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網狀結構屬性初步探索研究

2021-02-13 千年流沙

     事物的基本屬性中,部分事物有個很明顯的特徵:網狀結構。今天我們初步談談網狀結構的一些特徵,以及對我們怎麼理解和把握事物有哪些幫助。

部分事物是呈網狀結構特徵的,這種網狀結構特徵,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

1)事物內部有若干個節點,各節點通過有方向的線條連接起來,並且組成一個整體;

2)事物內部的每個節點,至少與其他的一個節點相連,且互相影響;

3)事物內部的若干節點,是有層次區分的,帶方向的連接線條是帶一定約束的;

4)網狀結構有出發點(起始點)和結束點(最優點),具備網絡中最優化路徑選擇特徵。

那麼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哪些事物具備網狀結構特徵呢?其實還是挺多的,比如自己與所有人組成的人際關係網絡,或者是某個事情處理的底層邏輯圖,亦或是某個專業領域的知識結構。

因此,如果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尤其是一些規模龐大(具備網狀結構)的事情的過程,有意識地用網狀結構特徵來評估和處理,那麼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關於網狀結構的理論有些抽象,我們用一個相對具體的場景來描述。比如我們若是需要處理一個複雜的事情,需要首先把該事情的各個要點(節點)提取出來後分層,進而把各個要點之間的連接關係提取出來並附上權重與約束,然後在網狀結構中給出出發點,然後找到最優路徑達到最優點。

以上其實就是計算機科學或者運籌學中的圖論求解最優路徑的基本邏輯,然後平移或者借用到處理日常事物,尤其是關於社會科學或者人文科學的領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不同領域的底層邏輯,本質上是相通的。

當日常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複雜的事情,用網狀結構處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能夠更容易地把事情的層次和脈絡理清楚,並且在此基礎上找到處理該事情的最優路徑,得到最優解。

我們往往在開始處理複雜事情的時候,腦袋中是一片混亂的,而我們學習與科研過程的底層邏輯,是讓我們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事情之中,找到前進的最優方向。

而現在,我認為的最佳的事情處理方式,就是如同數學中的拓撲學方向一樣,把事情(含複雜而規模龐大的事情)抽象地提取成網狀結構,這樣事情的層次和脈絡一目了然,處理起來也就成竹在胸了。

有的時候我們會羨慕一些厲害人物能夠在看到複雜的事情之後,就能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質,抓住事物處理的關鍵,並且快速地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或者途徑。本質是就是他們經過多年的歷練,已經形成了自己做事情的風格和方式。

而今天我在本文中提出的事物網狀結構屬性的辦法,就是借用了別的學課(計算機科學或者運籌學)中圖論的邏輯,套用到了日常的處理複雜事情的過程。不同的專業背景出身的人士都可以從自己所在領域出發,總結形成自己的處理事情的底層邏輯,進而形成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論,從而讓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事半功倍。

     關於本公眾號的說明:本公眾號是個人記錄日常思考的樹洞,具體介紹請翻閱本公眾號第一篇文章,固定更新為每周日晚11點左右。由於本人較忙,不進行特意推廣與宣傳,不考慮盈利,不考慮文章形成的質量好壞。每篇文章都有原創聲明,如需轉載,需經本人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腦幹網狀結構
    相較端腦而言,網狀結構更加古老,在低等動物神經系統中,大腦的發育遠不及人類,其多數生命活動由發育程度較級的神經中樞控制;網狀結構的古老性及其功能某種程度上說明神經系統對生命基本活動(呼吸、心血管活動、覺醒)的控制方式。
  • 《白鹿原》的網狀人物結構
    文本是一個網狀的結構模式,作者設置了無數個「二元」人物關係和多個「三角」人物關係,兩種關係模式相互交錯,形成了結構明晰又錯綜複雜的網狀人物關係結構。人物之間的關係基本按照宗親為經,姻親為緯的模式構成關係網絡。
  • 神秘宇宙的網狀結構
    科學家都認為宇宙結構就像一個糾纏的大網,巨型星系群內部的暗物質的細長弦互相交叉。由於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測到,因此也相對較難觀察到這些細絲,但是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探測到3D形式的一串宇宙弦。基於地面望遠鏡的其他觀測使得天文學家能夠首次以3D的形式標誌出暗物質細絲的結構,這個長度絕對是非常罕見的。
  • Roam 周報 #2020W47 樹狀結構 vs 網狀結構
    樹狀結構 vs 網狀結構最近使用 Roam Research 最大的感觸在於「拆分階段」,暫且分為「學習階段」和「創造階段」,不同階段適合使用不同的知識結構。「學習階段」以樹狀結構為主,此時構建大綱按圖索驥利於理解,就像松鼠從樹根一直往上爬樹 🎄,構建體系,摘取果實。
  • 折騰「屬性、定義、內涵、外延、劃分」的結構,去理解一類事物!
    看其定義還不夠,還要回到外部世界,看看概念所對應的一類事物,這類事物存在於外部世界,寫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概念是很陌生呢?概念對應著外部世界的一類事物,"這類事物"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無形的。比如人這個概念對應著外部世界的一類事物,是有形的。比如需求對應著外部世界的一類事物,是無形的。柿子先挑軟的捏,先挑選概念有相應有形的事物去入手。
  • 人體細胞內發現新結構「網狀粘連」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2日報導,瑞典和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人體細胞內的新結構——一種新型蛋白質複合物,細胞藉助其附著於周圍環境。研究證明,該結構在細胞分裂中起關鍵作用。組織中的細胞被名為「細胞外基質」的網狀結構所包圍。
  • 腦幹網狀結構在機體反射中的作用
    腦幹網狀結構其組織特點是神經纖維縱橫穿行,交織成網,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神經細胞位居其間。腦幹網狀結構的解剖學特徵神經元形態多種多樣:網狀結構中的神經元形態多種多樣,大小具有明顯差異。小的直徑12~14um,大的可達90um。
  • 為何宇宙網狀結構與大腦如此相似?
    科學家介紹到,如果拋開單個星體或恆星系,從更高一層的整體角度來看,宇宙的結構存在著許多有趣的地方,其中也承載著太多的秘密。將星系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清晰看到宇宙存在著一個「網狀結構」。星系和星系之間,並不是以相對平均的狀態均勻分布在宇宙空間中的,而星系內部的星體也遵循著這個道理,它們總是能形成一種具有顯著特徵的結構。
  • 網狀結構筆記工具是一陣風嗎?
    Roam Research Report ——理念與功能 與此同時,許多老牌或新興、免費或付費的網狀結構筆記工具也進入了用戶的視野。對於這樣的工具,大家的態度各不相同,在 Matrix 社區中也見到了正面、反面、觀望等多種態度和聲音。那麼——網狀結構筆記工具到底適合誰?我們又能怎樣使用它?它只是一陣風嗎?
  • 上行性網狀結構激動系統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來自網狀結構的上行性衝動能引起以腦電去同步化為牲的所謂「醒覺反應」。現在已經了解到,網狀結構調製著中樞神經系統內各種上行的和下行的衝動流,參與軀體和內臟的各種感覺和運動的整合,它喚醒並使之保持覺醒,進而同注意、警覺、內省、學習和記憶等腦的高級功能密切相關。可以說,沒有網狀結構,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將是癱瘓的。
  • 聚水潭駱海東:網狀供應鏈結構咋賦能新電商
    他認為,新零售之下的電商,供應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最大的特徵是從原來的供應鏈樹型結構慢慢變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在網狀結構中,在平臺化信息的應用服務當中,最好的解決網狀結構的模式就是SaaS服務的平臺化應用。據悉,2017億邦未來零售大會由億邦動力網主辦,於12月20日-22日在廣州香格裡拉酒店舉行。
  • 發現:早期宇宙呈網狀結構的證據
    新華網倫敦電(記者王豔紅)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科學家通過測量一些遙遠星系的距離,首次為早期宇宙結構呈網狀的理論模型提供了觀測依據。  一些現有的理論模型認為,早期宇宙裡的物質在引力作用下會結合成許多條細線,線條之間通過一些節點相連,整個宇宙像是一堆蜘蛛網。
  • 火星脊線網狀結構或為流水所致 或存水源(圖)
    火星脊線網狀結構或為流水所致 或存水源(圖)  【科技訊】11月6日消息,據據外國媒體報導,布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火星撞擊坑中狹窄的脊線上存在網狀結構,很可能是曾經流經的水流乾涸後所殘留的地下裂縫。這項研究支持了火星表面曾經有「奔騰水流」的觀點,並且這可能會是發現火星生命存在證據的理想之處。在發現的脊線中,有許多長達數百米並有幾米寬,這項脊線在早期的研究中就已經被注意到,但是它們形成的原因還是未知的。
  • 一類事物到概念:從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到概念是認知的巨大飛躍!
    事物是有屬性的事物,事物具有屬性,具有性質屬性與具有關係屬性,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屬性「性質屬性與關係屬性」來了解事物。我們談事物之時,從概念的視角,是在談一類的事物,比如人是一個詞語,概念的形式就是詞語,人這個概念,是代表著」類「,對應著人這類事物,而不是對應某個具體的人。
  • 中國五礦網狀結構硬質合金成套技術提升我國硬質合金國際競爭力
    硬質合金是新材料中的重要品類,是《中國製造2025》圈定的優勢和戰略產業之一,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硬集團」)在國內率先開展網狀結構硬質合金研究,通過聯合中南大學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網狀結構硬質合金成套技術,經湖南省科技廳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改變了近二十年來我國硬質合金產品整體強化技術發展緩慢的不利局面,為高端硬質合金產品研製及傳統硬質合金產品品質提升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 單壁碳納米管網狀結構或將延長鋰電池使用壽命
    為此,一直化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究出新方法,防止鋰電池陽極材料分解。該團隊由喬治亞理工大學(Georgia Tech)的Elsa Reichmanis及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Amy C.
  • 研究人員從事物運動速度中看出端倪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科研專家表示,科研團隊對「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寄予厚望,希望它們能初步領略太陽系內木星、土星等星球的風採,為人類探索浩瀚太陽系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最終,「旅行者一號」不負眾望,成功完成了初步探索木星系統及土星系統的任務。執行完第一階段的任務後,「旅行者一號」被委派了第二階段任務,科研人員希望它能飛向太陽,以探查太陽風頂、太陽粒子等事物。
  • 阿里升級組織結構 由「樹狀」變為「網狀」管理結構
    阿里升級組織結構 由「樹狀」變為「網狀」管理結構時間:2015-12-07 14:25:00來源:中國經濟網作者:編輯:   12月7日消息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變化,以及迎接未來的挑戰,阿里巴巴集團率先對組織結構進行升級,組成了由「小前臺,大中臺」互為協同的創新管理模式,同時更多80後年輕管理者承擔起重要管理職能。
  • 網狀Meta分析系列文章(一):網狀Meta分析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但是,當我們僅納入臨床決策相關的幹預時,並不一定總能成網,也就是幹預和幹預之間可能是兩個分離的小網狀結構,或分離的幾個網狀結構,這種情況也很不理想。因此,我們這裡給出一個選擇準則:(1)首先找出全部臨床決策相關的幹預。(2)找出決策相關幹預的全部試驗。(3)將多臂試驗中不相關的幹預去掉。
  • 新專利:西門子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
    2017年,西門子通過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獲批,本期,小編與大家一起來領略雷射金屬3D列印如何幫助渦輪部件提高耐溫和耐磨性能。 圖片:西門子通過3D列印渦輪耐磨損的環節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燃氣渦輪發動機工業中,一個顯著的趨勢是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