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生靈 五十鈴Mu-x長江源野生動物科考記(上)

2020-09-03 越野之道

逃離高樓林立的城市,重返廣袤無垠的自然,是我在疫情期間最大的願望。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非常幸運的是江西五十鈴以及中國國家地理給了我這樣的機會,在人間淨土可可西裡以及長江源自然保護區內近距離接觸到了多種藏地特有的野生動物。但這絕非輕鬆簡單的藏地旅行,而是一場實打實的以保護野生動物為目標的科考活動。

江西五十鈴與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活動已經進入第三季,今年的主題「絕地生靈」將圍繞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首站活動我們將前往長江源,探尋世界上飛行高度最高的鳥類——斑頭雁,希望藉此喚起民眾對於青藏高原上特有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經過將近一整天的轉機飛行,舷窗外面的景色由高樓林立的北京城,轉換為乾旱荒蕪的景象。我終於來到了位於柴達木盆地邊緣的青海省格爾木市。遠處高聳入雲的山脊就是崑崙山脈,這趟行程我們將翻越崑崙山,進入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雖然眼前是毫無生機的乾涸荒漠,但山的那邊將是孕育著眾多野生動物的高原草甸和湖泊。

在見到中國國家地理科考隊之前,迎接我們的是身穿防護服的檢疫人員。雖然活動當時北京並未發生新發地疫情事件,不過當地的醫護工作者顯然對北京戶籍的旅客有著「特殊關注」,收走我們的身份證後差一點就帶我們去做核酸檢測。溝通後得知我們僅在格爾木逗留一晚,翌日就會奔赴沱沱河,才予以放行。


除了中國國家地理的戶外專家們,此行的另外一個主角就是江西五十鈴的硬派SUV——mu-X牧遊俠。非承載式車身,分時四驅,外加後橋一把伊頓式自動差速鎖,強大的越野能力是我們在荒野中最值得信賴的夥伴。除此之外五十鈴最大的特色莫過於全系只搭載柴油發動機了,國六車型使用1.9T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我作為老款3.0T五十鈴D-MAX車主,對這款新的小排量發動機也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為了應對保護區內惡劣的越野路況,mu-X也升級了AT輪胎,品牌型號是來自寶島臺灣的正新Sahara系列,在市面上比較少見。輪胎花紋在AT胎範疇內算得上比較粗獷,胎壁也設計有強化保護結構,相信它的表現不會令我們失望。

為了方便車隊通聯,車內也加裝了車載電臺,型號是八重洲的7900,與我自己使用的車臺完全相同,各項功能我也算得上比較熟悉。不過直接用3M膠粘貼在中控臺上方的固定方式真的算十分不拘小節,各種線束也均裸露在外。如果要是私家車長期使用,還是建議設計更加合理的安裝方案。

車隊的mu-X先導車以及後勤保障車D-MAX皮卡都加裝了電動絞盤以備不時之急需。這裡也提醒有加裝絞盤需求的越野玩家,最好不要使用上翻式的活動牌照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違法成本。如果原車的牌照安裝位無法繼續使用,可以將牌照移動至副駕駛側固定安裝,這也是符合道交法的。

第二日,經過簡單的發車儀式後,十臺五十鈴mu-X牧遊俠以及D-MAX組成的科考車隊浩浩蕩蕩的出發,告別海拔2800m的格爾木,翻越崑崙山脈,穿越可可西裡保護區,將在當晚抵達海拔4500m的長江第一集鎮沱沱河沿。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和低海拔以及舒適的酒店告別,迎接我們的將是不可避免的高反以及艱苦的自然環境。

行程第一站是位于格爾木市郊的綠色江河環境保護驛站,這裡也要向大家正式介紹我們的領隊楊欣老師。1986年,意氣風發的楊欣老師跟隨漂流隊完成中國長江第一漂的壯舉,從此紮根於長江。1996年牽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民間保護站——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目前致力於綠色江河環保工作。

綠色江河保護行動目的是守護青海三江源的自然環境。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在青藏公路沿線修建了多個綠色驛站,他們使用綠色貨櫃屋,鼓勵遊客將青藏高原上的垃圾收集,親自帶下高原,每一袋垃圾都可以在驛站兌換一個紀念品,以減輕青藏高原上的生態壓力。

離開格爾木市,車隊一路向南沿G109青藏公路行駛。此行我們第一項關於野生動物的科考活動就是進入崑崙峽谷尋找巖羊的蹤跡。駛離平坦的公路,進入非鋪裝砂石路面,你就會愛上非承載式車身的駕乘感受。雖然它重心較高公路操控性略差,但在非鋪裝路面,車身大梁與駕駛室間由緩震膠墩連接,震動經過懸架、車架的兩次過濾才會傳遞至乘員艙,越野行駛舒適性遠高於承載式車身。

在崑崙峽谷荒蕪的巖漠地質結構中,蘇爾幹河像一把利斧,經過多年的衝蝕在峽谷中劈出一道裂縫,最終匯入下遊的格爾木河。峽谷中的蘇爾幹河也成為了這裡為數不多的水源地,周邊以巖羊為代表的野生動物都會來這裡飲水。

車隊沿峽谷在蘇爾幹河裡行駛,偶然間在峭壁上看見了一群巖羊的身影,不過很可惜還未準備好相機拍攝,巖羊便消失在視野範圍內。巖羊作為天生的攀爬好手,峭壁上巴掌寬的突起便可供它立足,每次向上跳躍可達2-3m,向下飛躍可達10m也不會摔傷。它們可以直接從兩側的峭壁跳下,在清澈的蘇爾幹河中飲水。

雖然很遺憾沒有拍攝到巖羊的身影,不過mu-X牧遊俠高達900mm的強大涉水能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蘇爾幹河屬於冰川融水,時至中午,明顯感覺水位上漲了許多。這正是由於每天中午日照充足氣溫上升,加快了上遊冰川的融化,下遊河水的水位就會每日成周期變化。到了夜間氣溫下降,水位便會回落。


除了涉水深度,在溼滑的河道中行駛,四驅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mu-X牧遊俠使用了分時四驅結構,在掛入4H或4L擋位時,分動箱將前後軸硬連接,各分配50%的動力,相當於具備一把中央差速鎖。相較於多片離合器式的中央差速器,硬連接的分時四驅可靠性更高,即便在惡劣使用環境下也不會出現過熱的症狀。不過缺點就是無法在鋪裝路面使用,否則會損壞傳動機構,所以冰雪、溼滑的鋪裝路面是它的短板。

離開崑崙峽谷,翻過崑崙山埡口,身邊的景色立刻發生了變化,荒漠變為了高原草甸,沒錯我們正式進入了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相信許多90後都在初中地理課本上見過青藏公路旁邊的裝置。由於這裡是高原凍土,冰凍、化凍會使路基塌陷破壞路面結構,在路旁埋入內部裝有液態氨的金屬棒,可以在氣溫升高時將凍土層的熱量傳遞至路面,散失在地表的風中,保持地下凍土不會化凍,增加路基使用壽命。

不過配備這種裝置的路面少之又少,G109青藏公路上大多數路面仍然是炮彈坑密布的惡劣路況,速度稍快就會有飛車的危險,坐在車內的感受堪比翻滾過山車。由於高原空氣稀薄,大貨車行駛速度都非常慢,一路上還需要不斷借道超車,出於安全考慮主辦方聘請了專職司機駕駛。一坐車就暈的我簡直是在高原反應上雪上加霜,車一邊開我一邊不斷開窗嘔吐,最終喝水吃暈車藥都會吐出去,一路上苦不堪言。

雖然身體上極度不適,但窗外的美景還是不能錯過的。經過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時,成群結隊的藏羚羊近在咫尺。現在正值藏羚羊遷徙季節,青藏公路旁看到藏羚羊也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藏羚羊外,我們還觀察到了藏地特有的藏野驢、藏原羚等野生動物。領隊楊欣老師介紹道,這在盜獵猖獗的上世紀是無法想像的畫面,野生動物會迅速逃離人類的視野。得益於最近20餘年的大力保護工作,這裡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不懼怕人類,這無疑是保護工作顯著成果的最好體現。

西部地區日落時間會明顯晚於內地,這個時節大約每天9點才會完全天黑。經過一天青藏公路惡劣路況的顛簸下,我們在晚上十點左右終於抵達了沱沱河沿。沱沱河沿是唐古拉鎮政府所在地,也是長江第一集鎮,這裡有著長江第一郵局、第一鄉政府、第一銀行等等旅遊打卡點。在當地司機口中這裡也被俗稱為沱沱河鎮。

現代醫學建議每天上升的海拔高度不超過600m,而我們在48小時之內從海拔幾乎為0的北京抵達了海拔4500m的沱沱河沿。伴隨著持續一整天的顛簸路況暈車外,隨之而來的還有強烈的高原反應。嘔吐、頭疼、低燒、失眠我一個都沒有錯過。在這裡衡量一家旅店的優劣除了是否乾淨整潔外,能不能吸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硬指標。

行程進入第三天,一早我們便來到了位於沱沱河沿駐地旁邊的長江源生態保護驛站,這也是綠色江河環保計劃中最重要、規模最大的保護站。作為長江第一保護站,這裡監測著長江源的氣候、水文環境,各項監測指標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保護站院內停放著的一臺老五十鈴引起了我的注意,傾斜的C、D柱辨識度極高,沒錯這正是誕生於1989年的五十鈴經典硬派SUV——MU,也正是我們駕駛的mu-X的鼻祖。已經褪色的黃色角燈還有前門的RODEO標識暴露了它是一臺美規車型。MU除了在美國叫做RODEO外,還和通用汽車集團合作,在歐洲以沃克斯豪爾和歐寶身份銷售,澳洲則以霍頓身份銷售。中國市場則是我們最最熟悉的合資車型——陸風X6,至今為止陸風仍然還在沿用五十鈴的諸多技術。現今五十鈴仍與通用汽車保持密切合作,雪佛蘭以及霍頓的庫羅德(科羅拉多)都是D-MAX的兄弟車型。

視線回歸保護站,其內部設有先進的大氣環境監測系統,由專業的志願者值守記錄數據。長江源頭的氣候環境是整個中國氣候環境的風向標,而宏觀來看,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對於整個世界都具有很強的指示作用。

除了專業的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外,保護站還有一整套水文監測及過濾系統,它直接從保護站旁的長江源頭沱沱河取水,監測分析水文數據,同時生產大量淨化水以供給保護站生產生活使用。周邊條件稍遜的保護站的志願者還會定期來此淋浴洗澡。

除了了解保護站的功能及設備外,全體隊員還在保護站接受了野生動物數量觀測培訓。下午我們就驅車前往當曲河溼地進行白唇鹿種群數量的調查工作。


不過很遺憾,在整個下午的觀測活動中我們都沒有見到白唇鹿的蹤影,觀測、研究、拍攝野生動物是一件漫長而費力的工作,每次觀測都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雖然沒有遇到白唇鹿,但見到其他野生動物也需要記錄在案。猛禽是青藏高原上的頂級獵食者,我們通過雙筒望遠鏡觀測到了金雕以及隼的一家。

高原上密布的地洞是土撥鼠、鼠兔以及野兔的傑作,它們佔據著生物鏈底端的生態位,數量不在我們此行的觀測範圍內。赤狐、藏狐以及狼制約著它們的數量發展,如果土撥鼠數量過多也會破壞植被威脅生態平衡。

在當曲溼地我們有幸一睹藏狐的真容,方臉盤小眼睛的憨態也讓它成為了近幾年的網紅表情包。它們對於制約高原鼠類數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保持牧區不受鼠害威脅。

與長著長長的角,黑臉盤的英俊藏羚羊不同,藏原羚的外貌更加親切可愛,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色屁股黑色的尾巴在跑動時會上下搖擺非常醒目。

分布於青藏高原上的狼群屬於中國狼,是灰狼下的一個亞種,毛長而色淡。由於它們威脅家畜,在上世紀末被人類大量捕殺,某些種群已經滅絕。現在牧民可以選擇為家畜購買商業保險,一旦被狼、熊捕殺可以得到賠償,在牧區人與狼之間的矛盾也得到了緩解,種群數量逐漸恢復。

在當曲溼地,許多隊員都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種類如此繁多的野生動物。在興奮激動之餘,大家也對目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成果有了新的認識,並為此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而感到自豪。下集遊記內容中,我們將執行更加硬核艱苦的科考調查工作,還在紅外相機的影像資料中見到了稀有雪豹的身影,並且圍繞著我們此行的主角斑頭雁展開了多項科考工作,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江西五十鈴科考「絕地生靈」 瀾滄江源雪豹行攝之旅完美收官
    【車訊網 報導】  歷時8天,行至1300公裡,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牧行萬裡,探知神州」第三季「絕地生靈」——越雪線 閱「雪山之王」,於8月22日在「西藏最後的秘境」昌都完美收官。
  • 江西五十鈴mu-X
    無圖說江西五十鈴mu-X車型近日正式在上海地區上市,上海地區獨家代理上海兆鈴汽車開業迎客。此次上市的江西五十鈴mu-X車系共提供2款柴油動力、7款細分車型選消費者選擇,除了入門版車型之外,其他車款均為7座布局,動力上,它配備的是2.5T和3.0T兩款柴油發動機。售價區間17.88萬元至25.38萬元。
  • 攜手《中國國家地理》行萬裡路,江西五十鈴聯合科考第四季再啟程
    2020魔幻的一年即將結束,在年末之際,江西五十鈴也對其2020年在「牧行萬裡 探知神州」的科考活動做了收尾總結,共同回顧了2020年的科考旅程的成果,並宣布2021年第四季科考活動正式啟動
  • 開著牧遊俠,科考穿越瀾滄江,幸運拍攝到雪豹
    能夠清晰拍攝到雪豹的畫面,是無數野生動物攝影師的夢寐以求。這一次,跟隨江西五十鈴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隊,重返瀾滄江源,我們能否有幸一堵雪山之王的風採?,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生態學博士黃乘明的帶領下,深入雪豹之鄉,穿越昂賽大峽谷,進行此次科考任務。
  • 山海皆可平 mu-X牧遊俠的北疆地貌之旅
    而這一次,在江西五十鈴mu-X牧遊俠(參數|詢價)的召喚下,也將完成我期望已久的北疆地貌之旅。距離算什麼呢?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這一次新疆之旅是江西五十鈴mu-X牧遊俠與中國國家地理的聯合科考活動,活動已經進行到第二季收官站。本次行程我們將從烏魯木齊出發,穿越準噶爾盆地,順著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進入阿爾泰山脈深處的可可託海,最終再北上至阿勒泰市,全程大約1000km。
  • 越野穿越,科考瀾滄江,幸運拍攝到比熊貓還稀有的雪豹
    能夠清晰拍攝到雪豹的畫面,是無數野生動物攝影師的夢寐以求。這一次,跟隨江西五十鈴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隊,重返瀾滄江源,我們能否有幸一堵雪山之王的風採?,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生態學博士黃乘明的帶領下,深入雪豹之鄉,穿越昂賽大峽谷,進行此次科考任務。
  • 紅外相機首度抓拍食物鏈頂端動物的日間行蹤
    「牧行萬裡,探知神州」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聯合科考活動已經成功走過兩季,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進入2020年,聯合科考活動第三季以「絕地生靈」為主題再度出發,繼首站「探江源,訪「珠峰飛雁」」圓滿收官之後,第二站「越雪線,閱「雪山之王」」正在瀾滄江源進行中。
  • 兩千公裡江源科考 探尋長江大保護「本底」
    「直門達是控制性水文站點,可謂長江源的資料庫,分析長江源水文情勢離不開直門達。」長科院河流所博士閆霞介紹。這個1956年7月由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前身)設立的綜合性水文站,至今已有64年的連續長系列水文資料。直門達水文站副站長雲金召是河南開封人,2007年開始在直門達水文站工作。
  • 兩千公裡江源科考 探尋長江大保護「本底
    作為獨家隨隊的新聞媒體,本報記者全程參與,從瀾滄江東源子曲、西源吉曲、正源扎曲,到長江南源當曲、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瑪爾河,目擊科考隊員為江源「體檢」、為長江大保護尋覓「本底」的過程每到一個點,袁喆博士都會記錄下當地的高程、植被類型、地形特徵、水系特徵等,希望能通過實地的調研對「4500米」這個閾值進行合理的解釋……長江水利委員會是我國最早科學考察江源地區的機構之一,曾在1976年和1978年通過兩次科考探明長江正源,並於2010年再次組織長江源科學考察。
  • 直擊2020年江源綜合科考
    8月15日,長江科學院的科考隊員趙良元(左一)與隊員在楚瑪爾河準備採樣。 目前,2020年江源綜合科考正在位於青海省的長江源區有序進行。來自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長江技術經濟學會等單位機構的多學科科考隊,將對長江和瀾滄江源區的生態環境現狀進行「體檢」。 此次科考延續了歷年路線,對長江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和瀾滄江源的水資源和生態狀況開展綜合考察,包括水文條件、生物指標、水土流失、地形地貌等。
  • 救救長江裡最可愛的動物——擁有最萌微笑,卻幾近滅絕
    長江,世界第三長河,也孕育了無數可愛的生靈。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共擁有魚類378種,但隨著近幾年的惡性捕撈與生態破壞,那些曾經熟悉的動物從繁盛族群,走到幾近瀕危,再到功能性滅絕,不過10年:中華鱘,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史前生物,在地球繁衍了1.4億年,親歷了長江的形成和變遷,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 它們都需要保護——紀念幣上的珍稀野生動物(二)
    我國擁有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但它們的數量在不斷銳減,為了拯救和保護我國的珍稀野生動物,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以我國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為內容原型,設計發行了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下面讓我們走進第二批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
  • mu-X牧遊俠好嗎?檔次能滿足家人嗎?車主:憋了一肚子話
    正如mu-X牧遊俠。mu-X牧遊俠是五十鈴主要締造的一款SUV,其能力不容小覷,善於利用它新穎動感且富有整體感的外觀造型,與人們把外觀當作了一種追求的要求完美融合,正是由於它的良好特性,為它立下不錯口碑。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上百種購車標準充斥著市場的真實需求,提速、變向、舒適、耐造、大氣等,不能全面發展終究會以失敗而結局。
  • 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有哪些亮點,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怎樣的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長江之源:生靈與文明的壯闊搖籃(上)
    賽巴村民舞起長袖長江源頭綠絨蒿賽巴寺博物館裡陳列的生活用品在那山崗上1一條河流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其灌溉土地、哺育生靈,更在於其滋養文化、養育文明。長江,養育生命的乳汁。她孕育了綿延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滋養了博大精深的青藏文化,她氣吞山河的偉大行程始於純潔如玉的格拉丹東雪峰,在中華大地劃出一道生命的綠帶……而今天,我們就要向著這塊聖潔的高地,進發!正午時分,飛機安降玉樹巴塘機場,仿佛於剎那之間,我們從喧囂都市走進了高地玉樹,走進了這靈魂歸屬之所。
  • 阜新關注: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有哪些亮點,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怎樣的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長江魚兒正是回家時(二)」專家展望長江流域10年禁漁後漁業資源恢復前景
    10年禁捕後,將對四川漁業資源恢復、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水生生物系統建設產生哪些影響?就相關問題,記者分別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所長杜軍、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宋昭彬、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飛進行訪談。
  • 江源科考探測高原草甸地下空間結構見聞
    給草甸做「CT」 問診江源生態隱患——江源科考探測高原草甸地下空間結構見聞新華社西寧8月28日電(記者李寧、李思遠、吳剛)「波形圖數據出現異常,可能遇到了石塊,這條線得重新走一遍。」這是由長江技術經濟學會和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共同牽頭組織的2020年江源綜合科考的一幕。8月10日至19日,由17位研究人員組成的江源科考隊完成了對長江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和瀾滄江源的水資源和生態狀況的綜合科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