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與黑暗,人心與人性,都被這本書說盡了

2021-01-08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遠方(富書專欄作者)

這些年,沉重、晦暗的故事我們看了太多,講爹媽冷戰、原生家庭之傷的,講少年叛逆、熱血高校的,又或是青春疼痛系列的女性文學。《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隱秘的角落》……

但像我最近正在讀的唐洬的新書——《遠方旅人》,把正義與黑暗,人心與人性,救贖與希望講得如此耐人尋味的,實在不多見。

我必須要承認,《遠方旅人》是我今年讀過的書籍中讓我沉默最多次、引發我最多思考的一本。

作者唐洬,一個研究小說敘事學多年的清華文學博士,用復調的敘事手法、直白的語言剖析,一面深入人物內心的善和惡、欲和求,一面展示現實社會的殘酷和冷漠、希望和溫情,一筆一划地,畫出了一個時代、一群鮮活的人。

01.

人性最大的弱點,是難分善惡

《遠方旅人》中所寫的發生在瀛大附中的故事,就像是《少年的你》升級版:

高校領導一邊歌頌著道德和自由,一邊誘導著學生們往更深的深淵裡去。學生之間流傳的不是書籍資料,而是關於性的流言和不雅視頻。更可悲的是,流言和視頻的主角,都是他們身邊朝夕相處的同學。

故事的主人公,隋夢莛,年少時就在瀛大附中讀書。

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高傲地看不起身邊的一切。

於是,當看到有男生傳播不雅視頻的時候,她不僅制服了對方,還下狠手掰斷了對方的手腕;在得知好友長期遭受一個男人的控制、凌辱之後,她獨自找到此人,並且偶然獲得了法律意義上的「無限自衛權」,從而有恃無恐,把對方打得不成人形。

乍一看,隋夢莛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義的,都是為了讓作惡者得到懲罰,讓被欺者受到應有的保護。可事實上,在她的義舉之下,其實隱匿著一些見不得光的陰暗想法。

「那些想法,有關於母女的,有關於男女的,有關於自負的,有關於自卑的,很少是亮的,大多是暗的。」

這句話足以證明,猥瑣的同學和邪惡的控制者,只是隋夢莛用來一洩私憤的工具。「私憤」包括什麼?對母親的厭憎、對男性的鄙夷、身為官家千金的自負、在強大母權面前的自卑……

還記得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暴力執法事件麼?

兩番動用私刑的隋夢莛,其實也是暴力執法的另一個版本。

在《遠方旅人》中,正義與黑暗始終是模糊的。就連最後的大事件「七月流火」,儘管令惡人悉數落馬,也在隋夢莛的敘述中顯得宛如一場交易,讓人不禁聯想,在光芒灼目的正義背後,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黑暗?

羅翔在《圓圈正義》中說:自由不加約束,帶來的便是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而正義不加約束,帶來的就是另一種黑暗。

要知道,一件事,並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會單純地只有正反兩面,而人性更加不能簡單地以善或惡直接區分。正因《遠方旅人》直面這種模糊性,眾多人物才有了鮮明的個性特徵。

善惡對立往往能輕易吸引讀者,而《遠方旅人》卻是一部不走尋常路的作品。作者在題材上選擇了指向性很強的反腐等社會熱點,但旨在揭露旨在正視,而不論是否隨市場暢銷大流,是否討讀者歡心。

02.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一體多面

在這個環環相扣講述了三代人命運的故事中,沒有一個人的性格是單面的,他們都是「多面人」。

前面提到的隋夢莛,性格中就充滿了人性的矛盾:殘忍和仁慈,自私和慷慨,剛硬和溫柔……

而她的母親,瀛海城的大檢察官隋若然,也是一體多面。

《遠方旅人》的開頭對隋若然參加的一場飯局作了細緻的描述。酒桌上,商、學、法各界人士均有亮相,各領風騷。

在隋夢莛看來,素有「女海瑞」之稱的母親顯然不是什麼英雄,而是一個老練的「社會玩家」,精通四兩撥千斤之道,曲意逢迎卻不折威風,在叢林法則中遊刃有餘。

然而,散席後隨之而來的一段回憶畫面,卻呈現出了一個不同的隋若然。在那個浪漫的年代,年輕的她和無數同齡人一起,高唱理想,遙望遠方。

從一開始,隋若然就讓人想到了小說的題目——一個困於現實的遠方旅人。

在女兒眼中,隋若然無比自私。她做的所有好事——初出茅廬時秉公執法、當眾救下遭受家暴的婦女,乃至最後對孟前進集團降下正義的鐵錘,無不是她權衡利弊後得出的「最優解」。

可是,始終記得在十年風雪中投湖的葉先生、婚禮上為疾病纏身的楚先生落淚、不忍在比昂的死亡同意書上簽字的,也是隋若然。

即使她真的無比自私,她的自私也是特別的。顯然,她不是一個蠅營狗苟的「循吏」,她渴望的不是金錢,不是名利,而是在世上留下一個傳奇。

「她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走一個圓。她要讓人們記住她。」

她是自私的,也是灼眼的。

同樣一體多面的人物還有王勝。

他是一個風塵女子的兒子,人生的前半段都生活在一家足療店的地下室。他從小就被踩進了社會最底層的汙泥裡,周圍的一切都在虐待他,不管是精神還是肉體。

他從懂事開始就挨打,從會說話開始就挨罵,上了學又被霸凌,甚至被母親逼著給人下跪……

他憎恨母親,最後逼死了她。

後來,王勝得知自己的生父是地產巨頭孟前進,他的人生從此徹底改寫了。

孟前進給了他一張信用卡,卡裡的錢怎麼也花不完,他嘗到了金錢和權力的滋味。

後來,他踏進了孟前進的生意場,更是驚奇地發現:那一個個令男人們垂涎三尺的高冷女神、一個個看似出水芙蓉的清純妹子,不過是名利場上供人褻玩的商品。

而那位久負盛名的大學者——瀛海大學副校長汪鳴悌,溫良恭儉,博古通今,卻是一個高級「皮條客」,慣於巧用聖人之言,勸說女學生心安理得地出賣身體。

目睹了這一切,王勝悟出了「世界的真理」:眾生平等,弱肉強食。

於是,就有了慘遭他控制、摧殘的程穎兒和樊思琴。

貌美如花的樊思琴,和先前自殺的程穎兒一樣,被王勝玩弄於股掌之間,被侵犯,被毆打,被拍下視頻,甚至被親生母親迫不及待地推入火坑……

王勝無疑是可憎的。可即便是這樣一個惡魔,頭一回有了錢,首先想到的居然是施捨他人、「行行善」;樊思琴出國後,他派人給思琴的哥哥送了一筆錢;臨死前,他嘴裡喃喃念叨的遺言竟是「媽媽」。

即便是這樣一個惡魔,還是在人性的懸崖邊掙扎著。

至於韓梓妍,一個被祁家收養的孤女,從小與養父之子祁承峻情同姐弟。後來,兩人都成為了刑警。

不同的是,韓梓妍是瀛海公安系統的女傳奇,祁承峻卻離「傳奇」很遠。

祁承峻是個好父親、好弟弟、好丈夫,但也是個毫無責任感的刑警,辦案不求找到真相,只求搞出個結果好交差。

所以,雖說祁承峻在「附中案」中的確是被陷害了,卻談不上「英雄隕落」。而親自將他送入監獄的韓梓妍,也算不上「大義滅親」。

位高權重的韓梓妍,是整個故事中最悲情的人物。作為刑警,她面對死亡毫無畏懼,在權力面前卻屢屢屈服;她把親情看得比什麼都重,卻一手毀掉了和睦的三代之家;她一心想保孩子們平安,誰知造化弄人,竟然把她視如己出的樊思琴送上了絕路……

韓梓妍心中的正義和溫情,不遜於故事中的任何人。然而這樣一個人,卻犯了罪,做了最多的錯事,留下了最多的悔恨。

我們常說,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絕對的善惡是非,所有的事,都是一體多面。看待事情更加不能只是以肉眼,或者僅憑所謂的直覺去妄加評判,而應往更深處去耐心挖掘。

03.

遠方並不是目的,找回自己的靈魂才是

程穎兒死後,樊思琴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頭一天,曾經嘲笑、羞辱程穎兒的同學們放聲大哭,如喪考妣。第二天,學校請來一個相聲演員做講座,禮堂裡的笑聲從未間斷過。

過了喜氣洋洋的元旦,程穎兒的死就徹底沒了影子。人們偶爾提到她,還是會用之前的那些外號,或者叫她「那個跳樓的……」

唐洬是一個敢於直面人性惡的作家,即使對於少男少女,下筆也毫不留情,更不必說成人世界的隱秘角落。所以,《遠方旅人》的尺度著實不小,但也並未因此捨棄希望。

樊思琴和隋夢莛的友情,兩代「三葉草」的親情,乃至孟前進和梅子的廝守,都是希望的火種。

隋夢莛離開瀛海、成為「遠方旅人」,也不是為了逃避。在旅程的終點等待她的,是她素未謀面的外婆。所以,她走過的這條長路,不僅溯嚮往昔,也通往未來。

和隋夢莛一樣,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或許我們都曾是看客,參與或是目睹過陰暗、骯髒與殘忍,都曾怯懦過、退縮過。

然而,遠方並不是目的,逃避更不是。

找回自己真正的靈魂,堅定自己曾經珍愛和信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救贖,才是「在路上」的皈依與意義。

正如格非所說,我們要抵達自己,首先得向著遠方出發。

作者簡介:遠方,本文首發富書,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每周只讀一本書 · 集中營的真實愛情故事,講述黑暗中未泯的人性
    視頻製作 曹欣宇、解說 穆暮、插畫 杜子騰這是納粹統治下依舊熱烈的愛情,與不曾消失的希望。凡是與二戰有關的故事,都逃不黑暗時代的人性與希望這種話題。澳大利亞作家希瑟·莫裡斯根據好友拉萊·索科洛夫的親身經歷,寫了本《奧斯維辛的文身師》。
  • 《看見》: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透過《看見》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書中每件事每個主人公的經歷既相似卻又陌生。在這本書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同情的理解」和對「寬容他人所做過的事的理解」。《看見》,你只有同樣經歷的無邊黑暗,真正懂得那些黑暗歲月的艱辛與痛苦,你才有資格跟別人說「我理解你,我能明白你的感受」。
  • 《黑暗迷宮》:永遠走不出的是人性的迷宮!
    文/桃妖不是妖看《黑暗迷宮》之前見到了主創,主演聶遠說,大家不要害怕,這部電影不嚇人,只是有許多直指人性深處的弱點,而導演也說,我們這部有懸疑也有軟科幻,但不驚悚別害怕,只會在電影結束的時候讓你恍然大悟。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三句話,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答案就要從自身找起,必要的時候就是要懂人性。尤其是現在很多老實人,由於不懂人性,明明有能力,卻總是犯小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學會在小人與禍害面前自保。在《羅織經》這個書,就有寫著人際交往、處事中的一些謀略,更多的裡面卻有很多處世智慧,要想避開小人,就只能了解小人,把人性看透,就不會被小人所害。
  • 這本書是末日流代表神作!如果有一天太陽消失,那就是黑暗血時代
    書名:《黑暗血時代》作者:天下飄火 小海星級:★★★★【小說簡介】如果有一天,太陽消失了,人間一片黑暗,會是什麼樣的世界呢?巨變中的地球陷入了黑暗,從此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星空,只有無盡的寒冷與黑夜,人類從此進入黑暗與血的時代……【小海原創點評】本書於2010年7月開始連載,作者是天下飄火!
  • 劉慈欣《三體》中犀利的20句話,句句充滿哲理,解讀人性直抵人心
    歐巴馬曾說「讀完《三體》,我才覺得當一個美國總統也這樣渺小」。在讀完《三體I》後,親自讓政府部門發郵件給劉慈欣催更。雷軍認為這本書中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他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談起《三體》,尤其《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概念,更是數次提及。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我是阿左我有話要說,情感作家,鍾愛寫作,對感情充滿激情,分析人性。關注我,你會得到不同的情感收穫。有人說:小丑是蝙蝠俠內心黑暗的一面,蝙蝠俠打破秩序是為了維護理想的正義;小丑打破秩序是為了探索人性的真諦;這也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但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
  • 學習國際政治學,推薦你讀這幾本書
    人心,或者說你所謂這種正義的,值得追求的目標或者方向,他實際上是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把它給構建起來的。關於力量的推薦你讀《利維坦》,《利維坦》這本書的作者叫做霍布斯,他是在17世紀英國革命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活躍的人。
  • 在《黑暗迷宮》裡,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自己人性本來的面貌
    如果把《黑暗迷宮》看成一場密室逃脫遊戲,那麼,前戲做得相當足,環環相扣,邏輯縝密。而在隧道這樣一個封閉的空間裡,的確上演了一場懸疑大戲,每個人都各懷鬼胎,互相猜忌,在爭搶食物的過程中,暴露出人生本來的面貌,宛如我們每一個人。而聶遠看似去營救老婆,其實也是在進行一場自救。
  • 作惡連女兒都要被處罰,《北歐神話》中「誅心」了人性中的善與惡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已經很久都沒有看過任何神話故事了,每天的生活是忙碌緊張的,這個月希望下個月能過好一些,卻在每個月都發現有新的困擾,逐漸開始將心中的童真去除,開始接受所有真實的東西。本書二十三章節,也是23個故事,從天地創造,到眾神的指責,以及春夏秋冬各神的交接與傳遞,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常規自然循環外不一樣的畫面感,在光明與黑暗之間去平衡一種內心的震撼,在美與愛、正義與命運中感嘆人物的悲喜。
  • 看穿人心,揭穿人性的9個精闢之句,每一句都犀利而透徹
    人心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複雜,很簡單,就是趨利而動,人性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很簡單,就是善惡相對。2.人心的變化有時是隨著人生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他的心態和心境都截然不同,大環境和大趨勢往往左右著人心的變化和發展。
  • 走不出的不是隧道,而是人心,《黑暗迷宮》電影
    在車輛進入黑暗的隧道後,卻永遠開不到盡頭,在尋找逃離的方法中,面對隧道時間的詭異,每個人加快的飢餓,對食物的虎視眈眈,一場迷宮內人們各懷鬼胎、互相猜忌的「宮」心計展開……>隧道入口黑暗的隧道裡,人性的黑暗一面逐漸暴露無遺,為了活下去而爭搶食物,殺人、色誘等戲碼多次上演其實都是一個人分離出來的人格
  • 《雙眼颱風》:都有一種趨光性
    而作為多年專跑政法線的記者,她經常接觸暴力、兇殺等各種刑事案件,涉及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英雄與罪犯、罪與罰等種種主題,這也使她善於從新聞事件、政法案件的背後發掘人性的探索、追問、逼視生活和人生的困境。    職業的緣故,須一瓜接觸過許多案件,也寫過許多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她具備很強的講故事的能力,她擅長用懸疑來推動事件的進展。
  • 《影評》黑暗面-人性的鞭笞
    《黑暗面》作為一部小眾的西語電影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我在看完《黑暗面》時,也沒有想很多關於電影背後隱藏的內容,單純是作為一部懸疑片來看的,甚至覺得這並不是一部精彩的懸疑故事,但當我細細琢磨,仔細看第二遍以後,電影裡的男人、女人才越發的清晰。
  • 《綠皮書》:人性之光,照亮了潛藏於人心之中的黑暗
    於是,同性戀、有色人種、性別歧視...這些以前的"不可說」,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創作主題。回顧這兩年的奧斯卡,《月光男孩》和《水形物語》分別聚焦同性戀和跨種族的愛戀,而今年的《綠皮書》同樣不例外,依然是對種族問題的反思和探討。
  • 《黑暗迷宮》大豬蹄子聶遠再「入宮」 分飾兩角且窺人性
    從華語懸疑片《心迷宮》到《捉迷藏》在以往的票房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這部大豬蹄子主演的《黑暗迷宮》卻更為燒腦,該片原名為《死循環》,講述七個素不相識的人因遁入黑暗隧道後,發生的種種暴露人性的故事。每個人之間都無法逃離的命運糾葛和突如其來的兇險,讓他們互相猜疑,互相利用,甚至是互相傷害。
  • 疫情之下:災難是人性的試金石,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我心裡一緊,想到的竟然是韓國的人性電影《流感》。一群偷渡客來到韓國,但是整個貨櫃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僥倖逃入城內。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黑暗的社會、人心顯現。這是一部關於人性的片子。古代對於人的本性,有性善論和性惡論兩種觀點。人有內心柔軟的地方,但不等於其大愛無私。
  • 喪屍動畫《首爾站》: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心,看完讓人沉默了!
    《釜山行2:半島》不久前在韓國上映了,這是繼《釜山行》之後時隔4年的回歸。第一部通往釜山的列車上病毒肆虐,列車陷入災難以及倖存者展開大逃亡的故事。側重於對人性的反思。第二部描繪的則是生存於廢墟之間的人們與喪屍展開了最後的鬥爭,更側重於末世的想像和場面的升級。
  • 《黑暗正義聯盟》差著一位康斯坦丁,除了基努·裡維斯,誰來上車?
    華納似乎希望粉絲們再繼續等下去,他們還沒有完全放棄這個也許比正義聯盟還要有趣的暗黑英雄團。2年前,我們還不知道導演安德斯·穆斯切蒂是不是能拍好《小丑回魂》,2年後的現在,安德斯的兩部《小丑回魂》電影都叫好叫座,這意味著他也許能夠處理同樣是黑暗題材、同樣是群戲為主的《黑暗正義聯盟》。
  • 要看透人心,人性經不住測試,感情經不起考驗
    其實非常簡單,你只需要跟他說一句,我負債一百多萬,你願意跟我同甘共苦嗎?說完之後你就看吧,這個男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再聯繫你了。這一招適用於你身邊任何人,除了你的父母會為你傷心、落淚,其他的人都會瞬間人間蒸發。這個世界上,真心幫你的人真的很少。從來都是錦上添花,人間少見雪中送炭。你有利用價值,他們笑臉相迎。你沒利用價值,他們想方設法躲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