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情用藥」遇上「循證醫學」——俄羅斯疫苗

2021-01-18 李雷博士

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羅斯第一款新冠疫苗已經獲得衛生部許可,自己的女兒已經率先接種。

面對這個新聞,不知道是誇還是批,畢竟則是一個重要的選擇問題。

當「同情用藥」遇上「循證醫學」,如何選擇就是看個人風險承擔能力。

————同情用藥————

同情用藥( Compassionate use of investigational drugs)這個詞,相信經過疫情的人們都非常熟悉這個詞,

「同情用藥」的原則是:對於當下處於危及生命的情況或病情嚴重的患者,如果無其他有效療法選擇(且患者無法註冊參與臨床試驗),可在不參加臨床試驗的情況下使用尚未獲批上市的在硏藥物。使用在硏藥物可能對治療有效,也可能導致無法預期的嚴重副作用。因此,「同情用藥″目前使用案例多是針對小規模個案病人,並未用於大規模病人群體。

換成通俗易懂的話,那就是:當無藥可醫的時候,不妨死馬當活馬醫。

這是一個樸素的價值觀,在疫情期間也有體現,比如面對新冠無藥可醫的情況下,美國當時將還在研究階段的藥物瑞德西韋( Remdesⅳvir)用於患者。

俄羅斯的疫苗同樣如此,在面對累積確診近90萬,如今日新增還在5000左右的情況,俄羅斯事實上是處於疫情失控狀態。

之前引發東北疫情爆發的也是俄羅斯輸入。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面對的問題就是:

上疫苗,優點是可能遏制疫情,缺點是可能造成其他問題。

不上疫苗,優點是避免疫苗帶來的問題,缺點是疫情繼續泛濫。

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俄羅斯選擇了疫苗,事實上也算是同情用藥的選擇吧。

————循證醫學————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現代醫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顧名思義,就是「遵循證據的醫學」,又稱實證醫學。其核心思想是醫療決策應在現有的最好的臨床研究依據基礎上作出。

也就是大家說的,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data。

藥物臨床試驗同樣也遵循這個規則,藥物臨床試驗的要求:(1)研究對象;(2)分組方法;(3)幹預措施;(4)觀察方法;(5)統計處理.這其中每一項都要嚴格執行。

疫苗作為特殊藥物,自然也是一樣。大家一般都知道藥物試驗有1234期,其實每一期都有其要解決的問題。

I期臨床試驗

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為新藥人體試驗的起始期,又稱為早期人體試驗。

II期臨床試驗

II期臨床試驗為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III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採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

III期臨床試驗

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藥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係,最終為藥物註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試驗一般應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

該期試驗一般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化盲法對照試驗(random control trial, RCT)。

III期臨床試驗的目標是:

· 增加患者接觸試驗藥物的機會,既要增加受試者的人數,還要增加受試者用藥的時間;

· 對不同的患者人群確定理想的用藥劑量方案;

· 評價試驗藥物在治療目標適應症時的總體療效和安全性。

該階段是臨床研究項目的最繁忙和任務最集中的部分。

IV期臨床試驗

一種新藥在獲準上市後,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考察其療效和不良反應。上市後的研究在國際上多數國家稱為「 IV期臨床試驗」。

可見每一期設計,都是基於當前人類對科學醫學認知的基礎之上,做出的最符合認知的判斷。

不做3期,那麼就意味著,無法排除藥物在面臨更大樣本群體時候出現的各種風險,畢竟前期樣本太小,一個隨機就可能讓樣本失效了。

舉個典型的例子,

1996年4月,奈及利亞卡諾州爆發大規模麻疹、霍亂和腦膜炎疫情,輝瑞公司「志願提供」的藥物「特洛芬」導致使用該藥物的200名患者中有11人死亡,181人留下不可補救的後遺症。

1997-1999年,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製的抗愛滋病藥物奈韋拉平在由美國醫藥協會組織的烏幹達10個村子組織人體試藥藥試中,「操作不規範、極度不嚴謹」,給1000多名受試的烏幹達母嬰帶來傷害。

疫苗實驗有天然的要求,就比如你就是再牛逼,也不可能讓人一天成才,這就決定了藥物試驗的時間是有嚴格規定的,符合基本常識的。

目前俄羅斯用的是腺病毒疫苗,其實就是用核心成分做的,按理說這周期比國內要慢,但是提前批准,那就是冒著風險了。

如果違背這個流程,那麼就要承受可能面臨的風險:

1,疫苗不僅沒用,反而有害

這就是疫苗無效甚至可能引發疾病的問題,這種一般見於減活病毒上。

2,疫苗遇上了ADE效應

這種情況和上面的類似,但是在登革熱上最早發現。是因為病毒株不同導致的。

本身感染過,換了個新的病毒株,不僅不抵抗,還讓症狀更嚴重

3,嚴重疫苗反應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造成受種者死亡、嚴重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

4,其他常見反應

發熱,疼痛等情況

所以,這是一個權衡問題。

相關焦點

  • 《循證醫學》重點大全
    循證醫學區別於傳統醫療實踐1系統收集的證據優於非系統的臨床觀察2以患者終點結局為判效指標的試驗優於僅根據生理學原理制定指標的試驗3解釋醫學文獻對醫生是一項重要技能,有必要正規學習一些證據的相關通則,以達到熟練解釋的程度4醫生對於患者基於證據的個體化治療優於僅靠專家意見作出的決策循證醫學定義慎重、準確而明智地應用所能獲得的最佳研究證據來確定患者的治療方法。
  • 醫學英語:循證醫學名詞
    relative risk increase, RRI   效果 effectiveness   效力 efficacy   效應尺度 effect magnitude   效應量 effect size   序貫試驗 sequential trial   選擇性偏倚 selection bias   循證兒科學
  • 關於循證醫學、精準醫學和大數據研究的幾點看法
    沒有循證醫學的敦促,醫學研究就多會停留在理論上;沒有循證醫學的反饋,醫學研究可能會偏離正確的軌道;沒有循證醫學這張盾牌,資本就會更肆無忌憚地讓醫學為利潤服務。然而,在肯定證據在醫學決策中重要性的同時,還必須強調證據本身並不是決策,決策還必須兼顧現有資源的多寡、患者的需要和價值取向。如果把證據稱為理,證據以外可以影響決策的因素就是情。
  • 循證醫學名詞術語總匯
    比值比  odds ratio,OR標準化均數差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病例報告  case report病例分析  case analysis病人價值觀  patient value (此詞刪除)病人預期事件發生率  patient’s expected event rate, PEER補充替代醫學
  • 中醫藥抗疫效果的循證醫學思考
    從循證醫學的角度看,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探討:這裡說的「有效率」是什麼意思?怎麼定義的?這些中藥方劑或中成藥,對新冠肺炎有明顯療效,指的是什麼,在哪些方面有效果?通過官方、媒體和中醫類自媒體等的廣泛宣傳,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已經廣為人知。
  • 最新研究發現循證醫學存「缺陷」
    過去二十年以來,統治整個臨床研究領域的方法學範式是循證醫學,對於臨床醫生而言,循證醫學代表著三樣東西:大樣本前瞻性臨床試驗,尤其是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RCT);Meta-分析;循證指南。循證指南基於RCT和Meta-分析,尤其是後者,在權威的循證醫學國際組織Cochrane協作網的定義中,是所謂的「最高級別」的臨床證據,被認為是制定指南以及指導臨床醫生進行診療決策最重要的科學依據。
  • 循證醫學中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水天聊循證 Weixin ID doctorhappiness
  • 循證|專題2:如何解讀循證醫學研究結果——P值的意義到底何在?
    隨著循證醫學成為臨床醫學研究中一項重要的理論和方法,臨床醫學的發展越來越依賴循證醫學研究結果的指導。總體而言,臨床醫學研究結果的意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臨床意義是否具有顯著性,主要觀察的是結果效應的大小,而統計學意義是否具有顯著性,則主要觀察的是P值的大小。
  • 張田勘專欄:電擊療法治網癮未獲循證醫學支持
    摘要:循證醫學的基本內容可歸納為一個核心概念、兩個金標準證據、三個基本要素、四個基本步驟和五級證據梯度。電擊療法治網癮,需要更充分的科學評價和嚴格的循證醫學證據。當時,衛生部組織了專家研究和論證了相關問題,認為電刺激療法治療網癮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確切,國內外並無相關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依據,暫不宜應用於臨床。儘管楊永信稱電擊療法有效,但並未經過嚴格的循證醫學的驗證。
  • 史學「循證」的啟示
    現如今,醫學有「循證(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藥學有「真研(真實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
  • 美國FDA同情用藥制度的幾個核心問題!
    而同情用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尤其是針對新型疾病。 目前歐盟、日本等地區已經建立同情用藥制度,中國新《藥品管理法》也將同情用藥制度納入其中。那麼,什麼是同情用藥?美國FDA如何對同情用藥進行監管和實施,對國內有什麼啟發意義?
  • 構建循證教育體系 推動教育決策和實踐科學化專業化
    教育學科要承擔起更好地服務新時代國家深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責任,需要以基於數據和證據的循證教育(Evidence-based Education)體系支撐。今年以來,我國政府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基於醫療科研團隊科學和專業化的實證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和證據做出了正確決策,以「循證醫學」的理念在防控疫情上做出了系列的科學決策,極大地降低了人民和國家的損失。
  • 協和男護士冷眼看循證 為什麼近些年質疑越來越多
    醫學發展至今,革命性的診療手段不斷問世,基因測序、靶向治療、3D列印、雲計算,為我們探索人體的奧秘不斷加入新的砝碼。特別是近些年循證醫學的興起,人體、疾病、診療的數據被收集整理,成為指導我們診療護理的依據,甚至成為金標準。循證醫學改變了醫學領域經驗模式的不足,推翻了很多醫務工作者的推斷、直覺與假設。如此振奮人心的改變,如今卻遭到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循證醫學究竟怎麼啦?
  • 有效率90%的國外新冠疫苗,上市前翻車了?
    從審批的角度來看,70.4%雖然算不上低(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是有效率不低於50%的候選疫苗才能提交上市審批),但70%與90%從數據上看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輝瑞、莫納德還有俄羅斯的衛星V號所披露的疫苗有效率都超過了90%,70%這個數據似乎不太符合預期。那麼,這款疫苗的有效率到底是70%還是90%?基於此,咱們就來仔細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左右互搏的現象發生?
  • 真實世界證據,循證醫學研究的「後起之秀」
    臨床實踐經常存在超適應證用藥的情況,收集並分析這些數據可以探究藥物在尚未獲批的疾病及人群中的療效,進而為上市後藥物擴大適應證提供可能。2016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21世紀治療法案》,明確指出RWE可用於擴展已獲批藥物的適應證。但觀察性研究無法消除未知混雜因素的影響,且常採用回顧性數據收集策略,容易產生偏倚,故在判斷有效性時應慎重。
  • 雲翻譯攜手循證醫學,賦能藥企數位化轉型
    《雲翻譯攜手循證醫學賦能藥企》的演講,引起極大共鳴和廣泛討論。愛特曼雲翻譯是世界領先的成熟的醫學機器翻譯解決方案,覆蓋廣泛的醫學場景,為醫學客戶提供最佳服務體驗。 典型的應用包括日常的醫學文獻、會議等文件的翻譯,也包含支持像藥物警戒、合規申報中的各類專業遞交材料,比如PSUR、eCTD等的自動化翻譯需求。
  • 複利【新看點】——中英雙語《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發布,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通過臨床療效為導向、循證醫學理念和方法為指導,結合中醫藥自身特色,客觀、科學地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據盧傳堅介紹,上述研究方法是中醫藥走向世界、更廣泛地為人類健康服務且與國際接軌的必經之路。盧傳堅稱,與普通教科書僅立足專家的共識不同,《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匯聚現有的中醫藥指南、共識和證據,相信這套書對指導臨床醫生的實踐將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
  • 最新腎臟病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匯總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off-label use)指臨床實際使用藥品的用法、用量或適應證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說明書規定範圍內
  • 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盤點百度在數字健康領域的布局大事件
    此前,動脈橙產業智庫梳理了騰訊、阿里的數字健康布局作者:劉渝生 微信:【THC575797124】百度圍繞「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的願景,依託醫療數據結構化與知識圖譜兩個核心技術底座能力,已經形成了集篩查、診斷、管理於一體的基層智能化醫療服務體系。
  • 收下這份用藥手冊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藥和生物製品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7(9):732-741[3] 江學維, 梁蓓蓓, 王凱,等. 替考拉寧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研究與給藥方案優化[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 2015(16):1662-1664.[4] 劉旭, 柴棟, 張雲凱,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