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普朗克望遠鏡繪製銀河系磁力線分布地圖

2020-11-22 cnBeta

北京時間5月8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一張根據普朗克望遠鏡獲得的數據構建的圖像顯示出我們銀河系的磁力線分布狀況。這種類似指紋一般的圖像將幫助科學家們研究銀河系的磁場結構,並更好地理解恆星形成機制。

普朗克望遠鏡眼中的銀河系磁場分布圖。

普朗克望遠鏡是由歐洲空間局研製發射的一臺空間望遠鏡,上面搭載了美國宇航局的很多設備。儘管該望遠鏡已經在2013年停止數據採集,但科學家們仍在分析它此前獲得的海量數據,以期揭開更多有關我們宇宙歷史的謎團。

其中研究人員尤其關注的是對光線偏振性的觀察,不管是那些來自極早期宇宙的光線還是來自銀河系中塵埃的光線,這些都被標示在這張最新得到的圖像上。

查爾斯·勞倫斯(Charles Lawrence)是美國宇航局普朗克望遠鏡項目科學家,來自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他表示:「這是我們迄今獲得的有關銀河系如此廣泛範圍內磁場狀況的最佳圖像。」

光可以被描述為電場與磁場之間呈直角方向震蕩傳播的波。一般而言這樣的場可以沿所有方向震蕩。然而,假如當光線沿某一特定方向震蕩時,就被稱作「偏振」。這種情況一般會在光線從某種平面經過反射之後發生,比如鏡子或者海面等等。採用特製的濾鏡可以吸收這些偏振光,這也是採用偏振原理的太陽鏡過濾光線的方法。

在空間中,從恆星,氣體以及塵埃發出的光同樣會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偏振。而此次得到的這張照片則可以反映這個磁場的精細結構。圖像中較暗的區域對應於較強的偏振輻射,而那些條紋則顯示的是磁場磁感線在天空中的投影。普朗克的圖像顯示在銀河系的某些區域存在一些大範圍的結構。

圖像中可以看到那條黑色的條帶大致位於中央位置,與銀河系的盤面位置相吻合。數據還顯示在相鄰的塵埃與氣體雲之間同樣在偏振性方面存在差異。這可以從圖像中銀盤上下部分磁感線的交匯看出來,在這些區域,磁場顯示出糾纏和混亂。普朗克關於銀河系磁場偏振的相關研究已經被以4篇論文的形式提交給《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

相關焦點

  •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 普朗克望遠鏡發布早期宇宙最後一張地圖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
    普朗克望遠鏡發布早期宇宙最後一張地圖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遇冷  Emma Chou • 2018-07-25 15:50:16 來源:前瞻網 E1169G0
  • 迄今最精細全銀河系地圖繪成
    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團隊成員介紹,ATLASGAL任務補充了歐洲空間局普朗克探測器的觀測結果,首次繪製了從南半球可見的銀河系平面的全部區域圖像,其呈現的效果比天基望遠鏡的測量更為精細。
  • 迄今為止整個銀河系最好的地圖
    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天文學家們已經完成了「ATLASGAL」的任務,繪製了一幅全新的、最精美的全銀河系地圖。這張完整的地圖讓全世界的研究者探索銀河系,了解它的組成,然後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未來的研究,揭示銀河系的過去和太陽系的未來。
  • 銀河新地圖已完成;揭示銀河系的未來之星
    最新的合成地圖來自亞毫米波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該地圖以870微米的波長跨越了近一半的銀河系,覆蓋了400平方公裡的天空。上圖,來自870微米下亞毫米波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下圖來自中紅外光下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下圖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可見光和紅外巡天天文望遠鏡(VISTA)在近紅外光下拍攝,而在底部的可見光中,灰塵掩蓋了一切有趣的東西。
  • 迄今最精細全銀河系地圖繪成,天文學研究方式有望「煥然一新」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據「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這幅完整地圖使得全世界的研究者們都可以去探索銀河系並了解其構成,進而以「煥然一新」的方式展開未來的研究,揭秘銀河系的過去以及太陽系的未來。
  • 最新宇宙全景圖揭開大爆炸後銀河系秘密
    令科學家困惑無比的「霧霾」圖景  歐洲空間局(ESA)曾於2010年發布了由「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繪製而成的人類首張宇宙全景圖,將宇宙全貌呈現於世人面前。兩年來,這架太空望遠鏡的工作並沒有停歇,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5日消息稱,「普朗克」望遠鏡最近繪製出了全新的宇宙全景圖,一併觀測到極其罕見的分子雲和一種特殊的微波「霧霾」,由此揭開了大爆炸後銀河系的諸多秘密,促使科學家得出宇宙結構的全新見解。  當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誕生於距今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是這次大爆炸的「餘燼」。「普朗克」望遠鏡的開發即針對於此。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如有疑問及相關問題請評論區留言,「博科園」會挑選問題給予回復解答)】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無線電波地圖!
    【博科園-科學科普】日本一架望遠鏡已經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關於銀河系的無線電波圖像。在3年的時間裡Nobeyama 45米望遠鏡觀測了銀河系1100個小時來繪製地圖。這張照片是一個名為FUGIN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由Nobeyama 45-m望遠鏡拍攝的森林無偏星系平面成像研究)。FUGIN後面的多機構研究小組在日本天文學會和arXiv的出版物上解釋了這個項目。
  • 蓋亞任務——繪製出銀河系中心棒狀恆星集合的地圖
    簡介:天文學家結合ESA的蓋亞天文臺獲得的數據與其他觀測繪製銀河系中心棒狀恆星集合的地圖,第二次數據結合時加入計算機代碼以確定恆星表面溫度、物種滅絕及其距離的改進估計值。蓋亞任務仍在進行,期待它能幫助我們進一步探究銀河系。
  • 普朗克最新天文圖片展示宇宙大爆炸後瞬間(圖)
    之前最好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片(左)和最新的普朗克圖片(右)  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創造了目前為止有關早期宇宙最具細節的地圖歐洲太空局普朗克衛星拍攝的圖片顯示了宇宙大爆炸後瞬間的情景,並暗示了宇宙的年齡比之前科學家預想的還要老8000萬年。普朗克衛星的描繪圖展示了宇宙最古老的光在宇宙只有38萬歲的時候印在天空時的情景。  這張圖片是基於耗資5.15億英鎊的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最初15.5個月搜集的數據。
  • 雙語閱讀:銀河系是彎的!天文學家繪製三維地圖
    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遍布銀河系的數千顆大的脈動變星,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地圖。從地圖上看,由無數恆星組成的星系盤並非扁平,而很明顯是彎曲的、扭曲的。研究人員於上周四公布了一張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其中包括太陽在內共有1000多億顆恆星。這張地圖全面展示了銀河繫結構:由四個大的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的星系盤。
  • 2013年3月21日 「普朗克」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2013年3月21日 「普朗克」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2018-03-21 15:35 來源: 科普中國 2013年3月21日2013年3月21日,「普朗克」太空探測器傳回數據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 歐航局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繪出首幅宇宙全景圖
    在這張由「普朗克」望遠鏡拍攝的整個宇宙的全景圖中,燦爛的銀河系佔據了顯著位置照片是由歐洲「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也是該任務拍攝的首張宇宙全景圖,由歐洲航天局技術人員耗時半年製作完成。雖然銀河系向我們展現了宇宙現在的模樣,但通過這張照片中背景中的微波輻射,我們可以了解到宇宙可能看上去接近於其形成之時,即恆星和星系形成以前。歐洲航天局科學與機器人探索部門主任戴維-索思伍德(David Southwood)表示:「這是『普朗克』望遠鏡按預想帶給我們的瞬間。」
  • 俄用天文望遠鏡繪製宇宙圖
    這臺望遠鏡由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和隸屬於俄原子能集團的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共同設計並製造,是俄羅斯首臺反射式望遠鏡,在距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L2點附近的一條獨特軌道運行。重要發現此前只是軟X射線範圍內才有較清晰的全天空圖,由德國ROSAT天文臺於30年前繪製。
  • 俄用天文望遠鏡繪製宇宙圖
    這臺望遠鏡由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和隸屬於俄原子能集團的俄聯邦核中心全俄實驗物理科研院共同設計並製造,是俄羅斯首臺反射式望遠鏡,在距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L2點附近的一條獨特軌道運行。重要發現此前只是軟X射線範圍內才有較清晰的全天空圖,由德國ROSAT天文臺於30年前繪製。
  • 最詳細的宇宙暗物質地圖,你見過嗎?
    暗能量巡天(DES)項目的一項新研究通過大質量扭曲光線的原理繪製出了一幅更大更詳細的宇宙暗物質結構圖。該圖不但支持26%的宇宙都是由神秘物質構成這一觀點,還顯示這些神秘物質的分布比預計的更加均勻。幸運的是,普朗克望遠鏡能做到這點。它能提供宇宙微波背景形式的照片——一幅能顯示宇宙形成初期的輻射的地圖。這些輻射如回聲般,依舊迴蕩在如今的宇宙之中。
  • 中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找到我們的「銀河坐標」
    不過,天文學家最近利用一些觀測數據,繪製了全新的「銀河系圖」,這幅圖將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星系形成的認識。而且通過這幅地圖,我們還知道,太陽幾乎正好位於銀河系盤的中心平面上。 撰文 | 馬克·J·裡德(Mark J.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銀河系不是平的?西媒:科學家繪製出銀河系三維地圖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 西媒稱,美國《科學》周刊本周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由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繪製的銀河系三維地圖顯示,銀河系的形狀是一個波浪狀的圓盤。該三維地圖的規模比之前的任何版本都更大。據埃菲社8月1日報導,文章作者之一、波蘭華沙大學科學家普熱梅克·姆魯茲說:「我們的地圖顯示出銀河系的圓盤不是扁平的。它是有起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