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Doodle向墨西哥裔美國記者/活動家Jovita Idár致敬

2021-01-12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谷歌周一在其主頁上用Doodle慶祝墨西哥裔美國記者、教育家、護士和活動家Jovita Idár。 Idár於1885年出生於德克薩斯州,她以公開反對歧視、爭取婦女選舉權和肯定墨西哥文化的重要性而聞名。

谷歌在博客中說:「謝謝你,Jovita Idár,你為追求平等和正義奉獻了一生。」

1914年,Idár 在《El Progreso》報紙上繼續了她開創性的新聞事業。她從不懼怕表達自己的聲音,在社論中表達了對美軍捲入墨西哥革命的批評,這導致德克薩斯遊騎兵試圖關閉該出版物。當警官騎車前往El Progreso辦公室時,Idár擋住了他們的去路,迫使他們回頭-周一的Doodle藝術作品再現了這一場景。

這次悼念活動恰逢1911年9月14日至22日舉行的First Mexican Congress紀念活動。Idár和她的家人幫助建立了First Mexican Congress,以組織整個德克薩斯州的墨西哥裔美國人爭取民權。她還成立了墨西哥婦女聯盟並擔任其主席,這是一個專注於教育、社會和政治問題的團體。

相關焦點

  • Google Doodle向LGBTQ先驅Marsha P. Johnson致敬
    這次突襲引發了石牆暴動,並將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同性戀權利運動的催化劑。Marsha P. Johnson是同性戀解放活動家,也是自認為的變裝皇后,她是格林威治村近三十年來生活的常客,也是石牆起義中反擊警察的核心人物。
  • Doodle:Google 13 歲生日快樂
    Google公司之前曾多次在9月7日慶祝生日,也曾有多次於是9月27日慶祝生日,不過最近2年(2009、2010)Google都是在9月27日放出生日doodle的,今年也不例外,看來Google官方應該已經決定在9月27日這天過生日了。1996年1月,身為加州史丹福大學理學博士生的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學校開始一項關於搜索的研究項目。
  • 谷歌秋季doodle發布:鼓勵美國人註冊投票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二是北半球秋天的第一天,這一天Google通常會帶來一幅新的doodle。赤道以北的大多數國家的用戶則都會看到這種因季節變更而製作的塗鴉,其中美國人看到的是用紅、白、藍三種愛國色彩裝飾的紐扣以及「登記投票!」的標語。
  • Google Doodle紀念「特哈諾音樂女王」的賽琳娜
    據外媒報導,Google周二發布了一個 Doodle專門紀念已故墨西哥裔美國歌手賽琳娜·金塔尼利亞-佩雷斯(Selena Quintanilla-Pérez)。Selena Quintanilla-Pérez在1989年10月17日發行了她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Selena》。
  • Google Doodle紀念民權活動家伊莉莎白·佩拉特羅維奇
    谷歌周三通過Doodle紀念阿拉斯加土著民權倡導者伊莉莎白·佩拉特羅維奇(Elizabeth Peratrovich),她在創建美國頒布的第一部反歧視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向州政府請願,要求禁止當時常見的 「禁止狗或土著人進入」的標誌。「道格拉斯旅館的老闆似乎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土著男孩和白人男孩一樣,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他所享有的自由。」他們在給州長Ernest Gruening的信中寫道。州長同意了,並通過了一項反歧視法案,但他們的第一次嘗試在1943年失敗了。
  • Google doodle紀念「微生物學之父」列文虎克誕辰384周年
    10月24日是列文虎克的384周年誕辰,Google特地製作了一個doodle動畫以示紀念。列文虎克寫道:「大量難以相信的各種不同的極小的『狄爾肯(拉丁文Dierken的譯音,意即細小活潑的物體)』……它們活動相當優美,它們來回地轉動,也向前和向一旁轉動……」皇家學會隨後通過一個顯微鏡進一步證實了列文虎克所報告的事實是否真實。列文虎克的這份記錄後來也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刊物上發表。列文虎克還是第一個利用顯微鏡觀察到肌纖維、細菌、精子和血液中紅血球的微生物學家。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印度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二大外來族群,也是增長最快速的族群之一:他們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約150%。他們也比其他族群更富裕、教育程度更高,並且所得中位數幾乎是美國平均水準的兩倍(2015年估計值為10萬美元)。菲律賓裔排第2,這個是很多人難以想明白的,日本裔第3,華裔第4,越南裔第5。
  • 讓美國頭疼的墨西哥移民:世界一等發達國家與三等國家比鄰而居
    然而,文化分杈趨勢背後的驅動力,是來自拉美尤其是來自墨西哥的移民。 墨西哥人向美國西南部的移民,使得美國人於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從墨西哥奪取的這些地區,如今走向墨西哥人口上的「復地運動」,使之墨西哥化,其方式與南佛羅裡達的古巴化相似(儘管二者並不相同)。
  • 一個特別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
    儘管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現場慶祝活動受疫情所限,但隨著汙名化與騷擾事件的持續增加,亞裔精英和社區正努力通過線上會議、社交媒體宣傳、募款、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建立起新一輪「統一戰線」,以「強化泛族裔認同」為底色,揭露並譴責各類種族主義劣行。王聰悅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對亞太裔美國人而言可謂心中五味雜陳。
  • 墨西哥神祇降臨,二戰前夕的,美國眾神!
    《低俗怪談》逐漸步向沒落的200年後,美國編劇約翰·洛根又從塵封的歷史中找到了它的蹤跡。洛杉磯第一個墨西哥裔警探蒂亞戈還沒有上任,就被一樁離奇的案件召集起來:巡警在街道發現了四具詭異的屍體,他們顯赫的家族身世和案發現場墨西哥語的恐嚇昭示著墨西哥黑魔法的崛起。與此同時家庭和睦、和藹可親的德裔兒科大夫皮特從來站在個人道德的制高點,即使面對惡魔的誘惑也從不鬆口;但同時也是這樣一個完人,他主動站上街頭為當時即將崛起的納粹代言。
  •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談及這種人物設定是否是向《異形》女主角致敬時,這位墨西哥導演反問:為什麼不能是向劉洋致敬?為什麼英雄的角色不能由女性來擔當?  記者:在電影上映之前,一些影評人評論說,《地心引力》的劇本出乎他們的意料。它就像是那種你用一個超長的長鏡頭就能完成全部拍攝的電影。你是怎樣看待自己的這種風格的?你和霍納斯一起創作劇本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 義大利裔在美國究竟是怎樣的魔鬼?
    義大利裔在美國受到的歧視美國的歧視,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那麼簡單,而是會付出實際行動。先期抵達美國的歐洲白人多信奉新教,而義大利移民則主要信奉天主教,宗教衝突隨之而來,也加深了早期白人對義大利裔的歧視與不信任。
  • 【美國警察向非裔男子連開數槍】當地時間8月23日,美國威斯康星州...
    【美國警察向非裔男子連開數槍】當地時間8月23日,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發生警察槍擊非裔男子事件,事發現場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據媒體報導,當地警察接到報警電話,前往現場解決一起家庭糾紛。雖然案件詳情尚未公布,然而根據視頻所示,一名非裔男子不顧警察警告,進入一輛停靠在路邊的車輛中,警察因此向男子背部連開數槍。
  • 毒品史:美國和墨西哥的百年恩怨
    以數量看,美國市場超過90%的古柯鹼、冰毒、大麻來自墨西哥。以品類來,美國市場超過70%的毒品來自墨西哥。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毒品交易額,每年最少達190億到290億美元。最近熱播的美劇《毒梟:墨西哥》展現了墨西哥毒梟集團的複雜爭鬥。為什麼墨西哥會演變成如今的模樣?僅僅是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嗎?
  • 邊界線上,美國對加拿大敞開懷抱,對墨西哥則嚴防死守,為何?
    美國與南邊的墨西哥的邊界總長度約為3000餘公裡,是美加邊界長度的三分之一。英格蘭人被認為是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的後裔,在美國的歐裔主流人口中,英格蘭裔佔有主導地位。1812年,美國進攻當時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一個打兩個,也沒打出個什麼結果來,畢竟英國是當時世界的頭號強國。欺負不了北邊的鄰居,美國就開始欺負南邊的鄰居。1810年,墨西哥宣布獨立,1821年正式獨立。1836年,在美國的一手策劃下,德克薩斯脫離墨西哥,後來被併入美國,1846年到1848年,美墨戰爭爆發,美國獲勝,其大片領土被美國永久割走,墨西哥獨立後,它國土的半壁江山都被美國搶走了。
  • 小記者習作|最美逆行者!向抗疫英雄們致敬!
    茂名晚報 12.03///01永遠的榜樣—— 致敬抗疫英雄化州三小 四(8)班 勞儒林指導老師:陳文懿我們向時代的英雄致敬!///03致敬抗疫英雄化州三小 四(2)班 陳泓元指導老師:勞勤清在2020年的新年鐘聲剛剛敲響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在武漢引發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向好奇心致敬 2020菠蘿科學獎揭曉
    央廣網杭州10月19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林璐茗 解梓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0月18日,2020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揭曉。您或許不了解菠蘿科學獎,這是一個為正經的科研成果頒獎的嚴肅的、有點好玩的活動。
  • 康託爾辭職 美國會再無猶太裔共和黨人
    人民網6月12日訊 據以色列媒體《耶路撒冷郵報》11日報導,美國眾議院第二位權威人士、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康託爾10日在維吉尼亞州共和黨初選中意外落敗,隨後康託爾宣布將辭去多數黨領袖一職,引發美國政壇強震。與此同時,康託爾離開美國國會後,美國共和黨在美國國會將失去唯一一名猶太裔共和黨人。
  • 印度裔在美國收入最高,華裔差在哪裡?
    在美國,印度裔人口數不算多,僅佔美國總人口的1%。人口量雖不大,質量卻很高。美國印度裔多是專業人才,僅在1997-2013年間,美國發放的H-1B(特殊專業人員-臨時工作籤證),印度人就佔了一半。現如今,有一大部分印度裔都匯集在美國矽谷,並且在矽谷科技公司做得風生水起。在矽谷,印度裔高管、CEO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