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全書》來了!為讀者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2020-09-07 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沙玲玲 記者 鄭文靜)記者獲悉,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近日引進出版了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這本書將帶讀者一起深入了解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到對宇宙的整體認識,以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運用全新的視覺呈現形式,給讀者帶來一場宇宙視覺盛宴。

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

超新鮮的宇宙認知

作為科普類書籍,《宇宙全書: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的顯著優勢就是新。本書的英文版出版於2019年,在翻譯的過程中,還對數據進行了適時地更新,內容採用了最新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不僅提供專業的天文知識,還為我們展現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文筆流暢。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11月中國科學家藉助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的一顆迄今為止最大質量(7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我們會發現銀盤並不是完全平坦的,它的形狀很像暴露在高溫下扭曲了的黑膠唱片。儘管我們幾十年前便知道了這一點,但直到最近幾年這個現象才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我們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我們還能了解到,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了第一顆和第二顆進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們分別為「奧陌陌」和鮑裡索夫彗星;光在太陽內部並不是沿直線傳播,而是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路線前進,等等。

500餘幅炫彩圖片

凸顯科學之美

一些專業的天文學書籍,往往文字繁多、晦澀難懂。不同於一般天文類書籍,這本書配有大量的科學圖片,美輪美奐,使我們近距離觀看這些壯觀的場景,在了解天文知識的同時又提升了視覺體驗,更生動形象地學習天文知識,遨遊蒼茫宇宙。

本書採用NASA(美國航天局)、ESA(歐洲空間局)、ESO(歐南臺)、哈勃太空望遠鏡等世界權威機構的新近圖片,包含350張精益的科學照片、150張解釋示意圖、15張藝術圖,通過類比、展示結構、描述過程等形式,不僅形象完整地詮釋了宇宙的奧秘,而且再現了太陽形成、中子星、雙星系統下的異域世界等瑰麗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蔣雲博士和陳維博士精心翻譯、審校,對書中專業知識和專有名詞都進行了詳細的核實以確保其準確性,使讀者能夠獲取專業的天文學知識。

(出版社供圖)

相關焦點

  • 贈書|這本全新的宇宙之書,給孩子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搞完火箭回收循環利用的馬斯克,又要做所謂的腦機接口,還迅速躋身為全球的第三大富豪。當年馬雲在四處兜售「21世紀一定是網際網路的世界」時,有人認為他是個騙子。但世界卻是由未來引領。隨著探索的深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被不斷刷新。今天,我們推薦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
  • 《太空全書》:圖解廣袤的太空與人類的渺小
    太空好像一座隨著科技發展,不斷「升級改造」的迷宮,總能為人類提供新的未解之謎,吸引著不同時代的人們持續探索。黑洞內部是什麼樣的?組成宇宙的暗物質是什麼?暗能量又是什麼?「太空」中只有一個宇宙嗎?不過,與其說《太空全書》是一本天文學科普書,不如說它是一本天文學「圖冊」。其實,《太空全書》的英文版書名直譯成中文就是「太空圖集」。因為這本書使用了用大量彩圖為讀者展現了眾多星體的真實面貌、星體之間的關係結構、天文理論圖解等信息。《太空全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是書中的圖片。
  • 月亮圓又圓,中秋聊兩本天文學好書《宇宙全書》《太空飛行課》
    其實天文學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之前大象也跟大家分享幾本天文學好書,今天就再來跟大家分享兩本好書。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美國國家地理的宇宙科普畫冊,《宇宙全書: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包含500餘幅絢爛奪目的圖片,以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全新的視覺圖鑑呈現形式、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奇而宏偉的宇宙視野,用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遙遠的宇宙。
  • 把宇宙塞進書裡會有多重?國家地理是這樣回答的
    圖源:《太空全書(第2版)》然而最近的研究成果卻表明,火星上的紋路可能是由泥土和沙子造成的。真相如何,也許要等待「天問一號」來為我們揭曉,但不可否認的是,火星承載著人類兩百年來最寂寞的幻想。作者特賴菲爾從藝術、哲學、地理、社會等等多個方面勾勒人類與宇宙關係的轉變,時間上跨度之長,視野上包容之廣,敘事上文筆之雋永,帶給所有讀者一場極致浪漫的宇宙之旅。通過《太空全書(第2版)》,你會發現並不是只有理性思維才能解讀宇宙,就算你是典型文科生,喜歡用感性地看待世界,宇宙也同樣屬於你。哪怕你是天文小白,從未了解過宇宙,也能夠很輕鬆地跟上作者的敘述。
  • 宇宙起源是什麼?銀河系長什麼樣?500張圖帶你探索奧秘| 21讀書
    隨著探索的深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被不斷刷新。  今天,我們推薦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  它將帶我們深入了解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到對宇宙的整體認識,以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並運用全新的視覺呈現形式,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宇宙視覺盛宴。
  • 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看人類怎樣一步步成為地球的主宰
    但是世界太過廣闊,每一個人不得不困守於肉身和環境之中。幸而有人用一本匪夷所思的書告訴我: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突圍方式。這本書就是《萬物簡史》。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
  • 探索植物的秘密世界,由此打開→
    探索植物的秘密世界,由此打開→ 2020-11-12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空全書2:人類太空探索全記錄》:一部人類從古至今探索太空的...
    電影《天下無雙》中小霸王李一龍有句經典臺詞,「我不過是俗世裡的一粒微塵」,而地球之於宇宙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漫漫的歷史進程中,人類對自身、對世界繼而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一點點從混沌到清晰。而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還在繼續。
  • 科學家為小朋友趣寫「時間」 串聯不同學科融合科普
    主辦方供圖&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8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夜空為什麼是黑色的?時間能倒流嗎?小王子的星球上一天為什麼有43次日落?節氣是陰曆還是陽曆?春節的日期為什麼總是不固定的?鞦韆和老爺鐘的鐘擺有何共通之處?太陽系也是一個巨大的鐘表?
  • 看完BBC的《行星》,再看看這本《行星全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BBC的《行星》看完了,很巧,微信讀書上也有一本書,名字就叫《行星全書》。這本《行星全書》不是BBC推出的,如果BBC要把紀錄片《行星》出書,與可能只會是布萊恩·考克斯撰寫。我這是有多愛布萊恩·考克斯啊,看關於宇宙的科普讀物,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布萊恩·考克斯。
  • 《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向太空》:為孩子打開一扇"天窗"
    《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向太空》是一套由眾多科普作家和天文學家精心打造的中國原創的科普啟蒙百科類圖書,包括宇宙、星空、太陽系、地球和月球、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中國航天及世界航天最新發展狀況等知識內容。本書的讀者對象為6~16歲少年兒童和天文、航空知識愛好者。
  • 打開異世界的大門,神秘與未知等來你探索
    打開異世界的大門,神秘與未知等來你探索 未知的世界代表著
  • 大歷史學派創始人來為你親自解答
    今天歷史學界的普遍情況是,大多數歷史學家都願意和集中去研究過去500年的歷史,再往前推,也至多不過是去研究3000-5000前的歷史,而大歷史要打破人類中心的時間尺度,用宇宙時間尺度來研究宇宙、地球、生物、人類及其相互關係,關照未來,打通時間線。所以大歷史也註定不會是以人為中心的歷史。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本的世界,一個以人類為中心和崇拜對象的世界。
  • 雨法閱讀365 | 海洋深深深幾許——《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
    雨法閱讀365 | 海洋深深深幾許——《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 2020-11-22 0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引力波觀測的意義:為認識宇宙打開一扇新窗口
    主觀上一直不敢相信,似乎是一個弱得不能再弱的信號,才能體現出Ligo強大的威力。」如今,張淵皞剛剛加入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k Institutes),仍然從事引力波數據的收集工作。他第一時間和第一財經記者分享了引力波獲得諾貝爾獎的喜訊。「發現引力波只是引力波天文學的開端,它為觀察宇宙打開了一扇新的窗。」
  • 國家地理出品,500張炫彩插圖,最新鮮的宇宙大百科
    今天,我們推薦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它將帶我們深入了解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到對宇宙的整體認識,以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並運用全新的視覺呈現形式,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宇宙視覺盛宴。
  • 【自在閱讀】脈輪全書(一)
    現在你手上的這本書(《脈輪全書》),描繪了脈輪系統背後的形上學理論基礎。脈輪系統不只是體內能量中樞的大匯串,還揭示了可以讓我們按圖索驥的宇宙深奧法則。這些法則彼此錯綜複雜的交融在一起,形成了逐漸超越現實的一層層介面。
  • 只有一個宇宙存在嗎?《無盡的平行宇宙:多世界解釋的起源》序言
    那麼,假設是上帝創造了人類,我們不管他究竟怎樣創造,為什麼創造,可是為什麼只有一個?他為什麼不創造更多,上帝的能力是沒有限制的,絕不會只限定為創造一個。同樣的問題,上帝是唯一的嗎?儘管人類由於人類認知的局限,一個宇宙已經有太多未知無法想像,更不要說更多的宇宙。但是,從邏輯上講多個宇宙是完全有可能的。
  • 霍金個人自傳,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巨人,宇宙之王解讀自己的宇宙
    這種平靜和幽默詼諧,貫穿全書,霍金就這麼徐緩地講述他關於量子宇宙學理論的創舉、他的兩段婚姻以及這兩段婚姻充滿爭議的破裂過程,包括他幾次瀕臨死亡,連醫生都準備拔掉呼吸機放棄他生命的經歷。這不是一本厚厚的傳記,但是可以帶你穿過茫茫宇宙,了解時間的起始。了解今後別再輕易說出永恆,即是說,至少也要在看這本書對時間的解釋後。
  • 《現代世界的起源》打破歐洲中心說構建全新全球史觀
    《現代世界的起源》打破歐洲中心說構建全新全球史觀 2017-11-11 21:52: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