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展覽現場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展品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展品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為觀眾講解展品
9月24日,「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在清華大學蒙民偉人文樓開幕。該展由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與合肥子木園博物館聯合舉辦,分「運籌」「機巧」「掣電」三個單元,展示了80件東西方歷史上重要的計算器具。
「畢達哥拉斯學派有言,『萬物皆數』。計數和運算即是將萬物關聯起來。無數的計算器具,見證了人類編織世界數學之網的歷程。從古代簡單的手動計算工具到近代複雜的機械計算裝置,再到現代高級的電子計算設備,器物史既呈現了人類計算觀念的演進,又折射了人類生活模式和世界圖景的變遷。」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在講解展品時說。
除了一些留存的珍貴藏品外,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多件由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自主開發的復原和互動展品,如複製的古巴比倫數學泥板、戰國竹簡《算表》,復原的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裡程計、宋代的計裡鼓車,用樂高搭建的古希臘安提凱希拉裝置,研製的席卡德計算器、帕斯卡計算器和萊布尼茨計算器的互動模型。
因疫情防控要求,該展覽目前只限於清華大學校內開放,校外參觀另行通知。展覽期間,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除了安排志願者講解隊伍為觀眾進行專業導覽外,還將陸續組織各種跨界沙龍、講座等公教活動,延展大家對展覽的認知與理解。
當天,「第二屆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學論壇」在該校科學史系報告廳同期舉行,國內計算機學界的眾多專家學者在參觀完「神機妙算」展覽之後,針對計算器具史的研究進展進行了充分交流。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綜合類收藏型科學博物館,於2018年4月24日正式籌建,與清華大學科學史系聯體運作。目前,該博物館已收集到4000多件科學儀器藏品,並對歷史上實物已經失傳、帶有文字記錄的中外著名科學儀器和技術發明進行了研究性復原。(張文靜)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