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要去揭開恆星搖籃之謎了

2021-01-1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撥雲散霧,超強韋伯太空望遠鏡,揭開恆星源起之謎

在絢爛如畫的獵戶星雲中,一個恆星的搖籃孕育著數不勝數的新恆星,它將成為計劃於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研究對象。由恆星形成領域的韋伯跨學科科學家馬克·麥考琳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將對星雲內部的獵戶四邊形星團進行觀測與考察。這個星團僅有4光年大,相當於太陽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距離,卻聚集了大約1000顆年輕恆星。

圖解:獵戶四邊形星團的光學影像(左)和紅外影像(右),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圖源:NASA

同時擔任歐洲航天局科學與探索高級顧問的馬克·麥考琳解釋道:「在那裡有許多大約100萬年的年輕恆星,一百萬年聽似不年輕,事實上,如果把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比做一個中年人,那麼這個星團中的恆星就只是三四天大的小嬰兒。因此,我們可以在年輕的恆星上看到各種各樣正在發生的有趣事情,這是如今在年老的恆星中看不到的。而最初階段的恆星及其行星系統如何發展,我們對其充滿好奇,極力尋求答案。」

為什麼選擇獵戶星雲?麥考琳說,獵戶星座是距太陽最近的大規模恆星形成區域,雖然許多地方,距離太陽更近,孕育著年輕且低質量的恆星,但沒有一個地方像獵戶星雲一樣既有大恆星又有非常小的恆星。

圖解:獵戶座大星雲可見部分

麥考琳和他的研究團隊將會研究獵戶四邊形星團中的三個有趣現象。首先,探究該星團中年輕恆星的質量分布。接下來,查究星團中的年輕恆星周圍行星形成的最早階段。最後,分析許多年輕恆星釋放出的噴射流物質。這些觀測是準予韋伯跨學科科學家麥考琳「保證時間觀測」計劃中的一部分。

圖解: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獵戶星雲中年輕恆星的四個原行星盤。這些圓盤的大小是我們太陽系直徑的2到8倍。天文學家在1994年1月至1995年3月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獵戶星雲的大型調查圖像中發現了這些氣盤。

對恆星和其它年輕天體進行分類

除了研究該星團的年輕恆星外,科學家還將關注質量低於恆星的褐矮星,這些褐矮星像恆星一樣,通過氣體和塵埃雲的引力塌縮而形成,但由於缺乏足夠的物質,其中央永遠無法達到產生氫聚變所需的溫度和壓力。

同時,他們還將研究質量與木星甚至土星相當的較小天體,這些天體不在恆星周圍的軌道上,被稱為「自由漂浮的行星質量天體」。而它們是否像其他行星一樣,通過恆星形成時遺留下來的原行星盤中吸收的氣體和塵埃形成,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這樣的天體起初是作為環繞恆星的行星形成,還是本身由恆星形成的相同氣體和塵埃形成呢?麥考琳和他的團隊正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想,能否通過探析這些極低質量天體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來幫助我們弄清它們是孤立形成的,還是實際上是環繞恆星周圍軌道形成的行星,並在某種相互作用中被踢出軌道了。」

科學家將利用多色韋伯圖像來尋找質量非常低的天體,分辨有多少不同質量類別的天體,例如:有多少與太陽質量相同?有多少是太陽質量的十分之一?有多少是太陽質量的百分之一?此外他們還會用韋伯望遠鏡來分析它們的大氣層。通過這些信息,研究人員得以了解這些天體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會如何演化。

研究剪影

這個託兒所裡的一些新生恆星被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環繞著,在明亮的獵戶星雲映襯下,這些圓盤以剪影的方式呈現出來。天文學家認為,行星一開始應該是在這些圓盤中形成。研究團隊將使用韋伯的高解析度紅外成像來測量這些圓盤的大小。通過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可見光圖像對比,研究團隊能夠了解到塵埃的成分,這將有助於他們了解行星形成的最早階段。

考察噴射流

當年輕的恆星從周圍的氣體和塵埃中聚集物質時,大多還會以噴射流的方式從極地區域噴射出一部分物質,這個過程是恆星形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於獵戶星雲是眾多年輕恆星的家園,所以這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噴射流存在。研究團隊將使用韋伯測量出這些噴射流的精密結構並確定它們的速度,同時評估它們對周圍恆星形成雲的累積反饋。

圖源:NASA

為什麼選擇韋伯太空望遠鏡?

當恆星還很年輕時,它們被其原構成物即氣體和塵埃所包圍。塵埃吸收可見波長光將恆星隱藏在不透明的屏障後面。但長波長光可以穿透這塵埃,因此天文學家即使無法在可見光中看到恆星,通常也可以通過紅外線探測到它們。

同時,當天體還年輕處於形成階段時,它們不會變得特別熱,這意味著它們不會在可見波段發出明亮的光,而是在紅外線中散發大部分光。利用地面望遠鏡進行的紅外研究表明,獵戶四邊形星團中存在許多褐矮星,但質量低於三倍木星的年輕天體尚未發現,這有兩個原因。

圖源:wiki

第一,地面與被研究天體之間的地球大氣層在紅外線中發出明亮的光。麥考琳解釋說「從某種程度上,這有點像在白天進行可見波長的天文學觀測,你可以依靠光看到相對明亮的東西,但你無法看到非常微弱的東西。而韋伯望遠鏡將會發射在地球發光的大氣層上方,使這些研究得以進行。」

第二,與地面望遠鏡不同,韋伯望太空遠鏡自身溫度非常低。麥考琳說:「人類自身溫暖,會在紅外線中發光,地面望遠鏡同樣也會在紅外線中發光。因此,這些質量為三倍木星的寒冷天體,幾乎所有的光都會以相當長的波長發出,此時,望遠鏡本身會發出異常明亮的光。而在太空中,望遠鏡可以冷卻到在這些波長下完全不發光的程度。這意味著突然之間你可以看到你從地面永遠無法看到的新的、非常微弱且質量極低的年輕天體。

韋伯太空望遠鏡是一臺強大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具備獨一無二的功能,能夠用來研究獵戶星雲等類似區域上的年輕恆星、褐矮星、自由漂浮的行星質量天體以及它們的原行星盤和噴射流。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於2021年發射,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空間科學天文臺,幫助人類揭開太陽系的奧秘,放眼於其它恆星的遙遠世界,探索宇宙的神秘結構和起源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韋伯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及其合作夥伴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領頭的一個國際項目。

作者:Ann Jenkins

FY:徐戈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NASA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要去揭開恆星搖籃之謎了
    撥雲散霧,超強韋伯太空望遠鏡,揭開恆星源起之謎  在絢爛如畫的獵戶星雲中,一個恆星的搖籃孕育著數不勝數的新恆星,它將成為計劃於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研究對象。  圖解:獵戶四邊形星團的光學影像(左)和紅外影像(右),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 圖源:NASA  同時擔任歐洲航天局科學與探索高級顧問的馬克·麥考琳解釋道:「在那裡有許多大約100萬年的年輕恆星,一百萬年聽似不年輕,事實上,如果把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比做一個中年人,那麼這個星團中的恆星就只是三四天大的小嬰兒。
  •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與哈勃望遠鏡的不同之處
    在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與哈勃望遠鏡間,第一個明顯的區別是鏡面系統的口徑不同。哈勃望遠鏡的鏡子是一塊直徑2.4米的一體鏡,而韋伯望遠鏡的則是一塊直徑6.5米的組合鏡,由18塊子鏡組成,且所有的子鏡必須精確地拼接在一起。較多的子鏡數量也為操作韋伯望遠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第二個重要的區別是運作波長不同——哈勃望遠鏡收集較短的可見光和紫外線,而韋伯望遠鏡收集較長的紅外線波段。
  • NASA首次部署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鏡面
    簡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正式部署。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將在2021年發射。主鏡的長度允許望遠鏡收集到更多太空物體所發出的光。收集到的光越多,望遠鏡所看到的東西越多。 詹姆斯·韋伯天文望遠鏡,以前稱為新一代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部署的期間計劃之一
  • NASA首次部署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鏡面
    簡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正式部署。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將在2021年發射。NASA表示:成功發射之後,它將是未來十年內第一個同類精準觀測望遠鏡。主鏡的長度允許望遠鏡收集到更多太空物體所發出的光。收集到的光越多,望遠鏡所看到的東西越多。根據NASA的報告,韋伯望遠鏡將是它目前為止建造的最大的望遠鏡。但這項榮譽同時帶來了困難,原本計劃從法屬蓋亞那的阿麗亞娜5運載火箭裝不下韋伯主鏡,NASA的團隊只好設計了可摺疊主鏡。
  • NASA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關鍵組件進行測試
    據外媒報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成為美國宇航局(NASA)窺視宇宙深處、追蹤遙遠恆星和生命潛在位置的最新方式, 現在其距離發射又近了一步——通過了其最重要部件之一的最新測試。 該太空望遠鏡預計將在明年發射,需要在部署之前確保萬無一失,因為與哈勃不同,太空人無法在事後對其進行維修。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完成關鍵測試,將成未來主要紅外...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宣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JWST是NASA、歐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CSA)聯合研發的紅外線觀測用太空望遠鏡,是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和斯皮策空間望遠鏡(SST)的繼任者。該望遠鏡的主要科學任務是尋找大爆炸後宇宙中形成的第一顆恆星和星系的光,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恆星和行星系統的形成以及研究行星系統和生命的起源。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又要延期了?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過於龐大,以至於它無法以其完整的運行配置啟動。與之相反的是,它可以摺疊成足夠小的尺寸,以適合其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的整流罩。一旦它脫離火箭,它將展開併到達地球太陽L2點,在那裡進行觀測。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又要延期了?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完全裝入其發射配置距離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發射日期——2021年3月30日(或者也許是2021年7月)越來越近。我們從沒想過會如此接近這一時間,離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只有一年的時間了。這架強大的太空望遠鏡正在前進。現在,望遠鏡已進入其發射配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過於龐大,以至於它無法以其完整的運行配置啟動。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定發射日期更新
    由於當下的新冠疫情(COVID-19)與技術問題,美國航天局預定在2021年10月31日於法屬蓋亞那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這個決定是基於對剩餘系統整合與發射前測試項目的進度風險評估。此前,韋伯項目本計劃於2021年3月發射。
  • NASA成功測試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遮陽裝置
    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完成了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遮陽裝置的裡程碑測試 ,該遮陽裝置將保護旗艦望遠鏡免受太陽輻射,從而揭開宇宙的秘密,該望遠鏡因一系列延誤和預算超支而受到打擊,目前預計將在2021年3月30日左右發射。 JWST的啟動和後續部署非常複雜。
  • 斯皮策空間望遠鏡下的「恆星工廠」-W51星雲
    Credits: NASA/JPL-Caltech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形成恆星的
  • NASA宣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再次延期 成本已高達97億...
    由於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延遲,美國宇航局下一代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離開地球的時間將會更長。美國宇航局科學理事會主席託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科學院和醫學院空間研究委員會的虛擬會議上宣布了這個壞消息。「我們不會在3月發射,絕對不會在3月,」Zurbuchen在提到之前計劃在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時說。「現在還不可能,」他表示。
  • 能從40公裡外看清一枚硬幣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用來幹什麼
    1989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它將用它拍攝的每一張照片來拓展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在三十年的服役期內它的確做到了,從對遙遠星系恆星的觀測到對宇宙年齡的準確測算。哈勃解開了如此多的未解之謎,是時候解決下一階段的問題,進一步探尋宇宙的奧秘了。
  • 因為新冠疫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再次延期到2021年10月發射
    周四,官員們宣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宇航局的首要科學任務——計劃於2021年10月31日發射,而之前的目標日期是2021年3月,相當於延遲了7個月。這個新一代天文臺的設計目的是比任何其他太空太空飛行器都要更深入地觀察太空,並觀察到更早之前的時間,這個天文臺最初計劃在十多年前發射升空。
  • 巨型恆星突然消失,一個重大的宇宙之謎在2019年被揭開
    一個重大的宇宙之謎在2019年被揭開當時歐洲天文學家目睹了,一顆比太陽還要亮250萬倍的大恆星,這顆他們觀測了幾十年的大恆星,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科學家們感到困惑,不知道這顆恆星是塌進了一個黑洞,還是發生了其他更奇怪的事情。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再度被推遲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停工等原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時間再次推遲7個月,從2021年3月改為2021年10月31日。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摺疊完畢,準備好進行最後一系列測試;一旦進入軌道,它將展開其精緻的足有一個網球場大小的5層遮陽板。
  • 「天宮二號」科普來了(七):「天極」望遠鏡:揭開恆星「生命之花...
    ,它的名字叫「天極」,即將隨著「天宮二號」一起上天,去探測宇宙中的伽馬射線。而另一方面,也因為有大氣層,所以人們要想探測宇宙產生的伽馬射線和伽瑪暴,就只能在太空中使用衛星實現了。 伽瑪暴是什麼?  恆星的「生命之花」  伽瑪暴是宇宙伽瑪射線暴的簡稱。
  • ...NASA 斯皮策望遠鏡服役 16 餘年後完成使命,最後一張星雲圖曝光
    》的論文中明確提出把望遠鏡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氣層遮蔽效應的建議,這可以說是哈勃空間望遠鏡觀測方案的最初構想。1962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份報告中推薦將空間望遠鏡做為未來太空計劃的一部分,隨後在 1965 年,美國建立了一個旨在建造空間望遠鏡的科學委員會,萊曼·斯皮策被任命為主任委員;1980 年初,不久後將要發射的空間望遠鏡被命名為哈勃,以紀念 20 世紀初期發現宇宙膨脹的天文學家艾德溫·哈勃;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天文學家揭開銀心附近氣體雲團恆星低產之謎
    在這張照片中,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拍攝了神秘的塵埃氣體雲團G0.253+0.016(即圖像中左側暗色區域)。圖像右側明亮區域為銀河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9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們近日終於揭開了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宇宙謎團——為何銀河系核區附近的大量高密度氣體雲沒有產生大量的新生恆星?  這個巨大的氣體雲編號為G0.253+0.016,研究人員得到的結論是:它轉動的速度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