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爆發2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10天內釋放的總和!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美國宇航局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中子星內部合成探測望遠鏡(NICER)檢測到一次突然出現的高能X射線爆發。這次爆炸是由脈衝星表面巨大的熱核閃光引起,脈衝星是很久以前作為超新星爆炸的一顆恆星殘骸。X光爆發是迄今為止中子星內部合成探測望遠鏡觀察到最亮的一次,來自一個名為SAX J1808.4-3658的天體,簡稱J1808。這些觀測揭示了許多從未在一次爆發中一起被觀察到的現象。此外,由於天文學家還無法解釋的原因,下沉的光又短暫地變亮了。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馬裡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首席研究員彼得·博特(Peter Bult)表示:這次爆發非常突出,看到亮度的兩步變化,我們認為這是由脈衝星表面的單獨層噴射引起,以及其他有助於解碼這些強大事件的物理特徵。這次爆炸被天文學家歸類為I型X射線爆發,在2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近10天內釋放的能量。這次創紀錄的噴發,捕捉到的細節更好,將有助於天文學家微調對驅動它和其他爆發脈衝星熱核耀斑物理過程的理解。

脈衝星是一種中子星,是當一顆巨大的恆星耗盡燃料,在自身重量下坍塌並爆炸時,留下的小型核心。脈衝星可以快速自轉,並在磁極上承載X射線發射熱點。當物體旋轉時,它掃過我們視線上的熱點,產生有規律的高能輻射脈衝。J1808位於人馬座大約11000光年遠的地方,它以令人眼花繚亂每秒401轉的速度自轉,並且是雙星系統的一員,它的同伴是一顆棕矮星,比一顆巨大的行星還要大,但太小了,不能成為一顆恆星。一股穩定的氫氣氣流從伴星流向中子星,並積累在一種稱為吸積盤的巨大存儲結構中。

吸積盤中的氣體不容易向內移動,但是每隔幾年,像J1808這樣的脈衝星周圍的圓盤就會變得非常稠密,以至於大量的氣體被電離或剝離其電子。這使得光更難通過圓盤移動,被捕獲的能量開始了一個失控的加熱和電離過程,這個過程捕獲了更多能量。氣體變得更難流動,開始向內螺旋,最終落到脈衝星上。氫氣降到脈衝星表面形成一個熾熱的,不斷加深的全球「海」。在這一層的底部,溫度和壓力不斷升高,直到氫核融合形成氦核,氦核產生能量。

NICER副首席研究員,合著者之一Zaven Arzoumanian解釋說:氦沉澱下來並建立了自己的一層,一旦氦層有幾米深,條件能讓氦原子核融合成碳。然後氦爆炸噴發,並在整個脈衝星表面釋放出熱核火球。天文學家採用愛丁頓極限的概念(以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阿瑟·愛丁頓爵士命名)來描述一顆恆星在輻射導致恆星膨脹之前所能擁有的最大輻射強度。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位於發射源上方組成。該研究的合著者、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迪普託·查克拉巴蒂(Deepto Chakrabarty)說:

研究以一種新的方式利用了這個概念,顯然在同一X射線爆發中看到了兩種不同成分的愛丁頓極限。這是一種非常有力和直接的方式來跟蹤作為事件基礎的核燃燒反應。隨著爆發的開始,數據顯示,X射線亮度穩定了近一秒,然後又以較慢的速度增加。研究人員將這種「停滯」解釋為爆炸能量積累到足以將脈衝星的氫層吹向太空的時刻。火球繼續積聚了兩秒鐘,然後達到了頂峰,吹走了更大質量的氦層。氦膨脹得更快,在氫層消散之前超過了氫層,然後減速,停止,並回到脈衝星表面上。

在這個階段之後,由於研究團隊還不清楚的原因,脈衝星又短暫地變亮了大約20%。在J1808近一輪的活動中,NICER探測到了另一個更微弱的X射線爆發,它沒有顯示出在之前事件中觀察到的任何關鍵特徵。除了探測到不同層的膨脹外,對爆炸的更好觀察揭示了X射線從吸積盤反射出來,並記錄了「爆發振蕩」的閃爍,即以脈衝星自旋頻率上升和下降的X射線信號,但發生在與其正常X射線脈衝相關熱點不同的表面位置,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相關焦點

  • 2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10天內釋放的總和
    美國宇航局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中子星內部合成探測望遠鏡(NICER)檢測到一次突然出現的高能X射線爆發。這次爆炸被天文學家歸類為I型X射線爆發,在2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近10天內釋放的能量。這次創紀錄的噴發,捕捉到的細節更好,將有助於天文學家微調對驅動它和其他爆發脈衝星熱核耀斑物理過程的理解。脈衝星是一種中子星,是當一顆巨大的恆星耗盡燃料,在自身重量下坍塌並爆炸時,留下的小型核心。脈衝星可以快速自轉,並在磁極上承載X射線發射熱點。
  • 科學家捕捉到創紀錄的X射線爆發,比太陽10天內釋放的能量還要大
    8月20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0點04分左右,美國宇航局(NASA)位於國際空間站的中子星內部成分探測望遠鏡(NICER)探測到一道突然出現的X射線。這次爆炸是由脈衝星表面巨大的熱核閃光引起的,脈衝星是很久以前作為超新星爆炸的一顆恆星的殘骸。
  • 20秒內釋放太陽10天的能量!NASA捕捉到破紀錄的熱核X射線閃光
    NASA的中子星內部組成探測器望遠鏡探測到一次破紀錄的熱核閃光,這次爆炸被歸類為I型X射線爆炸,它在2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10天內釋放的能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基於國際空間站(ISS)的望遠鏡技術探測到了突然出現的X射線脈衝,這是由一顆名為SAXJ1808.4-3658的天體發出的最亮的射線,這次爆炸非常引人注目。我們看到亮度有兩步的變化,我們認為這是由脈衝星表面的獨立層的噴射引起的,其它的特徵將幫助我們解碼這些強大事件的物理特性。這些觀測結果揭示了許多以前從未同時出現過的現象。
  • 伽馬射線暴:瞬間釋放的能量竟超太陽一生總和,殺傷力宇宙第一!
    伽馬射線暴的能量為什麼會這麼強?,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是波長短於0.01埃的電磁波,為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時 所釋放出的射線,它和我們所見的可見光差不多,可見光則是電磁波譜的一部分,電子波譜有許多分類 有長波 短波 ,有無線電 可見光 紫外線 伽馬射線等,射線的波長越短 能量就會越高,伽瑪射線爆說的是 在宇宙中的某個方向,伽馬射線的強度 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增強許多 隨後又減弱的一種現象
  • 100億個太陽100億年釋放能量總和!宇宙發生大爆炸以來最大爆發
    2月27日,科學家們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迄今為止最為巨大的一場爆發事件,當然,創生宇宙的大爆炸除外。這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發,好吧,實際沒有詞語能夠形容這場爆炸的劇烈程度,這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以來,我們已知的最大一場爆發,其爆炸範圍超過了15個銀河系的寬度,釋放的能量更是高達全人類每年消耗能量總和的100億億億億倍!
  • 10天爆發3起無線射電暴!一次幾毫秒,釋放太陽燃燒10萬年總能量
    科學家觀測到,在短短10天內竟爆發了3起快速射電暴(FRB),而迄今科學家僅僅發現了33個FRB,罕見程度前所未有。其中一起快速射電暴的亮度更是打破已有記錄,在幾毫秒內釋放出了太陽燃燒幾十萬年的全部能量。快速射電暴(FRB)是遙遠宇宙中突然爆發的短暫、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一次FRB僅幾毫秒,所以基本上都是無意中才能有幸觀測到片刻白光。
  • 1秒鐘釋放能量,等於100個太陽燒100億年!
    萬物的規則就是從生至死,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這個終極法則,即使壽命看起來近乎於永恆的太陽,其實也有自己的壽命,太陽的終點也只不過是一場巨大的爆炸,只不過在人類的視角來看,太過於漫長罷了,同樣的銀河系也不能避免大爆炸的結局。
  • C級X射線耀斑爆發,太陽風暴即將襲擊地球,中國河北曾出現極光!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根據11年的周期性活動,目前並不處於太陽活動的極大年。不過在2月12日,研究人員觀察到在太陽表面爆發了一場較強的X射線耀斑,強度為C級(A-B-C-M-X強度遞增)。伴隨著日冕物質噴射(CME),強大的能量將大量等離子體雲發射進入太空,科學家表示其攜帶的強電磁輻射也將很快衝擊地球。太陽耀斑通常持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可就在這短暫的時間裡釋放出10^20~10^25 J的巨大能量,相當於數百億顆巨型氫彈同時爆炸所釋放出的能量,亦或相當於10萬-100萬次超級火山爆發釋放能量的總和,可威力之大令人驚愕。
  • 太陽 X 射線爆發瞬間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以下簡稱NuSTAR)首次將目光對準太陽並捕捉下令人震撼的X射線爆發瞬間。NuSTAR是宇航局最強大的望遠鏡之一,靈敏度極高,尤善於觀測高能X射線。在設計上,這個望遠鏡陣列的首要任務是觀測黑洞以及太陽系外的其他天體。
  • 太陽每秒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燒多少噸煤?全球煤炭儲量有這麼多嗎?
    據科學家們測算,太陽內部每秒種參與核聚變的氫總量要達到7億噸左右,而在此過程中淨虧損的質量約為500萬噸,所對應的釋放出來的能量為4.5*10^26焦耳。那麼,在太陽形成以後的近50億年來,太陽內部消耗的氫總量達到10^26噸級別,而淨虧損的質量約為8*10^23噸,這個數值看上去非常龐大,相當於100多個地球的質量,但與太陽剛形成時的總質量相比,虧損的部分僅點千分之四左右,這也是為什麼幾十億來太陽依然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
  • 「大爆炸」以來最強超新星爆炸,釋放能量相當太陽燃燒100億年
    據英國媒體11月20日報導,全球300多名科學家在今年年初觀測到了70億光年外一個巨大恆星的大爆炸,此次大爆炸在數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燃燒100億年,產生的伽馬射線形成了創紀錄的強光。科學家認為,這是「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g)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
  • 超新星爆發,宇宙中最燦爛的焰火表演,亮度相當於100億顆太陽!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恆星誕生發生於本星系群的R136星團,其中最大的一顆恆星質量相當於太陽的250倍!無數顆恆星散發的燦爛光芒猶如一場規模宏大的「焰火表演」,向我們展示宇宙的瑰麗和神奇。
  • 《原神手遊》15秒內釋放5次元素爆發 第三類永動機成就攻略
    原神手遊15秒內釋放5次元素爆發元素爆發其實就是Q技能的大招,需要儲存能量才能放出。1、首先先要讓無名角色的大招充能完畢。2、來到一個沒有怪物的地方。3、釋放完隊伍內四名角色的大招。4、打開隊伍,選擇另外一名有大招的角色放到隊伍裡。5、使用剛剛換上來角色的大招。這樣子就能連續釋放五次元素爆發了。
  • 最新成果:發現太陽耀斑能量釋放「碎片化」的證據
    來自太陽III型射電爆發是高能電子(∼1-100keV)的信號,在重聯點加速,沿著開放的磁力線通過日冕向上傳播到星際介質。科學家普遍認為射電爆發的發射機制是由相干等離子體過程造成。這些爆發通常在≈1 GHz-10 kHz的頻率範圍內觀察到,該頻率範圍對應於太陽上、下日冕之間的徑向距離範圍,這意味著太陽III型射電爆發可以用來追蹤該距離範圍內的日冕磁場。
  • 毫秒內釋出夠人類622億年的能量
    天體物理學家正式宣布:首次在我們的銀河系內探測到了宇宙射電波的爆發,並確定了它的來源。這項研究為宇宙的一個奧秘提供了新的線索。而恰好也是因為這一磁星,剛好處於一個「活躍期」,也正發射著 x 射線和伽馬射線,所以FRBs的發現,也是上天給大家勤快的獎賞之一。
  • 太陽X射線爆發瞬間:地球嚇得一哆嗦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以下簡稱NuSTAR)首次將目光對準太陽,並捕捉下令人震撼的X射線爆發瞬間。NuSTAR是宇航局最強大的望遠鏡之一,靈敏度極高,尤善於觀測高能X射線。在設計上,這個望遠鏡陣列的首要任務是觀測黑洞以及太陽系外的其他天體。
  • 幾秒鐘爆發太陽100億年釋放的能量
    這起伽馬射線暴被命名為GRB 190114C,幾秒鐘內竟爆發出相當於太陽100億年裡所釋放出的能量,天文學家還從中記錄到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伽馬射線。如此匪夷所思的爆發,真是讓人深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感受這場技驚四座的宇宙煙火秀,NASA製作了一份動畫模擬。
  • 伽瑪射線爆發!
    據說伽瑪射線暴是僅次於創造宇宙的大爆炸(Big Bang)的爆發。 又據說1997年觀測到的一次伽瑪暴,一秒內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幾十個太陽一生放出的能量總和。
  • 堪稱宇宙最強能量,伽瑪射線人類什麼時候可以掌握?
    在1967年由一顆名為「維拉斯」的人造衛星首次觀測到太空中的伽瑪射線。從20世紀70年代初由不同人造衛星所探測到的伽馬射線圖片,提供了關於幾百顆此前並未發現到的恆星及可能的黑洞。研究者研究了2001年12月的一次伽馬射線暴的觀測數據,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這次伽馬射線暴長達270秒的X射線波段的「餘輝」。伽瑪射線爆堪稱宇宙最強能量,太空生命或已被殺死。
  • 如何在10秒鐘之內毀滅人類?伽瑪射線暴能做到,僅需1秒
    伽瑪射線暴和太陽耀斑,都會產生龐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對於它們來說微不足道,卻能夠在幾秒鐘之類毀滅整個人類。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計算,一秒鐘的伽瑪射線暴產生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釋放100億年的能量的總和。伽瑪射線本身的能量就不可小覷,當它們匯集到一起形成射線暴的時候,其能量足以消滅一切生命,時間僅需一秒。那地球有沒有遭遇過伽瑪射線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