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爾文的求學年代,進化的思想風靡八方

2021-01-08 小瓊講科學

在達爾文的求學年代,進化的思想正是風靡八方的時尚思潮。甚至已有好幾種進化學說在各處流傳。早在1794年,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便在他的醫學論文《動物生理學或有機生命定律》中,提出了「一切生物均誕生於一種『有生命的纖維」』的大膽論斷。

法國研究自然的學者拉馬克也於18世紀提出了一種進化理論——依照該理論,一種「內力」,也就是一種向更高階段發展的趨勢,推動著有機生命的進化。他假設了有用與無用的法則,以及已獲得的特點的遺傳性,以環境條件為前提的或多或少的使用,能夠使身體的一定部分發生變化。例如鐵匠,長期站在鐵砧旁邊勞動,其上臂肱二頭肌就變得特別強勁有力。反之,假如人體的某個部分得不到或者幾乎得不到使用,那它將會漸漸地萎縮。而太空人們,連續若干個月在空間站裡度過,由於他們長期處於失重的狀態之中而不需要使力,所以他們就會喪失相當大一部分的肌肉質量和骨骼組織。

如拉馬克所假設的,倘若活著時所獲得的這樣一些特點是可以遺傳給後代的,那麼鐵匠就會將自己的肌肉發達的臂膀遺傳給自己的孩子。與此相反,一位剛剛從宇宙回歸地球的太空人,其所生育的孩子更有可能是虛弱無力的。按照拉馬克的想法,長頸鹿的特長的脖子便是這樣得來的。為了夠得著汁液飽滿的金合歡樹葉,長頸鹿不得不一代又一代地把自己的頭伸得更高一些。拉馬克式的進化,進展迅速而有效。每一代人都收穫了前一代的進化成果。達爾文熟知拉馬克的理論,後來在其論著中亦頻頻引證之。直至19世紀末期,達爾文去世幾年之後,才得以證明拉馬克的遺傳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在達爾文之前就發表過關於進化的言論的另一位學者,是英國的哲學家兼社會學家斯賓塞。和達爾文一樣,斯賓塞也曾受到拉馬克思想的激勵。因為後者的進化學說針對迅速而進步性的變化提出了一種解釋。但起初對斯賓塞而言.與其說進化論是一種科學假說,倒不如說是一條普遍適用的形上學的定律。不只是在有生命的自然界中,而且也在整個的宇宙中間,都可以發現一種從同質向異質,從簡單向多樣化發展的過程。萬物都傾向于越來越複雜化。此外,按照斯賓塞的觀點,進化亦含有進步之意。進步性的發展應是一條自然規律。其實,持有這種見解的,並非只有斯賓塞一人。進步的信念深深地植根於19世紀思想家的腦子裡。當斯賓塞了解到達爾文的進化學說之後,他的思想變得具體得多了。

斯賓塞主要是運用達爾文的學說來研究社會並以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聞名於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我們不能援助同時代的那些貧弱人群,因為這將會打破自然的平衡。至今廣為流傳的口號「適者生存也是斯賓塞給我們留下的遺產。依照他的觀點,最能適應環境者方能倖存的準則,不僅僅適用於植物與動物.而且也適用於人類社會。激烈的競爭將會淘汰掉那些不能充分適應社會或者時代的個人、經濟企業與組織。若仔細審視,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意義。只不過比為19世紀的自由放任主義的經濟政策披上一件科學外衣的努力稍多一點而已。

斯賓塞關於進化的無所不包思想,究其核心還是與拉馬克如出一轍。即使是在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之中,拉馬克關於已獲得的特點之遺傳性的概念亦處於中心地位。即那些最能適應充滿競爭的世界的個體,會將其已獲得的特點遺傳給自己的後代。然而,拉馬克的和斯賓塞的理論,都無法解釋有機自然界中所發生的變化。無論是拉馬克的內力概念還是斯賓塞關於形上學法則的信念,都不是經得起檢驗的假說。達爾文是世上發現——經過長期探索而未曾弄明白的——隱蔽在進化之中的運行機制的第一位科學家,同時,他的發現也是基於令人信服的科學物證的。

相關焦點

  • 進化論險些被毀!達爾文揭秘物種起源,思想暗合樸素的中華哲學?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以下簡稱:達爾文)是偉大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真正最能讓他永垂青史的,是他的「進化論奠基」人身份。達爾文一生受到過三次權威的大獎,足夠證明他有踏實可信的思想品德。三次大獎是:皇家獎章(最高榮譽的女王獎章)、科普利獎章(自然哲學重要獎章)、沃拉斯頓獎章(地質學最高獎章)。
  •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直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學者達爾文出版發行了自己的著作《物種起源》,系統闡述了生物進化論思想。生物進化論的誕生,幾乎具有顛覆性的意義,徹底推翻了此前人們所做的種種設想,改寫了生物學、生理學、生物考古學等學術框架。儘管今天有一些學者對生物進化論提出了與之相左的某些論點或者證據,但由生物進化論所統攝的生命科學體系卻依然是堅固而龐大的。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1859年11月24日,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他的著作:《論物種的自然選擇起源》,講述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自然選擇的進化。查爾斯·達爾文是一位自然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他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什羅普郡。他屬於一個思想自由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羅伯特是一名醫生,他的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除了是一名醫生,也是英國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家。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不是哲學家也不是思想家的達爾文卻完成了千百年來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思想家未能完成的一場思想革命,扭轉了世界上無數人的生命觀。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科學和人文領域有著重要影響,但同時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理論。科學史上沒有哪一個理論學說像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那樣面對著那麼多的反對者,遭到那麼多的攻擊、誤解和歪曲,經歷了那麼長久而激烈的爭論。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進化論逐漸撼動整個世界——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一生物學的理論,意外地對中國近代思想史乃至中國現實產生巨大影響,且至今不絕。  事實上,達爾文自己始終反對把進化論用於社會思想學領域,直到臨終時他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理由可以把進化論用於哲學。他在1878年評價這種做法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念。」
  • 達爾文的「進化論」如何導向叢林法則?
    對任何一位受過基礎教育的讀者而言,達爾文的進化論絕非陌生的概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更可謂婦孺皆知。按理說,進化論屬於十九世紀偉大的科學發現,關乎人類起源問題。可在彼得·沃森看來,由此衍生的達爾文主義卻改變了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影響到了整個二十世紀的歷史進程。
  • 1859年是達爾文一生中最光輝的年代!
    1859年,達爾文一生中最光輝的年代。《物種起源》一書出版的這一天,不僅對達爾文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天,也是19世紀大批有知識'的人生物學觀點及人在生物界中地位觀點開始轉變的一天。這種轉變就像哥白尼在16世紀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發生的轉變一樣。然而,在人們的思想轉變之前,為捍衛達爾文這一進化論學說曾不得不進行了10年尖銳的鬥爭。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大約20年後,達爾文將他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雀科鳥類適應不同島嶼環境方式的理解,整理成為一套完整的進化理論,著重強調了自然選擇的力量——正是它確保優勢性狀能在種群內代代相傳。多年來,雖然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批評家們總在批判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觀點,但這套理論卻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研究領域。
  • 紀錄片《達爾文進化之路》引入中國
    達爾文像。 資料圖片在近代中國的社會思想發展史上,達爾文的「進化論」可謂舉足輕重,它是最先對中國人造成衝擊的重要西方思想之一,改變了彼時中國人對宇宙和歷史的整體想像,並因此成為支持近代中國革命的重要理論之源。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這次航行,開闊了達爾文的眼界,啟發了他對自然奧秘的探索和研究;所得到的大量實際資料,為達爾文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一個問題老是在達爾文的腦海中紫繞:自然界的奇花異樹,萬類昆蟲,千種動物,不同的人種,到底是怎樣產生的?怎樣演變的?彼此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尊重實踐和科學的達爾文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決定向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迷信挑戰,以進化論來闡明物種起源。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進化論」撞車多年的考察讓進化論的種子在華萊士心中不斷生長。1856年,他在《博物學記錄》發表論文,初步表達了自己進化論的觀點。當時著名的地質學家賴爾是達爾文的前輩和好友,他將論文轉給達爾文,並提醒他儘快發表《物種起源》,以免被人搶先。達爾文認為華萊士的觀點太簡單,沒有在意,但他還是跟華萊士取得了聯繫。
  • 生物的進化,繼達爾文以後的進化研究
    達爾文之後, 幾乎所有高水平的生物學家均承認進化是事實, 並且認可自然選擇是引起進化性變化的必要理論。但是, 追溯到18世紀或更早期, 獲得性遺傳則被認為是引起進化性變化的另一個可能性。獲得性遺傳曾被達爾文認為是進化中的一個極重要的輔助性因素。達爾文還指出, 獲得性遺傳是一個可以反證的假說。
  • 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響徹2009
    特展包括圖片展和化石展兩個主要部分,其中圖片展包括達爾文與「貝格爾號」(小獵犬號)、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人類的進化、進化論的進化等主題,展出了80餘張反映達爾文生平與達爾文進化論的圖片,也包括對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具有重要影響的「貝格爾號」環球航行的大幅路線圖。化石展以「生物進化的化石實證」為主題,向觀眾推介了8種典型的過渡型生物的實體標本或骨骼化石。
  • 500多名美國科學家聯合籤名反對達爾文的進化!
    500多名美國科學家聯合籤名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在這些科學家聯合籤名的反對文章中寫道:「我們對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表示非常懷疑」。­這篇文章還稱:「我們對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理論表示懷疑。其實很多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進化論使科學走進死胡同,說真話的考古學家沒飯吃。­1966年,墨西哥的霍亞勒克出土了一批鐵矛,美國地質學家麥金泰爾博士奉命去鑑定。她用了兩種方法測定了鐵矛的年代,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距今25萬年。這個違背進化論的結果實在讓科學界無法接受。
  • 新書稱反奴隸制觀點成就達爾文進化論
    北京時間2月4日消息,據美國《探索》雜誌報導,一本新書稱,英國傑出生物學家、進化論奠基人查爾斯·達爾文對奴隸制的深惡痛絕以及對加斯帕戈斯群島雀類的細緻觀察可能成就他完成了著名的進化論。阿德裡安·德斯蒙德和詹姆斯·摩爾所著的《達爾文神聖事業》(Darwin's Sacred Cause)提到,當時支持奴隸制的宣傳經常稱,不同的種族屬於不同的物種,達爾文的著作中絲毫沒有這種說法的痕跡。《達爾文神聖事業》稱,反奴隸制思想可能孕育了達爾文有關進化論的獨特方法——將所有種族和物種同「共同祖先」建立了關係。今年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
  • 達爾文的進化論或被推翻
    可能會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人類科技發展進步之後,追尋人類起源的秘密,似乎成了我們探索任務的重中之重。在古代的西方,宗教信仰表示人類和其他的生物,其實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或許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由於知識能力的匱乏,很多人就把那些無法解釋的事用鬼和神來理解。
  • 達爾文進化論被推翻是真的嗎?500名美科學家聯合反對
    當你不屑於東西方神話傳說中神用泥土造人的故事時,你也許在堅定著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論作為唯物主義和科學思想在小的時候就灌輸給我們的。那時候,我們知道了達爾文,一個古老而遙遠的洋人傳說。進化論提出的年代,是西方社會靠武力積極擴張以尋求海外市場,物質實力正開始取代道德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的時期。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坤鵬論:尼採的進化觀 「審判」達爾文
    坤鵬論特意花了一些功夫,對進化論的歷史做了一番粗淺的學習,收穫頗豐。一、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每種生物的進化,並不是靠這一代完成的,而是靠新一代完成。拉馬克是法國生物學家,是進化論的先驅,他的理論是純正的進化。他繼承和發展了前人關於生物是不斷進化的思想,大膽而鮮明地提出了生物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進化的學說。拉馬克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了唯物主義的生物進化的理論。
  • 最熟悉的陌生人: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說了啥?
    關於進化論,或許早已經成為現代人基礎認知中渾然天成的部分,但這份熟悉也讓我們忽略了161年前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之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理論才是絕對主流思想。11月24日,是《物種起源》問世161周年紀念日,讓我們重新凝視這位科學巨人,看看他是如何開闢生物學發展新紀元,並且引起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