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望遠鏡帶你看「全新」銀河系

2021-01-13 瀟湘晨報數字報

    千年之前,宋代詞人秦觀夜觀星空,看到夜空中明亮的牛郎織女星,為銀河相隔。觸景生情,寫下了後世廣為流傳的「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銀河到底有多大?中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發現,銀河比我們此前想像的大得多。

    這臺望遠鏡能夠對4000個天體同時進行觀測,是目前天體光譜觀測效率最高的望遠鏡之一。它除了給銀河系畫像,還在尋找第二個地球、發現宇宙「化石」等方面建功赫赫。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7日宣布,由其管理和運行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已完成一期光譜巡天觀測。郭守敬望遠鏡發布的光譜數是世界上其他巡天項目發布光譜數總和的1.8倍,利用LAMOST數據,天文學家共發表SCI論文345篇,在搜尋奇異天體、給銀河系重新畫像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給銀河系重新畫像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郭守敬望遠鏡運行和發展中心主任趙剛介紹,郭守敬望遠鏡是我國科學家自主創新研製的一架主動反射施密特天文望遠鏡,突破了天文望遠鏡大口徑與大視場難以兼得的瓶頸,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大樣本統計與尋找奇異天體,是郭守敬望遠鏡的兩大「定位」。

    據介紹,天上的星星很多,想要觀測它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照。可想要知道天體的化學成分、溫度、密度、年齡等信息,就需要進行光譜測量。但光譜是很難拍的,一般的望遠鏡一次只能拍一顆星星。LAMOST每次觀測可獲得多達4000個天體光譜。

    「以前我們認為銀河系的半徑只有5萬光年,實際情況我們觀測,還有跟國際上合作,先後把盤的半徑從5萬光年增加到6.2萬光年,最近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甚至到了10萬光年。對現有的銀河系大小有了新的認識。」趙剛說。

    尋找「第二個地球」

    宇宙中,我們有沒有同類?地外是否存在生命?這一直是人類想要解開的謎題。對此,LAMOST也作出了貢獻——它首次測量了近700顆太陽系外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和傾角,發現約八成的行星軌道都如同太陽系的近圓形軌道。趙剛說:「這表明太陽系在宇宙中並不是一個特例而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人類尋找另一個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

    利用LAMOST數據的大樣本優勢,科學家精確估算了上百萬顆恆星的年齡,使具有精確年齡的恆星樣本增加了一千倍,為銀河系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此外,在LAMOST光譜中還發現了大量貧金屬星,構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適合現有大望遠鏡跟蹤觀測的宇宙化石樣本。

    8月7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布,LAMOST發現一顆奇特天體,它的鋰元素含量約是同類天體的3000倍,這是目前人類已知鋰元素豐度最高的恆星。這顆恆星的鋰元素很可能來自恆星內部的一種特殊的物質交換過程。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對天體中鋰元素的認知,將國際上鋰含量觀測極限提高一倍。

    「4000臺望遠鏡」造就最強天眼

    LAMOST,是「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的英文縮寫。它佔據三棟6—10層高的筒狀塔樓。星光經過兩面鏡子的先後反射,在接收端被光纖傳給16臺光譜儀。光譜儀像三稜鏡一樣,把光線分離成光譜,由32臺靈敏的CCD相機記錄。每次觀測可獲得多達4000個天體光譜,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說,「相當於同時啟動4000臺望遠鏡」。

    最早的空間望遠鏡是哈勃望遠鏡,1990年由美國太空梭送上太空,以2.8萬公裡的時速沿軌道運行。哈勃望遠鏡長13.3米,直徑4.3米,清晰度是地基望遠鏡的10倍以上。作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之一,哈勃望遠鏡已經在探測黑洞、暗物質和恆星演變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然而,在效率方面,LAMOST更勝一籌,是目前天體光譜觀測效率最高的望遠鏡之一。

    LAMOST複雜的設計和製造,全部由中國科學家完成。著名的望遠鏡專家、主動光學發明人Wilson評價說:「LAMOST是主動光學最先進和雄心勃勃的應用,其成功對未來望遠鏡發展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郭守敬望遠鏡一期光譜巡天從2012年9月開始,於2017年6月結束。二期光譜巡天即將從2018年9月開始,持續至2023年6月。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報導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沈俊太帶我們飛出銀河系 看銀河系真正的模樣
    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卻有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苦惱。在中科院SELF講壇,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沈俊太老師帶我們一起「飛」出銀河系,看看銀河系真正的模樣,在銀河酒吧裡,讓我們吃著花生米聽銀河系的故事。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七夕將至,抬頭看星空是不是會遙想「昭昭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當你抬起頭,仰望星空時,是否也曾幻想過銀河的另一邊也有一雙清澈的眼眸與你凝望著相同的地方?實際上,銀河系遠比想像的更加遙遠,這一點是我國擁有著重大觀測成果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總結而出」,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也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它打破了天文望遠鏡大口徑與大視場難以兼得的局面,它是大口徑兼大視場光學望遠鏡的世界之最,也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 [圖]普朗克望遠鏡繪製銀河系磁力線分布地圖
    北京時間5月8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一張根據普朗克望遠鏡獲得的數據構建的圖像顯示出我們銀河系的磁力線分布狀況。
  • 太陽系屬於銀河系,銀河系又屬於什麼天體?帶你走進宇宙星河長城
    我們的地球是屬於太陽系的已一部分,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小小的一部分,但是你有想過宇宙之大,我們的銀河系又屬於什麼天體系統嗎?今天小星就帶大家走進比銀河系更大的天體系統,帶你領略宇宙星河長城的雄偉壯麗。是否有人和我一樣想過,銀河系的上面、下面和旁邊都有什麼?答案就是宇宙太大,宇宙的中心不明確,所以所謂的上面和下面只是人的主觀意識的認識,所以不存在所以的方向。銀河系跟我們的太陽系類似,銀河系作為星系中體積較為大者,旁邊有很多小的星系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比如較為著名的大小麥哲倫星系,這兩個小星系能在南半球晴朗的星空下看得清清楚楚。
  • 關於人類已知的銀河系和宇宙星空,你見過紅外波段下的銀河系嗎?
    我們在環境很好的夜晚能看到天空中有一條巨大的銀白色光帶,那就是人類眼中的銀河系,這條直徑有10萬光的光帶包含了人類能看到的25個星座,雖然銀河系中包含的恆星數量在2000億到4000億之間,但人們看到的這滿天星鬥只有6000多顆而已,隨著科技的發展通過望遠鏡看到的銀河系又是另一種模樣
  • 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圖,一個全新視野,為我們展現它的另一面
    地球位於太陽系中,是八大行星之一,對於太陽系我們還是非常了解的,但是太陽系外面的銀河系,人類的了解就非常少了,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為我們繪製了全新的銀河系圖,通過它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璀璨的星河。大到無法想像的銀河系!
  • 你是如何想像銀河系的?為什麼我們站在地球上就能看到銀河系?
    你可以用電腦模擬出整個銀河系。當然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銀河系的照片,都是藝術家在仙女座星系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再現。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銀河系,與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十分相似。我猜你心裡想的照片是下圖這樣滴:但其實這並不是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而是我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身處銀河系之中的我們,拍到的照片應該更像下圖這樣滴:做出我們自己銀河系的模擬圖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很難計算出地球之外各個恆星之間的準確距離,而且很多恆星都被銀核遮擋住了。除此之外,剩下的幾乎全靠猜測。所以那部分的情況主要靠想像。
  •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12張最佳圖片,這才是真實的銀河系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是NASA在2003年發射升空的大型空間望遠鏡,這枚太空望遠鏡原本運行壽命只有5年,但直到今年因為設備冷卻液耗盡而不得停止運行,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提供了許多精確的宇宙圖像,下面是一組由NASA認為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的最佳圖片。
  • 國產世界最大大視場望遠鏡釋放首批光譜數據
    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趙竹青)記者今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LAMOST釋放第一批光譜數據給相關科研機構。利用這批數據,天文學家們或可揭開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面紗,並探知銀河系暗物質的分布。
  • 哈勃三十年:帶你看盡宇宙滄桑
    全球同為哈勃慶生,同時也是喜悅中略帶感傷的告別:雖然哈勃還將繼續在軌飛行服役,還將繼續擔任人類「宇宙之眼」,帶我們看盡宇宙滄桑,但此後的歲月他將只能「好自為之」,不會再有人類為他維護維修了觀看紀錄片時,聯想起此前NASA派送的生日浪漫——紀念網站名為「哈勃在你生日時看到了什麼」(What Did Hubble See on Your Birthday
  • 銀河系的質量是多少?看看哈勃和蓋亞望遠鏡在測量中的分工協作
    而今,天文學家們雖然依然不能將整個銀河系放在一個工具上直接得出它的質量,但已經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和蓋亞衛星(歐洲航天局)的測量,得出了銀河系最準確的質量到底是多少。1,將太陽作為參照,銀河系質量是多少?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銀河系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擁擠的地方:一個黑洞的質量就是我們太陽的400萬倍,其周圍則被數百萬顆恆星包圍且它們都在以極快的速度旋轉
  • 銀河系雙星系統!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令人驚嘆的旋轉星系的圖像
    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下了這張恆星照片,照片上是一個旋轉的星系,與我們的銀河系非常相似——儘管它要大得多。這張不可思議的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張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照片顯示了一個旋轉的星系,名為ngc6744,距離地球超過3000萬光年。
  • 不離開銀河系,怎麼知道銀河系的形狀?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圖片說明:赫歇爾繪製的銀河系形狀圖)看得出來,這根本就看不出來是銀河系……赫歇爾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當時的技術非常有限。而且,人類對於宇宙和銀河系的認知還不完整。>當然,如果你非要說科學家只是猜的,我也沒有什麼辦法反駁你。
  •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這幅完整地圖使得全世界的研究者們都可以去探索銀河系並了解其構成,進而以「煥然一新」的方式展開未來的研究,揭秘銀河系的過去以及太陽系的未來。
  • 國產望遠鏡能看多遠?一個入門新手的自白
    三是因為中鎣望遠鏡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受到了圈內玩家的認可。想想自己這麼多年被"大紅魔"所騙心不甘,這次就直接入手中鎣檔次較高的超越系列。望遠鏡的外包裝感覺太普通,紙盒材質太薄,不過內部包裝還是很嚴實的,拆開一層又一層。內包裝清單包括:望遠鏡、收納包、掛帶、背包帶、擦鏡布、鏡頭防護蓋和說明書。
  • 哈勃望遠鏡意外發現銀河系「新鄰居」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已服役29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有新發現。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表報告說,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後院」發現一個此前不為人知的矮星系,它有長達130億年的歷史,在天文學上相當於早期宇宙的「活化石」。  這項發現純屬偶然。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太陽系也剛好在銀河系的宜居帶,你說氣人不氣人,這明擺著就是要讓地球進化出生物。那麼有什麼證據來證明太陽系就處於銀河系的宜居帶呢?從伽利略天文望遠鏡對銀河系的研究開始,一直到2009年,美國終於公布了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大約80萬張太空照片所組成的銀河系全景圖,這張合成的全景圖也是人類科學史上首張高清的、較精準的銀河系全景圖。
  • 迄今為止最精準的銀河系全貌圖公布,地球太幸運了,恰好在宜居帶
    當然科學家們認為,這裡之所以被稱之為宜居帶,最重要的還是溫度上的適宜,我們來看太陽系的其他行星,要麼距離太陽過近,導致星球表面的溫度太高,不適宜生物的出現和進化。所以它們沒有出現任何的生物。要麼就是距離太陽太遙遠。同樣不適宜生物的出現和進化,因為距離遠,所以溫度又太低,而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真的是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