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縣沙壩河鄉:給土地「加負」,經果林地套種助群眾增收

2020-12-05 貴州網

松桃縣沙壩河鄉:給土地「加負」,經果林地套種助群眾增收

發布時間:2018-04-19 15:55:35      來源:貴州網
  貴州網訊:

沙壩河鄉距離城區偏遠,土地資源少,耕地又主要是山地,現有效耕地不足5000畝。為做好產業謀劃,推進產業調整進度,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讓群眾持續增收,沙壩河鄉政府根據該鄉耕地情況,經過多次實地探索、調研,選擇在經果林下套種辣椒和花生作為增收致富的短期產業。

  在該鄉天星村和桐木村的蔬菜大棚裡,經過10餘天培育,辣椒苗長勢喜人,花生種也已到位。待辣椒苗長成,政府將引導群眾在經果林下套種辣椒和花生,以短養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拓展種植渠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據悉,該鄉計劃在全鄉範圍內套種辣椒800餘畝,花生400餘畝,預計每畝產值3000元左右,預計總產值360萬元左右。(龍七)

相關熱詞搜索:松桃縣 河鄉 沙壩

相關焦點

  • 松桃縣沙壩河鄉:三措並舉施良策 攻堅克難打硬仗
    如今的沙壩河鄉正呈現出一幅「綠樹成蔭、碧水環流、鳥語花香、百姓安樂」的新農村美好景象。 精準發力抓產業 沙壩河鄉為確保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大力推進扶貧產業。
  • 松桃縣沙壩河鄉召開扶貧系統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部署會
    松桃縣沙壩河鄉召開扶貧系統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部署會 發布時間:2018-04-16 15:07:55      來源:貴州網
  • 松桃縣勞動就業局到沙壩河鄉貧困村進行義務培訓 助推產業發展...
    松桃縣勞動就業局到沙壩河鄉貧困村進行義務培訓 助推產業發展 助力精準扶貧 發布時間:2017-12-21 20:08:16   作者:吳迪   來源:貴州網
  • 松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俊率隊到沙壩河鄉開展河長巡河工作
    松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俊率隊到沙壩河鄉開展河長巡河工作 發布時間:2018-06-13 16:36:08      來源:貴州網
  • 河北平鄉:石黃果成為增收致富「黃金果」
    姚友諒攝據了解,石黃果又名黃金果,富含桃、杏、李子、香蕉、蘋果、芒果等多種水果香味,不同收穫期果味濃鬱程度不同,因其果色果肉酷似「石磺」而得名,是目前水果界的珍品,通常人們將它歸為桃類家族。遊客在採摘石黃果。 姚友諒攝2017年,種植戶崔存來深入考察市場後,從外地引進了這一稀奇品種,栽種200棵,建起採摘園。
  • 土地地類(含林地)認定應以國土土地地類認定為準
    土地地類(含林地)認定應以國土土地地類認定為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七十六條,《土地調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8號)第九條、二十七條,《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查處工作規程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17號):「判定違法用地佔用地類,應當將違法用地的界址範圍或者勘測定界坐標數據套合到違法用地行為發生上一年土地利用現狀圖或者土地利用資料庫上
  • 酸檸檬成了「甜產業」 帶動川渝兩地5萬多農戶增收
    2014年年底,達州市稅務局結對幫扶南山村,決定幫助該村通過發展檸檬產業脫貧增收。隨後,該局牽頭組織當地鄉村幹部前往重慶潼南學習發展檸檬產業的經驗。「潼南小渡鎮大土村村民江基友獲知這一消息後,意識到其中蘊藏著商機。」代曉強說,江基友向他提出,要在南山村種植檸檬,希望匯達檸檬在檸檬種植技術和銷售方面提供支持。
  • 卓扎灘: 發展鄉村旅遊 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過去的卓扎灘村集體經濟收入除了少部分的集體土地租賃收入外,絕大多數來自採砂場。後來因為生態原因,當地政府關停了採砂場。 採砂場是關閉了,可經濟還得發展,村集體和村民還得增收。怎麼辦? 卓扎灘村兩委自2018年4月開始,將曾經採礦用地性質的110畝(1畝≈0.067公頃,下同)河灘地、49畝集體土地進行整合,帶動周邊前躍、納家4個村融合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拓展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挖掘民俗文化產業價值、利用交通便利優勢、拓寬勞務增收渠道等,實現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你想不到吧?腳底下的這塊土地居然是曾經的採砂場,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原生態旅遊景區。
  • 「綠色銀行」在塔裡木盆地興起 助力群眾脫貧增收
    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3日電 題:「綠色銀行」在塔裡木盆地興起 助力群眾脫貧增收  新華社記者杜剛、何軍、何奕萍  廣袤的塔裡木盆地中心,是被稱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是環狀分布的綠洲。長期以來,「下有石油」是這片土地的標籤,如今「上有果園」被更多人熟知,百萬畝紅棗、核桃、蘋果等果樹成為當地各族百姓脫貧增收的「綠色銀行」。  趙武忠的36畝核桃園,在衛星地圖上毫不起眼,但他和其他果農的果樹一同成為新的綠洲。俯瞰而下,乾燥的沙漠邊,是排排果樹競相爭榮。
  • 貴州松桃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評公眾...
    北極星固廢網訊:我單位委託南京國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松桃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制工作,報告基本編制完成,形成初步結論。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評價結論等進行第二次公示,以徵求公眾意見,具體如下:一、擬建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松桃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單位:銅仁旺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地點:銅仁市松桃縣盤信鎮甘溪村;建設性質:新建;項目總投資:32749.6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
  •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秀嶼區平海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
    建成8個產業扶貧基地,通過入股分紅、投工投勞、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促增收。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秀嶼區平海鎮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下足「繡花」功夫,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回眸十三五】重塑布局精準發力 致富增收「搖錢竹」
    截止2020年底,鹽津縣竹基地擴面迅速,從2015年39萬畝增長到62萬畝,增幅達58.9%;竹材年產量從2015年12萬噸增長到30萬噸,增幅達150%,竹筍年產量增長到2.6萬噸,綜合產值達3億元,覆蓋農戶3.7萬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萬戶,竹產業覆蓋區農戶戶均實現年收入增收1萬元以上。
  • 魏縣:「小」蘑菇「大」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邯鄲魏縣積極引導種植大戶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種植蘑菇等高效經濟作物,將小小的蘑菇發展成了大產業,實現了產銷兩旺,帶動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魏縣院堡鎮三家食用菌產業園採取「龍頭企業(公司)+村級組織+建檔立卡戶(農戶)」的帶貧模式,既拉動了更多農戶參與食用菌種植,也壯大了產業規模,助農脫貧增收。目前通過該種植模式,實現了386戶貧困戶產業全覆蓋,轉移貧困勞動力358人就業,每名貧困勞動力年穩定增收可達10000元以上,帶動全鎮1500多戶群眾就業致富增收。
  • 重慶秀山:脫貧攻堅尋新路 油桐產業助增收
    收購點開秤收購當天,門口排滿了從各個村居前來賣桐果的群眾,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油桐收購,喜悅的笑聲更是此起彼伏。油桐花開 張曉峰 攝「以前,桐果都是背到街上零零散散地賣,現在好了,有專業的公司負責來收,不用愁賣不掉,」雅江居委會德隆組的貧困戶雷全珍手裡拿著賣桐果賺的錢笑得一臉燦爛
  • 清遠:觀山村種植綠化樹市場前景廣闊助農民增收
    盤活丟荒土地,加快農業轉型觀山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過去主要以種植沙糖桔為主。近年來,沙糖桔飽受黃龍病的困擾,村裡土地丟荒越來越多,農戶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何將長期丟荒的土地盤活,加快農業結構的轉型成為當務之急。
  • 宜章黃沙鎮造林大戶林地套種西瓜喜獲豐收
    紅網時刻7月17日訊(通訊員 黃展徠 肖成)近日,宜章縣黃沙鎮曉夏街村沙坪塘的一塊幼林地,滿地都是披著翠綠外衣的大西瓜,種植戶蔡宋青正帶著6名村民忙著採摘。宜章縣黃沙鎮西瓜地裡喜獲豐收。「我這片幼林地是沙質土壤,這裡栽種的西瓜又大又紅又很甜。」
  • 土地「鬆綁」助農增收!「雲嶺小康展畫卷」看「曼杭混模式」下的...
    2006年西雙版納勐海縣勐遮鎮曼恩村曼杭混村民小組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大力實施土地整治將原來分包到一家一戶的土地形成集中連片、高標準建設高產穩產農田並劃分為優質糧食基地、噸糖田及稻魚共生生態示範三個功能區項目當年實施當年見效平均每畝增收
  • 光伏產業如何「照亮」增收路?
    光伏板下機器聲此起彼伏,務工群眾協同配合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進行機器安裝和線路鋪設等工作。關嶺自治縣崗烏卓陽農業光伏電站項目現場負責人 孫在成:我們的項目從施工到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有200多號施工隊員在加班加點地工作,現在我們通過搶工期已經完成進度的百分之八十,從集結設備進場,平常我們用了四十臺挖機,再加上人員的配合,我們現在完成的工作量是鋪道加基礎澆築全部完成。
  • 該類型土地包括哪些用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到2020年,全國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02園地園地是指種植以採集果、葉為主的集約經營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蓋度在0.5以上的或每畝株數大於合理株數70%以上的土地,包括用於育苗的土地。(特別注意,苗圃是固定的林木育苗地,屬於林地而非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