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易經》這句話,「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你會越來越順

2020-12-06 子宜春來

我們為什麼要讀《易經》,而且要那麼下功夫地鑽研,其實不就是想從古人留下的這部重量級的經典中獲取人生的智慧,讓生活更幸福順利嗎?

在1988年在巴黎召開的「面向21世紀」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上,一批國際著名學者和諾貝爾獎得主探討了21世紀科學的發展與人類面臨的問題。得出的重要結論之一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而「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就出自《易經 繫辭》。這個《繫辭》上下傳,傳說就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集中體現了孔子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善於從剛柔變化中,把握自然的節律,那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卻硬生生地把自己的路變得越來越窄,個人萎靡不振、抑鬱消沉;工作半死不活、毫無起色;家庭雞犬不寧、支離破碎。

這些人大都會怨天尤人、憤憤不平,像魯迅《故鄉》中的那個絮絮叨叨的楊二嫂一樣。但如果他們懂一點《易經》的話,眼前就會展開一片新的田地,有春風悠然吹來,有花香悄然圍繞,有暖陽知心撫慰。

人其實不怕遭遇挫折,就怕沒有面對挫折、化解挫折的智慧。「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就能給你指一條陽光大道。

首先,作為個人來講,要隨自然的「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大自然晝夜交替、寒暑易節,這就是剛柔相推而呈現的外在之象。天亮了,告訴人們要「日出而作」了;太陽落山了,又通知人們要「日入而息」了。東風來、百花開、太陽笑,明示人們陽氣生發,要多去戶外活動,像植物一樣讓自己發榮滋長;秋風吹、樹葉黃、霖雨至,昭示人們要內斂藏養了,別那麼張狂躁動了。

但是想一想我們自己,是這樣按節律生活嗎?是不是常常故意與大自然唱反調,晝夜顛倒、冬夏異時?只舉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我們不按時生活是多麼普遍。

許多年輕人,整夜都不睡覺忙於玩樂,大白天蒙頭大眠。這是不是晝夜顛倒?大冬天穿非常單薄的衣衫,有些女孩子竟然只穿薄薄的絲襪和短裙。而夏天呢,躲在二十度的空調房裡凍得嘴唇發紫、抖抖索索。這是不是冬夏異時?該剛時不剛,該柔時不柔,完全擰著來,這怎麼能意氣奮發、志薄雲天呢?

其次,在工作單位也應隨環境的「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人雖然說生來平等,但是世界是並沒有絕對平等的事。無論是大單位還是小單位,都存在主次關係、上下級關係。

假若對方是上級,或者是主要的角色,那自己相對來說就是下級,是次要角色。這個時候,你非要拿出家中母老虎、太歲爺一樣天不怕地不怕被寵壞的魔樣子出來,叫囂著「天下老子第一,誰怕誰」的怪論,完全「剛」性出頭,那你說,結果會是怎麼樣?這時候,你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稍微審視一下自己,就能把自己的那副嘴臉看得一清二楚,這時候,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有許多人想找地縫鑽了。

如果正好相反,你是上級,你是主角,那相對來說,你就是「剛」的那一位。這時,如果你還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千金小姐或小家碧玉一樣,嬌滴滴、軟綿綿,一副言聽計從、任人宰割的態度,那麼你的未來也估計會鬧心許多。設想一下,你希望你的領導是這樣一塊扶不上短牆的爛泥巴嗎?

第三,在家庭中,也應隨小氣候的「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太太今天火氣盛,「剛」氣足,那你就陰柔一些,直待雲消雨散、春彩虹飛架。先生天然就是陽氣所在,屬於「剛」的一方,所以一直「剛」下去,不懂得在家庭中養你的「陰」,那就可能陽氣過盛而爆胎。

先生今天生氣了,太太該怎麼辦呢?先生本來就人高馬大、筋強骨壯,太太想要在氣力上勝過一籌,那真是比較困難。但是太太肯定不能一直陰柔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靜默以養我們的真氣、陽氣。我們知道話多傷陽,這時候你大吵大鬧,陽氣丟失得更快更猛,所以不如以靜制動,以外在的柔而實質是內在的陽,去克對方外在的陽而實質是內在的陰,這樣無往而不吉。

夫妻切忌對吵,雙方都在傷各自的陽,並傷全家的陽。夫妻也切忌冷戰,雙方都在內耗自己的陰,最終是要傷陽,導致陰陽失衡。家庭陰陽失衡,那家這個港灣就不是吉祥溫柔地了,而變成恐怖害人場了。

所以「陰陽」二字,裡面有許多的法則,需要我們好好思索。祝願每個人都能「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亮、越走越順。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人會命好?《易經》這3句話蘊含大智慧,現在知道還不晚
    這裡邊固然是有多種原因,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易經》是一部傳統文化與智慧的結晶,歷經千年,早已是我們傳統文化之根。你想過沒有,別人的祖上積了大德,而你呢?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喜歡布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易經》是闡述關於天地間人 事 物的萬象變化的一本古老書籍,是一本博大精深有關於哲學辯證法的書。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易經裡面講到:萬事萬物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人從幼兒-少年-中年-老年-死亡。樹木也是,幼芽-開花-結果-死亡。
  • 《易經》: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當你無路可走時,看看這4句話
    《易經》: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當你無路可走時,看看這4句話沒學《易經》以前,我是個腦袋不開竅的人,農村出來的,一年到頭,上班打卡,拿死工資,沒有自信。學通《易經》以後,我整個人的意志、思維、行動,都發生了蛻變,思路開闊,財源廣進,現在徹底鹹魚翻身。
  • 《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這就是易經,作為後輩的我們如果希望能夠過好人生那麼這些先輩們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易經的奧妙無窮,當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從易經之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這一生難免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明白這5條天規,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肯定讓自己受益匪淺。
  • 萬物皆有定數,數的變化是無限的,在易經,「數」是這樣說的
    人們說《易經》是從大象開始的,事實上這並不十分準確,應該說一切都是從數字開始的。我怎麼能畫那隻大象而不在心裡數呢?只是我們第一眼看到的是畫出來的圖像,但我們對每一幅圖像都沒有深刻的理解,後面一定有數字。人們常說萬物皆有定數。其實,這句話並不迷信,他告訴我們萬物大都都有一定的規律,宇宙萬象都有一個定數。
  • 易經:給你一個卦,你會不會看?用6個步驟,輕鬆讀懂
    給你一個卦,你會不會看?這篇文章,以「剝卦」為例,教你如何看懂一個卦。不管你有《易經》基礎,還是零基礎,都適用這個方法。首先,按圖索驥。如果你手邊有《易經》這本書,就翻到「剝卦」這一章;如果你沒有《易經》書,那就用百度搜索「剝卦」,馬上能找到相關信息。其次,看卦辭,爻辭。在書上,和網上,都有完整的卦辭和爻辭,原文和白話文都有,對照看就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
  • 牢記這10句話,激發你的自信,人生會越來越順
    而自信並非天生,完全可以是訓練和激發出來的,只要你能搞清楚激發自信的一些心理機制。具體而言,牢記以下這10句話,激發你的自信,人生會越來越順。1.認識到自信是最堅固的成功基石。自信在奮鬥中的作用,猶如在水泥中加入鋼筋,是成功最艱固的基石,能讓你產生最巨大的力量。2.
  • 易經中最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參透1個,就不是平庸之輩
    《易經》最具有大智慧的3句話,是易經的精髓,人們看過易經的都知道,但真正能參透沒有幾個,你要是有悟性,能參透一個,就不是平庸之輩。比如一個人工作太過疲勞,就失去了陰陽平衡,這也是偏離了「道」所造成的。一個家庭夫妻都陽剛,小則會吵架,大則會離婚,因為陰陽失去平衡,最好的婚姻是一陰一陽的性格,這樣才和諧長遠,家庭才能幸福。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易經》是「卜筮」的根本依據,群經之首。雖然記錄的是天地間萬象變化的經典,但是裡面陰陽五行、八卦原理等法則,也在闡述著一個人該有的做人原則和道理。一個人只要易經情商,就足夠解決很多問題。卜卦時有五點,「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其實這句話看似玄妙,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句話就有著五個做人。
  • 讀懂三橫兩豎就明白《易經》
    另外,你不是研究的專家,也沒必要讀後寫論文,但是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是最大收穫。平時,都說那個周易難讀明白,許多人望而卻步了。首先,周易與易經是否一回事呢?這是專家考證的,《周易》和《易經》是一本書,《周易》即《易經》。
  • 《易經》究竟是什麼?告訴你3件事,讓你瞬間領會老祖宗的智慧!
    自古以來,《易經》的語言就被認為是模稜兩可的,在現代,很少有人能理解《易經》,甚至古代人也沒有真正的能力進入易經的世界。特別是在漢代,自從荊芳義和華竹林誕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不使用宜清的卦線來作出預測。但是,預測變化之書誕生的傳統方法是使用卦圖和線條。很難判斷易經用五行生剋理論取代六卦和六行的預言是進步的還是機會主義的。
  • 讀懂《易經》這句話,揭秘「量子波速讀」教育培訓騙局
    《易經》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為我們講述了天地之間很多事情的規律。《易經》恆卦裡講:「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久於其道」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實踐並長久堅持,這是事情成功並且能夠長久的方法。微博報導了一個「新型"的讀書方法:「量子波動速讀」法。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據說孩子通過培訓,可以運用量子波動的力量,在短短20分鐘內看完一本十萬字的書籍。
  • 易經告訴我們:真正不好惹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遇到最好別惹
    易經告訴我們:真正不好惹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遇到最好別惹俗語說:「咬人的狗不叫」。也就是說,那些真真正正想咬人的狗會悄悄地跑到你身旁咬你,而不是朝你吠叫!由於狗對你吠叫僅僅想嚇退你,並不是確實想咬你。這也是它們對危險時的應激性。實際上人也是相同的,這種用狠話恐嚇你的人,一般也不準備動真格的,僅僅狐假虎威!
  •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就是被逼出來的,貪圖安逸終將會被淘汰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取得成功就是被逼出來的!貪圖安逸終將會被淘汰而在當代,任何要想改變人生,提升階層困鎖的方式 ,都繞不過念書!不曉得有無聽過這句話: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行遍紅塵萬裡路;行遍紅塵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
  • 群經之首的《易經》並非迷信可能是超科學?西方科學家的論證來了
    因為在《易繫辭上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宇宙世界的變化從太極開始,太極衍生出天、地兩儀,天地又衍生出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又衍生出八卦,八卦又衍生出六十四卦及三百六十四爻,遵從八卦的變化原理,可以感應出吉與兇,再由此,趨吉避兇,就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 易經:「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2件「怪事」,恭喜你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易經》 一本內容極其豐富的書籍,裡面的許多內容能讓我們少走不少彎路。而書中提到過,「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2件「怪事」發生,恭喜你,你的命運裡將迎來好運!1、懂得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大象》說到這句話,很多人順嘴就能說出下一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如何判斷別人講解的《易經》對不對?《繫辭》中這段話就是試金石
    這十二蓋取,在《易經》的研究中可是大大的有名,因為自孔子以來的二千多年中,還沒有一個文人學者,能夠用同一個原則、同一個道理、同一個說法來解釋十二蓋取的,所以十二蓋取被稱為是《易經》研究的第一大難題,是一個千古之謎。自兩漢以來直到現在,各種各樣註解注釋《易經》的書籍,稱得上是汗牛充棟,如果加上當今網絡上介紹和講解《易經》的文章,更是不知其數。
  •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安於現狀終將會被淘汰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安於現狀終將會被淘汰而在現代,一切想要改變命運,突破階級困鎖的方法,都繞不開讀書!不知道有沒有聽過這句話: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行遍紅塵萬裡路;行遍紅塵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
  • 《易經》:早已算好的壽命,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年齡
    《易經》:跟壽命有關的智慧2000年前,古人就已經把壽命相關的問題寫進了《易經》當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上面這句話告訴我們老祖宗早就想好了普通人能活到100歲的方法,進而從容迎接死亡。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只要你掌握足夠多的信息,就可以帶入這套公式、程序去推演事物發展的終極結果。比如人的一生,有起有落,有很多困局,逆境。你根本不知道如何找到出路,這時候該怎麼辦?易經提醒您: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易經》每一卦有6爻,這6爻就代表著人生的6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卦裡,每一爻有不同的命數,但總體來講,各爻因為位置的關係,有各自的基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