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內兩次下水,連續夜潛全球罕見,我國新潛水器海底探秘8小時

2020-12-05 復興觀察

5月21日凌晨12點剛過,我國新型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完成在南海海底持續了8小時的探秘工作,返回母船。而在20日的凌晨,"深海勇士"就開始了第一次的下潛任務。1天內兩次下水,每次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這樣連續的夜潛作業,在全球都是罕見的。

其實對於水下作業人員來說,在夜間工作和白天工作沒有區別,在超過千米深的海底,白天和黑夜一樣,都是一片漆黑。但對於母船上的後勤保障人員來說,夜潛是一項考驗,這項工作的難度在於要在夜間安全的布放和回收潛水器。目前除了中國,只有俄羅斯具備夜潛能力。而一天內連續夜潛,對整個團隊來說,考驗的就是全時段潛水器布放和回收的能力了。顯然,"深海勇士"擁有一個合作默契的優秀團隊,他們已經能夠完成這些工作。

此外,"深海勇士"大幅採用國產化設計,並且顛覆了世界深潛界的一個概念。"深海勇士"的關鍵部位國產化率達到91.3%,主要部件的國產化率也有86.4%,這是我國在全海深科考領域內的基礎,也是未來我國潛水設備設計的方向。另外,在世界深潛界仍然採用無動力上浮和無動力下潛時,"深海勇士"用鋰電池替換掉銀鋅電池,讓潛水器藉助電力,能快速下潛和上浮,增加海底的作業時間。

5月21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水深1386米的海馬冷泉附近深海海峽,成功捕獲一隻深海水蝨樣品,這是我國首次在南海海域通過定向誘捕的方式捕獲深海水蝨,要知道,要求只有通過拖網作用才能捕獲這樣的樣品。這看似只是在深海科考領域邁出的一小步,但對於我國向著空白領域進發的道路上,是全新的一大步。

相關焦點

  • 蛟龍下水與世界潛水器全紀錄(組圖)
    帶有十二套檢測深海環境參數和海底地貌設備,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源比較充足,它可以在水下呆17至20個小時,《泰坦尼克》的電影裡面很多鏡頭就是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探測的鏡頭。  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潛深度為6500米的深海6500潛水器  ,水下作業時間8小時,曾下潛到6527米深的海底,創造了載人潛水器深潛的紀錄。
  • 5潛印度洋:我國"潛龍二號"自主潛水器獲大量海底精細三維地形數據
    資料圖:圖為我國4500米級無人無纜自主潛水器「潛龍二號」。(拖拽圖片或右鍵「在新標籤頁中打開」可查看大圖)■「潛龍二號」5潛印度洋 展現無母船值守「新本領」(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5日結束在西南印度洋的第二航段作業,4500米級無人無纜自主潛水器「潛龍二號」在本航段5次下潛,並啟用無母船值守作業和多探測傳感器模塊化搭載作業兩項「新本領」。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為了能在裡面連續待上6個小時,卡梅隆甚至要專門練習瑜伽。為了保證載客量,載人艙要足夠大;而為了減輕潛水器的負擔,球艙又不能太重。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大象踩...
    為了保證載客量,載人艙要足夠大;而為了減輕潛水器的負擔,球艙又不能太重。為了承受萬米海壓,做成又大又輕又堅固的載人艙至關重要。在臨近海底後,潛器會拋掉第一組壓載鐵使自己達到懸浮在水中的均衡狀態,並按照作業計劃進行海底作業。
  • 一張長圖:與「深海勇士」潛水機器人共赴海底探秘
    一張長圖:與「深海勇士」潛水機器人共赴海底探秘 2019-02-0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中國深度」新紀錄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第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
  • 探秘奇妙海底世界
    這艘紅色潛水器曾數度探秘深海。中國人的深海之路走了10多年,隨著下潛深度的不斷創新,神秘的海底面紗也在慢慢揭開。今天,由本報和省科協、科學24小時雜誌社共同主辦的「科學行走計劃」走進國家海洋二所,與嚮往著藍色海洋的大學生朋友一起,推開深海科考這座厚重的知識大門。
  • 「潛龍三號」設計源於小丑魚,最先進自主無人潛水器先進在哪
    4月30日,在完成深海最後一潛後,「潛龍三號」跟隨「大洋一號」船開始返航。4月20日開始,這個中國最先進自主無人潛水器,先後進行了包括兩次海試和兩次試驗性應用在內的四次潛水作業,在全新挑戰中不斷刷新著紀錄。最近一段時間,大洋深處熱鬧非凡,各路探海英雄頻頻刷新著中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裝備挺進藍海的紀錄。
  • 海洋:人類現在可以到達海底最深處了嗎?
    據資料顯示,在海底1.1萬米深處,每平方釐米的壓力就可以達到1100噸,相當於在你的手指上放上3輛坦克。而且,如果連人一起下水還得保證潛水艙內的壓力和溫度都保持正常水平,這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說難度非常高,也無法保證安全性。
  • 肉身鯨魚能到海底千米,為何潛艇卻怕被壓扁?奮鬥者如何突破萬米
    在海底7000米深處,水壓能輕鬆將一枚硬幣壓成薄紙。全球最深的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達到了1.1萬米,此處水壓超過100兆帕,極高的水壓、惡劣的環境幾乎無法容忍生命的存在。但就在11月10日國產載人潛水器「奮鬥號」,成功問底了這個世界海洋最深處——10909米,說明了中國人已經有能力探索世界上99.8%的海洋區域 。
  • 勇往直「潛」!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
    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 。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10909m,這是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下潛達到的深度。
  • 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可達世界99.8%海底(圖)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過6500米。  中國研製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將成為世界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可到達世界99.8%的洋底。  潛水器由荷蘭物理學家發明  潛水艇首先用於軍事和戰爭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德雷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艘原始潛水器。它能在水下5米深處連續航行幾海裡,在當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這艘「潛艇」使用優質木材做艇體,並在外表覆蓋了一層牛油皮;潛水艇的兩邊各有6名劃手,用力向後划水而使艇前進。
  • 海底1萬米,中國來了!
    葉聰說,在嘗試萬米下潛的終極目標前,潛水器預計將首先開展淺海試驗。但萬米載人潛水器無法自己抵達馬裡亞納海溝並進行下潛,它需要「搭車」前往。為確保海試工作順利進行,除母船「探索一號」外,還需要一條海試支持保障母船。2018年12月20日,海南省出資購置了福建馬尾船廠一條正在建造中的海洋工程船——也就是後來的「探索二號」。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大國利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可探測海底的奧秘
    在我國,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只要有付出,就會有回報,至於你這個回報是大是小,這要看個人運氣以及自己的投入是否是發自內心的主動。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據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6月8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後順利返港"。值得讚許的是卡梅隆是單槍匹馬獨自潛到「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據此次活動合作方"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介紹說:卡梅隆約兩小時後潛至10929米的深處,探底了馬裡亞納海溝。另外,據這個"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介紹說: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是永恆黑暗,而且海水的溫度只有幾攝氏度,水壓相當於大約1000個大氣壓。
  • 乘「電梯」人工深潛三百米探「龍宮」海底遨遊數小時
    目前,世界上英國、美國、瑞士、挪威、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8國已先後突破400米深度潛水技術。其中,法國潛入了600多米的深度。    2006年11月,上海打撈局取得100米飽和潛水作業成功;2013年5月,創造了海底198米深的作業紀錄。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