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公章蓋了一年才發現刻錯,電子印章可以避免這種錯誤!
近日,新聞報導,成都某先生註冊公司一年多,最近在公安系統辦理業務的時候才發現公章被刻章公司刻錯了幾個數字,公章的編碼給刻錯了。找到刻章公司後,刻章公司業務經理稱,每年做幾萬個章,很難發現錯誤。
也有網友評論說,這種刻錯章的事情也挺常見的。不過,用這個章蓋過的合同仍是有效的,因為蓋章籤訂合同的時候,是公司或者法定代表人的真實意願的表達,合同效力是不影響的。目前,刻章公司已免費為其製作新印章,雙方協商中。
企業公章是代表企業身份且用途最廣的印章,涉及銷售入圍投標、銀行貸款往來、稅務、統計等方方面面。如果按照公章備案號重新刻制公章,並一一更正之前錯誤公章涉及的業務會非常麻煩。
其實,刻章刻錯這件事情,在以後的日子恐怕會不存在了。2020年疫情的爆發,加上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務領域聚焦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減證便民的舉措不斷推陳出新。「電子印章同步發放與融合應用」 這種新型的政企業務辦理方式正陸續覆蓋全國。繼上海與寧波之後,多個城市實現了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同步發放,並進行政務場景融合應用。
電子印章系統不僅可以為政府提供符合《電子籤名法》的可靠電子籤名,確保企業辦事過程中的各類電子材料的防篡改、防抵賴;而且確保整個籤署行為使用符合國密算法的數字認證技術,加蓋時間戳、線上存證,提供官方驗籤服務,確保電子籤署安全合規,還可以結合數字認證和人臉核身技術,為企業建立負責人專屬授權體系,確保企業負責人對執照、印章的絕對控制權。
電子印章相比傳統印章,合同籤署效率提高,異地籤約更便捷,合同文件管理更加簡單。傳統紙質文件蓋章十分麻煩,尤其是幾百頁的標書文件需要主頁蓋章,可以說是重複機械化勞動,蓋章效率十分低下。而電子印章可以使籤署效率提高5倍以上,方便快捷,迅速完成蓋章籤署。電子印章極大程度上解決了辦公紙質文檔存放難、印章管理難等問題 。從紙質文件傳遞的方式轉變為直接在網絡中進行傳遞,真正實現了電子辦公無紙化 。
如今,電子印章使用場景最常見的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旅遊、教育、人力資源、物流等領域,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採用電子印章,例如房地產、汽車、保險、醫療、供應鏈等。相信電子印章以其明顯的優勢在未來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