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風流》第五集《不可居無竹》播出

2020-11-30 人民網四川站

原標題:和諧共生理念 影響蜀人生活方式

 

《蜀道風流》第五集劇照。四川廣播電視臺供圖

  大文豪蘇東坡曾在詩作中寫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7月3日晚,由四川廣播電視臺、鳳凰衛視聯合出品的十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第五集《不可居無竹》播出,聚焦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蜀道,是人與自然不斷較量,同時又共生發展而誕生的。「和諧共生」的理念,一直深刻影響著蜀人的生活方式。

  例如川西林盤。這種農家院落和周邊林木及外圍耕地等自然環境有機融合的自然村落,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是四川農耕文明的獨特產物。它可以用循環的方式減少汙染,將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

  曾深入研究林盤中所蘊含智慧的建築設計師劉衛兵告訴記者,自己在為都江堰花溪村(現為花溪社區)進行災後重建農房設計時,就充分運用了林盤的原理。「水、田、院、林、山,這些元素構成了川西林盤完整的生態系統。」劉衛兵進一步解釋,山林保水,山的落差自然地將水引入田中,田裡的作物供養了院落,院落產生的廢料、排洩物,又增加了田地的肥力。「到了夏天,林盤之外和院子裡面的溫度可以相差5℃左右,這完全是利用小氣候來調節氣溫。」劉衛兵說。

  這種將人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古老智慧,在過去為四川人提供了安逸的生活。在今天,人們一邊享受著自然的饋贈,同時也盡力回饋自然。

  二郎山,海拔3437米。如今,新二郎山隧道建成通車,讓人們從成都平原到高原藏區更加方便快捷。但許多人不知道,這條隧道在規劃建設中,其實進行了重新選址,選擇了一個更為複雜、耗費更大的方案。

  為什麼?為了自然。「這條路,經過一個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如果沒有這個保護區,我肯定會選擇直接打一個規模為280米的豎井,但是為了避讓保護區,我設計了兩個斜井,而斜井的長度是2300米。」隧道設計負責人鄭建國說,隧道重新選址,成本增加了上千萬元,但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千米深處的轟鳴、噪音,傳到地表,已不足以將大熊貓從酣眠中喚醒。為了自然界的一夜安眠,這是值得花費的代價。(四川日報記者 吳夢琳)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探尋蜀道的「前世今生」 10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開播
    從6月29日起,由四川廣播電視臺、鳳凰衛視聯合出品的10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每晚9點20分在四川衛視播出,每晚8點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並在鳳凰衛視歐洲臺、美洲臺、香港臺以及優酷、四川IPTV 4K超高清專區同步上線。在紀錄片開播前幾小時,《蜀道風流》雲開播儀式於成都、北京兩地同步舉行。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文人為何如此喜歡竹子?
    殷商時代,人們將竹簡書稱"竹書",以竹簡信為"竹報",甚至還發明了竹筆——這些可都是研究人員從士裡面扒出來的發現。竹文化景觀竹有一項偉大的歷史應用,造紙,這是在竹簡之上的另一層突破。九世紀的中國,人們開始用竹造紙,早於歐洲一千年,明代《天工開物》對竹紙製造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它還配了插圖。可以說,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有著竹的一份功勞。
  • 不可居無竹,盤點5種最適合家裡養的盆栽竹,你家種了嗎?
    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自古以來都頗受歡迎,而竹子的品種繁多,很多品種並不適合養在室內,但是又有很多花友想要在室內養盆竹,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盤點了5種適合家裡養的盆栽竹,一起看一看吧!
  • 寧可居無竹,不能食無魚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春城孤鶴來自中式精緻生活00:0004:33中式君語孟子《魚我所欲也》有言:『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可見,魚在古人的味覺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因此上升到思想的高度。魚雖好吃,要吃到也並不容易。《詩經·衡門》有云:『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吃魚不一定吃最好的魴魚和鯉魚,娶妻不一定要絕世美女。對於宋人來說,另一個文化偶像蘇東坡也喜歡吃魚。
  • 竹雕:以竹為紙,刀刻風雅
    竹,虛懷若谷,中通外直,其被賦予堅毅、正直、謙虛和廉潔的特性,也被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竹為名人雅士所喜,「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於是他們以竹子為原料,創造出了與竹相關的各種雅致器物。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趙汝珍在《古玩指南?
  • 為何「歲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中都有竹?
    先秦:   竹集君子美德於一身   竹子,本是最常見、最普通的植物之一,在大眾眼裡只是尋常之物。然而,在歷代文人墨客心目中,竹子一點也不尋常,它不僅超凡脫俗,還集種種美德於一身,其精神之高貴、文化內涵之豐富,足可抗衡任何植物。
  • 《權力的遊戲》第五集徹底爛尾,龍母黑化過分,編劇強硬轉折
    文/馬慶雲《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五集上線播出。北美方面,IMDb給出7.4分的評分。這一評分,略高於第八季的第四集。而第四集因為飛龍被直接飛弩射殺的突兀劇情,而只獲得了6.4分的成績。這一成績,也是《權力的遊戲》單集的最低評分。
  • 竹子被竹蟲咬後長出「竹燕窩」,據說非常美味,可遇不可求
    燕窩我們知道,那「竹燕窩」又是什麼呢?實際上,竹燕窩的學名叫「竹菌」,它非常罕見,可以說可遇而不可求。竹子上會長出一種寄生蟲,名字叫竹蟲,這種蟲子會以竹子體內的汁液為食。竹蟲一般會把竹子咬破,讓竹子裡面的汁液自己流出來,熱庵後它才會吃。
  • 森林撫仙湖樹種知多少 | 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自古以來就因為其凌寒傲雪的品格清俊挺拔的身姿為眾多文人墨客所熱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
  • 劍閣縣文管所兵分兩路 皮尺加GPS來丈量蜀道有多長
    劍閣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實地勘測古蜀道。蜀道有多長?對於很多專家學者來說,這可能都是一個難題。不過,一些地方志清楚地記載了轄區內蜀道的長度。據清朝李榕編纂的《劍州志》記載,劍閣縣境內北線和西線蜀道一共長190裡。蜀道長度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它與當今標準是否一致?是否真如史書記載的那般長?
  • 《宰相劉羅鍋》播出24年,開內地劇戲說先河,三主演之後再無合作
    時隔5年後的1996年,由韓剛、張子恩執導的《宰相劉羅鍋》播出。本劇與過往同題材劇最大的不同,就是開啟了內地劇的「戲說風」。劇集開篇,就用醒目的紅色字體標示「不是歷史」。但李保田的「劉羅鍋」能成經典,除卻劇本的功勞,他的精湛演技更是居功甚偉。在塑造「劉羅鍋」這個人物時,李保田突出的不是「官」而是「清」。劇中的「劉羅鍋」不像包拯那樣威嚴、剛正,而是於調侃、諧趣之中懲奸肅貪、為民請命。
  • 家裡養上5種「竹」,吉祥「好運」,清雅大氣,添福又添丁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在我國,竹子是堅貞高潔,正直,不屈不撓,節節高升,正直的象徵,在我國古代,竹子也象徵著君子之道,一直受的文人墨客的喜愛。所以在家庭中養花,如果想彰顯家裡高雅大氣平安吉祥,可以養上幾種竹。
  • 竹纖維襪子好處 竹纖維襪的優缺點
    其竹纖維獨特的多孔結構,具有吸溼放溼性強,柔軟彈性好,天然高強度的抗菌、抑菌、防黴、除蟎的特殊功效,有效的去除異味,使腳部全天后的清新舒爽。告別腳臭的煩惱,給腳有一個新鮮的環境。竹纖維襪子很使用、洗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竹纖維襪子好處 竹纖維襪的優缺點
  • 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最終章什麼時候播出 最後一集播出時間
    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最終章什麼時候播出 最後一集播出時間 生活大爆炸已經確認第十二季是最後一季了,就在3月12日,生活大爆炸的官方推特公布了第十二季最終章也就是最後一集的播出時間是
  • 5種盆栽竹,最適合家裡養,快看你家有沒有?
    蘇軾有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這幾句詩簡單直白,道出了居家生活中竹子的好處:令人脫俗。竹子也確實如此,竹竿挺拔,竹葉青翠,一叢叢栽在牆邊,給人以清逸出塵的感覺,見之即可忘俗。
  • 從五個維度講《狼殿下》的播出是成功的
    本來以為《狼殿下》會像其他大劇一樣每周更新幾集,吊足大家的胃口,可沒想到自播出就迎來大結局。該劇是肖戰227事件後的首部得意之作,雖然這部劇是幾年前拍好的,卻始終沒有播出。這兩年肖戰發展的越來越好,積累了更多的粉絲,這次《狼殿下》的播出得到了肖戰大量粉絲的支持,也成功助其復出,這也是新麗不賺鈔票賺口碑的一個重要原因。
  • 行屍走肉第七季第五集伊妮德去山頂寨看瑪姬片段流出【視頻】
    伊妮德去山頂寨看瑪姬 瑞克兒子卡爾獻上初吻  《行屍走肉》第七季第五集曝最新劇情,伊妮德要去山頂寨看瑪姬,然後山頂寨也經歷了尼根手下的洗劫,劇透稱山頂寨準備交出瑪姬,但是後來一打開本來瑪姬藏身的柜子,瑪姬早已不見人影,只有一柜子的好酒。不過在伊妮德去山頂賽的路上,瑞克兒子卡爾獻上初吻引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