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發布登月指南:防範人類月面足跡被毀(圖)

2021-01-19 環球網

1969年,巴茲 奧爾德林站在一個試驗設備旁邊,較遠處是「阿波羅11」號登陸器。美國宇航局已經採取措施,保護6個「阿波羅」登陸遺址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設想一下,如果標誌著人類探月活動巨大飛躍的尼爾-阿姆斯特朗留下可以永久存在的足印結果被數百名月球遊客踩沒了;或者一輛月球車被一名駕車閒逛的月球遊客折騰得無法修復了,結果會是怎樣?美國宇航局已經設想了這兩種夢魘般的場景,並為未來的月球遊客提出了「勿踏草坪」式的指南。它們包括:在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登月遺址設置「禁飛」區,樹立遊客在靠近美國宇航局的12名執行月球行走的太空人留在這顆衛星上的文物時,只許看不能動的警示語。

儘管月球旅行距離變成現實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美國宇航局在20多個參加Google月球X大獎賽的科研組的鼓勵下,已經制定出相關規章制度。這項比賽將為「第一個安全把機器人送上月球的由私人資助的科研組」提供3000萬美元獎金。美國宇航局的羅伯特-卡爾索說:「我們不想看到有機器人闖入登陸遺址,對其進行評估,我們不希望它們被毀掉。」雖然由私人資助的任務成功抵達月球的希望不大,但是人們對保護6個「阿波羅」號登陸遺址的關注也相當少。

卡爾索說:「這確實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希望美國宇航局為此(保護)制定指導方針,迄今為止我們在這方面確實還什麼都沒有。我們希望保護所有月球遺址,但是『阿波羅』號登陸點具有更重要的文化、歷史和遺產價值。它們是冷戰史上至關重要的遺址。」除了「阿波羅」號遺址外,美國宇航局還發射了「勘測者」號月球探測器,蘇聯發射了帶有遙控車輛的無人「月神(Luna)」探測器。他指出,事實上「阿波羅12」號濺起的月球塵土和碎片飄揚到「勘測者3」號的登陸遺址上空,但隨後它們降落在方圓500英尺(152.4米)範圍內。

「阿波羅」遺址也會被商業登陸任務破壞掉的想法,已經令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和空間史學家感到不安。另一個問題是搶掠,這種行為給可以上溯到金字塔時期的歷史遺址和考古學家帶來巨大災難。史學家發出警告說,「阿波羅」遺址的命運會與1911年的南極小屋一樣,這座小屋屬於南極探險家羅伯特-法爾肯-斯科特所有,1956年有人發現它後,被洗劫一空。美國宇航局的指南要求把「阿波羅11」號和「阿波羅17」號登陸遺址周圍200英畝範圍設為「禁飛」區。在月球上徒步旅行的人,必須在距離「阿波羅11」號登陸遺址82碼(74.98米)的地方停下來,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首次在這裡踏上月球表面。

其他遺址也有擁有為登月任務留下的文物量身打造的詳細說明。例如,「阿波羅17」號是所有「阿波羅」登陸遺址中最大的一個,這輛月球車是被留在月球上的眾多物品之一,其他物品包括科研儀器、哈蘇相機,甚至偶爾還有不常見的「糞便收集器」。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宇航局實施了6項載人登月任務。由於發生爆炸事故,威脅到整個登月任務,「阿波羅13」號任務最終以流產告終,而且「阿波羅17」號以後的任務均被取消。

美國宇航局發布的這些指南並非只是用來把好奇的遊客支開,而是為了保護這些遺址,以便研究人員有機會對月球任務留下的物品進行研究,分析人造物體在月球上是如何降解的。「阿波羅」遺址的月球考古已經開始,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已經從這些遺址上空飛過,並於今年9月再次從其上空飛過。這顆飛行器拍攝了登陸遺址的清晰照片,其中包括月球車留下的清晰可見的軌跡。(孝文)

月球上沒有大氣和天氣變化,這意味著12名「阿波羅」任務的「月球行走」太空人留下的足跡,至今仍清晰可見

「阿波羅11」號任務留下的一個腳印有被「月球遊客」的足跡掩蓋的風險

月球車(LRV)帶著「阿波羅17」號任務的太空人從登陸點出發,探索更遠處的月球表面。它和很多其他「阿波羅」號任務的儀器被留在月球上

最近從「阿波羅17」號登陸遺址上空飛過的飛船拍攝的一張圖,它顯示登陸器(中)和位於圖片右側的月球車(LRV)之間留有清晰可見的車痕

相關焦點

  • 請收好這份颱風防範指南
    近日颱風利馬奇在浙江、山東一帶登陸給江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影響這番情景讓小優我不禁想起了去年颱風山竹來臨的時候躲在家裡瑟瑟發抖的場景那遇到這種天氣該怎麼防範呢小優為你準備了一個颱風應對指南趕緊收藏起來吧~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預警等級顯示,颱風預警信號按照強度和影響時間可分為四個等級: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
  • 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再登月:為什麼不能登月,霍金是知道什麼了嗎?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所以人類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那是多了去,也是人類最嚮往的目的地之一,而自阿波羅登月任務完成後後,卻再也沒有重返月球! 關於月球的種種傳聞是阿波羅登月後引起的,大概有幾個來源: 月球一面朝著地球,另外月球也空心 登月月面背景中看不到星星 登月後美太空人被警告,任務中拍攝到大量UFO照片,另外月面有大量廢墟!
  • 美國載人登月造假?五星紅旗月面動態展示,對比之下差別不大
    很多人懷疑半個多世紀以前美國載人登月的真實性,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那個時候人類在航天領域也算是剛起步不久,發展速度未免太快。其中最令人疑惑的就是登月期間插的星條旗問題,有些人認為從畫面上來看,星條旗是隨風飄揚的,而實際上月球上接近於絕對真空,根本沒有大氣層的存在,因此就沒有風。
  • 美航天局發布下一代登月太空衣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5日,美國華盛頓,NASA發布了新一代太空衣Exploration Extravehicular Mobility Unit(簡稱:xREMU),用於執行2024年的「Artemis」載人登月計劃。
  • 登月回憶:阿姆斯特朗——月球上首個足跡
    1969年7月20日,一個人將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足跡印刻在外星球,這個人就是阿姆斯特朗,他所說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幾乎已經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至理名言。回憶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剛起飛的情景,阿姆斯特朗說:「出發前,很自信,因此豎起了大拇指。但同時也帶著一點羞愧。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
    NASA發布的美國「阿波羅計劃」太空人登月照片。資料圖 落月、採樣、起飛、月軌交會對接……近期,我國嫦娥五號連續完成一系列複雜高難度動作,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質疑聲從美國 擴散至全世界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徵程。 幾天後的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科林斯駕駛著「阿波羅11」號飛船,肩負著人類夢想踏上了月球表面。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人類登月的歷史
    海口大曲之醉美海南!食元素營銷與管理(hnsyscy)分享人類先後登月6次。均是美國人完成的。昨天,中國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嫦娥五號返回式探測器,計劃在月球著陸,採集月壤樣本並帶回地球。這將是人類太空飛行器44年來首次赴月球進行土壤取樣。一旦獲得成功,中國將成為繼蘇美之後第三個能夠實施此類行動的國家。
  • 阿波羅11號登月珍貴老照片:圖3為人類第一次,圖5遭陰謀論者質疑
    1969年7月16日周三,阿波羅11號肩負著人類對外太空的渴望,攜帶3名太空人向月球飛去。
  • 美成立癌症「登月計劃」藍帶小組
    原標題:美成立癌症「登月計劃」藍帶小組   副總統喬·拜登 圖片來源:Marc Nozell/Flicker   4月4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任命了一個由科學家和其他專家組成的藍帶小組,以幫助指導副總統喬·拜登雄心勃勃的10億美元癌症治療「登月計劃」。
  • 五星紅旗展示月面,網友再次質疑美國國旗,嫦娥之父道出登月真相
    月面國旗獨立展示  據悉月面國旗展示系統重量為1公斤左右,是艙外單獨運行的單機系統,包括月面國旗、壓緊釋放裝置、展開機構,在所有關鍵位置和機構中採用最新的防冷汗處理技術  月面國旗展示  在月球上是沒有空氣的,處於真空狀態,為什麼美國國旗看起來在迎風飄揚?
  • 美通過一項法律,人類探月活動將受限,禁止在阿波羅登月地點登陸
    一直以來,人類就對外太空的探索充滿了好奇心,而早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就開始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直到現在,人類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探月活動也更加有保障。而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崛起,在月球上也已經有能力開展長期的探索活動,足跡也遍布月球的廣大地區。
  • 月球人上天知識盤點,登月指南
    不不不,這個月球人指的是型月粉絲,月廚們。型月手下的fate系列,世界觀非常的宏大,但敘事手法一般用世界某個角落發生的事情來講述,人類史所有的人物都能成為其中的角色,最讓死宅們感興趣的是女性化角色,最出名的便是saber,亞瑟王。下面就開始為大家盤點登月之旅的要點吧。
  • 阿姆斯特朗: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圖)
    1969年7月20日,一個人將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足跡印刻在外星球, 這個人就是阿姆斯特朗,他所說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幾乎已經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至理名言。  回憶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剛起飛的情景,阿姆斯特朗說:「出發前,很自信,因此豎起了大拇指。但同時也帶著一點羞愧。
  • 人類登月五十年,憶阿波羅11號的奇妙冒險。
    落月危機,比想像得更驚險太空飛行第五天,阿波羅飛船進入繞月軌道,航天員們也開始備戰登月。按照計劃,登月任務由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行,他們將從「哥倫比亞」號指令服務艙進入「鷹」號登月艙,離開月球軌道,降落到月面上去。而剩下的一位航天員柯林斯則駕駛著指令服務艙繼續繞著月球飛行,默默守候著隊友的登月之旅。
  • 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美媒體指出歷史數大騙局 阿波羅登月疑是電影(圖)
    美媒體指出歷史數大騙局 阿波羅登月疑是電影(圖) 2002年9月1日16:36  羊城晚報
  • 又雙叒叕發現登月造假?美電影製片人揭露阿波羅登月真相!
    阿波羅登月已經過去半個世紀,NASA也已經闢謠阿波羅登月造假的謠言,但無論何時提起登月造假論,總是會有出現一大波造假論的鐵桿支持者,比較有意思的是,美電影製片人霍華德·貝瑞(Howard Berry)為此專門寫信給Quartz(石英財經網),揭露了阿波羅登月的真相!
  •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
    月亮的陰晴圓缺,其本身平和與靜謐的韻味,創造了極美的意境,惹得人們喜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皎潔的月光灑在地面,望著月亮將人的思緒拉回故鄉,寄託遊子的思鄉之情;「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人類登月十二時辰,50年後「嫦娥」已站C位
    雖然在他之前的人類畫過無數個月亮,但這幅看起來仿佛小學生簡筆畫的圖片,確實是人類最早的裸眼月面圖。(Christoph Scheiner)的月面圖。後來發射的月球11號、12號、14號、19號和22號探測器,也都成功地進入繞月球的軌道飛行,對月面進行了電視攝像探測。美國1966年8月至1967年8月發射的5個「月球軌道環行器」,共拍攝了2800多幅高清晰度的月球照片,繪製了98%的月面圖,選擇了載人登月5個著陸地點。  巳時  臨近中午,豔陽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