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挑戰傳統離子通道分類:K+通道輔助亞單位KCNE1新功能

2021-01-15 BioArt生物藝術

撰文 | 十一月

責編 | 兮

想要對人類病理生理學的基因變異進行研究,首先要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亞單位組成的特異性。K+電壓門控離子通道蛋白的孔形成亞基KCNQ1屬於鉀離子通道超家族,與其β輔助亞基KCNE1聯合產生緩慢的心臟鉀離子電流,K+離子通道功能障礙會導致心率失常。一直以來,KCNE1的功能都被認為是只與K+通道相關,但是否的確如此呢?

為了進一步揭開KCNE1的功能,2020年12月28日,法國Universite Cote d』Azur大學Guillaume Sandoz研究組發文題為KCNE1 is an auxiliary subunit of two distinct ion channel superfamilies,發現了KCNE1不只作為K+離子通道,還可以作為氯離子通道的新證據。

KCNE1是一個只有129個胺基酸的蛋白,具有一個短的疏水跨膜結構域【1】。當注射進入爪蟾卵細胞中時,KCNE1會產生緩慢激活的K+離子電流【1】。所以一直以來,KCNE1被認為可以編碼K+離子通道的最小蛋白。但是在一些哺乳動物細胞系中,單獨表達KCNE1並不能引發電流的產生【2】。這一謎題一直到KCNQ1 K+離子通道被發現才被揭開【3,4】。KCNE1本身並不具有離子通道活性,因此是作為輔助β亞基發揮作用的。除了會引發K+離子電流,KCNE1 cDNA的注射還曾經被發現會引起Cl-離子電流【5】,但是具體的分子機制並不清楚。Ca2+激活的Cl-離子通道(Ca2+-activated Cl-channels,CaCCs)蛋白家族中TMEM16A被證明是具有完整功能的CaCCs,也是該家族首個被克隆出來的成員【6-8】。但是目前為止,TMEM16A作為爪蟾卵細胞中主要的Cl-通道蛋白,但是該通道蛋白的輔助β亞基還未被鑑定出來。由於KCNE1在爪蟾卵細胞中的高表達以及對Cl-離子電流的引發作用,作者們想知道KCNE1是否與TMEM16A之間存在聯繫。

為了揭開這一問題的答案,作者們首先在內源不表達KCNE1以及TMEM16A的細胞中對KCNE1與TMEM16A進行了共表達,發現這兩種蛋白質的共表達會誘導電壓依賴性電流的產生(圖1)。而且作者們驚奇地發現,在加入Ca2+離子螯合劑後,並不會影響TMEM16A-KCNE1複合物引發的電壓依賴性電流。該結果說明KCNE1將TMEM16A從一個鈣離子依賴的離子通道變成了一個電壓依賴的Cl-離子通道。

圖1 KCNE1與TMEM16A共表達引發電流產生

那麼KCNE1對於TMEM16A的調節作用是如何實現的呢?作者們對兩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檢測。通過單分子pull-down實驗(SiMPull assay【9】),作者們發現KCNE1與TMEM16A之間存在相互作用,而且相互作用的比例是2α:2β的化學計量。另外,通多對KCNE家族的其他成員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僅KCNE1還有其他的成員也能對TMEM16A的起到調節作用。

進一步地,作者們在包括腎近端曲小管細胞在內的體內系統中對KCNE1-TMEM16A在電壓依賴的Cl-離子電流的誘導產生過程進行了確認。結果說明不僅僅是在體外系統,在體內的組織中KCNE1對TMEM16A也具有調節作用。除此之外,作者們對KCNE1中與TMEM16A調節起到關鍵作用的基序進行了鑑定,發現KCNE1的N端尤其是一個13胺基酸的基序對於TMEM16A的調節非常關鍵。在該區域存在KCNE1的病理相關的胺基酸多態性,而這種胺基酸多態性會影響與TMEM16A的相互作用從而抑制Cl-電流。

總的來說,上述工作將把一直以來被認為是K+通道蛋白輔助亞基的KCNE1的功能進行了拓展,發現雖然KCNE1本身並不具有離子通道的活性,但是可以作為CaCC家族TMEM16A的β亞基發揮作用,而且會促進TMEM16A由一個Ca2+依賴的Cl-離子通道變成一個電壓依賴的離子通道。該發現對現有的傳統離子通道分類發起了挑戰,為進一步豐富大家對於離子通道家族的認識提供了新的證據,並為離子通道相關的疾病提供了新的見解。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11.047

參考文獻

1. Takumi, T., Ohkubo, H. & Nakanishi, S. Cloning of a membrane protein that induces a slow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urrent. Science(New York, N.Y.) 242, 1042-1045, doi:10.1126/science.3194754 (1988).

2. Lesage, F. et al. Are Xenopus oocytes unique in displaying functional IsK channel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Receptors & channels1, 143-152 (1993).

3.Sanguinetti, M. C. et al. Coassembly of K(V)LQT1 and minK (IsK) proteins to form cardiac I(Ks) potassium channel. Nature384, 80-83, doi:10.1038/384080a0 (1996).

4.Barhanin, J. et al. K(V)LQT1 and lsK (minK) proteins associate to form the I(Ks) cardiac potassium current. Nature384, 78-80, doi:10.1038/384078a0 (1996).

5.Attali, B. et al. The protein IsK is a dual activator of K+ and Cl- channels. Nature365, 850-852, doi:10.1038/365850a0 (1993).

6.Schroeder, B. C., Cheng, T., Jan, Y. N. & Jan, L. Y. Expression cloning of TMEM16A as a 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 subunit. Cell134, 1019-1029, doi:10.1016/j.cell.2008.09.003 (2008).

7.Yang, Y. D. et al. TMEM16A confers receptor-activated calcium-dependent chloride conductance. Nature455, 1210-1215, doi:10.1038/nature07313 (2008).

8.Caputo, A. et al. TMEM16A, a membrane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calcium-dependent chloride channel activity. Science(New York, N.Y.) 322, 590-594, doi:10.1126/science.1163518 (2008).

9.Jain, A. et al. Probing cellular protein complexes using single-molecule pull-down. Nature 473, 484-488, doi:10.1038/nature10016 (2011).

相關焦點

  • Cell | 挑戰傳統離子通道分類:K+通道輔助亞單位KCNE1新功能
    撰文 | 十一月  責編 | 兮  想要對人類病理生理學的基因變異進行研究,首先要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亞單位組成的特異性。K+電壓門控離子通道蛋白的孔形成亞基KCNQ1屬於鉀離子通道超家族,與其β輔助亞基KCNE1聯合產生緩慢的心臟鉀離子電流,K+離子通道功能障礙會導致心率失常。一直以來,KCNE1的功能都被認為是只與K+通道相關,但是否的確如此呢?
  • KCNE1是兩個不同離子通道超家族的輔助亞基
    KCNE1是兩個不同離子通道超家族的輔助亞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0 14:59:13 法國尼斯大學Guillaume Sandoz研究組發現,KCNE1是兩個不同離子通道超家族的輔助亞基
  • 細胞生物學課本該改改了:「離子通道」和「離子泵」是一種複合體
    在單細胞生物(unicellular organisms)中,細胞內鉀水平維持機制極度敏感,因為自然環境波動挑戰無處不在。正常情況,鉀離子通道(potassium channels)利用電化學梯度驅動鉀的輸入通量。環境含鉀很少,電位無法維持輸入通量時,細胞通過鉀離子泵系統快速接管鉀主動吸收驅動職責。然而,鉀離子泵系統的機制和結構尚未完全闡明。
  • 解析出三種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
    2017年2月5日/生物谷BIOON/---利用一種最新的對分子進行深度冷凍的成像技術,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Roderick MacKinnon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以史無前例的細節構建出三種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這三種離子通道為特定的離子跨越細胞的保護膜提供通路。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與細胞死亡相關的新型離子通道
    迄今為止,哺乳動物中僅有兩類通透鎂離子的通道被發現。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高召兵和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王華翌的研究團隊聯合攻關,證明程序性壞死執刑蛋白MLKL(The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形成一種新型陽離子通道,首次將離子通道、鎂離子與細胞程序性壞死聯繫起來。
  • 武大劉抗團隊:紫外光輔助的微通道動電轉換
    在動電電勢的電場作用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可以與電極附近的離子發生反應,實現溶液離子和外電路載流子的電荷交換,從而形成穩定的電流輸出。通過動電效應和光催化效應的耦合,一方面可以利用紫外光輔助實現動電效應的持續電流輸出,另一方面利用微通道動電轉換實現可控的高電流和電壓輸出。
  • 《Nature》:回答一個關於離子通道的歷史謎團
    允許鉀和鈉離子進出細胞的離子通道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放電」以及大腦和心臟功能至關重要。根據康奈爾大學醫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這些通道使用「球鏈」機制來幫助調節離子流。2020年3月18日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證實了一個關於離子通道的長期假設,代表了對大多數細胞中基本生物過程的理解又上了一個臺階。
  • 見證離子通道的精彩故事
    20世紀初,人們認識到神經元內電信號的傳遞是通過膜電位的瞬時變化產生的,但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生物的電衝動產生於細胞膜離子選擇性的喪失。1939年,英國神經生理學家Alan Hodgkin和Andrew Huxley首次利用槍烏賊巨大的軸突記錄到細胞膜內外電位差(即靜息膜電位),該電位差在動作電位產生時發生反轉。
  • 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離子通道的球和鏈
    允許鉀離子和鈉離子流入和流出細胞的離子通道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發射」以及大腦和心臟功能至關重要。Weill Cornell Medicine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通道使用「球和鏈」機制來幫助調節其離子流量。
  • 科學家闡明一種離子通道蛋白結構—新聞—科學網
    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沈兵教授團隊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周數研究團隊合作,在細胞離子通道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解析了Tim23
  • 長篇回顧:細胞膜水通道、離子通道的發現|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3年,兩位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並研究了這個作為通道的蛋白質,並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們是發現了水通道的彼得·阿格雷和發現了離子通道的羅德裡克·麥金農。在哈佛大學,麥金農想要研究離子通道空間構造的想法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他說:「哈佛的朋友和同事們都說想要搞清楚離子通道的構造至少需要10年時間。」但到了洛克菲勒大學的麥金農僅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功「觀察」到了通過細胞膜的離子。
  •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細胞鉀離子通道的遠程調控
    近期,河北工業大學邢成芬教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樹研究員合作,利用還原型氧化石墨烯(rGO)的光熱效應實現了對細胞鉀離子通道的遠程調控。該研究中選擇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鉀離子通道: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Kv10.1、小電導鈣激活鉀離子通道SK2以及內向整流鉀離子通道Kir2.1。對於Kv10.1通道,離子通道一個亞基的環核苷酸同源結構域與CaM的C末端連接,Kv10.1的另一個亞基的PAS結構域與CaM的N末端結合,當Ca2+與CaM結合時,CaM/Ca2+複合體使Kv10.1通道處於關閉狀態。
  • Science:鑑定出一類保守的基因家族編碼質子選擇性離子通道
    2018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多尼斯夫文學藝術科學學院(Dornsife College of Letters, Arts and Sciences)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類全新的離子通道。這些通道讓質子(氫離子)進入細胞,在內耳平衡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且存在於對酸味作出反應的味覺細胞中。
  • 酸敏感離子通道門控機制研究
    ,闡述了1型酸敏感離子通道(ASIC1)門控機制的分子動力學基礎。 「膜受體離子通道是細胞內外信號傳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徑,這些信號分子蛋白參與了廣泛的生物學功能,諸如學習記憶、疼痛感受、情緒調節、肌肉收縮等。」專家介紹。此外,體內受體離子通道結構與功能的改變會導致諸多疾病的發生。因此,以離子通道為靶標的生物醫藥研發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 大腦神經元中特殊的離子通道
    體內大多數細胞的表面都具有一些讓鉀離子通過的小孔。在控制這些正電荷離子流動的同時,這一通道幫助細胞維持了它的電平衡。
  • 揭開聽覺受體謎團,上海專家確認聽覺轉導的離子通道基因編碼
    五種感官中,介導嗅覺、味覺、視覺、觸覺的受體基因早已被相繼確定,但是,聲音感知的核心——負責聽覺轉導的離子通道是由哪個基因編碼的,一直是個謎。閆致強教授與團隊學生。另闢蹊徑,探秘聽覺轉導離子通道科學家探索已久的耳蝸毛細胞中的聽覺轉導離子通道究竟是何方神聖?團隊用研究結果給出了答案——TMC1/2。
  • 研究首次報導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晶體結構
    生物膜離子通道(ion channels of biomembrane)是各種無機離子跨膜被動運輸的通路。離子通道的開放和關閉,稱為門控,根據門控機制的不同,離子通道被分為三大類:電壓門控性,又稱電壓依賴性或電壓敏感性離子通道;配體門控性,又稱化學門控性離子通道;機械門控性,又稱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
  • 從氯胺酮抗抑鬱新機制探討靶向離子通道的新藥研發
    但它的鎮痛機制並不是像巴比妥類那樣作用在抑制性GABA(A)受體/離子通道上,而是與腦中另一種重要的離子通道——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 receptor,NMDAR)/離子通道密切相關(圖三)[5]。圖三 NMDAR複合物及快速抗抑鬱藥物靶點的模型[6]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氯胺酮迎來了角色轉變。
  • 我校藥學院承辦第六屆國際離子通道大會
    新聞網訊 6月23日至27日,由我校藥學院辦的第六屆國際離子通道大會(The 6th International Ion Channel Conference, IICC-6)在青島舉行,近400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Nature:一個TRP離子通道在開啟和閉合狀態下的結構
    「瞬時受體電位」(TRP)通道是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刺激的傳感器。在兩篇相關聯論文的第一篇中,Maofu Liao 等人獲得了大鼠TRPV1(辣椒素受體——辣椒素是辣椒中的辛辣成分)在一個「封閉」狀態下的高解析度低溫電子顯微鏡結構。該結構總體上與電壓門控的離子通道的結構相當相似,但有TRP通道特有的幾個結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