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出現了一顆亮點,月全食狀態下首次觀測到隕石撞擊

2020-12-03 茶馬星球視野

北京時間1月21日周一上午,月全食讓美國和歐洲的天文愛好者們大飽眼福。然而當大部分人沉浸在超級血狼月美景的時候,一些眼尖的天文觀察家卻有了意外的發現。當月全食發生導致月球表面泛著暗紅色光芒的時候,月球上出現了一顆奇怪的亮點,這顆黃白色閃光的點看起來是那麼地醒目。

這是天文觀測者首次在月食期間觀測到流星的撞擊。西班牙韋爾瓦大學的天文學家何塞·瑪麗亞·馬迪耶多對於這次月球隕石目擊事件表示證實。多年來他和他的同事一直希望在月食期間觀察到隕石撞擊對月球的影響,但是通常這類事件的微弱亮度導致觀測起來會相對困難。1月21日終於在難得一遇的超級血狼月發生期間,被他幸運的拍攝到了。

馬迪耶多在網絡上發帖稱,西班牙半島時間清晨5:41發生了月球隕石撞擊事件。他發布的一張照片清楚地顯示,在月全食發生期間,一個黃白色的小點出現在月球的左上象限。天文學家以前曾拍攝過月球上的隕石撞擊閃光,但這次的拍攝意味著天文觀測者首次在月食期間捕捉到月球的隕石撞擊事件。

在這次月食即將發生前,馬迪耶多希望能有好運氣,因此他將針對月球不同區域拍攝的望遠鏡數量增加了一倍,從4個增加到8個。事後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有一種預感,這一次將是它發生的時候」。月食發生後,計算機軟體會自動在他的幾臺望遠鏡記錄的圖像中準確地找到閃光位置,這樣可以確認實時觀測到的閃光不只是攝像機傳感器上的光學異常。

天文學家在1997年首次開始系統地監測隕石撞擊閃光,這項工作後來發展成為月球撞擊探測和分析系統(MIDAS),馬迪耶多於2008年加入該項目。通過利用多個天文臺的天文數據,他們可以用軟體識別隕石撞擊月球表面黑暗部分的時刻。而這次拍攝到的隕石撞擊,可以說是二十年來的一個重大目擊事件。

「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我真的非常非常高興,」馬迪耶多說。他指出,這道閃光非常明亮。當它擊中月球的瞬間,因為月食導致月球本身並不太亮,所以可能會使這道閃光更容易被探測到。雖然他還沒有正式計算出與月球相撞的太空巖石的大小,但馬迪耶多認為它可能是一顆很小的小行星,大約20公斤重,大概有足球那麼大。

太陽系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在這個星系裡每時每刻都發生著許多宇宙事件。月球黑暗的表面加上許多人的觀測,使得撞擊的閃光有幸被觀測到。通過研究這些閃光,科學家們可以更多地獲得關於月球隕石撞擊速度的統計數據,從而計算出地球大氣層被同樣大小的物體撞擊的速度。

相關焦點

  • 小隕石以高達每秒16944米的速度撞擊月球!
    觀看月全食的觀察者看到了一個罕見現象,一顆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時,短暫的閃光。西班牙天文學家現在認為,這塊太空巖石以每小時6.1萬公裡(約每秒16944米)的速度與月球相撞,形成了一個直徑10至15米的隕石坑。Huelva大學的Jose Maria Madiedo教授和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的Jose L. Ortiz博士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科學家觀測到大隕石撞擊月球 亮光地球可見(圖)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英國媒體24日報導,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說,西班牙天文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到月球表面發生的一次創紀錄的隕石撞擊事件。  報告說,這次撞擊發生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13年9月11日20點07分,隕石的重量大約400公斤,直徑大約1米,撞擊月球表面的速度大約每小時61000公裡。
  • 史無前例的超級血狼月:月球出現神秘白色,遇到隕石襲擊!
    在上個周末20日發生的「超級血狼月」天文奇觀中,細心的天文愛好者觀測到期間正好有一顆隕石撞上了月球,使得這一奇觀成為有史以來首例如此奇上加奇的天文事件。這樣大小的隕石撞擊月球大約每周發生一次。」不過這是已知歷史上首次在月食的時候發生。一位眼尖的Reddit網友最早發現了這個小白點,覺得可能是隕石撞擊事件,於是把照片發到天文愛好者社區請網友「鑑定」。消息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開,因為很多從不同渠道觀看這一事件的愛好者們也發現了類似的白點。
  • 外媒稱2011年曾有隕石撞擊月球 怕引恐慌未宣布
    此外,馬蒂奧多還指出,這件事之所以到現在才對外界公布,是因為當時考慮到可能會引起世界恐慌,所以打算等事情已經徹底平息後再對外宣布。他說:「隕石撞擊月球時產生了很多的光能和熱能,尤其是光能。當時的光度非常高,在望遠鏡的觀測下甚至顯得很耀眼,因此即使是肉眼也可以注意到,只不過不太明顯而已。
  • 月球上有水嗎?隕石知道答案
    想要移民,首先要找到一顆有水的星球。好消息來了。日本東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發布消息稱,他們通過分析月球隕石,首次找到了月球中低緯度存在水的直接證據。該項研究發表在《科學》的子刊《科學進展》上。僅300塊月球隕石被驗明正身天上掉下來的石頭那麼多,怎麼知道這一塊來自月球?
  • 月球表面下30公裡有超硬結構,擋住了所有隕石撞擊
    我們可以算出來能夠擊穿30公裡巖層的鐵質隕石,直徑大約在1.1公裡。在擊中地球的隕石中,這樣的隕石不算特別大,它們擊穿地殼以後,巖石部分會和地球的巖石融為一體,鐵質部分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入了地心。》根據美國登月帶回來的月球巖石,以及中國嫦娥登月對月球巖石的考察,月球上的巖石和地球上的巖石成分幾乎相同。
  • 月球正在悄然離我們而去,未來將變成一顆星,地球怎麼辦?
    嫦娥、玉兔等美好的東西都被安放在月球。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觀測甚至登上月球表面才知道月球是如此的荒涼,其實月球就是地球的一顆忠實的衛星,她默默地守護在地球的旁邊,已有幾億年的時間。然而最近科學研究發現,月球卻在逐步離地球而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為何有許多隕石坑?是它更容易被隕石撞擊嗎?
    月球比地球小很多,為何有許多隕石坑?是它更容易被隕石撞擊嗎?我們知道地球的半徑是6371公裡,而圍繞地球旋轉的月球,半徑只有1738公裡,差不多是地球半徑的1/4左右,至於體積那就更小了。只有地球的1/60左右。
  • NASA報告:隕石撞擊月球竟噴發珍貴水分,年損失約200噸!
    建立月球太空基地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月球缺乏氧氣、水等人類必需資源,而通過科學技術改造月球變成宜居還存在很大的技術鴻溝。此前NASA探測到月球上真的有水,而且以「水冰」的形態存在月球表層坑洞內。不過據NASA最新報告,科學家觀測到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時,除令月球表面散出粉塵,同時還有機會失去一點水份。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報告顯示,許多隕石在撞擊月球表面時引發一系列反應,導致在月球表面極度稀有的水分子以氣態形式噴出,進入月球大氣層中。
  • 穀神星亮點源自地表下的鹹水
    曙光號小行星探測器於2015年首次觀測到穀神星上的神秘亮點,這個發現當即引起了轟動。之後的研究發現表明這些亮點實則是穀神星內部大量滷水滲出地表時留下的鹽沉積。【圖源】:美國國家航天宇航局/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噴氣實驗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微處理系統/德國航天航空中心/國際開發協會 2015年,曙光號小行星探測器在飛近過程中發現這顆矮行星的表面上有一些神秘亮點。穀神星表面上的這些反光程度極高的物質,曾一度被觀測人員戲稱為「外星光束」。 科學家們起初對反光形成的原因感到不解。
  • 科學家證實月球由大撞擊形成
  • 月球的表面遍布隕石坑,其中的隕石去哪了?幾乎一個都找不到
    不僅如此,迄今為止仍然不斷有新的隕石坑在月球上出現。天文學家對月球遭受隕石撞擊的頻率進行過計算研究,結果顯示,只需要八萬餘年,月球之上的隕石坑就能夠徹底更新一遍,這月球遭受的攻擊也太多了一點吧。但是有一點非常奇怪,月球上的隕石坑雖然眾多,但卻幾乎找不到一顆隕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月球上的隕石去哪了?這我們就要從頭說起了。當一顆小行星因為某種原因而脫離了原有的軌道在宇宙間飄蕩,有一天它來到了月球附近,受到月球引力的吸引,這顆小行星直奔月球而來,眾所周知,月球上是沒有大氣層保護的,所以這顆小行星絲毫沒有被減速,以原有的速度直奔月球表面而來,終於,它與月球發生了碰撞。
  • 小行星在「超級血狼月」期間撞擊月球是一種「重複」 現象
    據外媒Cnet報導,今年1月21日北美迎來了罕見的「超級血狼月」,在此期間月球被一顆小行星擊中。但宇宙巧合併不止於此。事實證明,完全相同的事情發生在19年前的1月21日。2000年1月21日,一顆小行星也在「超級血狼月」期間擊中月球。
  • 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月球撞擊,來更好地了解近地天體
    科學家正在月球上使用陣陣光線,以便更好地處理巖石對地球軌道衛星,太空飛行器,可能的月球基地以及地面人員構成的危險空間。被稱為月球閃光,這些亮點的標記標誌著小的,有時不那麼小的小行星撞擊月球表面的影響,足夠的力量可以從地球上看到隨後的爆炸。
  • 愛好者們在觀測血狼月時,還目睹了紅色月亮上出現一道白色閃光
    趣味探索訊 近日,多名歐美天文愛好者們除了觀測到難以置信的血狼月外,還巧合地目睹另一番不可思議的景象,一顆流星撞擊了月球,在紅色月亮上產生了一道白色閃光。1月21日04:41:43時,隕石在月球上爆炸的過程被多名天文愛好者拍攝了下來。
  • 今天凌晨 山東天文愛好者觀測到了月全食奇觀
    山東濟南紅月亮 (齊魯拍客 濟南老兵 攝)   齊魯網濟南6月16日訊 (記者 於鵬) 今天凌晨,山東的天文愛好者幸運地觀測到了近幾年來食分最大、全食持續時間較長的一次月食    今天也是天公作美,山東地區的天文愛好者才有幸在開闊無遮擋的地方見證了整個月全食過程。記者從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天文臺了解到,這次月全食是今年第一次月食,也是近幾年來食分最大、全食持續時間較長的一次月食。今天凌晨1時22分便出現了半影食,2時22分, 月球進入地球本影區域;3時22分左右出現了月全食;5時03分的時候全食結束;6時2分左右,月球離開地球本影區域。據天文臺專家介紹。
  • 發現巨大的隕石撞擊,加熱到2300度,形成了月球地殼的一部分!
    在新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種破壞性事件,這種破壞性事件通常與災難電影和恐龍滅絕聯繫在一起,這可能也是月球表面形成的原因之一。以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為首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老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的隕石撞擊直接相關。
  • 2018超級藍血月全食觀測時間地點位置裝備指南
    中國人距離上一次觀賞月全食已是7年前了,2011年12月10日那場月全食,全食持續52分鐘,比今晚足足少了24分鐘。  要知道,下一次中國地區出現月全食天象,還要等到7年之後——2025年9月7日。  當月亮走到本影區域,就是月全食。
  • 為什麼月球上只有隕石坑卻不見隕石?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月球並不如神話傳說中那樣浪漫美麗,反而滿目荒涼、「傷痕」累累。       據估計,月球表面大約每隔81000年就會因為隕石撞擊翻新一遍,直徑超過20千米的隕石坑大約就有1.1萬個。       如此頻繁的隕石撞擊,卻找不到一點隕石的蹤影,我們不禁好奇那些撞擊月球的隕石都去哪兒了?
  • 如果一顆隕石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一顆隕石以光速撞擊地球,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實際上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還沒有任何實物粒子可以達到光速,因此,我們只需將這顆隕石逐漸加速到接近光速即可,想像一下,現在有一顆直徑達30米的龐大隕石,正以光速的1%,也就是每秒3000公裡的速度向地球飛去,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