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勇敢的因紐特人

2020-12-04 華萌教育

叮鈴鈴~~

華萌寶貝

快快來!

趣味課堂開始啦~~

這幾天的降雪降溫

大家是不是仿佛感受到

已經轉身離開的冬天

又回來打了個招呼

不過 沒關係

有道是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我們很快就會迎來

陽光明媚繁花似錦的春天啦

只要我們努力堅持

美好的春天就在不遠的前方

可是 大家知道嗎

在地球上有個地方

終年被冰雪覆蓋

那裡的人們過著

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們是誰

他們又在哪裡呢?

勇敢的因紐特人

作為生活在北極附近的土著——因紐特人(Inuit)卻是地地道道的黃種人。

幾千年前,人類最後的一支遷徙大軍從亞洲出發跨過白令海峽向美洲腹地進發。他們哪裡料到前方等待他們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圍追堵截和殘忍殺戮!因紐特人且戰且退,最後終於退至北極圈內,時值寒冬,印第安人以為因紐特人不久便會被凍死,便停止了追殺。誰料,因紐特人竟然在北極生存了下來,他們創造了人類生存的奇蹟。

寶寶要提問

老師,我們也是黃種人,可是為什麼他們看起來和我們不太一樣呢?

寶貝你觀察得可真仔細,老師給你點個讚!

由於長期生活在極地環境中,因紐特人同亞洲的黃種人已經有所不同。他們身材矮小粗壯,眼睛細長,鼻子寬大,鼻尖向下彎曲,臉盤較寬,皮下脂肪很厚。粗矮的身材可以抵禦寒冷,而細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極地冰雪反射的強光對眼睛的刺激。這樣的身體特徵使他們有令人驚嘆的抵禦嚴寒的本領。

寶寶要提問

老師,他們為什麼會有兩個名字呢?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看得很認真。

「因紐特」在他們的語言中是「真正的人」的意思,他們還有一個不太喜歡的名字叫「愛斯基摩人」。

「愛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送給他們的一個帶有嘲笑性質的名稱,意思是「吃生肉的人」。所以,對於這群生活在遠方的朋友,我們還是稱呼他們為「因紐特人」顯得有禮貌哦。

面對終年嚴寒的生存環境,卻能憑藉勇敢與智慧世代繁衍生息,因紐特人這種不畏困境,勇敢頑強的樂觀精神可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呢。

相關焦點

  • 揭秘北極因紐特人的神秘生活[組圖]
    自拍時間:楚科奇地帶因紐特部落的兩個人在薩沙的相機下燦爛地笑著,這是他們第一次拍照片。   很久以來,因紐特人給人的印象都是遙遠、神秘、原始而且不開化的,那麼他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狀態呢?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美國加州攝影師薩沙(Sasha Leahovcenco)冒著嚴寒走進俄羅斯北部楚科奇地區,為當地從未拍過照片的因紐特人拍下了一組珍貴的照片,同時也為人們揭曉了因紐特人的神秘生活。   俄羅斯楚科奇地帶位於北極,氣候條件異常嚴峻。
  • 為什麼因紐特人能在北極長期生存?
    因紐特人是生活在地球最北部的一個民族。他們居住的地方常年冰封,寒冷異常。 他們既不能進行農業生產,也不能種植任何可食的植物。 但是,勤勞勇敢的因紐特人卻在北極地帶頑強地生活著。數量眾多的動物為因紐特人提供了生活的源泉。 在陸地上,有北極熊、美洲馴鹿、狼、狐、野兔等哺乳動物。
  • 因紐特女人的偉大,你才了解多少
    生活在北極附近的土著――因紐特人(Inuit)是地地道道的黃種人。幾千年前,人類最後的一支遷徙大軍從亞洲出發跨過白令海峽向美洲腹地進發。他們沒有料到前方等待他們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圍追堵截和殘忍殺戮。 因紐特人且戰且退,最後終於退至北極圈內,時值寒冬,印第安人以為因紐特人不久便會被凍死,便停止了追殺。
  • 《地心引力》曝番外短片 因紐特人與布洛克對話
    《地心引力》曝番外短片 因紐特人與布洛克對話 時間:2013.11.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何小沁 分享到:
  • 因紐特人如何補充維生素?
    答|百度派 @人美性子野因紐特人生活在從西伯利亞到格陵蘭的極地和亞極地地區。那裡夏季很短,冬季很長,所以他們全年要穿很厚的皮衣,居住在冰屋裡。因為寒冷,那裡除了苔蘚植物外,沒有草木生長,也根本不可能種植莊稼。因此,因紐特人的食物主要來自野生動物。
  • 因紐特人
    隨著近些年全球變暖和北極海域冰層的消失,原本不多被關注的因紐特人和他們生活的北極地區開始常出現在我們視野裡。哥本哈根大學、克拉克斯·馮德城市經濟研究所和格陵蘭大學,聯合發起氣候變化對格陵蘭島島民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92%的人認為氣候變化正在發生,只有1%的人不這麼認為,另有76%稱自己親身經歷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這是個極為令人擔憂的數據,而且氣候危機還給島民帶來強烈的心理影響。
  • 鑽進冰洞採貽貝的因紐特人
    因紐特人的傳統狗拉雪橇又逐漸回到他們的生活中。採集貽貝的因紐特人深知風險,而且他們也可以從超市、集市上買食物,有不少因紐特人就此放棄了採貽貝的傳統。在過去,採集貽貝是生活在魁北克昂加瓦半島(Ungava Peninsula)上的因紐特人世世代代的傳統,現在只剩在康吉克蘇華克村和他們附近的人,依然在冬天深入冰洞尋找祖先發現的海味。
  • 愛吃肉的因紐特人,為什麼壽命很短?
    因紐特人壽命短的真相其實,對於因紐特人的壽命,有很多說法,現在也無從考證,傳統的因紐特人的壽命到底是多少,我們也不知道。但是,近代因紐特人的壽命,加拿大統計局曾經做過一次研究,研究數據如下:①1991年,因紐特人居住區的出生時預期壽命約為68歲,比加拿大平均壽命低10年。1991年至2001年,因紐特人的壽命也沒有增加,整個加拿大的預期壽命增加了約2年,結果,差距擴大到超過12年。
  • 格陵蘭因紐特人:身在家中的鄉愁
    最近,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川普的購島打算讓格陵蘭一再登上頭條,人們關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上醞釀著的危機,卻鮮有人關心這裡的5.7萬島民的想法,其中90%的因紐特人到底作何想更是無人問津。這裡的每個人,不論是否還坐著狗拉雪橇去荒原狩獵、到冰湖上冰釣的獵人,還是在家中用鯨牙雕刻手工藝品的老人、單親母親等等,面對氣候變化,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懼。生活在北極圈的各個城鎮、荒野中的因紐特人,其生活已經受到氣候變化的強烈影響。他們處在第一線,惶恐而無奈。
  • 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
    因紐特人曾發出警告:地球在發生偏移!近些年來,環境變化最為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溫度的升高,甚至連最為寒冷的北極溫度都已經上升到了38攝氏度,我們將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歸咎於是溫室效應所導致的,二氧化碳甲烷濃度上升之後,產生溫室效應,溫度進而升高,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因紐特人卻覺得全球變暖的原因,另有緣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因紐特人的現狀到底有多艱難?
    曾幾何時, 捕獵活動是因紐特人文化的核心, 而環斑海豹又是捕獵的重中之重。千百年來,狩獵技能在因紐特人中世代相傳。而因紐特人望著如此明朗的夜空繁星,卻不知道何去何從。
  • 歷史:因紐特人的民間傳說保留了富蘭克林遠徵西北通道的故事!
    微笑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哦!有這麼可愛的小編每天都為你們帶來不同的文章應該也是非常的開心的。歷史:因紐特人的民間傳說保留了富蘭克林遠徵西北通道的故事!9月6日,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宣布,在威廉王島西南部的帽島附近發現了約翰富蘭克林爵士遠徵的一艘傳說中的失落船隻。
  • 北方的因紐特
    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沒錯,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在地球上最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能生存繁衍至今,確實也是人類的一大奇蹟,他們代表著人類最堅強的意志。      也許有人會很好奇,說了半天,那他們到底是愛斯基摩人還是因紐特人啊?這個問題要追溯到幾千年前;「Eskimos」 (愛斯基摩)一詞是由北美洲印第安人部落首先叫起來的,在印第安語中即「吃生肉的人」,含有輕蔑之意。
  • 你想去探訪因紐特人的故土嗎
    這裡正處於北冰洋之濱,三面臨海,是北美大陸板塊最北的城市,也是因紐特人在北極地區最大的定居點。 數千年來,因紐特人都靠捕鯨為生。 雖然在今天,豐富的地下石油已經足以滿足小鎮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對於因紐特人來說,捕鯨是他們從古至今沿襲下來的傳統。 在電影《巨大奇蹟Big Miracle》中,就有關於因紐特人捕鯨的場面。
  • 影像記錄:北極寒冬中的因紐特人
    努勒維特(因紐特語,意為「我們的土地」)位於苔原和大海之間,是加拿大最大且最靠北的領地,該國大多數因紐特人都聚居在領地內邊遠的沿海地帶。攝影師及富布萊特項目受助人AcaciaJohnson在那裡度過了一個地球上最冷、最黑暗的冬季,記錄下了因紐特人與環境不斷變化的關係,並匯集成了極具夢幻感覺的系列作品:《同一片星光下(UndertheSameStars)》。
  • 住在北極的因紐特人,長著黑頭髮黃皮膚,為了生存讓妻子招待外人
    比如說在熱帶雨林當中的食人族,在以前是一種很神秘的部落,可是當第一個遊客去到那裡之後,他們的真實面貌也展現在大家面前。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在北極生活的因紐特人。在這裡生活的人,不僅生活習俗與眾不同,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很奇葩的風俗:那就是他們會允許自己的媳婦「招待」外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小編來跟大家詳細解釋。
  • 加拿大為何強制因紐特人北遷定居北極群島?
    ▲1697年,一艘歐洲船在哈德遜灣的冰層中與因紐特人相遇在因紐特人心中,北極群島是他們固有的領地,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然而,在加拿大接管北極群島之後,因紐特人卻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痛苦與折磨,這一切,都要從加拿大聯邦政府北遷因紐特人說起。
  • 學人行走| 因紐特人是如何被加拿大政府「再安置」到北極的
    「再安置」起因於二戰後,因紐特人與南方人頻繁接觸,被染上了各種流行病,流行性感冒、肺結核、小兒麻痺症時不時地在因紐特人社區蔓延,加拿大人為此而義憤填膺,要求聯邦政府派遣醫療設施進駐因紐特人的居住地區。於是加拿大政府嘗試著以醫療、教育以及建立新居為手段,進行所謂的「實驗性遷村」。但是「再安置」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對因紐特人「高緯度流放」。
  • 因紐特人:北極圈上定居的黃種人,吃生肉住冰屋,追捕海洋巨獸
    而存活下來的因紐特人,也跟印第安人算是結下了梁子。印第安人趕走人家還不算完,在知道因紐特人成功存活下來之後,因其生活方式的緣故,印第安人隨手送給了因紐特人一個黑稱--愛斯基摩人。而這個愛斯基摩人,在印第安人語中又被稱為愛吃生肉的人。
  • 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與中國人是什麼關係?他們長的一模一樣
    除了乾燥炎熱的沙漠之外,南北兩極同樣很少有人長期生存,而因紐特人卻是個例外。根據相關研究,因紐特人生活在北極圈附近,是地球上生活在最北端的一群人。雖然這裡的溫度相對於南極要高一些,但是因紐特人仍然需要穿著厚重的獸皮衣服來禦寒保暖。實際上,因紐特人也曾經生活在阿拉斯加、俄羅斯以及美洲北部,最後才定居在格陵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