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說明動物通人性

2021-01-07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民間俗語的生命力相當旺盛,因為它們不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是人們從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和總結後,得出來的常識和經驗,集科學性與智慧性為一體,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揭示了事物普遍的發展規律和基本共性,所以會得到較多人的認同,並且能世世代代傳播下去。

總體來說,出自民間的俗語,若認真分析起來,大多數具有相當深刻的道理。人們常說的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就是流傳很廣,並且擁有很高認可度的一句俗語。

燕子餵食

這句話是說,燕子築巢時好像有先見之明,很少去貧困人家,狗狗對沒有見面的女婿會表現出友好的一面,壓根不會撲咬。

為什麼會這樣講?如果以科學的眼光去審視,還是能發現說得很在理。

燕子是名副其實的益鳥,不僅不會偷食農作物,還會經常捕食蒼蠅、蚊子、飛蛾、蝗蟲、牛虻等害蟲,對人們做出的貢獻很大。在民間,燕子一直有神鳥的美譽。

飛翔的燕子

但燕子是典型的候鳥,比較怕冷,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在南方度過,喜歡那種溫暖的生活環境。在繁殖時節,燕子會選擇在6——7月,這時的北方,正好是一年四季中燕子的最愛,所以,北方人常常會在這個時間點看到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小燕子。

燕子不去貧窮人家築巢,並不是說明燕子嫌貧愛富,而是出於自身的生存考慮。燕子每年只能產卵8顆左右,孵化小燕子時,為了提高成活率,需要找一個好地方,建造一個結實、舒適、溫暖的小窩。

一窩雛燕

燕子在選擇築巢位置時,一是能夠遮風擋雨。二是位置要比較隱蔽和安全,不容易被老鼠、蛇、鷂子等天敵發現,能夠起到保護雛燕的作用。三是所選位置要利於築巢,因為燕子窩巢結構比較獨特。

燕子窩巢的形狀近似於一隻碗從中間劈開的「半碗」,是燕子把泥土、雜草、毛髮混合在一起,一點一點粘合成這個形狀的。窩巢開口向上,上邊必須有橫平的天然遮擋物,如,屋簷、屋頂,天花板等,才不至於漏雨漏風。更重要的是,黏連燕子窩巢的那一面必須是豎直的物體,如牆壁,柱子,樹幹等。

燕子

貧窮人家的房子大多比較簡陋,比如在古代,不少人住茅屋,遮風擋雨效果不夠好,隔音效果也比較差,當然不是燕子築巢的首選。

大戶人家的深宅大院,既溫暖又安靜,從許多方面來看,都很適合燕子在此孵化寶寶,所以,燕子會自然而然選擇它們。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烏衣巷》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明燕子這個益鳥,從古自家都喜歡在大戶人家築巢壘窩。

看家護院的狗狗

狗是人類馴化最早的寵物,非常有靈性和智慧,早在10000多年前就被人類馴化,到如今,已經變成人類忠實的朋友和看家護院的好幫手。狗的嗅覺和聽覺都十分發達,嗅覺超過人類的1200倍,聽覺達到人類的16倍。

依靠強大的嗅覺,狗能辨別出許多氣味,儲存氣味的能力同樣突出。當一家人跟狗相處一段時間後,狗能把家庭所有成員的氣味儲存在大腦中,每次若聞到熟悉的味道靠近,它就會明白是自己人即將到來,不會表現出敵意。

狗在巡視

狗的領地意識非常強,當有陌生人的氣味靠近時,狗通常會用大聲吠叫來警告來者,示意來者不要再向它的領地靠近,否則,它就會發動攻擊。

但新女婿不一樣,新女婿雖然還沒有跟嶽父家的狗見過面,但他身上的氣味出賣了自己。新女婿由於跟未婚妻共同生活過,兩人交換過體液,身上自然吸附了未婚妻的氣味,狗聞到這種不陌生的氣味後,自然覺得來者不會帶來威脅,所以就不會吠叫和撲咬。

另外,狗察言觀色的能力也很突出,當它看到主人跟一個陌生人走進家門,兩人行為舉止既親密又友好時,狗就會認為主人帶來的是朋友,下意識地用搖尾巴表示歡迎,而不是用吠叫來問候。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和農諺是農民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可以說這些俗語和農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更何況有許多科學發現其實質就來源於生活和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而研究發明成功的,因此,農村俗語和農諺應該標註為通俗科學理論的標籤加以發揚光大,並服務於實際生產生活需要。
  •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意思是燕子知道誰家貧窮,誰家富有,燕子會去富有的家庭搭窩;家裡的狗會認新女婿,新女婿第一次去丈母娘家,狗也就不會咬。和燕知寒門對應的老話還有一句:燕子不入愁苦門。「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意思是:燕子知道誰家富裕誰家貧窮,它在築巢時是不會選擇窮苦人家的屋簷的,狗能認出誰是這個家的新女婿,哪怕你是第一次來女方家,狗也不會咬你。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從實際生活中發生的案例來看,土狗確實是很有靈性的。家庭運氣不好的時候燕子真的不會來築巢。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
    萬物皆有靈,更何況是動物!有靈性的動物,往往都比較受歡迎。就比如在我們農村,有三種動物比較受歡迎。第一種是很少能看見的喜鵲,第二種是每年夏季才來的家燕,第三種就是看家護院的土狗。 喜鵲是我們農村老人最想看見的一種鳥兒,因為我們農村一直就流傳著,喜鵲到喜事報!
  • 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
    俗話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有時候動物真的可以識人性。"燕知寒門",燕子真的知道哪家比較窮嗎?或許小燕子不知道那些家庭比較貧窮,那些家庭比較富裕,它只是在尋找哪些家庭適合自己去築巢。中國古代的貧民所住的房子一般都不是什麼好房子,比如杜甫就曾經寫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大風一刮房子就塌了,這種茅屋顯然不適合燕子築巢。所以燕子在築巢的時候會選擇一些兼顧且安全的建築做支撐,也就被人解讀成了燕子,只飛進富貴人家,"嫌棄"貧寒人家。"狗知新婿"是另一句話。都說狗子能通人性,作為人類最好的動物朋友之一,狗已經陪伴了人類走過了數千年的歲月。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十分接地氣,而且雅俗共賞,深受民間老百姓的喜愛。俗語又稱民間老話或者諺語,大多數都是老祖宗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雖然表面意思粗糙簡陋,但是背後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雞和狗都屬於家養的動物,在我國民間,老祖宗們為了生存早就開始嘗試著去飼養雞和狗了。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打親戚工」什麼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民間文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寶貴的智慧結晶,而在民間文化當中,俗語文化更是其中的精髓,千百年來一直在傳承和發揚。俗語,顧名思義就是通俗易懂的語言,這些俗語表面上看起來十分的粗糙簡陋,但是俗語的魅力卻是越品讀越有味道,大智慧和大道理往往都隱藏在內部。
  •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什麼要這麼說,真正意思是什麼
    在民間也有很多的小智慧,時間久了之後,而且還自創了很多的俗語,今天就來聊一句民間的俗語。在農村很多的老人都說,晚上不梳頭的說法,還有早上不說夢話的道理,就成為了老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那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有什麼含義?這些俗語都是根據人們自己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而且在這些俗語當中,還有很多很有教育意義的句子,而且也有許多跟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句子。
  • 民間俗語「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在人們生活中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無可厚非它不像唐詩宋詞那樣優美高雅,但它的作用卻和詩詞不相上下。俗語的體裁相對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都是勸人向善,教人學好的。好比「酒香不怕巷子深」、「芝麻開花節節高」等等無不包涵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祈願,雖然俗語的字數都很少,但字字珠璣,句句肺腑。都是古人總結的為人處世的智慧,尤其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對古人的智慧加以理解和運用。就好比軍事家研究《孫子》,哲學家研究《老子》等等。能夠流傳下的肯定不會都是糟粕,我們應當看到其中的精華,這樣對於了解自身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 民間俗語「抬頭老婆低頭漢」是啥意思,出自何處,有何用意?
    民間很多俗語有道理,但「抬頭老婆低頭漢」卻並非全部是真理我國古代傳到現在,民間流行很多俗語,有的俗語出自典故,有的俗語很粗俗,有的則很文雅。但這些俗語都有很多用意,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經驗或者說法。有的俗語帶有對自然的認識,對人的看法,以及民間總結。有些俗語講的很有道理,但有些俗語在現實生活並不一定很準確。
  • 農村家裡出現這4種東西,說明有喜事發生,你遇到過嗎?
    雖然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的重視,在農村中的投入越來越大,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自古農民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農民就把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些美好事物上,當遇到這些有喜象的事情時就說明有喜事要眷顧這家人家,心情感到愉悅做什麼事就感覺很順利,有時候也會不自覺得把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些喜事同這些事物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有農民就總結出了
  •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就明白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的意思很簡單:如果居住的房屋裡有麻雀築巢,那家裡就可能會有棟梁出現。和這句俗語相似度高的就是喜鵲築巢,麻雀和喜鵲的地位在我國是天差地別,麻雀差點被當成四害斬草除根。麻雀築巢是沒有意識的,並不能說明誰家有好事發生,不能說明誰家出棟梁。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明白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的意思很簡單:如果居住的房屋裡有麻雀築巢,那家裡就可能會有棟梁出現。和這句俗語相似度高的就是喜鵲築巢,麻雀和喜鵲的地位在我國是天差地別,麻雀差點被當成四害斬草除根。麻雀築巢是沒有意識的,並不能說明誰家有好事發生,不能說明誰家出棟梁。
  • 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什麼意思?民間挑選土狗有講究
    摘要:農村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啥意思?古人挑選好狗的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其也是在世界上養殖最廣泛、養殖頻率最高的一種寵物了。可是農村的土狗就不一樣了,它們雖然長得不太好看,但卻是看家護院的好手,並且還很好養活,也不會挑食,主人給什麼就吃什麼,很少生病不說。就算是主人家很窮,也不會「嫌貧愛富」。對於養狗的朋友們來說,都想要養一條聽話的、通人性的好狗。那如何挑選一條好狗呢?農村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啥意思?古人挑選好狗的講究!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導語: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
  • 農村俗語,雲遮中秋月雨打狀元燈,什麼意思?又何科學依據?
    農村俗語,是中國勞動人民五千年的智慧結晶,由於現在城市的發展,許多民間的俗語慢慢的推出了歷史舞臺,有些俗語甚至被人遺忘,但是在近幾年,俗語因為其豐富的知識和內容,再次受到了大家的重視,並且因為俗語在科學上看,也擁有起碼幾千年的數據積累,按現在的話來說,俗語的大數據資料更多,更靠譜。
  • 民間俗語:「人到中年,兩不碰,三不換」,究竟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在民間流行的一種文化,雖然跟詩詞歌賦相比,略顯直白粗俗,甚至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俗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蘊含的道理不容小覷。俗語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少是教人向善的,比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告誡人們不要做壞事,否則遲早會被發現,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 俗語「萬惡淫為首」,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出人性的真諦
    就以《增廣賢文》裡的「萬惡淫為首」為例,你知道這裡的「淫」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嗎?如果單純按照現代社會常用的字意來解釋,恐怕多數人都會認為這個「淫」就是指不入流的、低俗惡趣味的邪穢之意,是與情色事物相關聯的,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指汙穢不堪的思想是極大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