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象已經滅絕了,古生物學家能根據化石推斷出它的長鼻子嗎?

2020-12-05 怪羅科學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大象的鼻子有沒有可能成為化石,答案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只要運氣足夠好,直接從發現的化石上就能推斷出大象的長鼻子。

軟組織如何才能形成化石

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死後,不是被食腐動物吃掉就是被微生物分解掉,有機體與氧氣接觸時分解得更快。

大多數露天環境都與大量的氧氣接觸,所以死去生物的軟組織(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很快就會腐爛。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水下,因為水可以溶解大氣中的氧氣。

有機體若要變成化石,就不能被分解或吃掉,如果有機體生活在或被轉移到可以掩埋並防止其腐爛的地方,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而當一個有機體被迅速掩埋時,腐爛就會少一些,被保存下來的機會也就越大。

生物體堅硬的部分,如骨骼、外殼和牙齒,比柔軟的部分更有可能成為化石,原因之一是食腐動物一般不吃這些部位;硬的部分也比軟的部分更難腐爛,有更多的時間被掩埋。

所以說像大象鼻子這樣的軟組織雖然很難形成化石,但是也不是完全的不可能。

骨骼化石也能判斷出大象的長鼻子

假如古生物學家剛剛發現下面這樣一個化石,如圖:

這是一個猛獁象的化石,從化石中看出,這種動物非常巨大(一個頭頂過一個人)。

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古希臘人在看到這樣的頭骨時,會推斷出獨眼巨人的存在。

除了前面的大洞外,它確實看起來有點像人,古希臘人把這個大洞當做了一個眼窩(並發明了獨眼巨人來解釋它),實際上這是大象的鼻孔。

然後,如果他們碰巧找到剩下的骨架化石,並安裝它,得到這個,如圖:

通過化石,很容易發現大象和所有哺乳動物一樣有7個頸椎,換句話說,它們有一個非常短而僵硬的脖子。

因此,大象不能彎下腰用嘴接觸地面(不要忘了,那個頭離地兩米),所以還需要其他一點東西,不然它沒法吃東西。

然後古生物學家可能還會遇到一個像這樣的標本,如圖:

他們意識到這種動物很難用嘴接觸到任何東西(象牙太長也不好)。所以古生物學家很快就會推斷出,大象必須有辦法把食物和水送到它的嘴裡。這可能是長而肉質易抓握的嘴唇(或舌頭)。

最後,如果古生物有許多其他哺乳動物的知識可以借鑑,他們完全可以僅從骨骼就得出大象有長鼻子的結論,只是會有點難,和原版不太像而已。

最後

實際上,像恐龍這樣的古生物的核心爭論之一就是這些古巨無霸到底長什麼樣,因為我們發現的化石其實都是不完整的。

許多人模擬恐龍的模樣(以及其他動物化石模樣)只是在骨架上塗一層皮膚,這個過程是「收縮包裝」,但真正的動物很少是這樣的。

當我們偶爾發現有皮膚和其他軟組織附著的化石時,它們往往會顯示出從骨骼化石上無法推斷出的東西。

有了頭冠是不是更好看了

例如,2013年,人們發現了一塊以植物為食的恐龍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的化石,它的皮膚完好無損,但是比以往的模擬多了一個頭冠。

好吧,這些還不是最難的,其實滅絕生物的顏色更難判斷或模擬!

相關焦點

  • 假如大象滅絕,未來古生物學家能根據化石推斷出大象的長鼻子嗎?
    大象屬於長鼻目-象科,在此之下又分為亞洲象屬和非洲象屬。大象典型的特徵就是兩個大耳朵和一個長長的鼻子,如果大象全部滅絕同時自然界中又不存在其它長鼻目下的動物,人類很難確定出大象有一隻長鼻子,但是可能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假說。
  • 如果大象滅絕,未來能根據化石推斷它的全貌嗎,尤其是長鼻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原標題:假設大象滅絕了,未來古生物學家能根據化石推斷出大象的長鼻子嗎感謝提問,關於假如大象滅絕後,未來的考古學家能否根據大象化石推斷出這種生物之前有無長鼻子這個問題
  • 假如大象滅絕,科學家可以根據化石推斷出它是長鼻子生物嗎?
    而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長著粗壯四肢,有著長長鼻子和扇形耳朵的大象,並不是稀奇的動物,但是,假如這種龐然大物從地球上滅絕了,未來科學家還能通過大象的化石還原出大象的模樣嗎?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如果大象真的從地球上消失,而且僅有化石留下,那麼人類還是可以依靠先進的科技還原出大象原有的模樣的。
  •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象的長鼻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大象的長鼻子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可用謎語導入,老師說一個大象的謎語,請幼兒猜出出謎底。 二、觀察大象,認識其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出示大象圖片,請幼兒觀察:大象是什麼樣子的? 大象看上去怎麼樣?它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耳朵呢?它的尾巴看上去怎麼樣?它的腿呢?
  • 遠古時期的大象竟然長這樣!人類真正的祖先竟然是它?
    原標題:遠古時期的大象竟然長這樣!人類真正的祖先竟然是它? 現代的動物主要都以萌為主,但是你知道遠古時期的動物長什麼樣嗎?一、大象的祖先「鏟齒象」還記得現在的大象擁有的一條長長的鼻子嗎?但是遠古時期的大象這條又長又粗的可不光是鼻子了呦!這種大象生活在距今將近1000多萬年前,它們的下巴非常的長,且在前段有一對扁平的巨大牙齒。極其像一個大鏟子,幫助大象將食物鏟入嘴裡。
  • 大象的長鼻子和野貓
    野貓用手捂著嘴,笑著說,嘿嘿,笑你的鼻子唄,多難看呀長鼻子呀。大象沒好氣兒的說,鼻子長有什麼難看的,你嫌長,我還嫌短呢。野貓笑得四腳朝天,嘻嘻嘻嘻嘻,你的鼻子已經夠難看的了,在長那不就更醜了嗎?大象見野貓那個叼勁,氣氛的說,個人的鼻子都不一樣,你認為醜,我認為美,這有什麼好笑的。我的鼻子用處可大著呢。
  • 長鼻子是大象的特點,大象的祖先是如何進化出長長的鼻子的呢?
    大象的標誌就是長鼻子,靈巧、敏感、強壯和適於抓握,這些都是大象長長的鼻子最突出的特點。那麼,大象的祖先—長鼻類動物是如何進化出長長的鼻子的呢?現代大象最早的祖先及其親屬生活在5500萬年前,體型只有小豬那麼大,而且那個時候還沒長出長鼻子。在接下來的地質時期內,長鼻類動物越長越大,越長越高,腦袋離地面越來越遠。
  • 古生物學家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它將改寫恐龍歷史
    在生物學家證實棘龍能夠在水中生存之前,其實已經考證出棘龍具有親水性。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人員稱棘龍適應在水生中生活。它的腳很平可能有蹼,鼻孔高高地長在頭上,還有稠密的骨頭,這可以讓它在遊泳時控制自己的浮力。但是,在那時這只是個想法,並沒有證據能表明棘龍在水中如何遊泳。
  • 古生物學家:已經滅絕的長脖爬行類
    在冰雪覆蓋的南極洲,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疑似「尼斯湖水怪」的遠古生物遺骸,化石顯示這是一隻巨大的長脖子生物。據古生物學家判斷,這隻史前生物的學名是薄板龍(elasmosaurid),一種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四鰭海洋爬行動物,從鼻子到尾巴長達11米,與標準電線桿一樣長。
  • 方舟子: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大象的鼻子就像人的手一樣有用,大象用它來抓住食物送到嘴裡吃,用它吸水(一次能吸14升)喝或衝澡,用它當武器鞭打或拋擲敵人,用它擦眼睛,用它向情敵示威,用它相互愛護、打招呼,比如兩頭大象見面時會相互握鼻子,就像人見面握手一樣…… 長鼻子當然是從短鼻子進化來的。根據自然選擇學說,大象祖先的鼻子變得越來越長,是因為長鼻子對它們的生存有優勢。
  • 西媒:靠化石還原恐龍不靠譜 恐龍模樣或顛覆傳統觀念-雕齒獸 草食...
    東方網3月27日消息:西媒稱,想像一下,數百萬年以後,當外星人來到地球,試圖通過化石來復原今天的生物,他們畫出來的猿猴、大象或鳥類會跟現在一樣嗎?人們肯定產生過這樣的疑問:真正的恐龍是否和古生物學家描繪的,或者電影中所呈現的一樣?已經滅絕的物種能否複製?古生物學家的描繪是否嚴謹?是否存在嚴重錯誤?
  • 三疊紀時候已經有大型哺乳動物
    大象大小的哺乳動物近親二齒獸Lisowicia bojani在晚三疊世出現,當時恐龍才剛進化出巨大體型瑞典和波蘭研究人員在波蘭一個村莊發現了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的二齒獸化石,這種身形似大象的巨型動物是哺乳動物的「表親」,曾與巨型恐龍共存,這表明恐龍並非當時地球陸地上唯一的龐然大物。
  • 在幾千萬年的時間裡,大象是怎麼進化出這麼長的鼻子的?
    大象的長鼻子進化歷史,是地球生命演化中一個相當有趣的環節。如果追溯歷史,大象的祖先誕生於公元5500萬年前,也就是恐龍滅絕後100萬年。大象的祖先就像一隻大點的老鼠,當時還沒有長鼻子,上嘴唇卻十分靈活,和現在的貘很像。
  • 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地球上會有人類出現嗎?
    人類屬於哺乳動物,根據已掌握的化石證據,在2.0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早期的似哺乳動物和恐龍幾乎同時出現。到了1.42億年前的侏羅紀,各種食草恐龍和食肉恐龍佔據了地球上的統治地位,而哺乳動物則為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一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的霸主地位仍然穩如泰山,而哺乳動物還是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唯一有點進展的是這個時代的哺乳動物進化出了胎盤。
  • 地球生命史上有比藍鯨更大的動物嗎?如果有的話!可能就是它了
    那麼在地球的生命史上,曾經出現過比藍鯨體型更大的動物嗎?說到體型最大的動物,很多朋友都會想到恐龍,比如有些蜥腳類恐龍體型巨大,體長可達30~60米,體重可達50~150噸,如汝陽黃河巨龍、地震龍、普爾塔龍、阿根廷龍、易碎雙腔龍等,恐龍中的腕龍、梁龍和泰坦龍類都是體型體重極為巨大的陸生動物。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對於恐龍的滅絕,人們始終很遺憾。作為最受歡迎的古生物,恐龍一直都被人們關注,大家都希望能夠看到真實的恐龍。哪怕看不到恐龍,也想知道知道恐龍的「親戚」們都是什麼模樣。那麼,恐龍是否還留有後代存活在世界上呢?根據科學家現有的研究成果,恐龍可能真的還有留存於世的後裔,那就是鳥。
  • 帶你參觀各種不同的古象,不一定都有長鼻子哦~
    帶你參觀各種不同的古象,不一定都有長鼻子哦~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微微一笑素養。在許多朋友們的印象中,大象似乎就只有非洲象和亞洲象這兩種,長得也差不多。其實不然,還有一種叫做「非洲森林象」的大象,曾經被認為是非洲象的亞種,但是後來經過基因分析,認為應當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 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你可以問問它們奇葩的下巴
    大象的鼻子幾乎無所不能,大象不僅會用鼻子來抓住食物,用鼻子喝水衝澡,用鼻子當武器打架,還會用它打招呼、當拐杖等等。比起奇特的長鼻子,很多人不知道,大象是除了人類以外,唯一有下巴的哺乳動物。而且,大象能進化出長鼻子,跟它有下巴存在密切關係。大象的鼻子被認為像人的手一樣,是大象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 化石在地質學上的意義
    根據這些生物所形成的化石往往可以相當準確地推斷出當時各地的環境條件。這種化石被視為指相化石。 1963年美國古生物學家J.W.威爾斯根據古生代珊瑚的生長紋、生長帶的數目,計算出當時一年的天數和每天的小時數,和一年的月數等。這些化石被人們稱為古生物鐘或化石鐘。 在某些被認為是標準化石的生物類別或屬、種,有時常出人意料地,在其大量出現前或認為已絕滅後,出現於較古老或較新地質時代的地層中,前者被稱為前驅,而後者被稱為孑遺。
  • 怎樣給已經滅絕的恐龍稱體重?
    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已經可以相對可靠地通過骨骼推斷恐龍肌肉的分布情況但對於恐龍來說,除了僅存的鳥類這一支後代,其他恐龍早已滅絕。沒有實物,如何才能根據僅存的骨骼化石,估計出恐龍生前的體重呢?恐龍並不是全都那麼大在講述如何給恐龍稱體重之前,我想說一個關於恐龍體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