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位於太陽系中,是八大行星之一,對於太陽系我們還是非常了解的,但是太陽系外面的銀河系,人類的了解就非常少了,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為我們繪製了全新的銀河系圖,通過它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璀璨的星河。
大到無法想像的銀河系!
廣袤的銀河系面積之大是你無法想像,銀河系中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有幾千億顆,所以說觀察銀河系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更不要說繪製一張完整的銀河系圖了,研究人員通過幾個大型射電望遠鏡開啟了一個名為BeSSeL計劃,讓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銀河繫到底有多少旋臂,它的漩渦結構是如何產生的。
銀河系的主要構成銀盤
銀河系雖然有無數個星體,但是它們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尤其是恆星之間的距離,整個星系是一種漩渦形狀,因此我們稱之為漩渦星系,而且我們的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和周圍的星系非常類似,比如說NGC 1300星系,同時它們還有相同的結構-棒結構,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星系天文現象。
因為棒結構的產生,才有了旋臂的產生,而我們可以通過光波的測量,探測到這些異常美麗的旋臂,正是因為有了旋臂,銀河系才可以穩定的運轉著,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銀河系銀心的作用,這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級質量黑洞,它擁有巨大的引力,銀河系所有的星系都是圍繞它在運轉。
而且科學家發現一般大型的星系中心位置,基本都是黑洞,根據計算機建模,研究人員推測銀河系可能有4個旋臂,還有一個非常對稱的中心棒,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爭議,主要就是在旋臂的數量上和太陽系距離銀心的距離,因為人類的科技水平有限,這些還沒有一個定論,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才可以。
一個全新的銀河系視角
要知道銀河系中並不是空無一物的,除了天體之外,銀河系中還有大量的宇宙塵埃,最初的時候人類很難看清銀河系的全貌,隨著大型射電的望遠鏡的發明,我們的天文科學家可以清晰的看到銀河系的銀盤,這才有了全新的銀河系圖,其中也少不了新技術的加持,比如說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VLBI,同時測量工作是一項全球性的工作,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望遠鏡同時開始工作,花費了多年時間才完成。
當然這只是一個銀河系的大概圖,很多細節還需要完善,目前看來這些對於人類還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未來的人類一定可以進行星際旅行,那麼銀河系圖就變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