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朗朗上口的六行歌謠,引出了孩子熟悉的六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現了小動物活動時美好快樂的情景。
兒歌在介紹有趣的動物知識的同時,主要引導孩子歸類識字。
一、識字
本課共要認識12個生字,其中有6個帶蟲字旁,都是形聲字,左形右聲。左邊的蟲字旁表示字的意思,右邊的部件提示字的發音。
蜻蜓、螞蟻、蜘蛛,這三種小功物的名字都是蟲字旁的形聲字,孩子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可以提高識字效率。
另外4個字:「迷、造」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識記,它們都有走之旁;「食、糧」則有共同的部件「良」,加的偏旁不同。
還有一個形聲字「藏",草字頭可以看作草叢,把東西藏在草叢下。再用組詞的方法來識記,如:冷藏,藏書,捉迷藏。
以上11個字有10個是形聲字,「食」是會意字,還剩下「網」,是象形字,至今與圖畫還很相似,所以比較好記。
有孩子問:帶有蟲字旁的字都代表昆蟲嗎?並不是。如「蚯蚓、蝙蝠、蜘蛛、蛇」等都是蟲字旁的字,但是它們不是昆蟲,只是古人把它們當做蟲子,比如「蛇」被古人稱為大蟲、長蟲。
二、寫字
需要書寫的7個生字中,有5個是半包圍結構,其中「迷、造、運」是走之旁,帶走之旁的字,筆順規則是先內後外。而「間、網」分別帶門字框和同字框,它們的筆順規則剛好相反,是先外後內。
「間、網」的門字框和同字框要大而正,較長的筆畫要寫直,「間」裡面的「日」稍小,在田字格中心,「網」裡面的撇、點要分布均勻。
「迷」裡面的「米」最後一筆捺變成點,「造」裡面的「告」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運」裡面的「雲」的撇折起筆在中點稍微向上一點。這三個帶走之旁的字,裡面的部分都要寫在中間偏右上,不能居中。走之旁的筆順是:點、橫折折撇、平捺,橫折折撇從橫中線起筆。
三、學習課文
兒歌共六行,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在朗讀時先引導孩子想像畫面。如,在這首兒歌中,描寫了小動物們在夏天活動時的情景,請你想像一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讓孩子展開想像,感受兒歌的有趣,並讀出趣味來。
兒歌的每一行都由「誰、在哪裡、幹什麼」組成,朗讀時以此停頓,就容易讀出節奏和韻律。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孩子仿編幾行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