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巴茲 奧爾德林站在一個試驗設備旁邊,較遠處是「阿波羅11」號登陸器。美國宇航局已經採取措施,保護6個「阿波羅」登陸遺址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設想一下,如果標誌著人類探月活動巨大飛躍的尼爾-阿姆斯特朗留下可以永久存在的足印結果被數百名月球遊客踩沒了;或者一輛月球車被一名駕車閒逛的月球遊客折騰得無法修復了,結果會是怎樣?美國宇航局已經設想了這兩種夢魘般的場景,並為未來的月球遊客提出了「勿踏草坪」式的指南。它們包括:在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登月遺址設置「禁飛」區,樹立遊客在靠近美國宇航局的12名執行月球行走的太空人留在這顆衛星上的文物時,只許看不能動的警示語。
儘管月球旅行距離變成現實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美國宇航局在20多個參加Google月球X大獎賽的科研組的鼓勵下,已經制定出相關規章制度。這項比賽將為「第一個安全把機器人送上月球的由私人資助的科研組」提供3000萬美元獎金。美國宇航局的羅伯特-卡爾索說:「我們不想看到有機器人闖入登陸遺址,對其進行評估,我們不希望它們被毀掉。」雖然由私人資助的任務成功抵達月球的希望不大,但是人們對保護6個「阿波羅」號登陸遺址的關注也相當少。
卡爾索說:「這確實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希望美國宇航局為此(保護)制定指導方針,迄今為止我們在這方面確實還什麼都沒有。我們希望保護所有月球遺址,但是『阿波羅』號登陸點具有更重要的文化、歷史和遺產價值。它們是冷戰史上至關重要的遺址。」除了「阿波羅」號遺址外,美國宇航局還發射了「勘測者」號月球探測器,蘇聯發射了帶有遙控車輛的無人「月神(Luna)」探測器。他指出,事實上「阿波羅12」號濺起的月球塵土和碎片飄揚到「勘測者3」號的登陸遺址上空,但隨後它們降落在方圓500英尺(152.4米)範圍內。
「阿波羅」遺址也會被商業登陸任務破壞掉的想法,已經令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和空間史學家感到不安。另一個問題是搶掠,這種行為給可以上溯到金字塔時期的歷史遺址和考古學家帶來巨大災難。史學家發出警告說,「阿波羅」遺址的命運會與1911年的南極小屋一樣,這座小屋屬於南極探險家羅伯特-法爾肯-斯科特所有,1956年有人發現它後,被洗劫一空。美國宇航局的指南要求把「阿波羅11」號和「阿波羅17」號登陸遺址周圍200英畝範圍設為「禁飛」區。在月球上徒步旅行的人,必須在距離「阿波羅11」號登陸遺址82碼(74.98米)的地方停下來,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首次在這裡踏上月球表面。
其他遺址也有擁有為登月任務留下的文物量身打造的詳細說明。例如,「阿波羅17」號是所有「阿波羅」登陸遺址中最大的一個,這輛月球車是被留在月球上的眾多物品之一,其他物品包括科研儀器、哈蘇相機,甚至偶爾還有不常見的「糞便收集器」。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宇航局實施了6項載人登月任務。由於發生爆炸事故,威脅到整個登月任務,「阿波羅13」號任務最終以流產告終,而且「阿波羅17」號以後的任務均被取消。
美國宇航局發布的這些指南並非只是用來把好奇的遊客支開,而是為了保護這些遺址,以便研究人員有機會對月球任務留下的物品進行研究,分析人造物體在月球上是如何降解的。「阿波羅」遺址的月球考古已經開始,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已經從這些遺址上空飛過,並於今年9月再次從其上空飛過。這顆飛行器拍攝了登陸遺址的清晰照片,其中包括月球車留下的清晰可見的軌跡。(孝文)
月球上沒有大氣和天氣變化,這意味著12名「阿波羅」任務的「月球行走」太空人留下的足跡,至今仍清晰可見
「阿波羅11」號任務留下的一個腳印有被「月球遊客」的足跡掩蓋的風險
月球車(LRV)帶著「阿波羅17」號任務的太空人從登陸點出發,探索更遠處的月球表面。它和很多其他「阿波羅」號任務的儀器被留在月球上
最近從「阿波羅17」號登陸遺址上空飛過的飛船拍攝的一張圖,它顯示登陸器(中)和位於圖片右側的月球車(LRV)之間留有清晰可見的車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