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會學概論》形考任務答案(1-3)
形考任務一
1、中國社會學的起始人
A. 嚴復
B. 陳千秋
C. 康有為
D. 梁啓超
正確答案是:C. 康有為
2、中國社會學者獨立進行的社會調查始於
A. 費孝通的江村調查
B. 陳達的民眾生活費用調查
C. 晏陽初、李景漢的河北定縣調查
D. 毛澤東你的農村階級狀況調查
正確答案是:B. 陳達的民眾生活費用調查
3、「鏡中自我」是( )提出的
A. 布魯默
B. 託馬斯
C. 米德
D. 庫利
正確答案是:D. 庫利
4、人的社會化的首要任務是( )
A. 學習社會規範
B. 獨立生存的技能
C. 培養社會情感
D. 謀生的基本技能
正確答案是:B. 獨立生存的技能
5、人的社會化是指
A. 從社會人到生物人的過程
B. 改造社會的過程
C. 從生物人到社會人的過程
D. 返回原始生命的過程
正確答案是:C. 從生物人到社會人的過程
6、下列哪項不是角色失調的解決辦法
A. 角色層次法
B. 角色合併法
C. 角色規範化
D. 角色教育法
正確答案是:D. 角色教育法
7、下列( )不屬於社會學在中國本土化中做出重要貢獻的老一輩社會學家
A. 許仕廉
B. 章太炎
C. 吳文藻
D. 孫本文
正確答案是:B. 章太炎
8、下列哪個不屬於社會工作方法
A. 團體工作
B. 集體工作
C. 社區工作
D. 個案工作
正確答案是:B. 集體工作
9、一切違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行為,都被稱為
A. 違法行為
B. 為例行為
C. 違章行為
D. 違規行為
正確答案是:D. 違規行為
10、人類歷史發展沒有經歷哪個階段
A. 享受
B. 生存
C. 發展
D. 自我實現
正確答案是:D. 自我實現
11、一個人同時擔當了幾種角色,對個人的期待發生了矛盾,難以協調,這種現象成為( )
A. 角色中斷
B. 角色失敗
C. 角色衝突
D. 角色扮演
正確答案是:C. 角色衝突
12、下列哪項不是社會學的功能
A. 描述功能
B. 道德功能
C. 社會批評
D. 預測功能
正確答案是:B. 道德功能
13、下列哪項不是社會互動條件
A. 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的
B. 互動的雙方一般互為主體或客體
C. 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群體之間
D. 參加互動的人都是無意識的
正確答案是:C. 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群體之間
14、下列哪項不是社會互動的類型
A. 群體互動
B. 發展
C. 衝突
D. 人際互動
正確答案是:B. 發展
15、一位教師與學生、校長、圖書館員、校醫院人員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關係,叫做
A. 實際角色
B. 自致角色
C. 角色叢
D. 複式角色
正確答案是:C. 角色叢
形考任務二
1、下列哪項不屬於社會學的學派
A. 經院學派
B. 羅馬俱樂部學派
C. 人文學派
D. 赫德森學派
正確答案是:C. 人文學派
2、一位工廠的工程師調到大學裡任教師,這種流動乘坐
A. 水平流動
B. 代內流動
C. 向上流動
D. 個人流動
正確答案是:A. 水平流動
3、個人空間是指環繞一個人周圍的直接的( )
A. 物理區域
B. 地理區域
C. 人際交往區域
D. 私密區域
正確答案是:A. 物理區域
4、下列不是我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
A. 家庭成員矛盾
B. 老人贍養問題
C. 早婚、違法婚姻問題嚴重
D. 離婚問題
正確答案是:A. 家庭成員矛盾
5、中國城鄉發展的理想目標為
A. 城鄉協調發展
B. 城鄉對立
C. 農村為城市發展
D. 縮小城鄉差別
正確答案是:A. 城鄉協調發展
6、與正式組織相比,初級社會群體的主要特徵是( )
A. 規模小
B. 存在長久
C. 綜合性功能
D. 人際關係密切
正確答案是:D. 人際關係密切
7、下列哪項不是社會分層的標準
A. 聲望
B. 財富
C. 權力
D. 職業
正確答案是:D. 職業
8、「你有政策,我有對策」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
A. 制度化建設
B. 制度化優先
C. 制度化衝突
D. 制度化逃避
正確答案是:D. 制度化逃避
9、「代溝」發生在
A. 母子之間
B. 同學之間
C. 兄弟之間
D. 姐妹之間
正確答案是:A. 母子之間
10、下列哪項不是初級群體
A. 鄰裡
B. 兒童遊戲群體
C. 社區
D. 家庭
正確答案是:C. 社區
11、下列哪項不屬於社區分析的框架
A. 人文區位學
B. 社會系統理論
C. 結構分析學
D. 文化人類學
正確答案是:C. 結構分析學
12、世襲制屬於( )
A. 傳統型
B. 魅力型
C. 法治型
D. 法理型
正確答案是:A. 傳統型
13、下列哪一項屬於規範文化
A. 道德觀念
B. 宗教信仰
C. 社會制度
D. 自然科學知識
正確答案是:A. 道德觀念
14、下列哪項不屬於社會現代化的特徵
A. 是社會的全面革新
B. 是全球性長遠的追求
C. 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的結果
D. 必須以現代化科學技術為後盾
正確答案是:C. 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的結果
15、兩種文化之間互相溝通、採借、衝突與融合的過程,被稱為( )
A. 文化交流
B. 文化淺化
C. 文化交往
D. 文化比較
正確答案是:A. 文化交流
形考任務三
1、一種行為之所以被視為偏差行為,是因為社會的權力集團給這種行為貼上了偏差的標籤,偏差行為只是一種被社會定義為偏差的行為,這是
A. 權變理論
B. 控制理論
C. 標籤理論
D. 規範理論
正確答案是:C. 標籤理論
2、對涉及人們最基本的社會生活需求的各個具體領域實現控制的形式是
A. 制度化控制
B. 外在控制
C. 習俗控制
D. 微觀控制
正確答案是:D. 微觀控制
3、因社會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區別的群體或社會集團,稱之為( )
A. 階段
B. 等級
C. 家族
D. 階層
正確答案是:B. 等級
4、人口問題的實質是人口再生產與( )不相適應
A. 物質資料再生產
B. 自然環境
C. 生產資料
D. 社會發展
正確答案是:A. 物質資料再生產
5、人們有意識地規劃並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的社會局部調整或全面改良的過程,被稱為
A. 社會進步
B. 社會改革
C. 社會改良
D. 社會革命
正確答案是:B. 社會改革
6、以與社會主流或主導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現出來的偏差行為,被稱為
A. 偏差心理
B. 偏差行動
C. 偏差習慣
D. 偏差文化
正確答案是:D. 偏差文化
7、個人將社會規範內化為自己持有的觀念,從而自覺地按照社會規範的要求約束自己的社會行為的社會控制,這種控制形式是
A. 微觀控制
B. 內在控制
C. 外在控制
D. 制度化控制
正確答案是:B. 內在控制
8、我國把「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改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在
A. 1983年
B. 1984年
C. 1981年
D. 1982年
正確答案是:C. 1981年
9、不發達國家只有脫離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聯繫才能擺脫不發達狀態,這是
A. 社會趨同論
B. 依附理論
C. 信息社會論
D. 後工業社會論
正確答案是:B. 依附理論
10、「社會是從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直線式發展」,這是( )的觀點
A. 歷史循環論
B. 歷史三階段說
C. 社會進化論
D. 社會均衡論
正確答案是:C. 社會進化論
11、就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看,從15世紀末期到18世紀中期屬於
A. 萌芽階段
B. 增強階段
C. 起飛階段
D. 開始階段
正確答案是:A. 萌芽階段
12、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政府和公眾所賦予的權利和權威,侵吞騙取為個人或個人所效忠的某個集團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行為,被稱為
A. 不當得利
B. 賄賂
C. 恐怖主義
D. 腐敗
正確答案是:D. 腐敗
13、以血統、血緣和職業為標準,將社會成員劃分為不同群體或社會集團,這種社會等級制度是
A. 階層
B. 種姓
C. 家族
D. 等級
正確答案是:B. 種姓
14、個人的行為嗜好不為社會所認可而表現出的行為,被稱為
A. 偏差行動
B. 偏差習慣
C. 偏差心理
D. 偏差文化
正確答案是:B. 偏差習慣
15、學校通過記過、開除等手段防治學生違反學校規章制度,這種控制形式是
A. 內在控制
B. 積極性控制
C. 非制度化控制
D. 消極性控制
正確答案是:D. 消極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