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當你抬起頭,仰望星空時,是否也曾幻想過銀河的另一邊也有一雙清澈的眼眸與你凝望著相同的地方?實際上,銀河系遠比想像的更加遙遠,這一點是我國擁有著重大觀測成果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總結而出」,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也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它打破了天文望遠鏡大口徑與大視場難以兼得的局面,它是大口徑兼大視場光學望遠鏡的世界之最,也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值得一提的是,郭守敬天文望遠鏡還令我國的大規模天文光譜巡天觀測、大視場天文學研究的地位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當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將銀河系的「新顏」更新後,也成功的刷新了人類對銀河系大小的認知,200年以前,天王星之父赫歇爾曾通過天文望遠鏡將夜空中的星星細數了一遍,他發現絕大多數的星星都匯集在一個扁平的盤狀區域內,於是他繪製了相關圖形,也構建了人類對銀河系最早的印象,然而,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竟然令人類獲得銀河系的高清圖像的可能大大提升,因為它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獲取數百萬條恆星光譜數據,它在首期巡天中就展示了其不凡的實力。
目前,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已經成功的「捕捉」了901萬條恆星光譜數據,其中,包含了777萬條高質量光譜,確立了534萬組恆星光譜參數,構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恆星光譜庫,顯然,這些大數據的研究和分析是人類探索神秘銀河系最至關重要的一部,令人興奮的是,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在一巡過程中,就已經將銀河系盤面半徑的大小進行了2次數據刷新,人類也證實了銀河系內扁外圓的結構特徵,它捕獲的清晰的數據推翻了人們對於恆星暈是一個軸比不變的扁球體的猜想,這意味著銀河系的範圍在其原來的基礎上又一次得到了擴展。
當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為人類觀測了更清晰的銀河系新數據時,不僅令人類更「細緻」的了解了銀河系,還促使天文學家們重新定義星系的形成和大宇宙演化的基本規律,因為我國曾使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記錄的大數據樣本精確的估算出了數百萬顆恆星的年齡,從而使得精確至年齡的恆星樣本們增加了一千倍,如此一來,人類便能明確的對比出,誰才是銀河系中真正的「壽星」,人們甚至能夠從「壽星」中探索到銀河系演化的部分數據。
除此之外,郭守敬天文望遠鏡還測量了近6000顆類太陽恆星的磁活動指數,人類也因此發現太陽具有與超級耀斑恆星不相上下的磁活動水平,這一現象也證實了太陽的確具有爆發超級耀斑的可能,NASA的科學家們曾表示,他們曾觀測到了有史以來最猛烈的恆星耀斑,它爆發時釋出的能量相當於5000萬億顆原子彈,倘若太陽爆發超級耀斑,這意味著地球將在頃刻間毀於一旦,幸運的是,目前,太陽處於相對穩定的階段,不會突然變臉。
多年以來,人類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尋找未知的「友人A」,令人震驚的是,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對近乎700顆系外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進行測量後,發現了一類新的太陽系外行星族群「熱海星」,然而,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的作用遠不至此,人們在其收集的光譜數據中,發現了大量的奇異天體,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萬多顆金屬含量低於太陽1%的、甚至是萬分之一的貧金屬星,它們如同宇宙的「活化石」一般,記錄了早期的宇宙演化史,在此基礎上,人類甚至能夠順利的構建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適宜當下大望遠鏡跟蹤觀測的宇宙初期的「恆星考古」 樣本庫。
除此之外,郭守敬天文望遠鏡還觀測到了不計其數、各式各樣的白矮星,雖然白矮星是絕大多數恆星最終演化的產物,它是一種體積如地球、質量如太陽一般的神秘天體,於是,人們也將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美譽為白矮星獵手,顯然,人類對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寄予厚望,他們將依據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給予的數據,展開更加驚人的科研,隨後,人類也將開啟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的中、低解析度光譜巡天模式進行交替觀測,探測恆星內部結構和形成之初的特性,「刨根問底」的揭示天體化學的面紗,浩瀚無垠的宇宙,也將迎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不計其數的「探寶之旅」, 屆時,銀河系的真實面貌也會愈加清晰,感謝觀看本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