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砂鍋粥、麻辣燙,不少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吃夜宵是不少人特別是「90後」「00後」等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日前,外賣平臺美團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美團夜宵指數發展報告》就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夜宵指數為16.4,即每百單中約有16單在夜宵時段產生,深圳夜宵交易額和訂單量均位居全國城市首位。
▲市民在夜晚「尋味」吃夜宵。深圳晚報記者張焱焱攝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年輕人吃夜宵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更是因為工作加班「被迫」食用,抑或是他們應酬、聚會的社交方式。通過吃夜宵進行社交,是出於什麼心理?經常晚上吃夜宵,對身體又是否有影響?
加班誤餐「不得不」吃夜宵 五成白領受訪者深夜進食
夜幕降臨,南山科技園附近不少辦公樓仍是燈火通明。這裡聚集了深圳大部分高新科技企業,不少程式設計師及公司白領仍在辦公室「挑燈夜戰」,加班完成工作。
一邊吃著夜宵,一邊打代碼,這是「90後」IT工程師洪峰加班時最為常見的場景。洪峰透露,技術人員加班完善項目,在他們公司幾乎是常態化。「晚上加班到七八點算比較正常,有時候為了趕項目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也有。」打開他手機外賣平臺消費記錄,洪峰11月在公司有8次夜宵消費記錄,此外還有9次是家裡的配送地址。
洪峰有些難為情地告訴深晚記者,剛進入職場時加班,很多時候為了補充能量,「被迫」要點外賣,後來吃夜宵逐漸成為了自己的一個生活習慣,有時候在家裡也會不由自主地想吃夜宵。作為潮汕人,潮汕砂鍋粥是洪峰「深夜食堂」菜單裡不可缺少的一個菜品。
「工作那麼辛苦,一定要用一頓豐盛夜宵犒勞一下自己才行。」他說。
事實上,在深圳,特別是南山科技園這類辦公樓聚集地,夜宵訂單量一直遙遙領先。在2018年1月,外賣平臺餓了麼發布的一份「2017年度外賣帳單」顯示,外賣訂單量南山科技園區域排名深圳市第二,華強北區域排名第五。
日前本地連鎖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發布的《白領夜宵報告》也顯示,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經常因為加班「被迫」一個人深夜進食。
▲夜幕降臨,街邊餐飲店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吃夜宵。深圳晚報記者張焱焱攝
吃夜宵成社交方式
白領更捨得花錢吃夜宵
除了填飽肚子,夜宵的「社交屬性」也越來越明顯。如今年輕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少人因此沒時間「交朋友」。夜晚與朋友、客戶吃夜宵,正逐漸成為他們聯絡感情的主要方式。便利蜂的調查數據就顯示,有49.1%和14.7%的受訪者吃夜宵最主要的原因是朋友聚會和客戶應酬。
近期一個周末的晚上,在福田區車公廟的「十畝地」商業區,深晚記者看到,不少門店門庭若市。這裡地處車公廟核心區域,聚集了餐廳、酒吧、茶飲店等多種餐飲經營單位,每到夜晚,吸引不少年輕人到此消費。
宋凱是一名「00後」,去年大學畢業後來到深圳工作,每到周五晚上,就是他與朋友聚會的時間。宋凱透露,獨在異鄉,自己格外珍惜與朋友相聚的時光,儘管工作繁忙,但每到周五晚上一定會抽空出來與朋友約個飯或喝個飲料。「有時候並不是真的為了吃夜宵,更多的是與朋友一起見見面、談談心。」宋凱表示。
深晚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和宋凱一樣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吃夜宵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多的是為了情感上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正餐而言,不少年輕人對於夜宵的消費也更為「豪氣」。便利蜂調查發現,僅有10%的白領平均午餐費用在30元以上,而同等價位的夜宵,卻有62.5%,足足超過5倍。便利蜂相關負責人認為,該數據表明,午餐解決的是溫飽需求,夜宵更像是一種享受型消費,辛苦了一天的白領更願意為一頓夜宵支付更多金錢來換取身心愉悅。
【專家看法】
「夜宵型社交」好不好?因人而異
年輕人通過吃夜宵與朋友聚會、客戶應酬的方式,涉及什麼社交心理,出於什麼目的?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王留鋒長期研究社會心理學,他認為,當代人生活節奏較快,時間變得彌足珍貴,所以通過吃夜宵開展社交活動就應運而生了。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產物,是年輕人參與社會生活、社會交際的一個補充。它本質上是年輕人的被動選擇,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一種選擇。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參與者達到了聯繫朋友、擴大交際範圍的目的。
「這種社交方式,並不能簡單定性其好壞,但要注意把握尺度,如果夜生活太豐富,也會影響個人身體健康及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王留鋒建議。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心理學院講師張笑笑則認為,通過吃夜宵進行社交與其他一般社交方式具有同樣功能,即獲得歸屬感、獲得信息交換,是重要的自我展示途徑。但這種社交方式也有一定的特殊之處,體現在人際交往的情境效應,相比於白天,夜晚更容易讓人進行情緒的表達與釋放、更容易增進人際吸引。
從營養健康角度看,年輕人能不能吃夜宵,吃夜宵對人體又會不會產生影響?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張茂祥認為,吃夜宵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因人而異,對於體重、血糖血脂正常的人而言,晚上吃夜宵利大於弊,適當吃夜宵可以補充血糖,對於睡眠質量也會有幫助。
張茂祥建議,如果市民晚上活動量較大或熬夜太晚,可以適當吃些容易消化、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避免高油高脂。同時,要注意把握分量,儘量少吃,避免吃飽。但如果是體重超標的人,則應儘量不吃夜宵。
不過,吃夜宵也不能過於頻繁。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副主任醫師、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博士李豔豔認為,頻繁吃夜宵會加重胃腸負擔,誘發消化不良、胃腸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也容易導致能量攝入過多,引發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痛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