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假如玻爾茲曼沒有選擇自殺

2020-11-28 科學網

 

玻爾茲曼

1908年,實驗結果最終判定了奧斯特瓦爾德「唯能論」的失敗,遺憾的是,他的對手玻爾茲曼已經無法見證自己的勝利。

■北絳

1906年9月5日,杜伊諾度假村,路德維希·愛德華·玻爾茲曼再一次情緒失控。他再一次試圖自殺,希望以此結束自己在動理方程和H定理上所遭遇的激烈詰難。與前兩次被救下不同,這一次他徹底解脫。

就這樣,一代科學大師永遠告別了世界。

有人說,假如玻爾茲曼沒有選擇自殺,那麼他很有可能會被授予諾貝爾獎。

玻爾茲曼1844年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1866年獲得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玻爾茲曼的貢獻主要在熱力學和統計物理方面;1869年,他將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推廣到保守力場作用下的情況,得到了玻爾茲曼分布律;1872年,玻爾茲曼建立了玻爾茲曼方程,用來描述氣體從非平衡態到平衡態過渡的過程;1877年他又提出了著名的玻爾茲曼熵公式。

能量學與原子論之爭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曾這樣評價原子論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假如在一次浩劫中所有的科學知識都被摧毀,只剩下一句話留給後代,什麼樣的語句可用最少的詞彙包含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這就是原子假說。」

玻爾茲曼正是科學原子論初創階段的建立者和捍衛者,但很不幸的是,與玻爾茲曼同時代的人並沒有費曼這般的認知。

自古以來,東方和西方的哲學家都希望能夠證明原子的存在,但在操作上無法證實。直到1803年,道爾頓提出要「稱量」原子的質量,古老的哲學意義上的「原子論」才從思辨走上科學道路,「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由此誕生,並成為19世紀化學誕生的基礎。

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傳播,物理學界、化學界漸漸接受了道爾頓的「原子—分子模型」,但原子、分子的確鑿證據遲遲沒有找到。恰恰此時,一股更強大的科學成就——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出現了。熱力學原則上解決了一切化學平衡的問題。1892年,物理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試圖在此基礎上證明,將物理學和化學問題還原為原子或分子之間的力學關係是多餘的。他試圖將「能量」賦以實物一樣的地位,甚至要把物質還原為能量。他提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僅僅是由於處於空間和時間中的能量變化構成的」。

按照奧斯特瓦爾德的理論,物理和化學的根基似乎是建立在「能量」這個實體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原子和分子之上。

1895年9月下旬,第67屆自然科學家和醫生大會在德國呂貝克召開,奧斯特瓦爾德發表《克服科學的唯物論》,玻爾茲曼當場站出來反駁。能量學和原子論的論戰正式點燃。

令人扼腕的是,持續十餘年的論戰讓玻爾茲曼的躁鬱症愈發嚴重,直到選擇自殺。

短短兩年之後,1908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的實驗最終判定了奧斯特瓦爾德「唯能論」的失敗,奧斯特瓦爾德最後公開接受原子論。

遺憾的是,玻爾茲曼已經無法見證自己的勝利。

挑戰牛頓力學

1872年,玻爾茲曼在維也納皇家科學院的學刊上發表了題為《關於分子氣體熱平衡態的進一步研究》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玻爾茲曼動理方程」,隨後又提出了H定理。H實際上指的就是負熵。玻爾茲曼方程描述了由分子組成的氣體的統計性質,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關於概率隨時間變化的方程,也是第一個將宏觀概念的熵與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過程聯繫起來的方程。

牛頓力學自建立以來遇到了首次挑戰,玻爾茲曼在物理學中引入概率相當於引入了時間的方向,而單單根據牛頓力學是無法分辨時間方向的。

他的理論遭到了朋友羅施密特和澤爾梅羅的詰難——羅施密特時間反演佯謬和澤爾梅羅狀態復現佯謬。玻爾茲曼也因此調整了觀點,他提出H函數不是嚴格單調下降的,也就是說,H定理不是絕對不能違反,而是只有從隨機的初始條件出發才會得到符合H定理的結果。

玻爾茲曼的思想顯然大大超出了自己所處時代的認知,他首先將隨機引入到堪稱「嚴密科學」的物理學中,直接觸犯從牛頓以來已經延續了幾百年歷史的機械因果論觀點,最終引起了科學概念的根本變革。

H定理正確性的最後證明要在1967年才依靠分子模擬方法來完成,此時,玻爾茲曼已經去世了整整61年。有人甚至說,如果當年玻爾茲曼沒有自殺的話,那麼後來的20世紀30年代也許就不是愛因斯坦和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在量子力學上的爭論了,而可能是愛因斯坦和玻爾茲曼的爭論。

現在,玻爾茲曼靜靜躺在維也納中央墓地,墓碑上鐫刻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熵公式。玻爾茲曼用死亡將自己生命中不斷擴大的熵畫上了終點。

《中國科學報》 (2014-07-04 第12版 視界)

相關焦點

  • 假如玻爾茲曼沒有選擇自殺
    ■北絳 1906年9月5日,杜伊諾度假村,路德維希·愛德華·玻爾茲曼再一次情緒失控。他再一次試圖自殺,希望以此結束自己在動理方程和H定理上所遭遇的激烈詰難。與前兩次被救下不同,這一次他徹底解脫。 就這樣,一代科學大師永遠告別了世界。 有人說,假如玻爾茲曼沒有選擇自殺,那麼他很有可能會被授予諾貝爾獎。
  • 一代科學大師玻爾茲曼:假如他沒有選擇自殺 —資訊—科學網
    ■北絳 1906年9月5日,杜伊諾度假村,路德維希·愛德華·玻爾茲曼再一次情緒失控。他再一次試圖自殺,希望以此結束自己在動理方程和H定理上所遭遇的激烈詰難。與前兩次被救下不同,這一次他徹底解脫。 就這樣,一代科學大師永遠告別了世界。 有人說,假如玻爾茲曼沒有選擇自殺,那麼他很有可能會被授予諾貝爾獎。
  • 因學術爭論而自殺的玻爾茲曼
    玻爾茲曼本名路德維希·玻爾茲曼,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哲學家、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他曾先後在格拉茨大學、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以及萊比錫大學 等地任教,玻爾茲曼與奧斯特瓦爾德之間發生的"原子論"和"唯能論"的爭論在科學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也因此爭論選擇了自殺
  • 張田勘:笹井芳樹自殺與普朗克定律
    小保方晴子造假的調查委員會認為,笹井芳樹雖沒有不正當行為,但沒有充分確認論文內容,因此也有很大責任。笹井芳樹是再生醫學領域的世界級學者,他的死在日本掀起輿論風波。(8月6日環球網)  笹井芳樹的自殺是因為涉及小保方晴子的ST A P(刺激觸發多能性獲得細胞)論文造假,因此有評論認為,笹井芳樹的自殺是一種有擔當和知恥後勇的行為。然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簡單,而是有更多的複雜原因。
  • 量子力學那點事長路漫漫之死神永生——玻爾茲曼的悲傷
    麥克斯韋這個思想實驗是用來反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在麥克斯韋的設想中,麥克斯韋妖沒有消耗一點能量結果門一側的溫度升高了,為什麼沒有消耗能量呢?因為門沒有摩擦力,不要說這不可能,這是思想實驗,當然可能,但是麥克斯韋的結論是錯誤的。
  • 熱力學傳奇之十一:玻爾茲曼含冤而去,愛因斯坦為他沉冤昭雪
    對玻爾茲曼最大的詰難是來自於「唯能說」,和唯能說的交鋒耗盡了玻爾茲曼的精力,以至於玻爾茲曼自殺。現在看來是創舉,當初卻是「邪說」,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世界本源是原子的基礎上,如果原子不存在,那麼玻爾茲曼熵公式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可是當年原子說並沒有得到統一認識,對於世界本源的認識,當初是以「唯能說」為盛,當然「唯能說」也不能算錯,不過那要等到愛因斯坦出世才能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
  • 玻爾茲曼與奧斯特瓦爾德「原子」之爭,掀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
    我們都知道,20世紀最耀眼的兩顆雙子星是量子力學與相對論,而雙方的四次大論戰也並沒有以愛因斯坦與玻爾的去世而告終,反而延續到了21世紀。而玻爾茲曼這位堅持承認「原子」實在性的物理學獎卻在物理陣營找不到多少支持者,反而在化學領域認同者很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19世紀末,經典熱力學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能夠用於物理學和化學的廣闊領域。在熱力學中,只要從整體上把握給定系統的參量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把它們還原為原子、分子的力學運動。
  • 玻爾茲曼大腦真的存在於宇宙中嗎?
    玻爾茲曼是誰?全名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844年的維也納出生,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還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玻爾茲曼不僅發展了麥克斯韋的分子運動類學說,把物理體系的熵和概率聯繫起來,還闡明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性質,並引出能量均分理論。
  • 熱力學傳奇之十三:被逼死的玻爾茲曼的理論推導出了第三定律
    能斯特是奧斯特瓦爾德的學生,就是那個和玻爾茲曼論戰,後來導致玻爾茲曼自殺的奧斯特瓦爾德,當年在論戰中能斯特是否搖旗吶喊,為老師助陣不得而知,不過在論戰中,都加深了對玻爾茲曼理論的理解。作為其結果引出了能斯特熱定理,它表明如果反應在絕對零度時在純粹的結晶固體之間發生,那麼熵就沒有變化。換句話來說就是「當絕對溫度趨於零時,凝聚系(固體和液體)的熵(即熱量除以溫度的商)在等溫過程中的改變趨於零。」,熵這個概念可是玻爾茲曼的當家概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物理學家或者數學家自殺,是因發現宇宙真諦?事實是這樣!
    高智商人群往往有些怪異的行為,但不一定表現為自殺,自殺是極少數的極端案例,也沒有與科學上的發現有關聯。舉個例子,尼古拉特斯拉算是一個成就極高,卻沒有得到相對應地位的科學巨匠,大家都知道愛迪生,但知道特斯拉的人肯定比愛迪生少。特斯拉晚年較為窮困,其成就都被傳成神話了,也不見得要去自殺。
  • 科學網—玻爾茲曼常數測量和熱力學溫度基準研究獲突破
    12月28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的《玻爾茲曼常數測量和熱力學溫度基準研究》課題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 騎士的謝幕——馬赫與玻爾茲曼的宿命對決|展卷
    換而言之,歐拉選擇外力來度量「質量」[3]。—— 《莊子·雜篇·天下》玻爾茲曼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滾滾的時代大潮前,他選擇了逆流而上,像一個「舊時代」的衛道士那樣,捍衛古老的「還原論」(Reductionism)——作用的背後有實體,現象的背後是本質!
  • 如果玻爾茲曼大腦被證明,就完全有可能
    近年來,人類科技可以說是快速發展,人工智慧也已經越來越高級化、人性化,不過說到底,人工智慧還是不能與人類相比較的地方就在於,人工智慧是沒有自我意識的,而人類有自己的思維意識,可以自主的思考一件事情,這大概也是人類與人工智慧最本質的區別了吧。
  • 《最強蝸牛》玻爾茲曼大腦怎麼用 玻爾茲曼大腦使用技巧教學
    導 讀 最強蝸牛手遊中有著許多不同的道具,每個道具的效果都不同,那麼其中的玻爾茲曼大腦是怎樣的呢?以及詳細的玻爾茲曼大腦用法解析又是如何的呢?
  • 《最強蝸牛》玻爾茲曼大腦屬性介紹 玻爾茲曼大腦怎麼樣
    最強蝸牛玻爾茲曼大腦怎麼樣?
  • 開爾文與玻爾茲曼常數
    那麼,什麼是玻爾茲曼常數?又如何精確測量玻爾茲曼常數呢?簡短的答案就是,玻爾茲曼常數是將物質的動能(E)和它的溫度(T)聯繫起來的常數:E=kBT。(玻爾茲曼常數是熱力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是以統計力學的先驅之一——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格·玻爾茲曼的名字命名的。)熱力學溫度描述的是一群原子和亞原子粒子(例如一塊鐵中的原子,一個房間裡的空氣分子)的平均能量,表示為絕對零度以上幾個開爾文。
  • 《最強蝸牛》玻爾茲曼大腦怎麼獲取 玻爾茲曼大腦獲取方法分享
    導 讀 在最強蝸牛中玻爾茲曼大腦是科技類S貴重物品之一。
  • 部分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真諦而自殺是真的嗎
    而他自己卻說: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樣看,不過,我自己只是覺得好像在海邊玩耍的一個孩子,有時為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貝殼而高興,但是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對於科學家數學家的自殺行為,我們也不應該過分解讀,更不能因此就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宇宙真諦而自殺,擁有這種觀點的人基本上屬於某種形式的「陰謀論」,常常會持有「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觀點,殊不知這是對科學最大的誤讀。
  • 二極體PN結中的玻爾茲曼常數
    玻爾茲曼是一位奧地利物理學家,在統計力學的理論有重大貢獻,玻爾茲曼常數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根據統計力學原理,處在熱平衡下電子的動能分布遵循 「玻爾茲曼分布」[2] 。對於2N23904的電流放大和轉換,選擇了 「LF356」 運放進行I-V轉換。LF356的偏置電壓為10mA和偏置電流為30pA。下面是實驗所使用的電路圖。
  • 玻爾茲曼的腦:宇宙可能是有意識的
    玻爾茲曼的腦:為什麼宇宙可能有意識一個普通人實際上無法想像物理真空是什麼。在真空這個詞中,頭腦立即在整個可見空間中繪製出一個沒有單一物質粒子的空間。但是,在沒有對理論物理學進行特殊研究的情況下理解物理真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