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晦澀難懂,如何才能簡單讀懂呢?
讀懂《山海經》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一些破譯了無數古歷史文化的人,在讀了之後都感到此書晦澀難懂、謎團重重,不過還是可以分享一點心得。《山海經》時空跳躍性太強,往往一段話和另一段話之間的不在一個歷史時期。而且一會兒在中國,一會兒就跳躍到西部甚至古埃及了。說中國南方的事最後跳躍到匈奴。更嚴重的是同一事物他用了不同名詞表述。三身國、三毛國、三頭國實際都是指一個群體,而且表述這個群體還不止這些名詞。所以普通人想看懂,那是困難重重的。
小編之前雖然也曾破譯了一些其中的內容,但是《山海經》確實並沒有怎麼仔細看過,因為過去看過幾段,看不懂。最近仔細看了一遍,雖然給我的破譯在某些細節上帶來了很多謎團,但總體上還是對應我的破譯的。我也不能說都看懂了,但相當多的內容是看明白了。這裡簡單分享幾個心得。
第一、凡提到某某之屍,基本就是指某某群體的後裔在別的地區繼續存在了。比如貳負之屍就是指殺了窫窳的貳負後裔之一去到了西域,我認為就是大夏阿富汗了。墟則是廢棄的地方,正如提到的崑崙之墟就是古埃及,接著提到了窫窳之屍,就是說窫窳的後人應該在古埃及。窫窳就是羌人。關於窫窳我會專門寫一個破解的心得。
第二、海外經是以中國作為基準的,海內經是以古埃及為基準的,大荒經是指未開發的地區,主要指中國的南方,有沒有涉及美洲和別的地區還沒發現。
第三、《山海經》還是有他的條理的,比如海外南經指中國南方,但最後扯到了匈奴等西部民系。這其實就是一個源頭表達,就是說匈奴實際就是與楚人同體系的群體,就是湖南話三一如六包括的三個群體。如果你不知道這些,那你自然是巨大的一頭霧水了。每一個經最後那一段都是這麼一個邏輯。
第四、山海經提到某某生某某,如果你想看懂是需要把這個內容摘下來寫在黑板上逐一梳理分析的。我的心得是這個生有血脈傳承的因素,也有政體體系傳承因素。並不是簡單的某某人生了某某人。黃帝殺蚩尤、應龍殺蚩尤。黃帝生犬戎,黃帝生苗龍,黃帝生海神等等。實際上黃帝是可大可小的,可以代表黃種的任何體系的。比如海神就是沿海支,蚩尤、犬戎是內陸支。
黃帝用夔牛皮做軍鼓明顯又是指內陸支。所以這種表述自然會很矛盾,應龍殺了蚩尤和夸父,如果把蚩尤視為老三苗蠻,夸父看作老大烏拉爾民系,就是湖南話三一如六一詞的三一,就能理解了,應龍就是沿海支海神,就是貳負。貳負殺窫窳連字都反應出來了,誇瓜為盤瓠。契則是後來待查內陸支的一個人物,與后稷同體系。這個時候的黃帝自然是代表沿海支體系。
第五、小編的破解內容總線沒有問題,但細節上卻謎團很多。比如我認為夏不可能在古埃及,但《山海經》卻明確說了崑崙之墟乃帝之下都,下就是指夏這個體系,漢字裡的確是這麼對應的。很多字有這個符號,通常就是代表這個體系的群體了。上代表內陸支天神體系,下代表沿海支冥神體系。是否因此要認定夏在古埃及,小編認為還沒有足夠證據,只是可能性並非沒有。夏有可能兩邊都存在,這就挑戰了我們對古人的認知,尤其是主流專家的認知。因為主流專家是非常蝦量古人的,甚至提出商人控制範圍不足幾百裡。
而小編發現的則是,早期世界一直是世界歷史,分開各自發展是漢代之後的事,還是漢朝打了自家體系匈奴後造成的。先秦同體系的黃白群體是有緊密聯繫的,比如秦與波斯和古羅馬就體有聯繫。當一個體系強大時橫跨歐亞非的世界級政權存在是可能的,全世界一開始就統一過。古代一開始並不是看暴力能力,其實是很迷信的。印第安基因可以存在於各個群體裡且是高級貴族,可能是因為其是職業祭司階層。古人能夠歷經千年、跨越十萬八千裡回到老家還能認知誰是自己的兄弟,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中古之後大家彼此認知開始模糊,近代之後幾乎不認識了。
《詩經》裡就提到與荊人是兄弟,其實就是指羌人與楚人是同體系的兄弟。秦人與楚人聯姻那麼多,說明大家是知道彼此關係的。苗瑤之所以最後才離開,也是知道與羌人關係最近。西部和北方的O3系蒙古、藏系、西遼盤踞在周圍不肯離開,其實一開始是知道自己與內地的血緣關係的。只是沒有一個人把這種關係給梳理出來、記錄下來,當然古人可能想不到後世子孫最後會完全不知道了。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我們可以將《山海經》可以看作為古人「在想像中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理書」。明代人稱其是「古之怪語之祖」;清代人認為這是神話小說,魯迅則說這是「古之巫書」。學者從中可能找到古人生活的線索,地理學家從中可以研究古代河流山川的位置,小說家從中得到了神怪靈感,現在的我們則可以從中了解華夏文化的源遠流長。總之,這是一本挺有趣的書。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否還有著其他不同的觀點呢?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加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