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人要有一以貫之的世界觀

2020-12-03 芝麻讀書者

前幾天看《奇葩大會》節目,有個坐擁200億家產的富二代叫戚帥,講述了自己在富二代這層華麗皮囊下的真實生活。他吐槽,他父親對他的學業選擇、擇偶標準、乃至工作規劃都有嚴苛的管制,導致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

對此,導師高曉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要有一以貫之的世界觀,不能要自由的時候把西方那套拿出來,要錢的時候把東方那套拿出來。」

感覺高曉松三觀很正,做人不能搞雙標,得了便宜還賣乖。作為富二代,享受了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財富、名氣和其他社會資源,就必須為此付出代價,要承擔起家族傳承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那就要捨棄家族的庇蔭,靠自己去努力。反正,不能想花家裡的錢,又不想被家裡管。

普通人也一樣,別一邊依賴父母供養,一邊又嫌棄父母沒本事,這樣很不地道,也很沒良心。

記得有個大學舍友,上學的時候一心想跟其他人看起,求著爹媽賺錢給她配齊了蘋果三件套。然後,不好好上課,沉迷於小說和綜藝節目,差點兒沒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畢業後,因為學業不精,也沒認真實習,投了很多簡歷都沒找到工作。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拿到Offer,高高興興地進入職場,她竟然惡狠狠地說了一句話:「沒本事的爹媽就不應該生小孩兒」。聽得我們脊背發涼,不知道她腦袋是咋想的。

還有一個女同事,不想花錢請保姆,就把親媽拉過來幫忙帶孩子。據她說除了給她媽一些買菜錢,沒給過多餘的一分錢。而且,因為家裡房子小,只能讓她媽一個人過來,導致她爹媽兩地分居。本以為,她媽這樣不辭辛勞的付出能得到她的感激,誰料,事實卻是,她經常因為育兒觀念和家庭瑣事和她媽爭吵生氣,惹得她媽好幾次都想撂挑子走人,只是看在小孩的面上才壓住火氣,忍氣吞聲地堅持著。

我估計這類事情只能發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因為只有父母才會無怨無悔地包容呵護子女,哪怕遭遇子女的雙標待遇,哪怕被子女嫌棄,只要子女需要,父母仍然會不計前嫌地衝到第一線。

要是在其他場合,抱持自相矛盾的價值觀就會讓人覺得虛偽,會讓人討厭,也會讓人無法忍受。

比如:一個女人一邊依靠男人獲得財富和名望,一邊又極力鼓吹女性獨立,讓人覺得她是又當XX,又立牌坊。就像王的女人田小姐一樣,總是在告訴公眾:「我發誓我這輩子不要依靠男人,我發誓我一定要比男人強。」但卻總是讓公眾看不到她獨立的成果,唯一能讓人記住的還是「王的女人」這個標籤。

可惜的是,這世上多的是用雙標做人做事的人,卻很少有像高曉松說的「有一以貫之世界觀」的人,因為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雙重標準,有的只是一種標準,那就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標準。

相關焦點

  • 高曉松懟富二代:年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世界觀
    父親很強勢,對他有很強的控制欲。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處處有衝突,甚至連女朋友的身高、要生幾個孩子,父親都有明確的要求。小夥子感覺很難受,因為他失去了自我,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是什麼。他很想人們因為他自己是誰而記住他,而不是「他是××之子,一生聽話」而記住他。蔡康永忍不住問:你已經在紐西蘭享受了獨立的快樂,為什麼要回國呢?
  • 文科生與理科生較量:高曉松聊《三體》,遭劉慈欣「打臉」
    關於高曉松高曉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於北京,是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高曉松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祖父和繼父都是教授或畢業於清華大學。他從小在清華園長大,民國時期也認識各種各樣的人。1988年,高曉松追隨家族的腳步,考入清華大學。
  • 被高曉松拋棄後,迎來汪峰亂入,27歲筠子自殺背後皆是因果輪迴?
    作為當時讓人眼前一亮的歌壇新秀,筠子成功了引起了高曉松的注意,並開始聯繫合作。高曉松集結了汪峰等眾多大牌音樂人,為筠子製作了《春分.立秋.冬至》這張專輯,也是她唯一的一張專輯。那年,24歲的筠子,憑藉靚麗的外表、極具個性的歌聲,獲得了年輕人的追捧。可能情人眼裡出西施吧,本身就是很有才華的筠子,對高曉松的才華頗為欣賞。因此,兩人順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 手賤搜了下高曉松的現狀,52歲高曉松瘦成吳亦凡!真不是P的!
    手賤搜了一下高曉松的現狀,被驚到了!高!曉!松!瘦!了!別懷疑自己的眼睛,52歲的高曉松,瘦了30斤!路人視角下的高曉松,背影身材直逼吳亦凡…為什麼說像吳亦凡,是因為高曉松本人曾在節目中說過:「我年輕的時候,跟吳亦凡非常像。」
  •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在講究知識付費的今天,誰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就意味著掌握了無窮無盡的財富。高曉松就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型人物,用網友的話說,他是一個只要張口就能忽略了長相的人。這樣優秀的人,就是傳說中的「顏值不夠,才華來湊」。
  • 時代的聲音:羅大佑、高曉松、許知遠的人生中局
    幾日下來,老將驚了,同高曉松語重心長道:「曉松,你確實有才華,想事也通透,要只選一個領域專心專注,能成大師。」 高曉松當即表示,自己沒法專心,他對周身環境的變化格外敏感,也熱衷於追逐時代的每一點小小進步。 「所以我變成了一個『江湖百曉生』,但也挺好。」高曉松笑說。
  • 高曉松:半生倏忽而過,請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
    02高曉松有這樣的興趣愛好,更有這樣是實力能耐。多少人的詩與遠方,最後剩下的只有「遠方」。所謂的「詩」,連平時稍不留神從嘴裡蹦出來都讓人覺得做作與迂腐。而,高曉松永遠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個不只是智商在線,情商也少不了。他,做到完美統一。今天,高曉松五十歲了。
  • 《三體》中提到的森林法則,劉慈欣和高曉松的對話還有一個觀點
    近來,趙麗穎和劉昊然要拍劉慈欣的《球形閃電》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一直處於「半隱居」狀態的劉慈欣通過《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吳京出演的《流浪地球》更是獲得了不少的票房。科幻小說和電影,越發得到了關注。而一則網上流傳的「6次收到外太空信號」也一直被網友們議論紛紛,有意思的是霍金和劉慈欣的看法竟然一致。
  • 高曉松拔智齒被科普臉不會變小,中槍的人卻是這些女星們!
    昨天看到「矮大緊」高曉松曬這一組照片的朋友,怕是這個周末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了吧?雖然姿勢君也拔過智齒,不過沒有想到的是,像高曉松這個年紀原來也要拔智齒的哦,還以為都是20出頭的樣子。不過更沒有想到的是,丁香醫生轉發微博又出來科普了,稱「從正面來看,正畸治療時,拔牙並不會讓臉變小」。
  • 51歲高曉松26天狂瘦26斤:真正厲害的人,都捨得下狠手
    一天瘦一斤的速度讓很多網友感到驚訝,而高曉松的臉上的確少了很多贅肉。網友們驚呼:這樣太厲害了吧!一天一斤啊,減肥還是真得要靠自律啊。還有網友發出一個月前高曉松的生圖,比較之下,真的判若兩人。不得不說,瘦下來的高曉松明顯年輕了好多,氣質又重新恢復了。要知道,高曉松已經51歲了。據有人爆料,過去20多天,高曉松每天要進行4-5小時的固定鍛鍊。為了方便,他還直接把健身器材搬到了家裡的客廳裡。
  • 高曉松監製《北回歸線》 李治廷黃齡因蝴蝶定情
    監製高曉松暢聊《北回歸線》一隻蝴蝶引發的「非典型性愛情」  電影《北回歸線》講述了帶著「面具」的勾女高手李明(李治廷飾)為獲得一隻珍品蝴蝶和救出自己的女友覓覓(吳昕飾)必須要在360小時內俘獲少數民族女漢子阿隆(黃齡飾)芳心的喜劇故事。
  • 就在昨天,高曉松「翻車」,直播遭網友怒
    說實話,高曉松有一些脫口秀的內容還是不錯的,人因為經歷的原因,見過不少世面知識淵博,只是有的時候太過喜歡表達,而且有些戲說內容放到公開場合上講真的不是很合適,過猶不及,就會言多必失。這還是第一次看到直播下面有這麼多希望主播趕快下線的評論,想必高曉松本人看到十分尷尬吧,有網友表示節目直播到後期一直顯示主播離開,待會回來,但是卻沒在繼續開播,看來是高曉松看到這些評論倉皇關播了。
  • 高曉松與劉慈欣談《三體》,全程被懟,網友戲稱:「有點尬」
    《三體》這本書,沒讀過的人覺得很遙遠,但看完的人都覺得有一種距離感,對於劉慈欣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政治、經濟、哲學思想的科幻巨著,很少有人能夠系統、邏輯地描述整部小說。其實,高曉松在節目中的提問標準還是很有水平的,不幸的是,這次是劉慈欣坐在他對面,他眼中的宇宙比高曉松的「遠方」要遠得多。高曉松問:「你對人類感到悲觀嗎?」他想了想,搖搖頭說:「沒有。」
  • 高曉松:身邊的朋友幾乎全被創業打了雞血
    上世紀90年代,高曉松在最旺盛的創作階段,一頭撞上了盜版的南牆。當時他為劉歡寫下一首名為《好風長吟》的歌,剛剛發行後就迅速被盜版商盯上,令二人十分惱火,可在準備追責時,卻發現申訴無門。「電影有國家電影局,上邊一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可怎麼就沒有音樂呢?我們到文化部,沒人管這事兒啊,人家都是局,我們音樂連處、科、股都沒有啊!」
  • 高曉松評席慕蓉的詩:如果不斷句就是散文,到底有沒有道理?
    清華大學肄業的高曉松先生,確實是個很敢說的人。除了玩音樂、填歌詞、做導演之外,近幾年又當上了脫口秀主持人。在這個身份下,高曉松沒少對文化界提出自己別具一格的想法,就連現代詩巨匠席慕蓉女士他也是照樣敢批。
  • 《北回歸線》主題曲MV 李治廷黃齡對唱高曉松新作
    高曉松傾力打造《九月鷹飛》 MV再現《北回歸線》懸念    早在電影《北回歸線》的新聞發布會上,高曉松就透露親自為電影量身打造了主題曲《九月鷹飛》。這首主題曲不僅是高曉松操刀詞曲創作,還是這位「樂壇才子」暌違4年的回歸力作,令人期待萬分。今日,片方首次曝光了電影《北回歸線》的主題曲《九月鷹飛》及MV。
  • 盤點《北回歸線》五大看點 高曉松無情懷之作
    那麼這部《北回歸線》的精彩亮點到底有哪些?就讓看過首映的小編為您一一揭秘吧!看點一:青春過後尋找純淨,高曉松第一部「無情懷」之作《北回歸線》是高曉松繼《同桌的你》之後監製的又一部力作,在青春懷舊之後,高曉松開始關注都市中被深刻異化的人群如何成全自己,找回純淨的命題。在採訪中高曉松坦言,拍攝這部《北回歸線》的想法,完全來源於一瞬間的感悟。
  • C羅中國行錄節目被高曉松問煩 團隊人員爆粗口
    而高曉松最後一個問題提前問,C羅團隊的人爆出國罵。C羅連續2年中國行,第一次怒了。不過,C羅還是對粉絲表現出極其出色的耐心,剛下飛機抵達酒店實力寵粉,主動走向球迷給所有人籤名。校園聯賽頒獎時,主動接過輪椅推著受傷的小球員。世界盃期間的逆天戴帽,讓C羅再次圈粉無數。他的帽子戲法,把葡萄牙整支球隊扛在肩上讓球迷大呼過癮,這是本屆世界盃為數不多的個人英雄主義時刻。在那一夜,又有無數球迷因為C羅愛上足球。而轉會尤文圖斯,更是讓他的粉絲基數變大。
  • 搖滾歌手,創作的「執著」被田震唱紅,高曉松稱他是最乾淨的人!
    導語:搖滾歌手,創作的」執著「被田震唱紅,高曉松稱他是最乾淨的人!說起娛樂圈的搖滾歌手,很多人會想到前不久去世的著名搖滾音樂人臧天朔。當臧天朔去世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痛心不已。臧天朔的代表作」朋友「,是很多人視為經典的歌曲。這也讓很多人不禁想起娛樂圈,的其他搖滾歌手。比如,崔健,是中國搖滾第一人,也可以說是第一個把搖滾帶進中國的人;張震嶽的風格是懶懶的,他的歌詞簡單,但是卻深入人心;汪峰的每首歌曲都有著對生命的感悟,他更像是在用哲學品味人生;鄭鈞,是自由的使者,不羈的性格造就了他不羈的音樂風格等等。
  • 高曉松發文稱蝗蟲比蟬好吃,網友喊話:請高老師出山滅蝗
    2月17日,高曉松轉發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內容是關於沙漠蝗災幾大疑問的統一解答。不過,高曉松在配文的時候,卻寫到蝗蟲其頭香脆,其腹糯如蛋黃,比蟬好吃。他的全文是這樣寫的,我年少時蛋白質匱乏,常去彼時還是麥田的圓明園捕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