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審批政策東風:醫美巨頭艾爾建加速擴張在華眼科業務

2020-12-05 證券之星

  一年多以來,CFDA對於新藥研發、審評的提速使業內藥企大為提振。在官方鼓勵藥物創新和臨床試驗、積極參與全球藥物同步開發產業鏈的東風下,被認為佔據短期內絕對優勢的跨國藥企也在產品研發和上市策略上作出調整。

  「目前艾爾建在中國市場還是醫美業務佔比更大,但隨著傲迪適的上市,眼科業務後勁也值得期待,這個領域的醫療需求很大。」日前,艾爾建中國區總裁趙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表示,「全球而言,艾爾建在眼科領域也是領導者,但在中國還不是,因為很多產品還沒在中國上市。傲迪適的提前獲批,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我們會加速創新產品引進,並將中國更早地納入全球臨床研究中,縮短創新藥在中國市場的上市時間。」

  艾爾建(NYSE: AGN)近日宣布其眼科新藥傲迪適Ozurdex(地塞米松玻璃體內植入劑)獲中國食藥監總局(CFDA)上市批准,繼醫美市場做到中國第一之後,其繼續擴張眼科業務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傲迪適為成年患者中由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BRVO)或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引起的黃斑水腫病症,帶來了一種突破性治療手段,是該適應證在我國獲得批准的首個玻璃體腔給藥藥品。

  「下一步我們還有更多創新型眼科產品會在中國上市,比如青光眼的產品。」趙萍介紹,未來艾爾建打算引進18個眼科治療領域相關的產品和適應證。

  政策紅利加持

  傲迪適所針對的適應證視網膜靜脈阻塞是一種眼底常見疾病,是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後引起視力顯著下降的第二大視網膜血管病變。而由視網膜靜脈阻塞引起的黃斑水腫在3年後將導致58%的患者視力降至0.2以下,長期的黃斑水腫更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

  這只是我國眾多眼科疾病中未被滿足的診斷和治療需求中的一種。

  目前,近視、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和青光眼等都是我國嚴重影響健康並增加社會負擔的高發疾病。上海和平眼科醫院院長吳仁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患者的篩查和診斷率以及對疾病的知曉程度和重視程度都比較低,且過於相信不科學的宣傳,有些疾病的早期診斷手段還不多,例如青光眼。

  「很多疾病如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病變青光眼等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青光眼等慢病的依從性較差,如青光眼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過晚。」吳仁毅認為,CFDA的改革提速關注到了眼科疾病這些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因此對某些眼科適應證上具有明顯治療優勢的藥品批准優先審評;在患者可及性方面,由於目前省級醫藥招標、國家醫保目錄調整、醫院入院、網上處方藥銷售等政策還在不斷完善中,藥品能夠及時到患者手中的速度希望還可以再加快一些。」

  一年多以來,CFDA對於新藥研發、審評的提速使業內大為提振。在官方鼓勵藥物創新和臨床試驗、積極參與全球藥物同步開發產業鏈的東風下,被認為佔據短期內絕對優勢的跨國藥企也在產品研發和上市策略上作出調整。

  「國際化程度越高,產品準入越快。」一位跨國藥企高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研發能力七成以上在外企,三成在國內,政策提速會讓這三成很快發展,跨國企業為了保持領先,可能會在研發上選擇更加專長的領域,而不是像現在全產品線展開。而由於跨國藥企新藥以前在中國上市費時費力,即使中國市場很大也往往被排在最末申報,但現在策略會很快發生變化。」

  「以前艾爾建中國想要參與到國際臨床實驗,但因為審批時間太長了趕不上,現在節省的時間至少是6-7倍。傲迪適目前在其所屬的適應證領域在中國市場沒有競爭對手,所以理論上所有相關病症的患者,傲迪適是唯一可以選擇的產品,我們對這款藥物的市場增長十分看好。」同時這也是趙萍對於眼科業務在華發展的期待所在,「三年前我們希望艾爾建可以成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的領導者,今天實現了。五年之後希望艾爾建中國在眼科業務領域也做到市場第一。」

  監管與放開

  艾爾建靠著醫美業務的強勢,令中國成為其全球業務的增長引擎。

  據艾爾建出示的數據,2012年到2016年,其在中國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5%。在中國上市的醫美產品組合包括肉毒毒素保妥適、注射用玻尿酸喬雅登以及乳房假體娜琦麗和麥格。未來還會向中國醫美市場引入19個適應證或產品。

  「艾爾建在全世界消費者眼裡最著名的產品是保妥適,2016年保妥適全球銷售額接近30億美金。」趙萍表示,中國醫美市場在早期有一些無序擴張,發展非常快,「但這也屬於必經階段,2017年下半年國家七部委聯合發出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進行規範,今年市場規範化程度上升。除了食藥監在審批上的改革,權威部門監管力度也在增加,中國醫美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空間。」

  在「顏值經濟」帶動下,中國醫美市場預期一年高過一年。

  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ISAPS發布的報告稱,儘管中國大陸2015年平均每千人的醫美療程約1.5次,遠低於美國的12次、韓國的20次,經濟情勢卻提供了龐大的成長動能。

  在2015年醫美產值突破5000億元之後,市場預期中國大陸醫美產值將以15.5%年複合增長,2018年將達到8000億元。

  從項目類別來看,醫療美容可以分為手術類美容和非手術類美容兩類。近兩年,因為風險低、操作簡單、顯效快,以玻尿酸和肉毒毒素為代表的面部注射類非手術類項目發展特別快,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從醫美機構看,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科發展較早,技術上有一定優勢,但發展速度和整體規模要顯著小於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後者已成為中國醫療美容主力軍。

  但快速擴容的市場背後還存在大量管理難題,市場準入上依然有挑戰。

  趙萍表示,「中國醫生進入醫美行業有障礙,醫生必須是有整形美容的執照才能夠注射微整形。從業醫生少,需求又很多,很多求美者就訴諸不正規的場所。我們也呼籲,希望國家在醫生準入門檻上可以考慮進一步放開。」

  「醫美行業的快速膨脹帶來很多問題,假藥、違法醫美機構和人員屢禁不止、層出不窮,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來規範行業發展。」解放軍廣州總醫院整形外科李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但從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角度而言,下一步繼續規範引入更高的體系和標準是一個層面,「更重要的是開放,鼓勵支持更多正規、專業、優秀人員、機構進入這個領域,以滿足大眾對於醫美的需求。中國醫美市場信息透明度還有待提升,消費者對於醫美的認識有限,急需加強了解,以做出理性的消費選擇。對消費者的教育需要政府、醫院、產品供應商、行業協會和媒體等齊心協力來做。」

]]>

相關焦點

  • 艾爾建在華加大投資 嘗試不同創新項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9日訊 (記者 陳頤)總部位於愛爾蘭的艾爾建是全球生物製藥領導者之一,與中國醫美行業共歷十年發展。為了推動醫美行業可持續發展,艾爾建日前在成都環球中心正式啟用首家直面消費者的體驗中心——「艾爾建美研所」,致力於為中國市場不僅引入優質產品,更帶來先進的醫美診療方案,並成為醫美行業和廣大醫美消費者「知美、敢美」的教育基地。
  • 美國艾爾建中國區總裁王煒先生蒞臨北京首璽麗格參觀交流
    (Allergan)公司的中國區總裁王煒先生,艾爾建北中國銷售總監柳磊,艾爾建北一區銷售總監胡躍武,艾爾建北一區地區經理徐璇,艾爾建北一區業務發展經理姜曄……一行人蒞臨北京首璽麗格參觀交流。2018年中華美業年度最受消費者歡迎醫美機構、美國悅升線中國區指定培訓基地,聯合麗格集團埋線抗衰教研中心等諸多榮譽,都成為讓王煒先生一行把北京首璽麗格列為這次北京地區首選參觀訪問醫美機構。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
    6月25日,艾伯維(Abbvie)宣布將以63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艾爾建(Allergan)。此次收購將成為今年醫療行業內最大規模的兼併之一,新公司將擁有艾伯維的全球藥品銷量冠軍修美樂(Humira)與艾爾建的旗艦產品保妥適(Botox)。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6月25日,艾伯維(Abbvie)宣布將以63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艾爾建(Allergan)。此次收購將成為今年醫療行業內最大規模的兼併之一,新公司將擁有艾伯維的全球藥品銷量冠軍修美樂(Humira)與艾爾建的旗艦產品保妥適(Botox)。
  • 從基因泰克、賽諾根到艾爾建,盤點醫藥巨頭十大併購案
    從羅氏(Roche)斥資近500億美元先後收購基因泰克(Genentech)和賽諾根製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到近日艾伯維(AbbVie)630億美元收購艾爾建(Allergan)塵埃落定,公眾的注意力再次轉向了國際醫藥巨頭間的洗牌。商業史上,醫藥巨頭歷來是併購案的王者。據統計,在短短20年中,近60家公司通過併購成為全球10大製藥公司。
  • 盤點:歷史上醫藥巨頭十大併購案,輝瑞獨佔三單
    隨著630億美元的艾伯維(AbbVie)-艾爾建(Allergan)收購案塵埃落定,公眾的注意力再次轉向了國際醫藥巨頭間的洗牌。商業史上,醫藥巨頭歷來是併購案的王者。據統計,在短短20年中,近60家公司通過併購成為全球10大製藥公司。
  • 手握全球最強玻尿酸組合,被忽略的醫美賽道「第四巨頭」正在爆發!
    對於醫美行業,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目光都被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吸引走了,殊不知,華東醫藥布局的醫美業務,也正在快速崛起,有望成為A股醫美板塊的「第四巨頭」。1、Sinclair Pharma:2018年,以2.2億美元100%收購的英國醫美上市公司Sinclair Pharma,是目前華東醫藥醫美業務板塊最核心的資產。
  • FDA《2016年度新藥審批報告》出爐
    然而,在這些新獲批藥品中的一小類,我們稱之為「新藥」(novel drug),指的有助於將臨床醫療保健推向另一層次的更具創新的產品。每年歲末,CDER都會對這類產品做一總結。CDER的年度總結(《2016年度新藥審批報告》)不僅報告批准的新藥數,而且還聚焦於這些新藥的醫療價值、對增強患者醫療保健的貢獻以及CDER用於幫助確保這些產品安全、有效研發和審批的多種監管工具。
  • 遺傳辦審批優化進階,創新藥研發利好加持
    優化內容為:一、調整採集審批提交倫理審查批件時間,由在線預申報時提交延後至正式受理時提交。二、國際合作科學研究審批提交倫理審查批件和臨床試驗批件、通知書或備案公布材料時間,由在線預申報時提交延後至正式受理時提交,但在線預申報時應提交臨床試驗審批受理通知書。新藥研發企業關注多時的人類遺傳資源審批流程正在進一步被優化。
  • 本土高端女裝朗姿股份:女裝版塊有望企穩醫美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公司逐步將業務由高端女裝延伸到嬰童、化妝品、醫美等業務領域。 持續布局醫美產業,分享國內醫美行業成長紅利。公司目前在醫美產業的布局:戰略投資一家韓國醫美標杆企業、控股六家中國醫療美容機構、定增推動國內醫美服務網絡建設。未來,公司將通過技術沉澱升級、品牌區域下沉、標準化規模擴張等戰略戰術的交織配合,在醫美產業建立先發優勢壁壘。
  • 艾爾建美學發布中國業務全景,為消費者成就「自信之美」
    據艾爾建美學中國總經理丘漢華介紹:「現在,艾爾建美學中國已發展成為以上海為地區總部、成都為培訓教育中心、博鰲樂城為新產品先行先試基地、業務覆蓋全國近30個省、直轄市的醫美頭部企業。」 2019年,艾爾建美學在成都投資1億元人民幣建成全球第一個創新中心,包括一個可以用於注射培訓的醫美診所和一個數位化的消費者體驗中心。
  • 《商業周刊》:艾爾建醫美藥品肉毒素Botox誕生記
    當把它送到艾爾建在愛爾蘭的製造設施時,其旅程讓人想起保衛總統的特勤處行動,只是少了公眾的注意。  像嬰兒劑量阿司匹林那麼多的一點肉毒素足夠Botox全球供應一年。這點毒素從更大的來源提取,鎖在美國本土某地,只有列在一個精心保護的政府和公司領導名單的人才知道到底在哪兒。偶爾(艾爾建不會說多頻繁)一些肉毒素(艾爾建不會說有多少)秘密運到歐文市實驗室研究。
  • 代表委員熱議藥品審評審批:對突破性療法新藥可借鑑國外滾動式審評...
    特別是在去年醫藥行業迎來藥品審批審批提速、17種抗癌藥降價納入醫保、「4+7」帶量採購試點等諸多重磅利好政策的情況下,今年所討論的話題也更加多樣與深入。  孫飄揚表示,近幾年儘管科技部、藥監局,包括財政、社保各個方面都制定了一些政策來支持創新,創新速度也確實在加快,但我國藥品創新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在政策環境上還可以持續改善和提高。比如在基礎創新、原始創新的來源方面,就要涉及企業和高校間產學研政策的完善。另外還應進一步加快審評審批速度。
  • 我的醫美貸款還不上了
    作為醫美消費的場景入口,各家平臺開始陸續上線五花八門的創新產品,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金融巨頭也嗅到了這塊紅利」肥肉的味道。作為醫美與消金碰撞的產物,醫美分期,開始瘋狂生長。先變美,後買單2016年3月,新氧曾上線一款自建純線上運營的分期產品,消費者只需在線上提交資料、經平臺審批通過後便直接放款給醫院。同一時期,10餘家分期平臺公司湧入醫美場景,整個市場全年的放款量達到了60億的頂峰。
  • 新藥加速審批的龍門魚躍 為中國「質」造豪森藥業阿美樂(R)喝彩
    上海2020年4月21日 /美通社/ -- 作為國產首創、世界第二個第三代EGFR-TKI豪森藥業旗下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順應趨勢以高質量的單臂試驗流程和數據,順利通過新藥加速審批通道,已於2020年3月18號成功上市,目前獲批用於EGFR T790M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治療。
  • 芙艾醫療受邀保妥適十周年慶典暨「BOTOX美魔女俱樂部」成立
    曾任美國Allergan艾爾建公司醫學美容部總監的他,當BOTOX成為好萊塢明星極少數人的私享時,他以此為契機將BOTOX帶入中國,讓愛美的中國女性從此和明星一樣閃耀,成為BOTOX引進中國第一人。此次活動,黃侃先生從過去與未來兩個維度表達了對保妥適的肯定與對未來醫美行業發展的期待。
  • 喬雅登&BOTOX會員答謝沙龍活動 北京蘇亞醫美還為各位美寶貝準備了...
    2020年8月29日下午,北京蘇亞醫療美容醫院攜手美國艾爾建公司舉辦「針愛無限優雅禮讚」喬雅登&BOTOX會員答謝沙龍活動。面部年輕化是北京蘇亞品質服務中的核心代表項目,艾爾建公司的玻尿酸抗衰系列產品比如喬雅登*極致*雅致*豐顏,肉毒素除皺產品比如保妥適,都是求美者在面部年輕化的選擇中大概率會選擇的項目,也是愛美人士接受醫美治療時考慮的首選項目,
  • 醫美行業深度: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2020年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香港醫思集團(02138),香港最大醫美連鎖服務提供商。醫美App服務商:新氧(SY.US),中國最具規模醫美App平臺。風險提示醫美服務個性化強,可能引發醫療糾紛;行業監管政策出臺低於預期;行業亂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目錄1.
  • 獲批品牌2變4 肉毒素開啟醫美收割第二波?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今年以來倍受市場熱捧的醫美概念股,正經歷回落震蕩。11月18日開盤不久,愛美客(300896.SZ)跌超10%,華熙生物(688363.SH)跌逾7%,冠昊生物(300238.SZ)、昊海生科(688366.SH)等多隻醫美概念股走弱。後雖有所回升,但截至收盤,大部分醫美概念股仍未翻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