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鑑定出一類保守的基因家族編碼質子選擇性離子通道

2020-12-03 生物谷

2018年1月31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多尼斯夫文學藝術科學學院(Dornsife College of Letters, Arts and Sciences)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類全新的離子通道。這些通道讓質子(氫離子)進入細胞,在內耳平衡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且存在於對酸味作出反應的味覺細胞中。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月2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gene family encodes proton-selective ion channels」。

圖片來自Yu-Hsiang Tu和Emily Liman。


質子控制溶液是酸性還是鹼性。它們確定著溶液的pH值。毫不奇怪的是,質子不會穿過細胞膜;它們必須通過離子通道等特定蛋白跨膜轉運。

儘管編碼讓質子離開細胞的離子通道的基因已被鑑定出,但是人們並不清楚是否需要一個或幾個基因來形成讓質子進入細胞的離子通道。如今,這項針對酸味的研究鑑定出編碼質子傳導離子通道的otopetrin基因家族。

這個基因家族最初被認為在保持身體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基因Otop1(編碼otopetrin 1蛋白)發生突變的小鼠不能夠讓它們自己保持直立。由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的功能以及它發生的突變導致內耳前庭系統缺陷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在研究味覺的過程中,由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多尼斯夫文學藝術科學學院生物科學教授Emily Liman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Otop1編碼的otopetrin 1蛋白是一種質子通道,從而為otopetrin 1如何促進內耳發揮功能和保持平衡提供了線索。

鑑於酸味是對具有較高質子濃度的酸性物質的感知,Liman預測酸味味覺細胞(sour taste cell)具有對質子作出反應的或者轉運質子的離子通道。事實上,在八年前,她的實驗室利用生物物理學方法證實質子通過細胞膜中的特定質子通道進入味覺細胞,但是編碼這種質子通道的基因和這種質子通道的結構特性是未知的。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Liman實驗室利用一種被稱作RNA測序(RNAseq)的分子

遺傳

學技術鑑定出哪些基因在酸味味覺細胞中特異性表達,而不在其他類型的味覺細胞中表達。研究生Yu-Hsiang Tu隨後逐個基因地測試候選基因,最終他發現一個基因當被導入到不產生任何質子傳導通道的細胞中時會產生一種質子傳導通道。

在Yu-Hsiang測試了36多個候選基因後,Liman幾乎已放棄了。Liman 說,「當Yu-Hsiang叫我進實驗室,給我看了下這些數據,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終於找到了。我們尋找了這麼多年。」

除了Otop1之外,在脊椎動物中還存在著兩個相關的基因(Otop2和Otop3),而且這個基因家族也存在於黑腹果蠅中。otopetrin家族與所有其他的離子通道存在著結構上的差異,並且所有的otopetrin蛋白都會形成質子通道,這提示著這些質子傳導通道在進化上是保守的。每種otopetrin蛋白在舌頭、耳朵、眼睛、神經、生殖器官和消化道等多種組織中獨特地分布著。

在內耳前庭系統中,Otop1是被稱作耳石(otoconia)的結構形成和發揮功能所必需的,其中耳石是感測重力和加速度的碳酸鈣晶體。這些研究人員猜測這些otopetrin蛋白是維持適合耳石形成的pH值,而且這些不能直立的小鼠存在的缺陷是由於pH值調節異常。

在味覺系統中,作為酸味感知的一部分,otopetrin蛋白可能參與感測酸性物質。這些質子通道在其他組織中的功能是未知的。

Liman說:「我們從未期待我們在味覺細胞中尋找的這種分子也會在內耳前庭系統中發現到。這突顯了

基礎研究

的力量。」(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文獻:
Yu-Hsiang Tu, Alexander J. Cooper, Bochuan Teng et al.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gene family encodes proton-selective ion channels.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25 Jan 2018, doi:10.1126/science.aao3264

相關焦點

  • Cell|挑戰傳統離子通道分類:K+通道輔助亞單位KCNE1新功能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想要對人類病理生理學的基因變異進行研究,首先要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亞單位組成的特異性。K+電壓門控離子通道蛋白的孔形成亞基KCNQ1屬於鉀離子通道超家族,與其β輔助亞基KCNE1聯合產生緩慢的心臟鉀離子電流,K+離子通道功能障礙會導致心率失常。一直以來,KCNE1的功能都被認為是只與K+通道相關,但是否的確如此呢?
  • 揭開聽覺受體謎團,上海專家確認聽覺轉導的離子通道基因編碼
    五種感官中,介導嗅覺、味覺、視覺、觸覺的受體基因早已被相繼確定,但是,聲音感知的核心——負責聽覺轉導的離子通道是由哪個基因編碼的,一直是個謎。閆致強教授與團隊學生。另闢蹊徑,探秘聽覺轉導離子通道科學家探索已久的耳蝸毛細胞中的聽覺轉導離子通道究竟是何方神聖?團隊用研究結果給出了答案——TMC1/2。
  • Cell | 挑戰傳統離子通道分類:K+通道輔助亞單位KCNE1新功能
    K+電壓門控離子通道蛋白的孔形成亞基KCNQ1屬於鉀離子通道超家族,與其β輔助亞基KCNE1聯合產生緩慢的心臟鉀離子電流,K+離子通道功能障礙會導致心率失常。一直以來,KCNE1的功能都被認為是只與K+通道相關,但是否的確如此呢?
  • Science:鑑定出導致人類膚色多樣化的基因
    我們鑑定出影響這些性狀的基因變異,並且證實影響淺色皮膚和深色皮膚的突變在現代人類起源之前就已存在較長時間了。」淺色皮膚和深色皮膚都會提供益處:比如,深色皮膚被認為有助於阻止紫外線照射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而在較低紫外線照射的區域,淺色皮膚能夠更好地促進維生素D合成。
  • 中科院金屬所任文才再發《Science》:超高質子電導率的質子交換膜
    通常要求有高密度的尺寸合適的質子傳輸通道,同時這個通道還應該具有選擇性。對於有機聚合物,Nafion中的-SO3H基團比碳氟骨架更加親水,並且排列在質子傳輸納米通道的內壁上。此外,氧化石墨烯上的一些含氧功能團(羥基、羧基和環氧基等)也在水分子網絡中建立了氫鍵通道以進行質子傳輸。任文才等人研究的TMPTC材料是一種層狀範德瓦爾茲材料,包含不同的金屬M(Cd,Mn,Fe,Co,Ni以及Zn)以及硫屬化物X(S或Se)。
  • 基因家族專題(3):基因家族成員的鑑定
    hmmer一般尋找基因家族,都可以通過保守結構域來預測,從而找到物種的某一基因家族,從而進行之後的分析。這裡就需要用到HMMER,來鑑定物種某一基因家族。,首先在全基因組的範圍內使用hmmersearch和NBS-ARC基因家族的隱馬可夫模型進行基因家族的進行初步搜索,接著把質量比較高的基因家族候選基因篩選出來E-value < 1 × 10−20, 然後使用clustalw2對高質量的序列進行多序列比對,多序列比對後,對這些置信的序列進行隱馬可夫模型的構建(使用hmmbuild),最後使用該新建的隱馬可夫模型,進一步篩選完整的NSB基因家族序列
  • 小麥SBP-b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組鑑定,表徵和表達模式分析
    小麥SBP-b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組鑑定,表徵和表達模式分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60695/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 陳新宏團隊摘要
  • Science:穀氨酸受體類基因在花粉管中形成鈣離子通道且受雌蕊中的D...
    我校和裡斯本大學專家們運用藥理學、電生理學以及基因功能缺失的突變體等研究技術,首次在菸草和擬南芥中發現穀氨酸受體類離子通道(glutamate receptor–like channels, GLRs)利用D-絲氨酸(D-Serine)作為配體(ligand)而介導鈣離子的跨質膜內流,進而調節花粉管頂端細胞的[Ca2+]cyt梯度,最終影響花粉管的生長及其形態建成。
  • Nature | 一種新型質子敏感型氯離子通道的工作機理
    質子激活的氯離子通道(Proton-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PAC)是一類分布於人體細胞膜上的酸性環境感受器。,並闡明了其在中性和酸性環境下的不同構象,以及如何選擇性通透氯離子的分子機理。
  • 2016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利用CRISPRi鑑定出細胞生長所需的499個lncRNAdoi:10.1126/science.aah7111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神秘的長200多個核苷酸但不會編碼任何蛋白的分子。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鑑定出499個lncRNA是功能性的,並且在理解這些分子如何發揮作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研究首次報導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晶體結構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報導了一種具有陰離子選擇性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的晶體結構,並指出了一種β-barrel結構對這種通道離子選擇性的重要意義
  • 感知酸味的離子通道可能是它
    最近兩項研究發現,小鼠對酸味的感知與一類在耳中表達的功能基因有關。研究團隊在小鼠模型中確定了這種質子通道的作用,這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味覺偏好的演化過程。9 月 19 日分別在《細胞》(Cell)和《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發表的兩篇論文都表明,舌頭酸味受體中的otopetrin-1 質子通道,是負責小鼠酸味感知的結構之一。
  • 金屬所《Science》:納米薄片膜,超快的離子傳輸性能
    納米通道在潮溼條件下的質子輸運,對於能量的儲存和轉換應用至關重要。然而,現有材料受到限制的電導率最高僅達0.2 S/cm。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任文才等研究者,報導了一類由二維過渡金屬磷三氟化鎵納米片組裝而成的膜,其中過渡金屬空位使離子電導率異常地高。
  • 樹鼩KLF基因家族特點及進化分析
    導讀:昆明動物所腫瘤生物學學科組陳策實研究員團隊將全部17種樹鼩KLF家族因子鑑定出來,然後對基因家族全長以及鋅指結構域進行系統分析
  • Science 中文摘要 27 May 2016
    中性成核的速度比離子成核快接近10倍,且粒子增長速率依賴於離子的大小。NPF限制在與地表邊界層空氣團接觸後的1-2天:這和形成HOMs的有機化合物所需氧化時間有關。該發現要求優化NPF在大氣模型中的參數設定。
  • Science:重磅!利用CRISPRi鑑定出細胞生長所需的499個lncRNA
    2016年12月18日/生物谷BIOON/---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神秘的長200多個核苷酸但不會編碼任何蛋白的分子。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鑑定出499個lncRNA是功能性的,並且在理解這些分子如何發揮作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如何寫一篇家族分析文章(一)—家族分析文章的研讀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一下哪一類家族分析文章可以發高分,或者這類高分文章都有哪些套路,下面我們通過文獻查詢工具google學術搜索鏡像,以gene family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共2019年就有927片家族分析的文章新鮮出爐!
  • Science:對人類血細胞中的所有蛋白編碼基因進行全基因組轉錄組分析
    為此,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通過流式細胞儀分選技術分離出的18種經典免疫細胞群體進行了基於轉錄組學的表達分析。他們將血細胞表達譜與組織表達譜相結合在一起,包括來自外部來源的轉錄組學數據以擴大這個開放式資料庫中包含的組織類型和大腦區域的數量。他們依據血細胞和組織中的表達特異性和分布對蛋白編碼基因進行了全基因組分類。
  • 田長麟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提出離子通道動態雙構象轉換的離子選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田長麟教授研究組與德國萊布尼茨分子藥物所Adam Lange及孫涵課題組合作,應用固體核磁共振、單通道電生理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等方法揭示了NaK離子通道的離子選擇性新機制。  離子通道是細胞膜上的一類特殊親水性蛋白質微孔道,在細胞膜上形成動作電位和梯度電位,決定細胞的興奮性和傳導性。絕大多數離子通道對不同的離子(K+, Na+, Ca2+, Cl-等)有選擇性的通透,但仍有一部分離子通道可以非選擇性的通過幾種離子。
  • 首例催化Alder-ene反應的酶及其周環選擇性的精準控制
    酶的周環選擇性(periselectivity)是指反應物可能發生兩類或以上的周環反應,但在特定酶的催化下,反應物更傾向於產生某一類周環反應的產物。,其反應過程中並不產生自由基或離子等活性中間體,一般只需要加熱或光照,即可分別產生高度立體選擇性的產物,是高度空間定向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