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結構、受體和起源 | VS推薦

2020-11-01 貝靈健康

(原文連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250-020-00298-z)


作者:

王仕川, Mirko Trilling, Kathrin Sutter, Ulf Dittmer, Mengji Lu, 鄭昕, 楊東亮, 劉嘉


單位:

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病科,中國武漢

2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附屬埃森大學醫院病毒學研究所,德國埃森

3 華中科技大學感染與免疫國際聯合實驗室,中國武漢


摘要:

最近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在全球迅速蔓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醫療和社會經濟危機,由其引發的疾病--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於2020年3月11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大流行。中國科學家和醫生迅速鑑定了病原體,結果發現這是一種與蝙蝠和穿山甲冠狀病毒有很高序列相似性的新型β冠狀病毒。科學界正竭力解釋SARS-CoV-2的生物學特性,以期為相關疾病治療和疫苗的研發奠定基礎。本文就SARS-CoV-2的基因組、結構、受體和起源等方面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系統綜述。

圖1 ACE2在人體組織和器官中的分布。

圖2 TMPRSS2在人體組織和器官中的分布。

圖3 NRP1在人體組織和器官中的分布。

相關焦點

  • 復旦張永振組揭示新型冠狀病毒與中國正爆發的...
    通過與β冠狀病毒屬的兩個代表性成員---人類起源的冠狀病毒(SARS-CoV Tor2,AY274119)和蝙蝠起源的冠狀病毒(Bat-SL-CoVZC45,MG772933)---進行序列比對,這些研究人員描述了WHCV的病毒基因組結構特徵。基於這種序列比對和開放閱讀框(ORF),對WHCV的非翻譯區(UTR)和ORF進行了定位。
  • 張永振團隊:新型冠狀病毒更有效地感染人類
    ·研究證實該病毒與SARS同屬於冠狀病毒,但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有效地利用人ACE2作為細胞進入受體,從而使得其更容易感染人類。·通過基因組序列對比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與感染人類的SARS病毒或蝙蝠身上的類SARS病毒之間發生了基因重組,但還不能推定是基因重組促進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誕生。
  • 西湖大學:首次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細胞表面受體結構和表面S蛋白...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3月4日上午10點左右,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 的研究論文,報導了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首次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
  • 新型冠狀病毒劫持2型肺泡上皮細胞,研發藥物和疫苗有希望
    但是,應對疫情也有了新的進展,表現在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入侵人體肺泡細胞的機理上。 此前,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先後發現2019-nCoV進入細胞需要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這一受體。
  • ...大學在Cell期刊上發文,從基因組學角度揭示SARS-CoV-2的起源和...
    2020年3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人類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的持續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極大關注。我們和中國的其他人參與了對這種病毒的初始基因組測序。在本文中,我們描述了針對SARS-CoV-2的出現,這些基因組數據揭示了什麼,並討論了我們對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 Science | 陳冰組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全長結構
    目前全球流行的疾病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則是由一種新型病毒SARS-CoV-2引起的。膜融合是冠狀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和建立感染的關鍵步驟。其S1中的受體結合結構域(RBD)與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並在絲氨酸蛋白酶等的進一步蛋白酶水解下,從融合前結構
  • 中國疾控中心: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和基因組特徵
    該研究通過二代測序技術和系統發育分析表明2019-nCoV與SARS-CoV有很大的不同,被認為是一種新型、感染人類的β冠狀病毒。並通過結構分析表明2019-nCoV可能能夠與人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受體(ACE2)結合從而入侵人體。
  • 王國慶/周豐豐團隊共同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的進化特徵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感染病例已經接近2000萬例,其傳播速度之快給全球造成災難性的損失。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趨勢,進化情況以及對其全基因組進行分析,對認識一種新發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基因組長約30 kb。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檢驗君上周整理過一期並與大家分享。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來襲! 該研究對最近發布的2019-nCoV基因組數據的系統基因組分析,發現2019-nCoV與2015年至2017年在蝙蝠中分離的兩個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樣冠狀病毒序列最為密切相關,這表明蝙蝠冠狀病毒和人類2019-nCoV擁有共同祖先。
  • 【大力推薦】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
    本文來源見截圖: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細胞蛋白酶TMPRSS2進入靶細胞Markus Hoffmann,1*+Hannah Kleine-Weber1,2+,Nadine Krüger,3,4Marcel Müller,5,6,7Christian
  •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 2020-01-22 16:06:06  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收錄了來源於NCBI的GenBank資料庫和GISAID資料庫發布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毒株的株名、採樣日期、採樣地點、樣本提供單位、數據遞交單位等元信息。
  •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首次公開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NGDC)信息顯示,1月26日,該中心收錄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提供的5株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這是自2019年12月該病爆發以來,國內公共數據平臺首次公開發布數據。
  • .& Microbe期刊發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基因組...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它是最近於2019年12月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開始的肺炎疫情的罪魁禍首。這次疫情與一家大型的海鮮和動物市場有關,目前正在開展調查以確定這種病毒感染的來源。
  • 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這麼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新型冠狀病毒成為了全球的眾矢之的,原因無它,因為它的傳播渠道簡直防不勝防,輕易就能「攻破」人類的身體防線,致使感染!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這麼容易感染人類細胞呢?最新研究為我們揭曉了答案!當突刺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可作為進入細胞的入口)結合後,病毒膜與人類細胞膜融合,允許病毒基因組進入人類細胞。所有的冠狀病毒都是通過突刺蛋白附著在人體細胞上,但不同的冠狀病毒具有不同結構的突刺蛋白。
  • 復旦大學張永振課題組發表Nature論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
    通過與β冠狀病毒屬的兩個代表性成員---人類起源的冠狀病毒(SARS-CoV Tor2,AY274119)和蝙蝠起源的冠狀病毒(Bat-SL-CoVZC45,MG772933)---進行序列比對,這些研究人員描述了WHCV的病毒基因組結構特徵。基於這種序列比對和開放閱讀框(ORF),對WHCV的非翻譯區(UTR)和ORF進行了定位。
  • 天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注釋資料庫向全球開放
    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注釋資料庫上線,並納入中國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向全球開放服務。面對疫情蔓延,我國科技界正在爭分奪秒與病毒抗爭,開展病毒防治相關藥物的研發。鑑於目前在美國NCBI網站上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很大一部分缺少詳細的基因組注釋,尤其是對多聚蛋白酶切位點的注釋,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羅昊博士採用已研發的ZCURVE_CoV系列軟體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內的兩千餘株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基因識別和酶切位點預測,並以資料庫(ZCURVE_CoV Database)的形式提供網上服務。
  • 四種人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進展_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_醫脈通
    現就自SARS-CoV暴發流行以來全球新發現的4種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CoV)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一、冠狀病毒簡介冠狀病毒於1937年首次從禽類分離。
  • 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
    此次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一種以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β屬,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支撐,2020年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持的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發布「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http://nmdc.cn/#/coronavirus)。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啥?北大教授揭示:或來自蝙蝠和水貂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到底是什麼?一直懸而未決。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文章指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該研究使用的是基於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VHP(病毒宿主預測)方法,用以預測新型冠狀病毒潛在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