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是比大熊貓還稀有的瀕危野生保護動物。能夠清晰拍攝到雪豹的畫面,是無數野生動物攝影師的夢寐以求。這一次,跟隨江西五十鈴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隊,重返瀾滄江源,我們能否有幸一堵雪山之王的風採?
雪豹多生活在海拔3500m至5500m的雪線附近,以巖羊為主食,作為高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有著「雪山之王」之稱。但因生態系統的改變以及此前非法捕獵等人為因素,雪豹數量十分稀有。通過科學考察研究雪豹生活習性和種群分布,保護好瀕危物種雪豹,對保護整個高山區域的動物和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牧行萬裡 探知神州」第三季第二站以越雪線覓雪豹護生靈為主題,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生態學博士黃乘明的帶領下,深入雪豹之鄉,穿越昂賽大峽谷,進行此次科考任務。
昂賽大峽谷位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境內,作為一片長久以來隱於深山的原生態地區,在2015年左右經過專業地質科考後,這裡有著被稱為「青藏高原發育最完整的白堊紀丹霞地質景觀」。
這裡的雪山峽谷、高山草場和嶙峋丹霞自然交融,峽谷內崖柏蔥鬱,水草豐美,丹霞百態,不僅景觀震撼,有著超脫俗世的壯美畫面,也是包括多種野生動物的自然天堂。因頻繁在此發現雪豹出沒的蹤跡,所以被譽為中國的「雪豹之鄉」。
除了雪豹之外,這裡還大量分布著金錢豹、巖羊、白唇鹿、猞猁、棕熊、金雕等野生動物,除了少量當地牧民,多年遠離人類侵擾,自成一體的原始自然生態和生物的多樣性,讓這裡堪稱一本高原生物百科全書。
經過昂賽鄉,科考車隊沿著瀾滄江深入昂賽大峽谷,彎多、路窄、碎石多,部分地段為在峽谷側壁上開鑿的掛壁公路,勉強兩車寬的路面旁邊,就是數十米落差的滾滾瀾滄江,除了偶爾有當地牧民駕車經過,數十裡鮮有人煙,但風景異常壯麗,峽谷兩側山上不時就可發現如巖羊的身影,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發現易危級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種群的身影。
聯合科考隊車輛依然由一隊動力為1.9T的mu-X牧遊俠和2輛3.0T的D-max組成,歷經三年科考,無論是牧遊俠或D-max,在高原長距離越野環境下的通過性和穩定性已經有目共睹。3.0T發動機動力強勁,即便在海拔5000m以上依舊遊刃有餘,雖然因為國六排放的限制,這代4JJ1發動機即將告別市場,但技術更先進的4JJ3發動機已經在國外搭載,很有可能在將來引入國內。
而RZ4E 1.9T柴油發動機雖然在高原地區有著一定的動力衰減,但憑藉柴油發動機低轉速高扭矩的特性,依舊能滿足高原極致科考用途的翻山越嶺需求。且柴油發動機的高燃油經濟性,讓mu-X牧遊俠擁有近800km的續航能力,也成為其能夠適應長時間深入荒野,成為科考用車的顯著優點。
此前很多讀者留言詢問的老款國五1.9T mu-X牧遊俠在高原行駛時DPF出現堵塞的問題,在國六車型上已經完全得到解決,廠家升級了DPF清理運行邏輯,提升了被捕捉顆粒的再燃燒清理效率,在第三季兩站高原科考活動中,全隊1.9Tmu-X牧遊俠都沒有出現DPF堵塞的問題。
一路感嘆著昂賽大峽谷原生態的壯觀景色同時,在當地牧民指引下,科考隊前往經常發現巖羊的地區。雪豹以巖羊為主食,其棲居地也一般在巖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當巖羊開始離開巖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巖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巖羊。
雪豹有著極強領地意識,成年雪豹都是獨居,為了獵食,往往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傍晚和夜行多,白天很少出來。雪豹皮毛顏色能和所處環境完美融合,可以將自己隱蔽起來,即便科考隊身披偽裝網,以高倍望遠鏡尋找,想要在林立的巖石中分辨出它們的影跡絕非易事。
而另一種常用的科學考察雪豹的工具,是能自動拍攝的紅外觸發相機。一個月前,科考隊先遣人員已經在雪豹可能出現的地點架設了兩臺紅外相機。在海拔近4000m的昂賽大峽谷內,科考隊徒步攀登到落差數百米的峽谷高點,在取回紅外相機後,驚喜地發現拍攝到了雪豹在白天活動的清晰畫面,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和科普價值。
取另一臺紅外相機的時候,卻發現架設在樹木上的相機慘遭外力破壞,調取相機內照片發現,始作俑者是一頭黑熊。除了雪豹和黑熊,兩臺紅外觸發相機還多次拍攝到巖羊等野生動物。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反應出當地良好的自然生物鏈生態狀況,通過對所拍攝到的野生動物的定期記錄和種群數量分析,對於監測當地生態環境變化以及動物多樣性調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個小插曲,在科考隊以漂流瀾滄江上遊扎曲的方式,觀測兩岸野生動物並尋找最早最佳觀測點時,在一處水流湍急的險灘發生翻船事件,危險時刻,憑藉領隊專業經驗成功化險為夷。
走出昂賽大峽谷,聯合科考隊繼續穿越乃加瑪神山,前往多倫多鹽場進行地質考察。 多倫多鹽場位於青海省最南端、玉樹州東南部的囊謙縣娘拉鄉,與西藏昌都地區接壤,地處著名的三江源成礦地帶。地質構造屬唐古拉褶皺區,經過長期的地質演變,滷水鹽儲量豐富。鹽場已有千年的開採歷史,而且製鹽技術依然延續著古老的藏族傳統工藝。科考隊員們在壯觀的鹽田前,學習了解古老的藏族傳統製鹽技藝。
帶著對自然的感恩與敬畏,mu-X牧遊俠帶領隊員們前往了白扎林場深處的尕爾寺,了解尕爾寺的文化內涵。尕爾寺是藏教白教最大的一座寺院,院裡的僧人們一直奉行佛教所提倡的大慈大悲、生命平等的思想,與山裡的動物和睦相處,從不殺戮。時間一長,這裡的僧人們和山裡的動物成了朋友,一些獼猴、巖羊等動物,也常自由出入寺院,與僧人們親密接觸。在這裡,能夠近距離拍攝到在其它地區遠離人類的各種野生動物。身處純潔聖地,不由得就被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相處的畫面深受觸動。
下一站,「牧行萬裡探知神州」科考第三季「絕地生靈」,將重返阿爾金山,在專家帶領下進行野犛牛科考監測。
天堂之下,所有生靈都值得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