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動物兒歌》備課筆記,這樣識字很容易

2020-12-02 舒夏老師說教育

《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朗朗上口的六行歌謠,引出了孩子熟悉的六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現了小動物活動時美好快樂的情景。

兒歌在介紹有趣的動物知識的同時,主要引導孩子歸類識字。

一、識字

本課共要認識12個生字,其中有6個帶蟲字旁,都是形聲字,左形右聲。左邊的蟲字旁表示字的意思,右邊的部件提示字的發音。

蜻蜓、螞蟻、蜘蛛,這三種小功物的名字都是蟲字旁的形聲字,孩子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可以提高識字效率。

另外4個字:「迷、造」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識記,它們都有走之旁;「食、糧」則有共同的部件「良」,加的偏旁不同。

還有一個形聲字「藏",草字頭可以看作草叢,把東西藏在草叢下。再用組詞的方法來識記,如:冷藏,藏書,捉迷藏。

以上11個字有10個是形聲字,「食」是會意字,還剩下「網」,是象形字,至今與圖畫還很相似,所以比較好記。

有孩子問:帶有蟲字旁的字都代表昆蟲嗎?並不是。如「蚯蚓、蝙蝠、蜘蛛、蛇」等都是蟲字旁的字,但是它們不是昆蟲,只是古人把它們當做蟲子,比如「蛇」被古人稱為大蟲、長蟲。

二、寫字

需要書寫的7個生字中,有5個是半包圍結構,其中「迷、造、運」是走之旁,帶走之旁的字,筆順規則是先內後外。而「間、網」分別帶門字框和同字框,它們的筆順規則剛好相反,是先外後內。

「間、網」的門字框和同字框要大而正,較長的筆畫要寫直,「間」裡面的「日」稍小,在田字格中心,「網」裡面的撇、點要分布均勻。

「迷」裡面的「米」最後一筆捺變成點,「造」裡面的「告」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運」裡面的「雲」的撇折起筆在中點稍微向上一點。這三個帶走之旁的字,裡面的部分都要寫在中間偏右上,不能居中。走之旁的筆順是:點、橫折折撇、平捺,橫折折撇從橫中線起筆。

三、學習課文

兒歌共六行,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在朗讀時先引導孩子想像畫面。如,在這首兒歌中,描寫了小動物們在夏天活動時的情景,請你想像一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讓孩子展開想像,感受兒歌的有趣,並讀出趣味來。

兒歌的每一行都由「誰、在哪裡、幹什麼」組成,朗讀時以此停頓,就容易讀出節奏和韻律。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孩子仿編幾行兒歌。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小青蛙》老師備課筆記,詳細解析知識點,複習預習可用
    一年級《小青蛙》老師備課筆記,詳細解析知識點,複習預習可用。識字3《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通過介紹小青蛙的外形特點和本領,讓孩子知道應該愛護小青蛙。一、識字本課要認識12個生字,一個偏旁(病字旁)。青字族的生字「清、晴、睛、情、請」讀音非常相近,都是後鼻音「ing」,字形也差不多,都帶有「青」字,所以有時孩子容易混淆。首先要指導孩子的讀音,準確發好後鼻音。其次,結合偏旁,理解字義。
  • 二年級語文《樹之歌》備課筆記,在兒歌中認識各種樹木
    二年級語文《樹之歌》備課筆記,在兒歌中認識各種樹木,幫助孩子預習或複習。《樹之歌》是一首歸類識字兒歌,介紹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金桂十一種樹木的特徵,表現了大自然豐富多樣的樹木種類。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由此,依據文本特點,藉助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以形聲字教學為主體,著力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
  • 一年級《小壁虎借尾巴》語文老師備課筆記,幫孩子預習複習
    一年級《小壁虎借尾巴》語文老師備課筆記,幫孩子預習複習都可以用。《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識性的童話故事。課文藉助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壁虎被蛇咬住尾巴,為了逃命掙斷了尾巴,自己覺得難看,去向小魚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但是他們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處,沒法借給小壁虎。小壁虎很難過,回到家在媽媽的提醒下,發現自己已經長出新的尾巴來了。一、指導識字讀音方面:讀準後鼻音「牆、房」,前鼻音「蚊、斷、您、趕、轉」。
  • 一年級《荷葉圓圓》備課筆記,指導孩子預習複習
    一年級《荷葉圓圓》備課筆記,指導孩子預習複習都能用,可以收藏。《荷葉圓圓》是一篇童話式的散文詩,用充滿童真童趣的優美語言,展現了夏日裡,在圓圓荷葉的相依相伴下,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 第6課《比尾巴》一線老師說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樣學很高效
    第6課《比尾巴》是部編版義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吧!第6課《比尾巴》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01字詞梳理本課一共要學習會認的字11個,會寫的字4個,課文中還出現了幾個多音字
  • 課文5《影子》一年級語文上冊這樣學:附練習題列印版
    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文5《影子》是一篇以生活現象為題材的兒歌,寫出了影子與人的親密關係,富有童趣,表達了作者對影子的喜愛之情。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篇課文吧。04☆課文內容精講☆更多精彩推薦閱讀:識字10《升國旗》一年級語文,這樣學習不怕基礎不紮實識字9《日月明》小學一年級語文,這樣學簡單高效識字8《小書包》,一年級語文上冊預習筆記+課後小練習為什麼幾乎見不到語文課外輔導班
  • 「同步課堂」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5:動物兒歌
    《動物兒歌》是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第一課。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兒歌寫的是六種小動物在夏天裡活動的情形。這些小動物大都是昆蟲。因此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也大多是蟲字旁的字。教學時可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繫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圖畫,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規律識字,用多樣和有趣的朗讀讓學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 線上字源識字,讓珠璣小學一年級孩子愛上識字
    比如一年級語文課中的《字源識字》。老師精心選取的短視頻通過追溯漢字本源,分析漢字結構,利用漢字構字理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和學習積極性。以「青」為母體,衍生出「請」、「清」、情」、「晴」、「蜻」等一串字,孩子們很容易明白:這幾個字聲旁相同,故讀音相近;形旁不同,故意義不同。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降低形似字混淆的概率了。
  • 識字中的深度學習
    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在識字編排上體現了合理有序、學法靈活、貼近生活的特點,教師應結合教材特點,科學設計,做到多元化識字,達到優化識字教學的過程,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識字編排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學法靈活。「識字具體是指了解字義,讀準字音,辨清字形。同時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繫,實現三者的統一」。
  •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備課筆記,六大板塊知識點詳細解析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備課筆記,六大板塊知識點詳細解析,幫孩子預習複習。一、識字加油站本次識記加油站由一張火車票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在孩子了解火車票上的主要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如想一想,你還從其他哪些車票上知道了哪些字?二、字詞句運用1.下面的事物像什麼?看誰想得妙,說得多。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5《動物兒歌》筆記+朗讀+預習+聽寫+課時作業
    01教材筆記跟著老師的筆記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看看老師都記了哪些內容呢?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學習類APP評測,關於英語、識字、數學類啟蒙
    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但同時家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備課和孩子溝通。在教學環節,還有口型示範,這是在其它大部分APP沒有做到的細緻。對於孩子嘴型模仿和發音具較大參考價值。課程評價,評語至少10個字,可以說這麼多年寶玩一直在學習和提高。雖然沒有特別高級的課程,但是很注重和客戶家長之間的聯繫。
  • 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解讀——教學建議
    有一點,我們無需在字義上化太多功夫的字,一年級選擇的字,一拿出來,要麼單獨就可以成詞,要麼可以跟另外一個字組成詞語,小孩子很容易在詞語裡理解意思,去掌握這個字,所以在字義上要花很多功夫的字,一年級上冊都不去考慮。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對於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和新鮮。本課教學設計意在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通過「摸尾巴」「與小動物打招呼」等遊戲調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像、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採用歸類識字、字謎識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並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引向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隨時在生活中識字。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像、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採用歸類識字、字謎識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並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引向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隨時在生活中識字。
  • 看完小學一年級的教材,我決定自己給娃辦個幼小銜接班
    結果我朋友把小學一年級的教材扔給我,看完以後我沉默了,回家開始默默地給娃當起了老師!你們想知道我為什麼有如此大的變化?看看我下面的總結吧!拼音不到兩個月要全學完只要你隨便一翻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你就會發現拼音的課程很短,在2個月以內就要學完,兩個月也就是8周,我的孩子可是從來沒接觸過拼音,這麼短的時間內真能學會嗎?如果學不會,別的小朋友都會拼音識字了,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