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科學家稱,太陽正在進入一個不同尋常的休眠持續期,這將在地球上引發一個微型冰河時期。
2020年之後,很可能全球氣溫出現持續下降,預計在這一時期太陽黑子將消失多年,或者持續消失數十年。雖然太陽處於平靜狀態是一個好消息,這將很少幹擾人造衛星系統和地面電力系統,但它將引起地球氣候變暖趨勢的急速轉變。
太陽黑子消失並不是史無前例,曾在18世紀初出現過太陽黑子消失。該項研究負責人美國國家太陽觀測臺弗朗克-希爾說:「太陽周期可能進入一個空隙。」然而科學家並不知道為什麼太陽會進入休眠狀態。
希爾和同事通過科學研究小組分析預測了太陽的三個變化——太陽黑子活動減弱;太陽兩極日冕噴湧較少的物質流;太陽噴射流逐漸消失。這三個變化開端顯示太陽可能將進入一個休眠期,且需要很長時間進行恢復。他們預測的太陽活動變化性特指2020年開始的太陽活動變化。
專家指出,太陽已有4年處於不同尋常的平靜期,很少出現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一種較強的磁場區域,觀測時頗似黑點。太陽的強大磁場將決定太陽周期,在太陽周期活動中會出現太陽黑子和太陽風,快速噴射物質有時會抵達地球。每隔22年,太陽磁場將出現南北極轉變,從而形成為期11年的太陽黑子變化周期。
例如:在2001年太陽活動峰值期,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太陽黑子,頻繁的太陽雀斑和太陽風暴幹擾著人造衛星的正常運行。本月初,美國宇航局資深太陽風暴科學家大衛-哈撒韋預測稱,當前太陽活動周期起始於2009年,它將是本世紀最弱的太陽活動周期。
如果繼續持續當前的發展進度,太陽磁場將變得更加虛弱,或許到2022年太陽黑子將消失。
一旦太陽活動進入休眠期,伴隨著地球也將出現一個顯著的寒冷時期。希爾說:「如果我們的預測是真實的,我們將進行一些有意義的科學實驗,確定太陽對地球氣候變暖產生的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