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師範大學 王加豐
哥倫布
16世紀的葡萄牙裡斯本
中世紀後期歐洲人的海上冒險精神
有許多事實能說明中世紀西歐人的航海風氣之盛。1291年,熱那亞人維瓦爾第兄弟駕著兩條船駛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據說是想通過海洋到印度去,但此後不知所終。1344年,熱那亞當局頒布一條法令,禁止在沒有武裝的情況下往西西里和馬略卡以外的地區冒險,可見當時熱那亞人往未知海域探險和失蹤的例子相當多。正是得力於這些探險,在約13世紀末和15世紀中,歐洲人陸續發現或重新發現了大西洋上的馬德拉、加那利、亞速爾、維德角群島,熟悉了歐洲到美洲之間大約2/5的海路。在15世紀下半葉,這幾個群島的主要島嶼、西非海岸,與英吉利海峽兩岸及北海沿岸各港口間發生了頻繁的貿易,當代西方學者稱之為「大西洋地中海」。也就是說,在14、15世紀裡,西歐人的海上活動範圍增加了一個地中海的面積,這裡成為他們建立的第一批海外殖民地,也是進行新的殖民開發的前哨。
1476年哥倫布因海難來到葡萄牙,與葡萄牙前聖港島總督的女兒結婚,又得到在裡斯本的許多熱那亞人的幫助,在大洋上廣泛航行。他利用他的嶽父留下的資料與自己的航海實踐,掌握了大西洋上的航海技術,他是西歐特別是裡斯本航海文化的產兒。
[責任編輯:李貝]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