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華先生介紹從教感悟
5月22日,由北京大學、中國物理學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物理教育研討會暨趙凱華先生八十壽辰慶祝會」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全國五十多所高校、科研單位、出版界、企業界的海內外嘉賓、校友及趙凱華先生的同仁、弟子近300人參加了慶祝會。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建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恩哥、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吳愛華副處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楊國楨、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張增順、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朱邦芬、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羅星凱教授分別發言,對趙先生祝賀。
趙凱華先生在報告中介紹了他從事物理教育六十年來的感悟,並且對於基礎物理教育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趙凱華詳細地向大家講著他從1958開始在蘇聯莫斯科大學讀博士時候的見聞,在莫斯科大學,他被告知「教授怎麼教,大綱就怎麼定」,這樣的學術自由,讓趙凱華想到了西南聯大「尊重知識」的教學傳統。「科學探索不能靠計劃,科研必須教授說了算」。這樣的想法在心中生根發芽後,趙凱華以及其他幾位學者不斷的為這一點而努力,改革開放後教育部廢除大學的教學大綱,這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努力和呼籲。
趙凱華始終以開放的心態吸取各國教育中的精華然後向國內加以介紹,他說,「關起門是做不出來的,改革開放很必要」。趙凱華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引進匈牙利的中學教材,「這麼一個小國,有不止八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人幾乎全部畢業於布達佩斯的一所中學。」
趙凱華先生教授過的學生們都紛紛趕來為老師慶祝,他們中有很多特地從國外趕回來。雖然學生中有很多已經是頭頂白髮的老人,在各自的領域中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彼此說起老師來,仍然是滿臉的崇敬之情。
下午的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王稼軍、劉寄星、葉沿林、畢國強、陸果、宋菲君、劉川、曹則賢、田光善、王笑君等分別圍繞弘揚北大普物教學傳統、著書立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物理學會教學委員會、工程及應用人才培養、本科生科研指導、與兄弟單位合作等話題作了專題發言。
為了傳承北大物理教育的優秀傳統,嘉獎教學,在趙凱華先生從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壽辰之際,北京大學還設立了「北京大學趙凱華物理教育基金」,用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獎勵和資助為教育教學做出突出貢獻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師、研究生助教和單位。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