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火星地殼如三層蛋糕結構

2021-01-16 騰訊網

火星探測車洞察號(Insight)最新發回的分析顯示,原來火星地殼的結構就像三層蛋糕一樣。美國宇航局(NASA)選擇在近期宣布了這個應景假日氣氛的消息。

根據數據科學家繪製了火星地殼結構圖,這是科學家繪製的第一張地球以外另一個星球的地質解剖圖。火星的地殼由三層不同的巖石組成。這一信息對天文學家、行星地質學家和太空工程師研究火星的誕生和演化歷史具有重要作用。

洞察號於2018年5月發射、同年11月26日登陸火星,探察火星的內部結構是它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發現洞察號的鑽探系統在火星土質內鑽鑿有困難後,研究人員幸運地發現,可以改用洞察號的地震儀分析火星的地殼結構。

在過去的一年裡,洞察號在一個固定的地點探測到幾百次小型地震的信號,多數都在3.7級以下。通過震波延續的時間、通過各層地質遇到的阻力等信息,研究人員了解到火星地殼各層地質的厚度。

初步研究顯示,火星每個地質層厚度在12~23英裡左右,比地球上大洋地殼厚得多,但是比陸地地殼薄。

「研究了四百八十多次火星地震後,我們有了足夠的數據可以回答一些大的問題。」NASA洞察號項目組首席研究員班納特(Bruce Banerdt)說,「就像追蹤一系列複雜的線索,終於看到答案就在層層包裹的盒子裡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相關焦點

  • 火星地殼是一個「夾心蛋糕」,竟然有三層「夾心」,地殼非常薄
    2018年11月在火星實現「軟著陸」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近日又傳回了好消息,NASA方面的科學家表示,洞察號如願以償獲取到了火星的內部結構數據,通過數據顯示,火星的地殼一共有三層,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夾心蛋糕」一般。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 「洞察號」:火星地殼或分三層
    「情報」:火星的地殼可能由三層組成。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內部,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火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  這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項重大發現。數據顯示,火星地殼也分層,厚度為20公裡或37公裡,是兩層還是三層,具體取決於地震波的反射是否準確跟蹤到地幔的頂部。
  • NASA「洞察號」傳來火星內部「情報」:地殼或分三層
    @科技日報 12月16日消息,綜合《自然》《科學》雜誌15日最新報導,NASA「洞察號」探測器傳來火星內部「情報」:火星的地殼可能由三層組成。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內部,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火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這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項重大發現。
  • NASA「洞察號」傳來內部「情報」:火星地殼或分三層
    綜合《自然》《科學》雜誌15日最新消息,NASA「洞察號」探測器傳來火星內部「情報」:火星的地殼可能由三層組成。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內部,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火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這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項重大發現。
  • 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
    所以本著聖誕的精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員剛剛公布了一張火星內部組成的圖片,它看起來像一個三層蛋糕。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為研究火星外殼下麵包房狀的組成提供了數據,該著陸器為科學家們發回了除地球外另一顆行星的首次地質解剖。
  • 火星竟然是個「夾心蛋糕」
    NASA的洞察號任務帶來了首個關於地球以外行星的內部結構的數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任務終於探測到火星內部了,並發現了火星殼可能有三層。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到地球以外行星的內部,將幫助研究人員闡明火星的形成和演化。
  • 火星曾具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原標題:火星曾具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火星上多樣的巖石   科技日報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王小龍)一個由美國、法國、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對「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紅色行星上或許曾經存在過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結構
  • 火星像個夾心蛋糕「洞察」號獲得行星內部結構數據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本報訊兩年前,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希望從那些遙遠的地震和土壤洩露的深層熱量中收集火星內部結構的線索。事實證明,火星有它自己的「想法」。
  • 好奇號:火星曾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一個由美國、法國、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對「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紅色行星上或許曾經存在過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結構。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描述了「好奇號」火星車探測過的20個火星巖石樣本,並論述了為什麼他們認為這顆行星的歷史和人們之前想像的不太一樣。
  • 火星上的地殼是什麼?科學家告訴你研究結果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火星上長滿了巖石並被隕石坑包圍,可能沒有像地球一樣的大陸地殼。相反研究人員提出了另一種理論:結晶巖漿從紅色行星內部湧出。三年前科學家們根據美國宇航局漫遊者好奇號返回的數據發表了一些工作,這些數據鑽入了蓋爾隕石坑附近的火星表面。火星車發現了「花崗巖狀」巖石,表明火星大陸地殼與地球相似。但地質可能很複雜,「要製造大陸地殼,你需要長時間釀造其成分。
  • 【走向深部】我國初步構建大陸地殼/巖石圈結構框架
    深部探測專項《大陸地殼的結構框架與演化探討》課題日前通過結題驗收。該課題針對我國中生代以來的大地構造關鍵科學問題,開展了華南、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的中、新生代構造演化與動力學分析;結合專項最新探測數據和成果,特別是深地震反射剖面數據,進行了深淺耦合的數據融合與結構再造,賦予了深部地殼和巖石圈探測成果的地質構造含義;初步構建了我國大陸地殼/巖石圈結構框架,提出了我國大陸主要地質構造單元中生代以來構造演化。
  • 火星內部有什麼?地殼最薄處僅為10公裡,人類科技剛好能打穿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目前已經在火星表面對火星內部結構進行深入考察,根據NASA的最新消息,洞察號探測器攜帶的SEIS內部結構地震實驗裝置記錄了許多有趣的音頻信號,這是都是火星內部的微弱振動值得一提的是,洞察號分別在2019年5月22日、2019年7月25日兩次記錄到火星地震。
  • 火星內部有什麼?地殼最薄處僅為10公裡,人類科技剛好能打穿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目前已經在火星表面對火星內部結構進行深入考察,根據NASA的最新消息,洞察號探測器攜帶的SEIS內部結構地震實驗裝置記錄了許多有趣的音頻信號,這是都是火星內部的微弱振動值得一提的是,洞察號分別在2019年5月22日、2019年7月25日兩次記錄到火星地震。
  • 新重力模型圖顯示火星多孔地殼密度與月球相當
    新重力模型圖顯示火星多孔地殼密度與月球相當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房琳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日前發現,火星地殼的密度並不如此前想的那樣大,這一點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和演化歷程。
  • 日學者發現火星地表有斷層 可能由地殼運動造成
    東方網3月13日消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丸山茂德13日說,他和同事分析美國「機遇」號火星車發回的火星表面照片後發現,火星地表存在斷層。丸山茂德說,根據斷層的規模推測,火星地表歷史上可能有類似地球的板塊結構,板塊移動導致頻繁的地殼變動,也就是說火星過去可能和地球更加相似。這一研究成果,15日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召開的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上發表。
  • 在黑暗星團裡行走的太陽系,有一顆「夾心」的火星
    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希望從那些遙遠的地震和土壤洩露的深層熱量中收集火星內部結構的線索。地殼可能由3層層狀結構組成。就像研究地球上的地震一樣,地震學家也在利用火星上的地震繪製這顆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研究結果顯示,火星的地殼驚人的薄,地幔比科學家預計的要冷,其大鐵球般的核心仍在熔化。上述跡象表明,幼年期火星可能是通過地幔巖石上升流和類似於地球板塊構造運動的地殼俯衝來有效釋放熱量的。
  • 火星地質結構演變至今,究竟發生過什麼?
    同時也有一系列關於新數據的研究論文被發表在了《自然》 雜誌上。「這是第一次對地球以外的行星構造進行直接的地質監測,」馬裡蘭大學的地質學家尼古拉斯·施默爾(Nicholas Schmerr)說:「這讓我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火星的內部結構和地質運動過程。
  •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18 18:06 來源: 新華社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最厚達6200米。    類似於醫生用超聲波為病人腦部做CT,科考人員利用地震波給南極大陸「做CT」,是目前研究南極大陸深部特徵的最先進手段。第四個國際極地年開始後,國際上在東南極實施了大規模利用天然地震觀測對南極大陸深部結構進行探測的工作。
  • 火星地殼的形成比地球早1億年
    日前,丹麥等國的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以覆蓋在行星表面的巖石來推論形成生命可能出現的地殼,較之地球,火星早形成了1億年以上,亦即比此前所了解到的更早的時候形成了地殼
  • 學者分析InSight地震數據,揭示火星地殼與地核之間的3個內部邊界
    利用NASAInsight火星探測器的數據,萊斯大學的地震學家首次直接測量了這顆紅色行星從地殼到核心的三個內部邊界。藝術家對火星內部結構的想像顯示,最上層是地殼表面附近,最下層是地幔,最下層是地球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