滿滿的「文博湖南」!
    最近,湖南考古又有了新動態! 近日,「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活動評選出了「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七星墩遺址位於嶽陽市華容縣東山鎮東旭村。七星墩遺址是湖南地區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圓內方」的雙城結構城址在長江中遊地區尚屬首次發現。聚落布局清晰,反映的聚落內部社會分層明顯,是文明化進程的重要標誌。
  • 農村古井挖出兩銅罐,現價值30億,專家:一人50,把證書收好了!
    農村古井挖出兩銅罐,現價值30億,專家:一人50,把證書收好了!趙根旺發現了一口古井,井裡滿是泥,裡面有一個銅壺,像是個水壺的模樣。孫本立聽到後,跑過去幫忙,二人合力把水壺拿了出來。孫本立挖了水壺之後,又挖出來一個銅壺,像個燒香的爐子。隨後,孫本立帶著他的「水壺」跑回家,趙根旺緊緊地抱著「香爐」跟在後面。「金子,這是金子!」當他們跑進房子時,他們驚叫起來,因為他們抓到的銅罐突然散落成四五塊,一堆金子掉了出來。
  • 這些國寶都曾遺落在民間……
    後來被博物館的專家在廢品站發現並回購回來,這才挽救了這件對中國意義非凡的國寶! 六、西周班簋 收藏在首都博物館的這座西周時期的班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並且上面還有198字的銘文,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物,絕對的國寶。
  • 一鋤頭挖出3000年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鑑定後驚喜若狂
    本文中我們將來繼續介紹一件古代的窖藏,這座古代的窖藏同樣也是被我們可愛的老百姓意外發現的,在這處窖藏中,共出土了103件青銅器,可以說成功令人咂舌,而且其中一件更是成為了國寶中的國寶,當時專家在對這些青銅器鑑定之後,確實是驚喜若狂,畢竟如此之多青銅器的同時出現的確是罕見之極!
  •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
    可是,到近代,因為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的閉關鎖國和腐敗無能,有1000萬件以上的國寶在流失海外。你知道這些文物都在那裡嗎?據統計,我們上千萬件的文物,大多集中在英國、法國、日本、美國、德國和俄羅斯這6個國家。讓我給你一一盤點一下:1,英國。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考古又獲重要新發現
    中國文物報記者 徐秀麗中國北方地區已知最早的具備完整防禦體系的石城是怎麼布局的,滕州崗上遺址南部墓葬區發現哪些器物,七星墩古城遺址又有哪些新發現,孫家崗遺址墓地出土陶器有哪些特點……12月29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
  • 湖南召開2016年考古匯報會 郴州發現湖南最早壁畫墓
    供圖/郴州市文物處   紅網長沙1月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趙晶)1月8日,在2016年湖南考古匯報會上,郴州市文物處考古人員介紹了在蘇仙區坳上鎮走馬嶺七組,距離郴州市區6公裡的一處古墓葬。墓壁後的牆體磚柱上有南朝彩繪壁畫,為湖南最早的壁畫墓。   壁畫上是兩個侍女圖像。左側年輕侍女呈站立姿勢,細腰,雙環髻,寬額,細眉,小嘴,下巴略圓,眉目清秀,雙手下搭,作回眸狀。
  • 2010年中國考古與文物保護深度研究報告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包括古蹟遺址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40餘萬處,其中1271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擁有世界遺產30處;已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03座。此外,全國現有各類博物館2200餘座,館藏文物在2000萬件(套)以上。
  •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近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辦,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總店承辦的「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